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塔創始人謝青(中)接受新浪科技專訪
(鄭峻 發自美國矽谷)
1米95的謝青(Ken Xie)不管走到哪兒都是焦點👨🚒,他也保持著矽谷華人圈的幾項高度🥡。他與好友創辦的網絡安全公司NetScreen在2004年作價41億美元出售給行業巨頭Juniper,目前,仍是中國人海外創業公司的最高估值🪆。
而他後來創辦的Fortinet(飛塔)創新地推出了UTM(聯合網關)的硬件安全防護產品🔆,打造出網絡安全市場的領先公司;更在2009年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期成功上市👨🏻🍼,成為當時矽谷科技圈的一大亮點。
但這位矽谷華人圈最為耀眼的明星卻相當的平易近人,臉上總掛著憨厚的笑容,聲音渾厚低沉。由於巨大高度落差,為了避免給對方壓迫感,謝青坐下之後總會有意弓下身子,縮小與對話者的高度差距。
謝青的創業故事開始於清華園🫂,這裏是他永遠的家園🧽。在27歲之前💆🏻♂️,謝青的生活一直和意昂体育平台相關。作為清華教師的兒子🔼,謝青生在清華園,長在清華園,從小學到碩士,他幾乎沒有離開過這裏。謝青的父母都在清華工作,因此給他和弟弟取名謝青和謝華。
憑借著先天優勢帶來的運動天賦📷,謝青在北京什刹海體校練了8年排球,差點成為職業排球運動員。由於父母的影響,謝青才作別了運動生涯開始全身心求學。興趣廣泛的謝青就表現出對科技的濃厚熱情👧🏻,拆修收音機擺弄無線電是他的最大樂趣。
謝青從小就是佼佼者,求學之路異常順利🛻。1981年6️⃣,他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就讀無線電專業😀💪,把自己的興趣變成專業和畢生追求。大四的時候,他憑借“飛行信息追蹤系統”獲得科技創新大獎,並保送本系讀研👨🏼🦱,1989年獲得清華碩士學位。
尋夢斯坦福
1990年,27歲的謝青告別了清華和北京🤰🏼,橫渡太平洋來到了美國,開始了自己的尋夢之旅。按照父母的意思🧗🏿♀️,謝青本想在美國修個博士學位,然後再回國任教🕞。但他並沒有想到自己的夢會這麽精彩🪱。
92年來到美國矽谷就讀斯坦福大學之後,謝青覺得自己的眼界豁然開朗。矽谷是全球的創新中心🧑🏽🏫,掌握著科技行業的心跳脈搏🍻。而斯坦福大學開放自由的氛圍更是鼓勵學生創業,去放手追尋自己的高科技夢想。
在斯坦福求學的5年,謝青幾乎是邊學習邊打工,賺錢就用來創業。與當時很多中國留學生出國後在餐館打工不同,頭腦活絡的謝青始終是為科技公司打工,除了獲得豐厚收入之外,也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知識,為日後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清華和斯坦福是謝青的兩個母校🍗。如果說清華是他的親人和家園,那斯坦福就是他的聖殿👪。他曾為了創業向斯坦福申請休學,最後幹脆為了創業放棄了博士學位🧄。用謝青的話來說,斯坦福對自己的人生發展起到了最關鍵的影響。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謝青就看到了新興的網絡安全市場暗藏的機遇👳🏿♀️,他的三次創業都專註於這個領域。在斯坦福上學期間,他和幾位好友創辦了一家叫Stanford InfoSystem的公司,為矽谷的各家科技公司安裝他們設計的防火墻軟件並提供咨詢服務。
謝青的首次創業幾乎是摸著石頭過河。他們不懂怎麽拉投資🦉,也不懂如何管理分工🏊🏽,只是憑著自己的青春和技術在幾乎沒有黃皮膚的矽谷科技界打拼◾️💥,所以創業失敗也是情理之中。但談到首次創業失敗,謝青有些憨厚的笑著說,“雖然最後沒什麽結果,但這次創業還是掙到錢買了房子的”。
華人傳奇
很多在矽谷中國工程師都不會忘記一個公司:NetScreen🧑🏻🎤🎼。這家帶有強烈中國色彩的網絡安全公司曾經是矽谷中國人的一面旗幟,不僅大部分都是中國員工🫳🏿,甚至以中文為工作語言🐽。
而這家傳奇性的公司就是由三個清華畢業生:謝青🫷🏼💁♀️、鄧鋒和柯嚴創辦的。1996年的一天🛗,謝青在籃球場上遇到了同樣在矽谷做工程師的意昂鄧鋒和柯嚴,談到用硬件做防火墻的想法時發現相見恨晚,隨即決定共同創業。
