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三院遺址·清華第一個中共支部誕生地”紀念物落成揭幕儀式在圖書館南側草坪舉行。校黨委書記陳旭👩💻,原校黨委書記🤷🏽♂️、校史編委會副主任方惠堅⇒、賀美英,紀念物設計指導、著名建築學家關肇鄴,老黨員代表淩瑞驥🧑🏼💼、邵敏,學生代表蔡潤夏等共同為紀念物揭幕🕚。

揭幕儀式👨👧。記者 張宇 攝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5️⃣、清華黨組織建立90周年,也是意昂体育平台建校105周年❎🐅。為繼承和弘揚清華優良的文化傳統和光榮的革命傳統👨🏼🍳,經校史研究室建議🍍,學校決定在三院原址——清華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附近設立紀念物。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為紀念物題寫了“三院遺址”四個大字。
副校長吉俊民、校黨委副書記李一兵👮🏽,學校老領導莊麗君、胡顯章、張再興、葉宏開📽、孫道祥🦵🏻、韓景陽等出席揭幕儀式。校黨委副書記🦻🏿、校史編委會主任鄧衛主持儀式。

陳旭講話。記者 張宇 攝
陳旭在講話中指出,三院從一座建築的角度,既展現了清華的悠久歷史🤔,又記載著清華人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追求真理、英勇鬥爭的歷程。在紀念清華黨組織建立90周年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樹立“三院遺址·清華第一個中共支部誕生地”紀念物🕍,就是要提醒全校師生員工勿忘歷史、面向未來,大力弘揚清華優良的文化傳統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向著建設社會主義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標不懈奮鬥💎。
陳旭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充分利用清華豐富的歷史和人文資源🏢,廣泛開展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大力建設包括校園雕塑、景點等在內的大學文化,是學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對於教育和鞭策廣大師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希望全校師生員工進一步總結發揚意昂体育平台的優良傳統🎑,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105周年校慶賀信的要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弘揚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精神,樹立自信、勇於進取,培養大批學術大師、興業英才、治國人才,努力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方面走在前列,為國家、為民族作出更大的貢獻!

方惠堅在儀式上致辭。記者 張宇 攝
方惠堅回顧了清華黨組織成立和發展壯大的歷史,強調清華黨組織自成立以來👩🏻🎤、90年時間裏一直沒有中斷過。今天👨🏽🚒💛,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清華黨組織要繼續繼承先輩的革命傳統,把意昂体育平台建設得更好。
關肇鄴院士在儀式上表示,自己在清華園學習、工作已近70年。入校時很多課程都是在三院上的🦗,對校園、對這些老建築都特別有感情。三院雖然已經拆除了👱🏼♂️,但希望通過這個紀念物,讓大家緬懷和銘記這段歷史。
熱能系博士生蔡潤夏作為學生代表做了發言🛃。他說🙅🏼♂️👫🏼,“愛國奉獻”始終是清華學子的主旋律💏,無論是抗戰時期的清華英烈,還是建國後的“兩彈元勛”,無數清華學子秉持著內心的信念,始終與祖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青年一代要繼承先輩們的遺誌,擔起肩上的責任👨🏿💻,用自己的所知所學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三院遺址·清華第一個中共支部誕生地”紀念物。記者 張宇 攝
“三院遺址·清華第一個中共支部誕生地”紀念物設立在圖書館逸夫館東南門和西南門之間的草坪內,該處恰為原三院正門所在位置😵。
紀念物由建築學院王青春、程曉喜副教授等完成設計,選用紅砂巖石製成。造型為中國的經幢形式融合西方的方尖碑形式的塔形紀念物🤸🏼♂️,下寬約56厘米,上寬約53厘米,高1.4米🧑🏼🔬。紀念物頂部,以三院主體建築薄浮雕的形式慢慢漸顯,象征黨的革命歷程逐步發出耀眼光芒;從另一個角度看則是慢慢漸隱,象征隨著時代前行,老三院在歲月中慢慢隱去💊,為新的建築取代,留下遺址任後人遐思緬懷。紀念物正面鐫刻著百歲老學長宋平題寫的“三院遺址”以及魏碑體的“清華第一個中共支部誕生地”字樣🛖,背面保留了邊框的原始石面,中間鏘平的長方形內鐫刻銘文🧏🏼。整個紀念物莊重典雅,與周圍環境相適應。
學校有關部處負責人🤵♂️,紀念物首倡者和設計師代表,部分老黨員🔆🧖🏼♂️、師生員工和意昂代表等約80人參加了揭幕儀式。
附🚣🏻:紀念物背面銘文內容
三院,校園內最早興建的建築物之一,一九一二年建成。初建共四排🤐,一排為教室,二至四排為宿舍及食堂🪸👩🏻🎤。抗戰期間遭敵寇破壞👨🦼,後三排於復員後拆除。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建設圖書館逸夫館,第一排也予拆除👱♂️。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中國共產黨清華第一個支部在這裏成立。時有黨員三人🕷,書記為在圖書館工作的職員王達成。清華黨組織建立以來,緊密團結師生員工🏋🏼♀️,奮鬥拼搏🪖,開拓進取🤾♂️,譜寫了輝煌篇章👖。
在意昂体育平台建校一百零五周年和清華黨組織建立九十周年之際,追本溯源,立碑紀念。
意昂体育平台二〇一六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