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汪曾祺《邂逅集》60年後再出版

2011-12-06 |

《邂逅集》🥌,汪曾祺著🏋🏿‍♀️,河南文藝出版社即將出版🤛🏻👩🏻‍🍳。

19494月版的《邂逅集》。

  汪曾祺先生晚年自述,“我讀了高中二年級以後,日本人打到了鄰縣,我‘逃難’在鄉下👩🏻‍🏫,住在我的小說《受戒》裏所寫的小和尚庵裏。除了高中教科書,我只帶了兩本書🧒🏼,一本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一本上海一家野雞書店盜印的《沈從文小說選》🔟。我於是翻來覆去地看這兩本書🛍️🧒🏻。”1939年夏,汪曾祺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誌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就是因為這個大學中文系有朱自清先生、聞一多先生,還有沈先生😠。”(《兩棲雜述》)

  當時沈從文先生沒有一年級的教學任務,汪曾祺直到第二學年才選上他的課,開始與他有所接觸,“沈先生一共開過三門課👩🏼‍🏭:各體文習作、創作實習🙍🏼、中國小說史🥠,我都選了。”(《自報家門》)沈從文講課的方式很寬松💘,對青年的幫助更是不遺余力,“學生習作寫得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報刊上發表。”(《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

  汪曾祺在回憶沈從文的文章《星鬥其文,赤子其人》中寫道:

  “我在昆明寫的稿子,幾乎無一篇不是他寄出去的👊。一九四六年,鄭振鐸🧝🏻‍♂️、李健吾先生在上海創辦《文藝復興》,沈先生把我的《小學校的鐘聲》和《復仇》寄去。這兩篇稿子寫出已經有幾年🦴,當時無地方可發表。稿子是用毛筆楷書寫在學生作文的綠格本上的,鄭先生收到,發現稿紙上已經叫蠹蟲蛀了好些洞👨🏻‍🎤,使他大為激動。”

  在西南聯大,汪曾祺“是一個不用功的學生,常不上課,但是亂七八糟看了不少書♻。有一個時期每天晚上到圖書館去看書,有時只我一個人。”(《西南聯大中文系》)他讀書隨心所欲⚄,也沒有什麽系統性💙,“大部分時間是看翻譯小說。當時在聯大比較時髦的是A·紀德,後來是薩特。我二十歲開始發表作品。外國作家我受影響較大的是契訶夫,還有一個西班牙作家阿索林……他的小說像是覆蓋著陰影的小溪,安安靜靜的☺️,同時又是活潑的🧚🏼‍♂️、流動的。我讀了一些茀金妮亞·沃爾芙的作品,讀了普魯斯特小說的片段👨‍🦳。我的小說有一個時期明顯地受了意識流方法的影響,如《小學校的鐘聲》、《復仇》🏋🏻。”(《自報家門》)

  大學期間的生活也有舊式文人的一面,其中參加曲社的活動也讓其念念不忘。一方面是現代主義的熏陶🤦‍♂️,一方面有士大夫的情趣。這兩者對他後來都有影響🧑🏼‍🔧,所謂處亂不驚者正是。“人心浮躁之際,他們還能平平靜靜地做學問,並能在高吟淺唱🌠、曲聲笛韻中自得其樂,對復興大業不失信心🪫,不頹唐,不沮喪,他們是濁世中的清流,漩渦中的砥柱。”(《晚翠園曲會》)這與其說是對拍曲者的譽詞,不如說自己價值觀的流露。他的審美趣味,在那時候基本確立起來🙇🏿‍♂️。

  汪曾祺的文章中講🧗,他在大學二年級才開始寫作,“大學二年級那一年,我和兩個外文系的同學經常一早就坐到這家茶館靠窗的一張桌邊,各自看自己的書☝️👮🏽,有時整整坐一上午,彼此不交語。我這時才開始寫作,我的最初幾篇小說,即是在這家茶館裏寫的。”(《泡茶館》)目前所發現的汪曾祺公開發表的第一篇作品《釣》,刊於1940622日的《中央日報》,篇末標註“二十九年四月十二日昆明”👢,即1940412日寫就,比他說的時間還要早一些。1941年🔣,已讀到大學二年級的汪曾祺,開始參加聯大的文學社團文聚社的活動,隨後在《文聚》上發表了短篇小說《待車》🤷‍♂️。