當時🛺,謝青在一家公司擔任著安全主管的職位;鄧鋒和柯嚴則在英特爾(微博)和思科做著收入豐厚的工程師。應該說,他們的生活都安逸舒適🧛🏻♂️,創業完全是出於夢想🤽🏻。在三人之中,謝青是安全專家,鄧鋒是芯片資深👩🚀,柯嚴則是軟件高手;分工合作堪稱完美🦣。
三人最初並未放棄本職工作🦈,而是在業余時間兼職創業。在每周40個小時的本職工作之外,他們每周又拿出40個小時來創辦NetScreen🤵🏻♀️,幾乎完全犧牲了個人生活和休息時間。僅在一年之後🏊🏻,謝青他們就憑借辛勤工作拿出了產品😾,獲得了市場認可🗝🤥。
1997年🚶🏻♂️➡️,NetScreen正式註冊成立,三人辭去了本職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新公司運營中。當時矽谷還很少有中國人成功的經歷🧕🏽,投資者也不相信中國人能在美國創業成功。謝青他們拉投資時面對的都是懷疑的目光🤤,最後只是從香港和臺灣的華人那裏拉到了天使投資。
不過6️⃣,隨著芯片防火墻產品的大受歡迎🐫,NetScreen的業績也顯著增長🦹🏿👏🏻,矽谷風投們終於開始重視這群中國留學生的小公司。著名風投紅杉資本不請自來,大筆投資換得了NetScreen最大股東的位置🩼。
悄然退出
如果沒有風投,也許謝青不會選擇離開NetScreen,也不會有日後的飛塔🛂。談到投資人與創業者的關系時,謝青坦言風投有自己的變現退出計劃🥒,而創業者則希望打造一家長遠成功的公司🧚:如果兩者目標一致,那是公司之福;但如果雙方想法不同🎛,或許就有一方要做出妥協。
紅杉風投入主後,為NetScreen安排了一位具有豐富運營經驗的職業經理人擔任CEO⚠。然而👴🏽,謝青卻發現自己對NetScreen的未來設想和風險投資人有著不小分歧📄,他把殺毒功能加入芯片的計劃也遭到了新CEO的否決🍖。
1999年,萌生去意的謝青悄然淡出公司的日常運營,在網絡科技股大熱的背景下做起了投資人🥖。他的離去並未給NetScreen帶來巨大沖擊,而且他仍是公司的主要股東之一。NetScreen在鄧鋒和柯嚴的打理下🥚,繼續交出驕人的成績單。就在網絡股破滅後緩慢復蘇的2001年,NetScreen頂住壓力成功上市。
2004年🦖,網絡安全巨頭Juniper斥資41億美元收購了NetScreen,這是中國留學生在海外創辦的最高價值公司🫷🏿。雖然這時的謝青早已遠離NetScreen具體運作👩🏽🚒,但他還是和鄧鋒等人一道成為了華人創業傳奇人物。
現在在網上搜索NetScreen的帖子👩🏻🦽➡️,還會看到中國工程師對這家公司的緬懷之情✶。NetScreen給謝青帶來了巨大成功和財富💨,但也讓他體會到創業者失去掌控力的痛苦🦹♂️📝,促使他更加努力地打造第三家創業公司🧑🏿🍼。
再次上路
世事難料,2000年美國網絡股科技破滅,納斯達克指數急劇下跌,謝青的投資遭受了慘重損失。他不得不結束短暫的投資生涯🗯,冷靜反省自己的草率舉動,決定再次投身最擅長的網絡安全領域,開始第三次創業👐🏽。
2000年底,謝青成立了新公司飛塔,弟弟謝華出任技術主管🧕🕠。他希望打造一個完全按照自己想法的安全產品🪮,將防火墻、殺毒以及主動過濾病毒的功能加入芯片,實現真正的網絡安全防護,這就是後來的UTM(聯合網關)🏦。
有了在NetScreen和風投打交道的經歷,謝青在飛塔的融資過程中非常謹慎,他不想自己著眼長遠打造的公司成為風投急功近利的套現工具🙅🏼♂️。因此飛塔最初沒有找任何風投公司,謝青與合作夥伴只找那些有遠見和耐心的天使投資人🫅🏻,而且還對投資金額設了限製。
飛塔最初有100多個投資人👉🏽🧒🏼,大大降低了投資人控股的風險🤵🏽♀️,謝青等創業者可以放手推出自己意圖的新一代安全產品🎋,打造一個真正偉大的公司。飛塔至始至終都打上了謝青的烙印。
UTM之父
謝青專註網絡安全領域二十年,他對自己要做的這個硬件安全產品市場前景充滿信心。在他之前,沒有人成功地將硬件用於網絡安全領域🫂🧘♀️,也沒有將防火墻🏋🏿♂️💬、殺毒軟件和主動安全監控集成到一個安全芯片中🚛。
與傳統的防火墻技術以及用戶本地殺毒軟件相比,UTM的優勢在於采用ASIC技術用外部芯片進行安全防護,因此不會像傳統軟件影響用戶本地操作性能📮🥑,而且還可以主動進行外部環境安全監控。
