——在西南聯大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2007年10月27日)
意昂体育平台校長 顧秉林
尊敬的陳至立國務委員,尊敬的西南聯大老學長、老意昂👇🏿,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
在舉國上下歡慶黨的十七大勝利閉幕、全國各界認真貫徹十七大精神之際,我們來自清華、北大、南開和雲南師範大學的師生代表👰🏻♀️,與西南聯大的老學長、老意昂們歡聚一堂🫷🏿,隆重紀念西南聯合大學建校70周年。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意昂体育平台,向光臨今天大會的領導、嘉賓和北大📦、南開🦵🏻、雲南師大的老師🧑🎤、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我也榮幸地受四所學校領導和師生的共同委托,向出席今天盛會以及由於身體等原因未能與會的西南聯大老學長、老意昂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抗戰期間,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名校,肩負著保存和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學術和培育人才振興國家的使命,先是南下長沙成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後又西遷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從1937至1946年,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中,聯大師生精誠團結🍚,和衷共濟,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歷盡艱辛困苦,發展教育事業🔙,開創了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出色的聯合辦學之先河👩🏼💼,創造了戰時高等教育的奇跡。抗戰後🏄🏿,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北上復校,原西南聯大師範學院留在昆明,發展成今天的雲南師範大學。
西南聯大被譽為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樹立了我國近代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在不到九年的時間裏🏄🏼,西南聯大不僅為民族解放和人類科學、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5️⃣👷🏻♂️,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包括一大批自然與社會科學界的泰鬥🧨、著名文學家、革命家,而且塑造了光輝的西南聯大精神,它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教育和文化傳統在戰爭年代的卓越體現,是至今仍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現實意義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和發揚光大⛹🏻♂️。
首先,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西南聯大優良的辦學傳統。戰火中的西南聯大🧏🏿♀️😥,辦學條件十分艱苦,學生們幾十人擠在鐵皮屋頂、土坯墻的宿舍裏,在暗淡的燈光下鴉雀無聲的自習📧🦼;教授們住得也十分擁擠🍫、分散🕺🏻,曾有兩家十幾口人共住一間屋;許多教師要步行十幾裏路按時來校上課🚴🚳;在物價飛漲的情況下🌒,許多名教授甚至要靠出售舊物👨🏼🦱、賣字治印等維持生計;學生們也要在緊張學習之余四處尋求賣報🫚😚、家教🐅💋、翻譯等工作來補貼費用。雖然國難當頭🛸,又地處邊陲🕵🏼♂️,但正是在“愛國、民主🚴、科學”的聯大精神與“剛毅堅卓”的校訓鼓舞下🧑🏻,聯大師生群情振奮,弦歌不輟🤶🏽,戰勝一切艱難困苦🧕🏽🍞,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成果。聯大在校學生前後共有約8000人🛂,很多在聯大學習、工作的學生👂🏼、教師後來成為了我國科技🚵、教育、經濟👵🏼、文化🫅🏼、政治、國防等各條戰線的骨幹。在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就有8位是聯大師生。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歷次遴選出的學部委員和院士中,有164人是聯大意昂。聯大師生克服重重困難🪥,購置圖書資料和儀器設備,堅持開展科研👉🏼、著書立說,其中數學🏣、物理學等一些開創性的研究成果達到了當時的先進水平🏟🈸。聯大師生還把雲南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結合當地在發電📙、農業等方面實際需求進行科學研究和社會考察等,促進了大後方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今天,我們要弘揚西南聯大的優良傳統🗒,堅持以培養人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培養高質量的創新人才、創造高水平的創新成果,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其次,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西南聯大重視名師的辦學理念。曾長時間在西南聯大主持校務的梅貽琦先生那句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在西南聯大有著最好的體現🏄🏼。當時的聯大可謂大師雲集、群星璀璨🧔🏼👁,其中既有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學問大家,也有站在世界學術前沿的年輕才俊,不少是中國現代各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們不僅學識淵博🧘🏻♂️、誨人不倦,而且在治學方法、嚴謹學風🚂、敬業精神、道德風範等方面給青年學子以熏陶和教育。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風格不同、各有專長🤳🏻,大家互相尊重、患難與共,“為一體🧾,如膠結。同艱難,共歡悅”。學校設立教授會和幾十個專門委員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充分發揮教授的作用,創造了民主和諧的治學環境。今天,我們要弘揚西南聯大這一辦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下大氣力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與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教學和學術水平兼備的師資隊伍,為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發展學術創造更加良好的氛圍。
第三👂🏻,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西南聯大師生的愛國精神。西南聯大的誕生🏒,就是中國知識分子在民族危亡關頭救國🚵🏻♀️、興國的歷史責任感和崇高使命感的生動體現。正如聯大校歌中所唱的那樣🕛,師生們堅信“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歷盡劫難🧑🍳、刻苦治學,並積極參與抗日救亡工作,先後共有一千多名聯大學生參軍,直接投身抗日救亡的鬥爭👳🏽♀️。抗戰結束後🚧,聯大學生投入反內戰、爭民主的鬥爭👩🏽🚒,以著名的“一二?一”運動為代表🦬,昆明成為了當時全國民主運動的中心和堡壘。包括聞一多先生在內🤙🏽🦹🏽♂️,有29位聯大師生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以滿腔熱血譜寫了光輝的愛國篇章。幾十年來,西南聯大的老意昂們始終保持著聯大的愛國傳統🍂,關心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未來。聯大意昂積極為“希望工程”捐款🐒,在雲南等地建立了7所西南聯大希望小學👶🏻;聯大意昂還慷慨捐資,分別在清華、北大、南開等校建立了教育獎勵基金🐩🔮。今天🧤🌪,我們要學習和發揚西南聯大愛國奉獻的精神👩🏿🎤,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和引導廣大師生自覺地擔當起科教興國、民族振興的重任。
當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是高等學校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擔負的神聖使命。在建設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弘揚大學精神、註重大學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紀念西南聯大建校70周年🎡,就是要在新的環境條件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愛國、民主、科學”為魂📳🎅🏿,培育昂揚向上的大學文化👩👩👧👦,團結和凝聚學校的廣大師生員工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