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清華百年歷史🚌🧮,體育的開展幾乎與學校開辦同時起步🙆🏼♂️。而要論哪一個運動項目與清華最有淵源🧍🏻♂️,恐怕就要屬“棒球”了。
第二教學樓門前(版權所有©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
眾所周知,科研是一份沒有上下班🤦🏼♀️,幾乎全天候頭腦在線的工作,對於需要整天泡實驗室的科研人而言,想工作之余管管老人孩子更是分身乏術,因此諸多優秀的女博士不得不在人生的岔路口選擇退出學術道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陳婷也曾遭遇這些困境❕,但她最終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原創研究成果。她覺得📀,科研雖然很忙很累😲,但還是一個適合女性從事的職業。她是怎麽處理科研和生活中一個個接踵而來的難題的,又有何...
錢穆的史學名著《國史大綱》就是在這個有“滇中八景”之一美譽的巖泉寺寫就的🏨。
這個寒冷蕭索的冬日,一個百歲的老人🪂,佝僂著身子🤷🏿🦵🏿,獨自坐於病榻旁🙋🏽,左手纏著醫用紗布,右手堅實有力地握著一只鋼筆,他正埋首全神貫註地寫著自己的最新小說。蒼....
一個一輩子大聲說話的老人從今天開始不再能跟我們說話了。翻譯家許淵沖先生於2021年6月17日在北京家中去世👩🏻🎤,享年100歲。人生一半的時間裏,他困在沉默裏⚠,度過了復雜的100年,熬過了戰爭、革命、誤解……他外號叫「許大炮」❤️🔥,正是因為沒人聽他說話✋🏼,他總是大聲說。有人願意聽他談翻譯時🪵,他已經是個老人了🙆🏿♂️。一輩子大聲說的話裏👣,他爭過聲名,爭過房子,爭過頭銜,爭過對錯🧙🏽♀️,爭過高低🙈💱,但他並不善於自我表達,因為總是大聲地、激...
學人小傳鄭敏🧘🏽♀️,1920年7月18日生於北京👰🏼♀️,祖籍福建閩侯📍。詩人,翻譯家,西方文藝理論家🎾。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52年於美國布朗大學獲英國文學碩士學位。1955年回國👆,在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西方組(現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