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cbkja3.cn/cache/b9/fc791/2c97c.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44
 兩院院士吳良鏞:“千城一面”戕害“中國精神”-意昂体育

新聞中心

兩院院士吳良鏞:“千城一面”戕害“中國精神”

2012-06-28 |

從東到西、從南至北,盡管各地有著各自的人文風俗,但其城市面貌卻越來越相似。

“‘千城一面’已是無可辯解、必須承認的現實,它不只是物質空間形式上的雷同,更說明了城市文化的貧乏。”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發展戰略”論壇上,兩院院士吳良鏞指出,“文化始終是城市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文化繁榮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終極目標。”

根源:城市歷史文化失落

建設規劃宏大、急於求成,文化保護乏力,城市歷史文化失落……中國各地城市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逐漸走向“千城一面”。

“問題的實質是傳統秩序的失落、時代精神的迷茫。”吳良鏞說,當今全球化的主流是“西”而不是“東”,面臨席卷而來的“強勢”文化,處於“弱勢”地位的地域文化逐漸顯得被動,並喪失自我創造力與競爭力,被淹沒在世界“文化趨同”的大潮中。

而現代形形色色的流派在建築市場上光怪陸離,使得一些並不成熟的中國建築師眼花繚亂。與此同時,由於缺乏對本土文化的深厚素養,甚至存在不正確的偏見,中國人居環境建設一時顯得“頭重腳輕”,無所適從。

吳良鏞認為,中國從古代進入近現代,人居環境建設經歷著大轉型,面臨著“古今中西之爭”。一方面,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內容尚未分明,有待發掘與認識;另一方面,新的狀況又將中國帶入與其他國家、其他文化的互動纏繞之中。

“對城鎮化的學術思想見解不一,部門之間行動缺乏協調,地方決策者對文化主旨與文化追求各自理解、各行其是等,成為‘千城一面’的共同點。”吳良鏞說。

出路:尋找日漸式微的“中國精神”

位於山東曲阜的孔子學院被譽為中國建築文化傳承與創造的經典之作。它用隱喻方式充分表達中國文化內涵,更將儒學的“仁”、“和”觀念融入規劃之中,借鑒“洛書”、“河圖”、“九宮”格式及風水學說理論,將現有地段匠心獨運、合理布局。

孔子研究院工程便出自吳良鏞之手。“我在設計中就註重解決傳統城市文化斷層、新城市建築文化缺失的問題。”吳良鏞說。

在吳良鏞看來,紹興蘭亭、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等,之所以流傳千古,並不僅僅依靠建築實體本身,而是因為建築、山水環境、文學創作、人文情懷等,融匯為一個充滿感染力的整體。

中國人居環境伴隨著中國文明的發展而演進,與中華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然而,在城鄉建設快速發展的今天,這種“中國精神”卻日漸式微,瀕臨失落。

吳良鏞認為,面對當代中國城市文化與人居環境建設的問題和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時代潮流,需要重新審視優秀中華人居傳統,探尋中國未來城鎮化道路的發展模式。

一是統籌城鄉發展,建設良好的人居環境。將縣域農村基層治理作為統籌城鄉重要戰略,以“縣域”為平臺,有序推進農村地區的城鎮化進程,依據各地自然資源、經濟基礎、文化特色等現實情況,積極進行以縣為單元的城鎮化、新農村和製度創新試點。

二是借鑒西方文藝復興、工業革命以來的城市理念與實踐。通過“古與今”相融合,“中與西”相交匯,總結各種模式的經驗,而其檢驗標準,就是看能否可持續發展、能否有利於城鄉統籌。

三是追求建築群與城市設計中的人文意境。

“面對現實問題,可借鑒西方思想,但更應植根於傳統的‘中國精神’進行再創造。”吳良鏞說。

(張巧玲)

轉自《中國科學報》2012628

相關新聞

  • 262008.06
  • 272011.12
  • 092019.12

    兩院院士吳良鏞:推動人居高質量發展

    “在文明發展的進程中有一點始終不變的——社會要進步,人類要追求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一個民族的發展始終是與美好的人居環境相伴隨的。”在12月7日召開的中....

  • 212007.09

    吳良鏞院士出席2007國際建築教育大會

    【新聞中心訊 摘編 崔凱】9月14日,2007國際建築教育大會暨建築院系主任大會在中央美術學院隆重開幕。

  • 102019.06

    吳良鏞:中國建築教育事業的燃燈者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拜萬人師,謀萬家居。”這是新中國建築教育奠基人之一的吳良鏞的人生寫照。抗戰勝利後,吳良鏞協助梁思成創辦了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與汪菊淵....

  • 282011.11
  • 242022.05

    吳良鏞:一生為謀萬人居

    圓圓的臉上總是掛滿微笑,平易近人、和藹友善,兩院院士吳良鏞給人的印象一貫如此。5月7日是吳良鏞的百歲生日,期頤之年的他每當談及城市、人居時,眼裏仍會閃爍著堅毅的光芒,因為這是他畢生摯愛的事業。在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墻壁上,掛著他親手書寫的四個大字“匠人營國”。作為建築界的泰鬥,這位老先生一生都在踐行“謀萬人居”的崇高理想。立誌學習建築,毅然回國建設將建築事業作為畢生追求,這與吳良...

  • 262024.02

    吳良鏞:百年踐行美好人居夢

    “許多年後,我們將把怎樣的城市和鄉村交到子孫後代手裏?”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吳良鏞一直在思索這個命題。30多年前,錢學森在寫給吳良鏞的一封信裏說:“能不能把中國的山水詩詞、中國古典園林和中國的山水畫融合在一起,創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離開自然又返回自然。”這個理念也恰是吳良鏞窮其一生踐行的“人居夢”。風風雨雨裏耕耘70余年,吳良鏞讓建築走進科學,讓中國建築...

  • 172024.05

    他是中國科學界的一面旗幟——院士專家研討周光召學術思想與科學精神

    2024年5月15日,是我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70周年暨95華誕。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理論物理所)聯合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舉辦了“周光召先生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研討會”。周光召的同事、朋友、學生等共聚一堂,暢談周光召嚴謹唯實、愛國奉獻的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周光召先生是中國科學界的一面旗幟。”理論物理所所長周善貴說,周光召的科學思想不僅深刻影響...

  • 252010.02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