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澤慧學長
2009年8月6日溫家寶總理看望何澤慧先生
中新網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日消息: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空間科學學會原常務理事😞,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長何澤慧先生⌛️,因病於當天7時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1936級畢業留影🎧。
後排左起錢三強、楊鎮邦🙆🏿、陳亞倫🎉、楊龍生、謝毓章;
前排左起王大珩、戴中扆(戴黃威)🏜、許孝慰🛋、何澤慧👨🏿🦰、於光遠
何澤慧院士1914年出生於蘇州,1932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1936年大學畢業後,到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技術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出於抗日愛國熱忱🧖🏽♀️😞,她毅然選擇實驗彈道學的專業方向。1940年以“一種新的精確簡便測量子彈飛行速度的方法”論文獲得工程博士學位。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她不得已在德國滯留下來。為了更多地掌握對國家有用的先進科學技術,她於1940年進柏林西門子工廠弱電流實驗室參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學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導下從事當時已初露應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觀測到正負電子碰撞現象,被英國《自然》稱之為“科學珍聞”。
何澤慧與錢三強1947於巴黎
1946年春天,何澤慧從德國到法國巴黎🏌🏿,和大學時期的同學錢三強結婚,開始共同的科學生涯。他們一起在約裏奧•居裏夫婦領導的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和居裏實驗室工作,合作發現了鈾核裂變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徑跡),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很大反響。
1948年夏,何澤慧同錢三強一起滿懷愛國熱忱歷盡艱辛回到祖國,參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的組建。新中國成立後🧚🕥,她全身心地投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稱物理研究所)的創建工作。由她具體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十分簡陋條件下開展工作⚱️,經過幾年努力,於1956年研製成功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原子核乳膠。
1955年初👳🏽,何澤慧積極領導開展中子物理與裂變物理的實驗準備工作😛🐊。1958年,中國第一臺反應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後,她擔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在相當長時間裏領導當時的中子物理研究工作💆🏿♀️,為開拓中國中子物理與裂變物理實驗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她還看準快中子譜學的國際發展趨勢🚋,不失時機安排力量開展研究🛍️❔,使中國快中子實驗工作很快達到當時的國際水平。
何澤慧1964年起擔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1965年赴河南安陽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文革”中被作為“反動學術權威”受到錯誤的審查和批判;1969年冬,下放到二機部在陜西合陽的“五七”幹校參加農業勞動。

2010年12月🌚,《清華意昂通訊》編輯部登門看望何澤慧學長
1973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後👋🏼,何澤慧擔任副所長🤺🐮,積極推動宇宙線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體物理研究的開展。她倡導和全力支持開展交叉學科的研究☔️🚌,推動了中國宇宙線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體物理研究的起步和發展。在她的倡導與扶持下,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宇宙線研究室通過國內、國際合作🧑🏻🚀,在西藏甘巴拉山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500米)高山乳膠室;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發展了高空科學氣球🕌,並相應發展了空間硬x射線探測技術及其他配套技術🫲🏿👸🏽。
1980年,何澤慧當選為中科院數學物理學學部委員(院士)❣️。直到耄耋之年👩⚕️,她仍然堅持全天上班,關心中國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