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COVID-19新冠肺炎來勢洶洶🗓,美國的疫情也是愈演愈烈。達拉斯意昂會一面號召大家在病毒面前保持冷靜🤜,減少外出,做好自我防護措施👳🏿🌬,一面利用這次機會,聯合北大意昂會邀請了兩位擁有生物醫學背景的意昂,於3月19日舉辦了一期線上學術沙龍👨👧👦,和大家探討新冠病毒的相關科學知識🉑。
這次活動分為一小時的講解和一小時的答疑,共有30余位意昂參加(包括一些Austin清華意昂會的意昂)。兩位嘉賓從他們自身的專業角度🧍♀️,為大家講解與COVID-19有關的科學前沿👨🏽🦰,如宏基因組測序技術、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對比𓀕、“神藥”和氯喹的體外實驗等等👨👨👧🤵🏻。活動後大家反響熱烈,表示幹貨滿滿,獲益匪淺。基於反饋,意昂會計劃將在接下來的一段非常時期內,繼續推出一系列線上講座。
感謝活動的誌願者張馨怡、王白雲、譚寧、林木多🦛。
嘉賓簡介

詹曉偉(意昂体育平台)
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定量生物研究中心人群和數據科學系助理教授,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本科✅,密歇根大學生物統計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統計遺傳🚶🏻➡️🧚🏿♀️、統計計算和微生物組學。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多個有轉化價值的高效的生物信息分析算法和貝葉斯統計模型。

趙玉婷(北京大學)
德州西南醫學中心自噬研究中心博士後。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系。從事細胞生物學研究💡💇🏿♂️,方向包括細胞自噬起始調控的分子機製和生理意義,自噬基因參與膜泡運輸分泌的分子機製和生理意義👩👩👧👦。
Q&A部分的摘要總結
Q1:關於硫酸羥氯喹的臨床試驗,有沒有考慮年齡等參數👉🏿🫨?
A:建議大家參考原始文獻獲得準確信息🧑🏻🏭🕐。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隨機實驗,理論上對照組和實驗組應該都有重症和輕症患者,但實際上實驗組(硫酸羥氯喹組)有一些病人由於副作用大或者開始用藥後很快就去世導致這些病人的數據無法分析。上海的醫療和科研人員對磷酸氯喹和硫酸羥氯喹在治療新冠病毒的有效性方面開展了很多研究♒️,目前還在進行中✩,請大家關註實驗結果。
Q2: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準確性不高🧘♂️,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A:第一🍴,可能是采樣的問題🕵🏼♂️。目前常用的采樣方式有鼻咽喉測試和肺泡灌洗,不同的采樣方式可能導致結果不同🍏。另外,可能由於采樣的技術問題,即使病人是病毒攜帶者🕐,但是並不能采到包含病毒的樣本🐸🏌🏽♀️。第二,RT-PCR(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技術有局限性。FDA要求使用RT-PCR檢測到三段病毒的序列才能鑒定為陽性。但是可能RT-PCR在擴增某一段序列的時候靈敏度過高,導致沒有病毒的樣本可以檢測到信號;而在擴增另一段序列的時候靈敏度低,導致無法擴增出樣品中的病毒信號。這樣的檢測結果就不符合FDA要求,無法準確判斷病人是否為病毒攜帶者🙇🏿♂️。現在有人建議以檢測血液中是否存在病毒抗體作為診斷方式,這種方式準確性會比RT-PCR高 。
Q3:CDC最初發出檢測試劑盒有問題🧑🏼🎓,具體是什麽問題🌽➔?
A:是試劑盒的陰性對照樣品存在問題。每個檢測試劑盒都會提供陽性對照(已知確定包含病毒的樣品)和陰性對照(已知不含有病毒的樣品)。如果在檢測過程中檢測不到陽性對照樣品的信號,或者檢測出陰性對照樣品有信號,表示實驗結果不可靠。CDC最初一批試劑盒的問題是陰性對照樣品也能檢測到病毒信號🕹,所以檢測結果不可信𓀖。
Q4:對英國的群體免疫策略有什麽看法𓀈?
A:首先↗️,群體免疫一般是靠給大量人群接種疫苗來建立的,比如我們出生時會接種百白破疫苗✡︎🪺,來抑製這些傳染病的爆發。而英國的策略是讓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通過感染病毒來獲得免疫🚣🏽♀️,這個有效性值得懷疑🔌,而且並不是人道主義的做法🔒。另外,傳染病的群體免疫閾值(至少多少比例的人口具有免疫能力才可以獲得群體免疫)是由傳染性R0(一個攜帶者平均傳染給幾個人)和致死率兩個參數決定的🌶。以非典為例,R0在2到5之間,致死率9.6%,它的群體免疫閾值大概在80%🏝。關於新冠病毒還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是傳染性高於非典,致死率在3-4%左右,所以免疫閾值也應該會相當高。而且後來英國的科學家也承認,他們想讓60-70%的人獲得免疫的模型是存在問題的。
Q5:新冠病毒疫苗的開發有哪些步驟和可能的難點?
A:疫苗開發首先要進行安全性測試🛩,其次需要在靈長動物上驗證疫苗的有效性。整個研發過程比較長🧝🏽♀️,至少需要幾個月到一年以上的時間👶🏼🧍🏻。 病毒毒株不斷的變化會是疫苗開發的一個難點。
Q6:如果出現發熱、咳嗽和胸悶等症狀👨🏿⚖️,建議準備哪些藥物呢?Over-the-counter 止咳藥有用嗎👰?
A:個人覺得羥氯喹可能有用🎞,但這是處方藥。自媒體會推薦很多藥🫕👷♂️,但是建議大家謹慎使用。如果有症狀🏋🏼♂️,最好跟自己的醫生交流🛌,或者使用國內推出的一些線上問診平臺。
Q7:不同公司生產的RT-PCR檢測試劑盒有沒有不同🧑🏿🏫?
A:各個公司生產的試劑盒原理都相同,具體的檢測探針序列可能稍有差異🦹🏽♀️🧙🏻♂️。剛才前面也提到現在生產的試劑盒準確率還是存在問題,增加取樣數量和檢測次數才可以得到可靠的結果。
Q8:新冠病毒少量攝入會不會產生免疫有益處?
A:病毒進入人體後會復製和擴增🦆,所以即使攝入量少也有風險🫴,尤其是對於有基礎疾病和BMI指數高的人🧘♀️,預後會比較差。
Q9:剛才演講過程中展示了瑞德西韋體外實驗的結果,請問體外實驗和體內實驗的相關性有大?
A:生物體很復雜👩✈️,很難根據體外實驗的結果預測體內實驗的結果🚶♂️➡️,必須通過嚴格的體內實驗來得到可靠的結論🈁。
Q10:從疫情發展的時間線上看👨🎓,政府和衛生機構在一月份能做的更及時一些嗎🎩?
A:美國在一月份就啟動了疫苗的研發👨🦽,並且在幾大機場對武漢旅客進行篩查,但是這僅限於測量體溫🙏。由於新冠病毒有無症狀傳播的特殊性,這一措施並不能有效地控製病例的輸入。如果能在入境一段時間內持續監測入境者的體溫,可能會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