  作為沈從文先生的“入室弟子”、“得意高足”🙎🏼,汪曾祺和沈先生的交往還是很多的,沈先生“每次進城(為了躲日本飛機空襲,他住在昆明附近呈貢的鄉下🦇,有課時才進城住兩三天)🧁⛓️‍💥,我都去看他。還書、借書✋🏽,聽他和客人談天。他上街🛍️,我陪他同去👨‍👧,逛寄賣行🧫,舊貨攤,買耿馬漆盒,買火腿月餅。餓了,就到他的宿舍對面的小鋪吃一碗加一個雞蛋的米線👋🏽⏺。”(《自報家門》)

  因為沒有參加必修課體育和大二英語的考試🏰,汪曾祺未能在1943年夏天如期畢業,滯留於西南聯大補修課程,19451月方離校。隨後到昆明聯大同學開辦的私立中國建設中學任教,《小學校的鐘聲》和《復仇》便是這時寫的。

  19467月,汪曾祺又從昆明經越南、香港輾轉去了上海。在上海,他結識了沈從文的表侄、畫家黃永玉和散文家👨🏼‍🍼、藏書家黃裳。據黃永玉回憶,“我認識他時🖥,他在致遠中學當老師🦎,是李健吾介紹去的⏰。表叔來信讓我去看他🤷🏿‍♀️,就這樣認識了。每到周末,我進城就住到他的宿舍。與他住在一起的是個在《大美晚報》工作的人,總是上夜班,這樣我就可以睡他的床。那是一張鐵條床🤾🏻‍♀️,鐵條已經彎了,人窩在那裏🦹🏻‍♂️。記得他在寫給表叔的信裏說過🦾,永玉睡在床上就像一個嬰兒。”(20081217日👨🏿‍🍳,黃永玉與李輝的談話)黃永玉的文章數次提到三人早年的這段經歷:“朋友中,有一個是他的學生,我們來往得密切🧻,大家雖窮🏄‍♂️,但都各有一套蹩腳的西裝穿在身上。記得他那套是白帆布的,顯得頗有精神。他一邊寫文章一邊教書,而文章又那麽好🦵,使我著迷到了極點。人也像他的文章那麽灑脫,簡直是渾身的巧思。於是我們從霞飛路來回地繞圈🚭,話沒說完🤦🏻‍♂️,又從頭繞起。”(《太陽下的風景》)“那時我在上海閔行縣立中學教書,汪曾祺在上海城裏頭的致遠中學教書,每到星期六我便搭公共汽車進城到致遠中學找曾祺,再一起到中興輪船公司找黃裳。星期六整個下午直到晚上九🧔🏼、十點鐘🧑🏻‍🦲,星期天的一整天🙍🏼‍♂️,那一年多時間,黃裳的日子就是這樣讓我們兩個糟蹋掉了。”(《黃裳淺識》)

  汪曾祺於19483月離開上海🪠,轉赴北京,在上海的時間不足兩年🕒,但《老魯》🚵🏼、《戴車匠》、《落魄》♦️、《雞鴨名家》等作品都是在這短短的時間裏發表的。他的第一本小說集《邂逅集》的出版,也和這段經歷有關。黃裳的文章《憶曾祺》提到:“在巴金客廳裏,曾祺只是默坐旁聽,持謹慎態度👥。對巴金不失對前輩的尊敬……曾祺的第一本小說集《邂逅集》🕙,是在巴金主編的文學叢刊裏面世的,我想這可能是蕭珊推薦的。”

