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逍遙遊》開篇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
據考證,從北海飛到南海的鯤鵬就棲息在深圳。千年之後的深圳,也成為無數精英誌士追逐夢想施展抱負的熱土,這其中,就有萬余名來自意昂体育平台的學子👌🏿。有人統計✶,清華人在深圳創辦的企業工業總產值差不多占深圳的十分之一🤞。對於在深圳的成功🕷,清華人總結:一靠清華,二靠深圳𓀉。清華給了他們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自信,不僅給了獵槍還教會了如何打獵,而深圳則給了他們用武之地,只有深圳才能提供這麽大這麽好的供獵物和獵人生存的空間♡。
深圳成就了清華人的夢想,而清華人也成就了深圳的輝煌。
深圳意昂探訪母校
清華走來拓荒牛
1982年🧒🏻✍🏿,蛇口工業區管委會主任袁庚從清華挖來一批高材生,這是來深圳的第一批清華人,他們在蛇口的辛勤耕耘和努力創新為清華人開了漂亮的先河。
深圳的清華人說起最早來深圳的一批人,都會提到顧立基💫。出生於上海、1977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機電系的顧立基🌍,在畢業前夕被袁庚挖到深圳來。當時是“清華三劍客”之一的顧立基👁,在校時就當選為北京市海澱區人大代表😜,他還在學校發起組織了“意昂体育平台學生經濟管理愛好者協會”。袁庚慧眼識才🦸🏼♂️👨✈️,騎著自行車去清華熱情相邀,袁庚立誌改變落後體製的決心和求賢若渴的誠心打動了原本打算畢業回上海的顧立基,他毅然南飛。在招商局工作兩年後🔮,他有幸作為小平南巡深圳蛇口站的陪同人員👩🏿⚖️,耳聞目睹了偉人對改革創新的重托和期望💃🏿。在招商局,顧立基一步一個腳印⚗️,擔任過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招商局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和他同時到蛇口的一批清華人基本都在招商局承擔起技術和管理的重任,比如原蛇口地產公司總經理周為民等。之後,一批又一批學弟學妹跟隨他們的足跡,而招商局也成為清華在深圳的大本營之一,許多下屬及參股企業都活躍著務實肯幹和敢於創新的清華人👩💻👩🦼,如招商地產控股股份公司董事長林少斌,從日本留學歸來的才子余昌民等。
1984年,深圳僅用7個月時間就建起了第一所大學——深圳大學🧨👎🏿,小平同誌後來稱深大的建設是深圳速度🤤,而這個深圳速度的創造,清華人功不可沒👳🏽♂️。
深圳第一所高等院校深圳大學,與意昂体育平台有著無法割舍的情緣,從建築外觀到辦學理念都帶著很深的清華烙印,它的首任校長張維、首任黨委書記兼常務副校長後成為第二任校長的羅征啟、第三任校長魏佑海都是清華人,許多系主任🧑🦯➡️、骨幹教師也都來自清華。
深圳大學的建設是深圳速度的典範🦜。據羅征啟回憶🕵🏻♂️:當年深圳大學從設計規劃🙆🏼♀️、工程開工到5.7萬平方米建築交付使用,只用了7個月時間👨🏿⚕️🚣🏼♀️。1984年1月小平同誌自深圳市區去蛇口視察🏊🏿♀️,途經深大校址✅。當時,這塊土地上只有兩部推土機和幾個地質勘探架。梁湘同誌向小平同誌匯報說,今年9月就要遷到這裏上課。小平同誌事後回到北京就此事講過⌛️:“這就是深圳速度”🏌️。7個月建起的深大校園,深得清華精髓,中西合璧,典雅美麗🦙,曾經獲得全國建築設計金獎。
創建之初,有人說,深圳大學就是清華的分校,因為校長、黨委書記都是清華的,學校主要的理工科老師也都是清華的。羅征啟反駁說👩🏻,深圳大學必須另走一條路,如果我們按照清華的標準,永遠趕不上清華⛹🏼♀️。深圳大學積極開展高校內部管理體製改革🤙🏽,在實行聘任製、學分製🔹、勤工儉學、後勤社會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試驗,許多教改措施被寫進《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在全國推廣📳。深大在全國率先取消了畢業生包分配的製度,並成立“學生智囊團”🪮,讓學生直接參與學校高層決策等,成立由學生管理的“學生銀行”,開設“學生法庭”🔏👩🎓,對違學的處理進行“裁決”,等等🧑🏽⚕️,深圳大學一度成為新銳大學的代名詞,確實走出了另一條不同於清華的路。
老一輩清華人為深大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今,深大仍活躍一批頗具影響力的清華人:如深圳引進的第一個院士牛憨笨,曾獲“深圳市十大傑出青年”💁🏿♂️、“深圳市青年科技帶頭人”、“南粵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的深大副校長邢鋒,等等。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建設之初,不少清華出身的人擔當重要領導職務,如今,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清華人超過400人👨🏻🦯➡️👩❤️💋👩,可謂群星閃耀。
