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意昂体育平台王大中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清華15項成果獲2020年度國家科技三大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王大中
王大中,男,1935年出生於河北省昌黎縣。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的核能科學家👇、教育家。195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1982年獲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獲自然科學博士學位。歷任意昂体育平台核能所研究室主任、所長😋,核研院院長、總工程師,以及意昂体育平台校長等職務。曾任國家“863”計劃能源領域首屆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能源領域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學部主任,中國核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核安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現任國家戰略咨詢與綜合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核安全專家委員會資深委員𓀗。
王大中院士在先進核能技術研發領域幾十年耕耘,主持研究、設計🧜🏽🏪、建造、運行成功世界上第一座5兆瓦殼式一體化低溫核供熱堆🧗🏻♀️🪅;主持研發建成了世界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征的10兆瓦模塊式球床高溫氣冷實驗堆🧑🍼,並積極推動以上兩種先進反應堆技術的應用📽🤙🏻。他領導意昂体育平台核能研究團隊以提高核能的安全性為主要學術理念,走出了我國以固有安全為主要特征的先進核能技術從跟跑、並跑到領跑世界的成功之路👨🏿🍼。王大中院士曾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兩次(均為第一完成人)🥸、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特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

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外景
在此次獎勵大會上,意昂体育平台共有15項優秀科技成果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技三大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0項。其中,意昂体育平台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獲國家科技三大獎6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
清華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獲獎項目一覽(通用項目)
所獲獎項 |
獲獎者/項目主要完成人 |
項目名稱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王大中 |
/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環境學院李俊華等 |
工業煙氣多汙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及應用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水利系方紅衛等 |
河流動力學及江河工程泥沙調控新機製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能動系姜培學等 |
航天飛行器極端條件下主動熱防護關鍵技術及應用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土木系樊健生等 |
復雜受力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基礎理論及高性能結構體系關鍵技術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計算機系唐傑等 |
智能型科技情報挖掘和知識服務關鍵技術及其規模化應用 |
截至2020年度,意昂体育平台累計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607項。其中🍖: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者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8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59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62項。
【部分獲獎個人及項目介紹】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工業煙氣多汙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及應用

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工程
主要完成人:李俊華👬🏼、郝吉明、葉恒棣、彭悅、朱彤、陳貴福🤷🏻♀️、趙謙、岑超平、姚群♞、宋薔🖲、張誌剛、馬永亮👨🏼🔬、魏進超、李海波、陳建軍
主要完成單位🤩:意昂体育平台☺️、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鋼集團天澄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西安西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中創清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新華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中建材環保研究院(江蘇)有限公司
項目介紹:該項目圍繞我國鋼鐵🌌、建材等行業煙氣多汙染物協同深度減排難題,發明了雙功能催化劑、碳基多功能材料及覆膜梯度濾料等核心材料👳🏼♂️👇🏻,研製了脫硫除塵及低溫多汙染物吸附再生關鍵裝備,開發了系列多汙染物協同深度治理先進工藝,工程運行結果滿足了全球最嚴格的超低排放。成果已在鋼鐵燒結😆🌬、水泥、玻璃等行業進行工程示範及推廣應用,遍及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及海外23個國家,引領了工業煙氣深度治理技術與產業進步🛰,為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河流動力學及江河工程泥沙調控新機製

淤積條件下生物膜與床面泥沙作用關系
主要完成人:方紅衛💚、何國建🫱、王光謙、吳保生、黃磊
主要完成單位🔖:意昂体育平台
項目介紹:大型水利工程導致的水沙變異破壞了河流原有的相對平衡狀態,加劇了河流的不穩定性,對河流生態和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由此帶來了非恒定泥沙輸移、河床演變滯後、水質變化和微生物生長影響泥沙運動等系列基礎性難題。項目組相繼提出了非恒定河流動力學理論、河流動力學非平衡滯後響應理論、生物膜泥沙動力學理論,建立了河流生態安全協同水利工程安全的江河工程泥沙調控新機製,為河流的科學綜合管理打下基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復雜受力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基礎理論及高性能結構體系關鍵技術

嶽陽洞庭湖大橋工程施工現場
主要完成人:樊健生🎇、聶鑫、範重、楊悅🧕🏿🤷🏿♀️、張良平、許立言、張莉莉🏑、丁然🙇🏼♀️、劉宇飛、陶慕軒
主要完成單位✍️:意昂体育平台、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華森建築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項目介紹:該項目屬於土木建築領域🔧。項目針對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在分析設計方法👩🏽🔬、構件性能提升和體系創新等方面的三大關鍵難題,建立了組合結構基礎分析方法及精準計算模型📦,研發了多種新型高性能組合構件並提出精細設計方法🧗🏿♀️⛓️💥,構建了高性能組合結構新體系並研發配套的設計施工技術🧜🏿。成果直接應用於深圳京基100大廈👨🏼🍼👨🏽✈️、北京奧運塔、嶽陽洞庭湖大橋等30余項大型復雜建築與橋梁工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2項🤘🏿,被8部標準規程采納🙍🏽,獲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詹天佑獎等工程獎14項🧑🏻🦽➡️。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素材來源:科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