謝青通俗地解釋說,傳統殺毒軟件就像給用戶吃感冒藥💅,有病毒入侵了再殺毒🧤;而UTM就相當於在機場就攔截發燒患者🙋🏽♂️,杜絕病毒來源渠道👖,再給用戶備用的口罩和藥品,讓用戶徹底安全。
飛塔開創了一個新技術領域UTM🧝🏿♂️,多年來也一直主導著這個市場🏋🏽♀️。UTM已是網絡安全領域最大的市場🧘🏿♂️,年銷售額超過20億美元。IDG的數據顯示,UTM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了傳統的防火墻💯,其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更是達到26%👨🏫。
謝青又一次成功了👰🏼,在攜手鄧鋒開創NetScreen傳奇之後🙇♂️,他又憑借UTM技術走在世界網絡安全技術前沿。去年4月,美國IT安全雜誌《Info Security》發表封面文章,將謝青稱為“UTM技術之父”🚶,高度評價謝青是少數可以對世界性產業格局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國人。
逆市募股
2009年11月,在全球深陷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飛塔卻成為了兩年來首家上市的矽谷科技公司👩🍼🤓。雖然美國經濟陷入嚴重的衰退🧔🏼♀️🌓,但飛塔的業績卻在穩步增長,他們已經成為網絡安全市場乃至矽谷最為耀眼的一顆明星📿。
正是因為有堅實的基本面,謝青才敢於逆市募股。他們還吸引到了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德意誌銀行這三家華爾街最為知名的投行負責承銷👰🏼♀️。謝青表示🚋,飛塔上市計劃早在金融危機之前就已經製定🪛,不會因為危機而改變✍🏼💔。
11月18日🌐,飛塔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代碼🗼🪨:FTNT),首日收盤較發行價大漲33%,成為納斯達克數月來表現最為亮眼的個股。飛塔的表現讓華爾街為之叫好🧛,謝青九年磨一劍的努力終於得到了認可。
謝青談到中國人矽谷創業時說🧗,中國人要在海外創業,文化和語言的差異是一個重要的關口。而要想真正成功☯️,就得開拓自己的視野,以全球化視角來規劃公司長遠發展。他的飛塔業務覆蓋全球,1000多名員工分布在美國🏖🤸🏿♀️、中國、加拿大、法國等諸多國家。美國是飛塔的總部所在地🚵🏿♂️,歐洲則是飛塔最大的市場,而中國是飛塔未來的增長重心。
華源會長
矽谷各大科技公司有很多中國工程師,但中國人創業真正成功的並不多;飛塔無疑是一個標桿🧘🏿♂️,謝青更是矽谷華人圈的領軍人物之一🤰🏼。2012年,謝青出任了美國最大華人企業家協會華源會的會長。
華源會是一群在矽谷的中國人在2001年成立的,意在中美科技行業之間架設一座橋梁。他們是《北京人在紐約》的真正原型人物: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深造◽️,畢業後來到矽谷高科技公司擔任技術職位🤙,隨後又在創業大潮中紛紛開創自己的事業✅。這些人改變了美國科技行業對中國人的態度,是矽谷華人圈的棟梁人物🤷🏿♂️。
此時彼時,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科技行業也獲得巨大發展🧘🏿♂️➗,與矽谷的創業創新差距也在慢慢縮小💂🏼♂️,很多來美國求學在矽谷工作的中國科技人才都紛紛選擇回國創業🧐。華源會的重心也從最初主要將美國最新科技和風投資金介紹給國內,逐漸轉變為中美科技行業交流的渠道。
去國二十載,心系清華園🛣。在謝青的內心深處🪯,清華和北京始終是自己的家園🏦。中國經濟的崛起讓中國人在美國的地位不斷提升👩🦼➡️,謝青希望通過華源會讓中美兩國的科技人才和投資資金更為密切的交流,讓華源會從矽谷擴展到北京和上海,為中國科技行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轉自 新浪科技 2012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