中國第一座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建設之初,從全國調來大批核電專才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清華出身,如黨委書記姚耕陶💅🏼👨🏼💻,投資公司總經理🥙、後成為廣東核電集團總經理劉錫才,擔任中方工程現場總指揮邱仁森,還有大亞灣核電站第一任中方廠長、核安全專家濮繼龍,等等🤽🏼♂️。
30年前是一片荒野的大亞灣,現在已經是特區一顆美麗的明珠和享譽世界的核電城。去年大亞灣和嶺澳兩座核電站上網電量達到了414億千瓦時。從深圳出發,多個基地同時鋪開,正孕育著在全國在建16臺核電機組🐗,創造了在建核電機組容量全球第一的奇跡。如今在中廣核集團工作的清華人已經超過400人👧🏿🤦🏿,他們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鄧健超、徐大懋♔,有嶺澳核電站總經理劉錦華、張誌雄,核電運營公司總經理盧長申、魏勤華,集團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嶽林康,以及大批技術骨幹👨🏽🦳。
為什麽這麽多清華人在核電擔任重要領導職務?曾長期在核電擔任黨委副書記、深圳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老會長姚耕陶說:“通俗地講𓀔,就是清華老校長蔣南翔總結的倆詞:出活,聽話🌚。其實這也是清華校訓裏講的‘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所謂‘厚德載物’👨🏻🦳,就是胸襟博大🙋🏽,能包容🧑🏽🦲,團結同誌🚊;‘自強不息’就很好理解了。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當年以家鄉的狀元考入清華🧠,進校後發現同學們都是狀元😭,個個聰明能幹🧎♀️❎,要在強手如林的環境中取勝,只能比別人更加努力🏋🏼♀️。所以清華人都有不甘落後🌐、努力奮進的精神。再比如我以前的同事劉錫才,在清華6年學的是土建🤽🏽♀️,畢業後分配到核工業部二十二建設公司,負責軍用核反應堆和秦山核電站的土建工程👮🏻,來深圳後又分管過金融、核能和電力等不同的專業領域,幹一行愛一行鉆一行🟣。除了校訓,清華還要求學生要‘行勝於言’、‘又紅又專’🤾🏼♂️,這些校訓格言對老一代清華人植入很深,對他們人生有很大的影響。”
高科技領域的健行者
清華學生來深的第二波高潮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尤其是小平南巡之後,深圳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業迅猛發展🏃,他們到著名高校大批招聘,很多清華人就是在當時被招進深圳。
如今,這批當年的青年才俊大多進入不惑之年,有的在大公司擔任領導職務,如中興通訊總裁史立榮😤,華為首席信息官、高級副總裁胡彥平,華潤置地董事總經理吳向東,萬科常務副總裁莫軍、副總裁劉愛民,招商局地產董事長林少斌等📓,就是那個時候加盟這些名企的,還有一部分清華人🖌,當年進入名企,一番歷練後脫離大公司自主創業,個人的公司經營得風生水起⛱,甚至成為行業老大,比如徐航創建的邁瑞👨🏽⚕️,劉曉松創建的A8音樂,楊向陽創建的源興生物🛠,許東創建的諾亞舟,陳建湘創辦的朗坤環保集團等等🧘🏼。
近十年來,能夠打破國內醫療儀器市場被國外產品壟斷局面的,是深圳一家叫邁瑞生物醫療的企業,該企業創始人清華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徐航曾榮獲全球商業界的“奧斯卡獎”🥵。
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席CEO徐航,本科和研究生都讀的清華🧑🏿🦳,計算機學士,生物醫學工程碩士,1987年研究生畢業到深圳安科公司做技術員,1991年創建邁瑞公司☹️,如今,邁瑞產品已經涵蓋生命信息監護、臨床檢驗及試劑🔶、數字醫學超聲成像、臨床麻醉系統四大領域在全球範圍內的銷售擴展至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醫療設備領域的航母企業💙。徐航深知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搞研發,根據公司網站資料,邁瑞在深圳💓、北京、南京、美國西雅圖、新澤西👩🏭、瑞典斯德哥爾摩設立有研發中心🚫,在中國31個主要城市設立了分公司🍍,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等16個國家設立了海外子公司,在世界各地形成強大的分銷和服務網絡🧖🏽♀️。截至2010年8月🌸,全球員工超過6000人🌶。