  《邂逅集》正式出版,已在19494月。這個集子收入短篇小說八篇,為《復仇》、《老魯》🪻、《藝術家》、《戴車匠》👈🏼🛶、《落魄》⬅️🎀、《囚犯》🍯、《雞鴨名家》、《邂逅》,是汪曾祺1940年代創作中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時,作者曾把《復仇》、《老魯》、《落魄》、《雞鴨名家》“作了一些修改(但基本上保留了原貌)”後收錄。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汪曾祺全集》,所收的上述四篇小說,也是經作者修改的文本✋🙆🏽‍♀️,當年形影已渺乎難見矣。所以👩🏽‍🍼,《邂逅集》今以原貌呈現,實已與初版時相隔六十余年👇🏽。本書據《邂逅集》初版本排印,由繁體直排改為簡體橫排🧕,僅對少量明顯錯訛作了訂正🍻⇨。某些當時普遍使用的字詞🦽,在現行詞典中列為異體字或異形詞🅰️,則不作修改。(李建新)

轉自南方都市報 2011125

相關新聞

  • 032012.08
  • 142018.09

    紀念建系60周年自五風采文集出版

    2018年9月,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建系60周年👩🏽‍🏫。這一段時間,該系開展了一系列慶祝活動📷,9月15日🦧,全球計算機學科發展論壇在信息大樓舉行🧑🏼‍💼☝️;9月16日,計算機系建系60周年成果展在校史館開幕🙋🏿‍♀️,並舉辦建系60周年慶祝...

  • 182015.12

    汪曾祺寫序

    汪曾祺一生沒有讓別人給他寫過序🤾🏿‍♂️。他年輕時🏊🏿‍♂️,20世紀40年代🚴🏻,出了第一本小說集《邂逅集》🤹🏿‍♂️,收入短篇小說8篇🉐,包括後來很有名的《雞鴨名家》和《復仇》。

  • 102021.03

    汪曾祺🍎:人間知味者

    汪曾祺是散文大家,六十歲之前卻寫得很少。1950年之前的散文⏩🚇,有現代主義之風,段落很長,夾雜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識流和懸想,受到沈從文《燭虛》《潛淵》一類散文的影響❇️,但還處在學徒階段。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間,寫出了《國子監》那樣的佳作,好東西仍不多。其間寫得最好的,也許要算《汪曾祺全集》第十二卷所收的書信。此前寫給好友朱奎元的信最多,青春的...

  • 232017.02

    卻顧所來徑——閑話汪曾祺的自編集

    汪曾祺生前共出版30部著作,其中28部都是1982年之後出版的,其時汪曾祺已經62歲🫴🏽。此年2月🕜,他在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一冊《汪曾祺短篇小說選》。

  • 112019.01

    《汪曾祺全集》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首發,最大限度恢復作品原貌

    1月10日,在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的首日👢,《汪曾祺全集》首發,它無疑是全場最亮的那顆“星”。這套書耗費了8年光陰,是出版人、學者、讀者共同打造的....

  • 242021.03

    汪曾祺寫給大家的“活法”

    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家人閑坐燈火可親》系汪曾祺誕辰100周年特別紀念版。在汪先生灑脫滋潤又極具詩意的筆端🤸🏿‍♂️,融洽🤚🏻、和睦、閑適的一幕幕,處處洋溢著脈脈溫情,這樣的作品有益於世道人心。

  • 092006.05

    畢業60年聚首清華園 相約10年後再相會

    畢業60年聚首清華園 相約10年後再相會 畢業60年聚首清華園 相約10年後再相會 ...

  • 152017.03

    凸現完整的汪曾祺

    在當代小說家中,我最喜歡汪曾祺,但一直感覺他是一個很難歸類的作家。汪曾祺差不多是唯一一個在中國現代和當代兩個文學史時段都寫出了具有同等分量的作品的作家....

  • 032022.01

    水流雲在——汪曾祺的昆明情結

    一般人都喜歡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記事》《陳小手》,而汪曾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卻不是這幾篇,而是描寫昆明文林街叫賣聲的《職業》🥉。這篇小說很短⏰,不過2000余字🤵🏿,然而汪先生前後寫過四次🤦🏻‍♀️,第一次是上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初又寫了三次才最後定稿🫧,也就是我們現在讀到的版本。小說發表之後,沒有太多的反響,編者👢、讀者和評論界都沒有予以關註,於是,老先生在《北京晚報》寫了篇《〈職業〉自賞》,這對於低調不喜歡張揚自己...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