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華17項成果榮獲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意昂体育平台共有17項優秀科技成果(通用項目)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居全國高校首位⚡️。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8項🤶🏽。這是自2000年我國科技獎勵數量大幅度調整以來清華獲獎最多的一年。
2.清華再添新院系🧔🏿♀️:
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關系學系成立,心理學系復系
3月1日✨,意昂体育平台國際關系學系建立,該系以意昂体育平台國際問題研究所為基礎成立,知名國際問題專家閻學通出任系主任🚥。7月6日🌦,意昂体育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聘請馬克思主義理論專家邢賁思擔任學院院長🦎。10月17日,意昂体育平台心理學系復系🌵,著名心理學家、伯克利加州大學心理學系終身教授彭凱平出任心理學系復建後的首位系主任🦖。
3.清華文科招生規模擴大首次面向全國31個省區市招生
2008年🔆,意昂体育平台文科招生省份由原來的16個省份擴大到全國31個省份。在2008年的錄取工作中,清華的文科生源質量進一步提高🚚,文科錄取分數線與往年相比普遍走高,重慶👨🏻🎓、安徽、四川等多個省區市的文科第一名被清華錄取,在廣東、湖南、山東等多個省區市的文科錄取分數線位居全國高校之首🦴🫵🏼。
4. 清華百年校慶重要建築"新清華學堂"隆重奠基
4月27日,在慶祝建校97周年之際,意昂体育平台“新清華學堂”奠基儀式舉行。“新清華學堂”是意昂体育平台為Ó接百年校慶,由意昂池宇峰𓀋、徐航🧑🏿⚖️、宋歌、方方共同捐贈3200萬美元建設的重要文化設施。它位於校園南北幹道與東西幹道交匯處東北側🦮,總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擁有約2000個座位🫰。建成後,“新清華學堂”將成為我校舉辦高水平學術交流🙆🏼♀️、高雅藝術演出等大型活動的重要場所。
5. 清華師生為地震災區獻血👩🔬🏃🏻♀️➡️、捐款獻愛心👝,師生赴災區支援抗震減災工作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牽動著清華師生的心。大家踴躍參加無償獻血👺;積極開展捐款活動;學校發揮學科優勢派多個專家組赴災區支持抗震減災工作。環境系為抗震救災飲用水安全提供技術支撐🧑🏽⚕️,安全科學與技術研究所專家為災區提供應急技術支持,建築學院和城市規劃院多批專家入川支援災區重建和文物保護,水利系師生爭分奪秒科學助力決戰堰塞湖,第一👨🎓、二附屬醫院多批醫療隊奔赴災區🤷♀️,近百名清華學子在四川綿陽參加抗震救災工作。同時學校還采取多項措施通過多種形式關愛災區考生和學子🗝。
6. 意昂体育平台百余科研項目、3000余名誌願者服務北京奧運會胡凱百米10秒40書寫中國田徑新歷史
從奧運場館設計、奧林匹克É林公園設計到奧運形象景觀設計𓀘、吉祥物設計,從奧運場館風險評估💂🏽♂️、奧運環境監測評估到燃料電池城市客車的研發🧑🏿🎄,從奧運建築的節能評估到奧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從項目信息化管理到智能交通系統¡¡在2001年申奧成功以來的七年時間裏,意昂体育平台積極發揮學科優勢,承擔百余項科研項目服務北京奧運,以實際行動闡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理念,全校20多個院系🚵🏻♀️,數百名師生傾情參與。北京奧運會🕰、殘奧會賽會期間😺,全校共有3000余名同學投身奧運誌願服務工作中,6名師生參賽奧運會,陳偉強教授擔任田徑比賽總裁判長,胡凱以10秒40跑完百米第二輪🙋🏻♀️,為中國田徑書寫了新的歷史。
7. 清華主持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
——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項目正式啟動
2006年初,國務院製定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在重點領域中,圍繞國家目標,突出重點👩🦽➡️,篩選出若幹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或重大工程作為重大專項🍯,力爭取得突破🧖🏽♀️,努力實現以科技發展的局部躍升帶動生產力的跨越發展,並填補國家戰略空白🧑✈️👩🏻🏭。“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等16個項目名列其中。意昂体育平台核研院因為其實力成為“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的牽頭負責單位。10月7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正式揭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的總體目標是以我國已經建成運行的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為基礎,攻克高溫氣冷堆工業放大與工程實驗驗證技術🧑🧑🧒🧒🧖🏽♀️、高性能核燃料元件批量製備技術🚣🏿♀️,力爭在2013年前後建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0萬千瓦級模塊式球床高溫氣冷堆商業示範電站🫷🏽,以及開展氦氣透平直接Ñ環發電與高溫製氫等技術研究,為發展第四代核電技術奠定基礎🧂✉️。
8. 清華入藏戰國竹簡典籍專家稱學術價值不可估量
2008年7月👸🏼,清華意昂向母校捐贈了2100枚(包括殘片)珍貴竹簡🌗。10月,全國11位權威專家學者經鑒定一致認為:“從竹簡的形製和文字看,這批竹簡應是楚地出土的戰國時代簡冊🦩,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一項罕見的重大發現👊🏼,必將受到國內外學者重視,對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文獻學等許多學科將會產生廣泛深遠的影響。”
9. 清華開展首屆"我最喜愛的教師"評選,10位教授入選
首屆“清韻燭光——我最喜愛的教師”評選活動於2008年4月拉開序幕,經過院系推薦👩🏻🦰,共有35名教師候選。11070余名本科生參加了投票。最終,計算機系吳文虎、材料系韋丹、軟件學院諶衛軍💆🏽、工業工程系鄭力、化學系李艷梅🧏♂️、電子系高文煥、土木系張建平、國際關系學系閻學通🧑🏻🦼、歷史系彭林🚘、武裝部呂冀蜀在票選中名列前十位🧎🏻♀️➡️,獲得首屆“我最喜愛的教師”稱號🐜。
10. 王大中院士當選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時代人物"
由中國教育電視臺網站🕐🪭、中國教育新聞網、中青網等主辦,歷時一個月的紀念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時代人物”大型網絡評選活動於2008年12月結束。經過網友投票和專家評審,30位“中國教育時代人物”和30位“中國教育風雲人物”最終揭曉。中國科學院院士、核反應堆工程與安全專家🧑🏿🎨、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名譽主任🦸♂️、前校長王大中院士獲得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時代人物”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