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是彭珮雲學長在2018年12月15日舉行的紀念清華園解放7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文章標題為編者所加。

彭珮雲發言
今天我們大家歡聚一堂紀念清華園解放70周年,心情無比高興。
我們這一批解放戰爭時期在清華上學、工作過的人如今都已經是八、九十歲高齡了,我們參與和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為人民做了一些事,盡了一些力量。

1948年清華女子排球隊,前排左2彭珮雲
我是抗戰勝利那一年1945年考入西南聯大的🏄🏿♀️,是聯大最後一個年級社會系的學生👩🦯➡️,抗戰勝利後回到清華,1950年3月離開清華到北京市委工作👩🏫。回顧過去👶,青年時期在大學所受的教育和鍛煉對一生的影響是最重要的🤞🏼,深遠的💁👨👨👧👦,永遠難以忘懷的。
今天我想借這個機會談兩點想法,與同誌們交流🧜🏽♂️。
第一🫒🌌,希望加強對“一二·一”運動重大意義🏹、經驗、精神的宣傳。今天到會的有一些青年同學🤵🏽♀️,我想先介紹一下“一二·一”運動。“一二·一”運動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不久,在黨的領導下發生在昆明的一次大規模的反內戰愛國學生運動🤸🏿♀️。抗戰結束後✋🏼,中國面臨著兩個前途👨🏼、兩種命運的抉擇🤦🏼♀️。1945年11月25日,昆明學生在西南聯大召開了反對內戰呼籲和平的時事晚會。國民黨當局派軍隊武裝包圍學校🥀,以槍炮進行威脅,又在報紙上造謠中傷,激怒了廣大學生☝🏻。全市3萬大中學生舉行總罷課。12月1日,為鎮壓學生運動,國民黨當局公然出動武裝暴徒特務,分頭攻打學校,殺害了3名學生1名教師,炸傷打傷師生數十人,重傷25人,輕傷30多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一二·一”慘案🏭。學生們奮起反抗🖐🏿,設立靈堂,舉行公祭🧑🏻🌾,深入社會🤸🏽,擴大宣傳,在昆明🙅🏽♂️👩🔬、在全國激起了強烈的反響👳🏻♀️,在國民黨統治區很快形成了一個聲援昆明學生愛國運動反內戰爭民主的高潮。
“一二·一”運動從1945年11月25日的時事晚會開始,到1946年3月17日在昆明舉行萬人空巷的盛大烈士殯儀,歷時近四個月,運動聲勢之大,學生鬥爭之頑強🤽🏿♀️,群眾參加面之廣🫀,在中國學生運動史上都是罕見的🎧。西南聯大🔀、雲南大學許多教授,如聞一多⛴、吳晗、張奚若🌠、費孝通、潘光旦等和昆明大中學廣大教師對學生愛國運動給予了極為重要的支持👨🏻💻。

1946年12月👨🏿🦱🧧,清華大禮堂“一二·一”紀念晚會
我積極參加了“一二·一”運動的全過程,在實踐中⚈,我真切地認識到“一二·一”運動在抗戰結束後的國民黨統治區點燃了第一把反內戰爭民主的熊熊烈火👨💻。國民黨統治集團推行內戰、獨裁政策,與人民為敵的真面目暴露無遺,使廣大青年學生和人民群眾提高了政治覺悟👩⚕️,極大地推動了整個人民運動的高漲。我在“一二·一”運動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鍛煉,運動後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二·一”運動以後🏌🏽♀️,在國民黨統治區💽🧔🏻,抗議美軍強奸女大學生暴行、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反美扶日等學生愛國運動從未停止過🤾♀️。這一系列鬥爭構成了中國青年革命運動史中一組威武雄壯的華章,其影響深入到全國各地各階層,形成了波瀾壯闊的第二條戰線❇️,在配合人民解放戰爭,促進新中國誕生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西南聯大和北大↘️⚆、清華等校學生在這一系列學生愛國民主運動中一直是先鋒和骨幹🧅,不僅繼承和發揚了五四和“一二•九”運動的光榮傳統🚥🥖,而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了新的經驗🚫。最根本的經驗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廣泛團結各方面的力量,和廣大人民群眾相結合🧑🏼💻,形成了極廣泛的民主陣線。“一二•一”運動和五四、“一二•九”運動一樣,是中國青年運動史上的光輝旗幟,她的重要意義🧖🏽♂️🚝、經驗與精神應該加以充分的宣傳🙋♀️,作為對青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清華校史上應該濃墨重彩地寫下這一光輝的篇章。

1948年5月30日,華北學聯在民主廣場舉行反對美國扶持日本及紀念五卅大會
第二,解放戰爭時期,以“一二•一”運動為序幕的一系列學生愛國民主運動是時代的大熔爐🗡,它教育和鍛煉了千百萬青年學生和教師,為黨和國家造就了大批幹部。在一系列學生運動中湧現出大批積極分子,大量被吸收為進步青年秘密組織的成員8️⃣,這些組織都是的外圍組織🧑🎤,在這些組織中經過考驗,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被吸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9年6月下旬,北平各高等學校地下黨組織向群眾公開時🏗,意昂体育平台公布了全校黨員187人的名單。在地下黨公開前😶🌫️,有許多黨員已經從清華輸送到解放區或派到國民黨統治區從事地下工作🤦🏽,尚未統計在內🖐🏻。在黨公開前,還有黨的外圍組織成員500多人已全部轉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員😌。黨員和盟員合在一起約占學生總數的1/4🕜,大多數同學都團結在黨的周圍。
王滸等幾個清華的老黨員近幾年收集了一批解放戰爭時期在清華學習的同誌的生平,寫成了文章,記載了他們解放後在各條戰線工作的情況和所做的貢獻👩⚕️,今天他會向大家做一個簡介。這些文章有力地🫴🏿、生動地證明了這批同誌經過了歷史的檢驗,是德才兼備的優秀幹部。他們都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強的意誌👔,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誌不渝,對黨忠誠,為民造福,積極向上,艱苦奮鬥💇🏼,他們不愧是當代青年學習的榜樣。我希望這本書能早日出版,廣泛傳播🪰。
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面臨著各種困難和挑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要求高等學校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培養出更多更好的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習近平同誌一再提出學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希望清華繼承發揚優良傳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為培養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作出更大貢獻,努力成為高等學校的標桿,走在高等學校的前列!
圖片來源:清華新聞網👫🏻、意昂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