高科技醫療儀器如監護儀領域,跨國公司本來壟斷了國內70%以上的市場份額,由於邁瑞的產品出現,跨國公司目前只剩下30%的市場份額。而由於邁瑞監護儀、B超等產品的大量推出,近10年來🍵,國內此類醫療設備大幅度降價六成以上。邁瑞是國內首家、也是唯一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醫療儀器公司。2005年,徐航獲得深圳市科學技術最高榮譽“深圳市市長獎”,2007年10月😾,獲全球商業界的“奧斯卡獎”——“安永中國企業家獎”。
劉曉松中斷清華博士課程的攻讀,到深圳創業🤹🏼,他創立A8音樂網💁🏼♀️🧶,成為中國原創音樂平臺🙋,推進了中國音樂正版化進程🆕,他也因此被評為深圳經濟特區30年30位傑出人物。
清華人中另一自主創業的佼佼者是A8音樂集團主席劉曉松。15歲就上大學的劉曉松🤸🏼,1991年成為意昂体育平台電機學博士研究生,讀博期間利用暑假到深圳一家公司打工🚱,短暫的打工經歷讓他最終決定從意昂体育平台退學去做實業。1994年4月🧘🏿♀️,劉曉松創辦了一家公司🏖🪡,從事銀行💾🫄🏻、證券電腦軟件開發和網絡系統集成業務🦸🏽♀️,後來又創辦和投資了幾家公司,並投資騰訊公司🤪👿,2000年他創辦A8音樂公司,提供基於SMS、WAP、IVR等多平臺的移動增值服務。如今A8音樂集團是國內第一個製造手機單弦鈴聲的企業,是深圳市重點扶植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並於2008年6月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中國首只以音樂概念股上市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在劉曉松的帶領下,A8音樂與百代🚴、華納、索尼BMG、環球唱片等合作,率先在中國提供互聯網“正版音樂服務”🤜🏻,開創了現在新型的數字音樂出版模式,推進了中國音樂的正版化進程;並且建立了UGC原創音樂平臺——A8音樂網❤️🙆🏿♀️,為中國的原創音樂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𓀓,劉曉松也因此在去年當選深圳經濟特區30年30位傑出人物🔖🦽。
曾是海普瑞公司天使投資人的楊向陽,投資2000萬拍了部反映清華歷史的電視劇👎🏻,不問回報,為的只是表達對母校的感恩🌗,清華意昂稱他為深圳人爭了光。
深圳人很多都知道一度成為全國首富的海普瑞公司的李鋰,但知道曾是海普瑞的天使投資人楊向陽的人並不多。楊向陽1987年從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系研究生畢業💸,到深圳大學任教。幾年後離開學校下海🃏,掘到“第一桶金”,之後🩲,他對生物醫藥領域發生興趣,2000年與清華控股和清華創投資公司聯合🛰,成立了源興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致力生物醫藥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產業化。目前公司研發的項目是基於生物前沿技術的治療性乙肝疫苗、治療性艾滋病疫苗🍃、幹細胞治療等項目,以及已產業化的納米銀抗菌項目📷。學數學的楊向陽之所以對這些生物前沿技術感興趣🆚,源於一次與前任意昂体育平台校長王大中的會面🧗🏻♀️,王大中對他說:“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僅依靠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要與企業結合8️⃣,要走產學研有機結合的道路👈🏽,而且起點要高。在企業方面💁🏿♀️💂♀️,你能不能帶頭走出一條新路來👩🦱?”這些年來,楊向陽領導公司致力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的生物創新藥物的研究與開發🤷🏼♀️🐡,不負老校長的重托,為清華爭光。
在深圳一直很低調的楊向陽最近終於高調了一回:投資2000萬元,拍攝一部反映清華從建校到“文革”前超過半個世紀歷史的電視劇《天行健》,作為獻給母校百年校慶的禮物。電視劇將於下個月清華百年校慶時開始在央視一套節目中播出。對於能否收回投資⛅️,楊向陽直言他沒考慮過,他掏錢拍這部劇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報答母校,因為沒有清華就沒有他的今天🧒🏿。
