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10月17日電 (記者 周襄楠 李含) 10月15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工業工程系在主樓舉行了十周年慶典大會。美國工程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工業工程系主任加弗爾•薩文迪(Gavriel Salvendy)教授將工業工程系的“金鑰匙”交給了執行系主任鄭力教授——薩文迪系主任十年聘期即將到期,他將擔任工業工程系顧問委員會主席一職。校長顧秉林院士專程來到會場,對十年來工業工程系取得的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薩文迪十年來傑出的領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顧秉林校長向薩文迪教授頒發聘書 (記者 崔凱攝)
顧秉林說:“2001年,當薩文迪教授接受清華聘書時,不僅意味著清華擁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位外籍系主任,也標誌著清華在追求一流,在開放式辦學上邁出了重要一步。而今,十年過去,工業工程系很好地實踐了十年前確定的高起點、高水平、開放式的建系方針,發展可謂卓有成效。”
顧秉林校長在大會上講話 (記者 崔凱 攝)
薩文迪在會上說:“我非常高興10年前開始這一場奇妙的旅程,跟老師們同學們一起在教育改革上,在產學研合作的道路上共同奮鬥。”他還提到,在過去的十年間,工業工程系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不管是在本科教育還是在博士生教育、科學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鄭力老師和整個團隊的不懈努力。
薩文迪教授在大會上講話 (記者 崔凱 攝)
整個大會分為“教書育人 桃李滿堂”、“致知窮理 追求一流”、“企業助推 孕育改革”、“展望新10年 走向未來”4個部分,分別用DV視頻、情況介紹、教師發言、兄弟院校和服務企業代表發言、師生表演將十年的發展歷程展現出來,充滿溫情和勃勃生機。工業工程系執行系主任鄭力,系黨委書記李誌忠,教師成曄、趙曉波、饒培倫,工業工程系系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局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1994級工業工程第一批工學碩士武平,上海交通大學教務處處長、工業工程系主任江誌斌,鐵道部勞衛司勞動組織處處長、鐵道部第一期工程碩士班系友任廣鑫等在大會上發言。
顧秉林教授為工業工程系顧問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記者 崔凱 攝)
會上同時舉行了薩文迪教授捐贈和成立薩文迪講座教授基金儀式,以及顧問委員會成立儀式,校長顧秉林親自為到場的顧問委員頒發了聘書。薩文迪講座教授基金的利息將用於以後歷屆系主任的基金,另外,以後每屆系主任都將命名為“薩文迪講座教授”。顧問委員會由6位世界一流的學者和6位工業界的知名人士組成,對系的發展和人才引進等提供建議和幫助。
來自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等院校的代表,廣州風神汽車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以及校內研究生院、研究生部、宣傳部、校團委、深圳研究生院、美術學院、汽車系、物理系、數學系等部門和院系負責人也出席了大會。
大會會場 (記者 崔凱 攝)
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成為製造大國,製造業和物流業成為行業發展熱點,社會急需工業工程人才。2001年10月意昂体育平台成立工業工程系,並聘請美國工程院院士Gavriel Salvendy(薩文迪)教授為首任系主任。這也是意昂体育平台自建校以來聘請的首位外籍系主任。從此,意昂体育平台工業工程專業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工業工程系在成立10年之際組織的第二次國際評估,取得了本科教育達到全美前10名水平的評估結果,比5年前第一次評估時的全美前20名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可以說,十年耕耘路,收獲和感悟頗多:
在教學方面,工業工程系正在建設和強化創新性的人才培養體系,具體表現在3個方面:首先,在人才發展路徑方面,工業工程系針對“全面發展型”、“學術科技型”和“企業管理型”3種人才培養方向,建立了不同的培養體系,在夯實專業基礎的前提下突出個性發展。比如降低必選、限選專業課學分,通過增加跨方向的任選課學分增強學生知識結構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又如,為了增強對學生科技創新的支持,工業工程系設計了不同等級的課程替代,對表現最為突出的學生,允許其直接以科創作品替代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其次,持續推進教學方法的創新。工業工程系持續多年實施和推進基於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學法,並不斷加以總結、完善,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績。在教育研究院組織的學習性投入調查中,工業工程系的表現達到甚至超過了美國高校的水平。其三,以暑期生產實習為代表的實踐教學常抓不懈。工業工程的學科特點就是要緊密結合工程實踐。多年來,工業工程系堅持讓學生到企業一線,在實踐中創新地發現問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每年都有各種類型的大型企業提出接收學生進行生產實習的強烈需求,已經初步形成一些長期合作基地。
在學科設置上,根據國內外工業工程學科發展前沿和國家需求,目前工業工程系設立了3個研究所——運籌與統計研究所、工程系統研究所、人因與工效學研究所,5個常設研究中心——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中心、生產系統與運營管理研究中心、企業信息化研究中心、衛生與醫療服務研究中心、質量管理與系統保障研究中心。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教師引進和晉升製度,有力保障了高水平師資隊伍的建設。
在科學研究方面,工業工程系選定以製造和物流做為突破,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色。十年來,獲得幾十項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和知名跨國企業的項目支持;建立了2個合同總經費超過千萬的企業聯合研究所;一批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多項省部級獎勵;教師的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2008年工業工程系獲得英國工效學學會主席獎,眾多教師擔任國際學術期刊和組織的重要職務。十年來,系科研經費增長近10倍,國際論文發表增長3倍,一批論文發表在本領域頂級期刊上。
在社會服務方面,400位同先後在150個企業進行了生產實習,為企業創造了效益,其中一個小組當年就為企業節約成本2000萬美元;一批教師奔波於23個省市,舉辦了超過100場的工業工程大講堂,在中國推廣工業工程的理念和方法;與社會企業簽訂合同200余項,其中2008年以後企業與工業工程系簽訂的合同大為增加,反映了在轉型期的中國企業對工業工程知識的渴求。
在國際化方面,自開辦與亞琛工業大學聯合培養項目以來,已經成功接收德國研究生200多人。在清華-亞琛項目的基礎上,工業工程系面向世界各國招生的“全球化製造”碩士項目已經開展了三年多。系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加,10年增長了11倍。現在全日製碩士研究生中,外國學生人數已經超過了中國學生人數。此外,工業工程系先後與美國利寶互助保險集團、通用汽車公司、因特爾公司、日本NTT公司、卡特彼勒公司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研究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