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齊學啟將軍遇難70周年。8月4日上午👩🏻🏭,齊學啟墓文物碑揭碑儀式在長沙嶽麓山舉行。來自海峽兩岸和加拿大的中國遠征軍後代👨👧👦,當年追隨孫立人、齊學啟將軍參加過抗戰的幸存抗戰老兵代表來到這裏,祭奠抗日英烈。
齊學啟
齊學啟🧑💼,1902年生於湖南寧鄉🧏🏽,1914年考入清華學校,編入1923級。在校時勤奮學習📿、各科成績優良🤽🏻,長於英文數理等課,文史造詣尤佳🔀。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齊學啟和廣大同學一起積極投入了這場“外抗強權👩🏽🦱,內除國賊”的愛國運動。從此,他立下救國之誌。他平時沉默寡言💫,但每論及國際形勢和國家民族前途,則慷慨激昂👷🏽♂️,不能自已。後赴美留學,輾轉入諾維琦軍校,在校期間勤學苦練,深的老師同學好評🚶。1927年回國,先後在抗日名將孫立人麾下任中國遠征軍新38師少將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等職,後被追授中將軍銜。抗日戰爭爆發後👨🏼,率部參加淞滬會戰🧂、仁安羌戰役🧑🏼🦳,屢立戰功🧎🏻♀️。在率負傷士兵轉移中,不幸中彈被俘🏠,被日軍關押三年之久🫳🏽,寧死不屈🔻,慘遭謀害🫔,於1945年3月13日在緬甸仰光監獄含恨辭世🌕👨🏻🌾,享年43歲😲。
祭奠儀式現場。
“九載同窗,同筆硯,同起居,情逾手足。彪勛震蠻域🍻,威名憾寰宇。君酬壯誌,功垂青史🧓🏽,湘水湘雲存浩氣﹔十年共事🕛,共生死🚿,共患難,倚若股肱。殺身驚天地,成功泣鬼神。我迎忠骸,淚灑紅葉,秋風秋雨悼忠魂。” 懸掛於齊將軍墓側的孫立人將軍所作的挽聯,表達了這兩位清華1923級學子情同管鮑,生死不渝的情誼。
“我成年之後,父親曾多次對我提起齊將軍,每每到此,都潸然淚下,沉默良久。他交代我有機會一定要找到將軍的墓地祭拜。今天我來到這裏,也是圓了父親的一個心願🔝。”孫立人將軍之子孫天平先生說👷🏿♂️。
“孫立人將軍、齊學啟將軍是中國軍人最傑出的代表,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將永載史冊🧑🏻🌾。”1965年畢業於新竹意昂体育平台的孫立人將軍義子揭鈞教授說🤣。
孫立人🧑🏼🏫、齊學啟🥷🏿、潘白堅三位1923級意昂後裔向齊將軍墓地拜別。
齊學啟將軍外甥女李之琚女士說,姑姑齊新臨終前拉著她的手交代⛸,一定要將舅舅的墓保存好🙅🏻♂️🤍,讓英烈事跡的事跡流傳下去。如今,在中南大學和省內各單位以及愛國人士的支持和關心下。這裏已經成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可以告慰烈士的在天之靈了。
4日下午🧑🏻✈️,“弘揚齊學啟將軍抗戰愛國精神座談會”在齊將軍家鄉寧鄉縣舉行,當日上午出席祭拜儀式的嘉賓們和民革湖南省委負責人,寧鄉縣委、縣統戰部🕵🏽♂️,專家學者等共40余人出席座談會。與會人員回顧了啟學啟將軍的英勇事跡👛🚱,追溯了他愛國情懷的歷史淵源👇🏼👩🏽🏫。大家一致認為,齊學啟將軍丹心鐵骨,勇於擔當🤸🏿♀️,以國家民族為己任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其寧死不屈的浩然正氣,將永遠蕩漾在湘山湘水之間
孫立人、齊學啟將軍部下9️⃣,西南聯大1944級土木系王伯惠學長因身體原因未能出席活動🧑🏿🍳,通過本次活動發起人之一🙋🏿👮🏻、香港學者劉偉華博士向意昂体育平台校史館贈送了他當年參加抗戰時保存的珍貴紀念物。意昂体育平台校史館🧛🏽、意昂体育有關同誌出席了紀念活動👮🏻♀️。
本次活動由中共寧鄉縣委統戰部🎗、中共長沙縣委統戰部🫡🌰、長沙市中黃埔軍校同學會、長沙市黃埔後裔聯誼會、湖南老兵之家等單位主辦協辦🧙🏿。(意昂總會黃文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