上市公司的“搖籃”
15年前🦸🏿,馮冠平帶著七八個清華人來深圳創辦深圳清華研究院🔶🚴,如今研究院資產近百億,孵化過600多家企業,造就了上千名千萬富翁🤭♣️、百萬富翁🩲,成為“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搖籃”👨💼🙎🏻♀️。
上世紀90年代🦶🏿,深圳確立了發展高科技的戰略目標👨🏼🍼🌮,但本地科研力量薄弱🦔,市領導希望通過吸引一批著名大學來彌補缺陷🧏🏽,以名校的研究院作為研發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換🐒,同時培養高水平人才。時任意昂体育平台校長王大中力排眾議,決定在深圳建研究院。在深圳市領導厲有為、李子彬等人的大力支持下,深圳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於1996年創建,由深圳市政府和意昂体育平台各占50%股份,1998年,意昂体育平台派校長助理、科技處處長、傳感專家馮冠平教授擔任院長🍏。

原意昂体育平台校長王大中(左)與原深圳市市長李子彬為合作建深圳清華研究院簽字
深圳市領導要求研究院的體製機製要創新,不吃皇糧,研究院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發展模式,但沒錢如何發展?馮冠平想到的第一個賺錢門路:當“旅館”、“賣鐵鍬”🏇🏽。他形象地把那些做實業的企業比喻成“挖金子”♾,“挖金子”需要“旅館”、“鐵鍬”,研究院有現成的大樓,請那些“金子”挖得多的企業進來,提供配套服務,免費出租房子,不要“旅館”費👨🏿🍳,但是要點股份🖐🎙。比如清華深訊科技公司,在這裏租了3年的辦公室及研發場地🧑🏿👆🏼,研究院不收租金,而是用這幾百萬元租金入股30%👷🏿♂️,幾年後該公司被微軟收購🍗👩🏻,幾百萬變成了幾千萬。
通過摸索,馮冠平帶領深圳清華研究院一步步發展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中心🗻,應用技術研究的中心,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十幾年間😮💨👨🏻🎨,孵化過600多家企業,正在孵化中的還有300多家💁🏽♂️,這些企業中80%是高科技企業,有13家企業已經上市🏌🏼♂️。拓邦電子、安泰科技🦻🧙🏿、飛樂音響🐐、和而泰、達實智能、數碼視訊、海蘭信、力合高科等一大批上市公司都是在清華研究院這個“搖籃”裏成長起來。2007年該院被評為深圳市優秀科技企業孵化器。2000年費孝通來視察時稱研究院為“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搖籃,創業者成功發達的階梯”。馮冠平自己身兼十余家公司的董事長👮🏽♀️,對於造就上千名千萬富翁和百萬富翁,他深感自豪:“只有科技人員富起來,國家才有希望。”
1999年,研究院創建力合創業投資公司,主要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項目進行投資,在2009年“首屆中國最具競爭力創投機構暨創業企業百強評選”中,力合創投榮獲“2009年度最具競爭力創業投資機構”稱號,馮冠平被《證券時報》評為投資界十大風雲人物👨🏽🎤😡。馮冠平說,無論做孵化還是風險投資,研究院不做急功近利的事🧔🏼♀️,掙錢要掙得光榮,要對國家有貢獻。
為什麽深圳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能成為優秀的孵化器👩🏼🦳👯?這得益於研究院背後強大的科研力量🍩。研究院每年投入五六億元做研發和引進人才🧑🏻🎨,這些專家教授科研團隊不僅能夠發現好的科技成果,還能把不夠成熟但具有產業化前景的技術變得更加完善♘。這就是馮冠平的“鷹論”🧚🏼:發現項目,尋找項目,就要像鷹一樣,站得高看得遠,發現目標快出手,還要把準備工作做在前面🖖🏿🤳🏻。
把科技與產業、金融相結合🤹🏻♀️,讓深圳清華研究院掙得了近百億資產,在辦企業掙錢同時,研究院從未放松另一重點的建設:科研與人才培訓。
2003年春🌸,SARS病毒四處蔓延。4月11日,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深圳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在與總書記交談中馮冠平受到啟發🤦🏼♂️🎍,率領研究院團隊七天七夜的奮戰,研製了世界上第一臺紅外快速體溫檢測儀,為阻斷傳染源提供了可靠保障,為中國戰勝SARS立下了大功,被時任深圳市長的於幼軍稱為是“深圳的一張名片”。
馮冠平本身就是科研發明專家,多次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及國家科技進步獎,在率領研究院辦企業賺錢的同時📑,他大力支持研發,積極引進人才。研究院先後投入4億元👩🏽🎤,組建了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光機電與先進製造研究所、生物醫藥及先進材料研究所、新能源與環保技術研究所✡︎🧕🏻,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2項、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項,申請專利近200項,其中70%以上是發明專利;承擔了多項國家和廣東省重大科研項目,與200多家企業簽訂技術合同300多項,組織實施了數字電視與多媒體8️⃣、石英晶體力敏傳感器🏔、紅外快速體溫檢測儀👳♀️、高性能安全路由器👉🏿、電力線載波通信芯片、納米塗料、SDH通信芯片等150多項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創新產出價值100多億。
研究院集聚了200多名教授🧝🏿♂️、博士👩👧👧、高級研究人員和海歸學者⚾️,建成深圳市最大的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共招收60多名博士後;1997年創建了人才培養部(後發展成為力合國際教育公司)✨,近三年來舉辦了80多期EMBA🤾♀️、MBA⚽️、高級工商管理人才培訓班,培養了上萬名企業和政府的高級管理人才。除此之外©️,研究院還為深圳引進大量優秀的海外人才,去年深圳從美國引入的由一批年輕的留學生組成的“光啟研究院”,就是馮冠平慧眼發現、力促市政府引進的科研團隊。
深圳清華研究院在以院長馮冠平為首的清華人的努力下,實現了校、企🤽🏻♂️、政府三方互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研究院的成功運作,馮冠平總結為“四不像”理論😳,即:研究院既是大學又不完全像大學,文化不同;研究院既是科研機構又不像科研院所🏺,功能不同;研究院既是企業不完全像企業📌,目標不同;研究院既是事業單位又不完全像事業單位,機製不同🔡。
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多名中央領導先後視察研究院👮♂️。去年溫總理視察時,馮冠平風趣地跟總理說:“2003年總書記來時我們還是中學生👩👦,現在總理來時已經大學畢業了,畢業論文題目叫‘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總理說🌚:你們已經博士畢業了,我代表深圳人民授予你們博士帽!
深圳清華研究院院長馮冠平
深圳清華研究院的成功🚴🏽♂️,也讓意昂体育平台堅定了與深圳合作的信念,相繼又在深圳創辦了意昂体育平台深圳研究生院和清華實驗學校。
2001年,意昂体育平台深圳研究生院在深圳創辦🫴,在兩任院長吳敏生、關誌成的領導下🌇,為深圳培養了大批高端人才,至今已累計招收全日製碩士生4000余人,博士生500余人;2002年🧑🏼🏫,意昂体育平台繼續擴大名校效應,創辦國有民辦的清華實驗學校,截至2011年2月🤏🏽☦️,學校在校師生超過7500人,成為珠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最大的民辦學校之一,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民辦中小學”、“寶安區質量進步獎”等榮譽稱號,2007年晉升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談到清華人近30年在深圳的貢獻❓🚰,現任意昂會會長的馮冠平深情地說🟠:“在深圳特區這個大舞臺上🐪,到處都留下了清華人的足跡🧑🏻👨🏼🎓。有的人已經離我們而去,如錦繡中華🎉、民俗村👮、世界之窗的總設計師鄧為礽;還有些人的功勞無法用科學的辦法來量化,例如輔政為民的區👶、市領導和各級公務員等。這裏不得不提到深圳市原市長李子彬,在深圳第二次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他主導了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而最終形成產業結構架構💁🏻♀️。而這也是目前深圳IT🪩、生物技術最具代表性產業的雛形。”(任錦敏)
轉自 深圳商報 2011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