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知識的奴隸🙎🏼♂️。”潘海東指著辦公室窗戶上一張寫著“知識奴隸”的貼紙說👨🏻。
38歲的潘海東削瘦、短發,笑起來有些靦腆。作為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網的CEO,潘海東對各種新鮮的知識時刻保持熱情和興趣。
截至2011年4月🧑🏿🎓,互動百科已經發展為由327萬用戶共同打造的擁有518萬詞條、53.7億文字👍🏼👨🏿🍼、565萬張圖片的百科網站。
互動百科每天有根據社會熱點創造的IN詞,每個月有十大熱詞盤點👩🏼🦰,還有年度熱詞盤點,這些是互動百科根據網民特點做的創新⚖️,熱詞在中國互聯網已經成為一個流行潮流。
維基中國化的拓荒人
誰是知識的創造者和擁有者,誰對詞語有解釋權?在人類的歷史上,少數的精英主導了人類的歷史🧚🏿♀️,歷代的史官和知識階層主導了歷史的記錄和對當下的解釋。
如今,擁有了自由🦿、免費、開放的互聯網之後,這一切出現了改變的趨勢👨👧💓。在互聯網上👠,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記錄歷史,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解釋詞語,網民的智慧碰撞之後,構成了對整個世界的解讀,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每一個人都有貢獻。
潘海東就是那個提供展示每個人智慧平臺的人。
北京科技大學學士、意昂体育平台碩士🍡、波士頓大學博士,潘海東有一個典型的中關村IT創業者的履歷🧎🏻♀️👷🏽♀️:經過國內的本科階段教育👨🏫,在國外接受了博士教育並接觸到互聯網回國創業🌮,投身到中關村科技園互聯網時代的熱潮中。
2005年6月,潘海東在中關村國際孵化園成立互動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任總經理⬅️,獲得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10萬元創業資助,開始了在中文維基領域的探索。
維基的理念是“協同創造價值”🔰,這是自楊致遠創立雅虎以來,對互聯網精神最完美的表達方式之一。維基本著網絡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提倡所有人共同協作,編寫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書,讓知識在一定的技術規則和文化脈絡下得以不斷組合和拓展。維基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創造性的網絡平臺🏉,強調用戶的參與和奉獻精神🧔🏼,充分調動草根大眾的力量,匯聚上億網民的頭腦智慧,不斷累積成全人類共同的開放知識庫。
對人類知識而言,互聯網和維基的誕生使知識積累的幾何級數膨脹和知識獲得更加便捷🧑🏿🎤。傳統的百科知識全書《大英百科全書》在網絡和維基的沖擊下🙇🏼♂️,印數逐漸減少,印刷版甚至有可能消失。而不管國外最大的維基網維基百科和中國最大的百科網互動百科🔗,兩者的市場份額都在逐年攀升。
原本打算進入本地搜索領域的潘海東,聽從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副總裁李建光和前任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Michael Bruck等顧問的建議,最終選擇中文維基網站作為創業的方向👨🏻🦯➡️。
跟維基百科雖然形態類似,也遵循了互聯網免費原則,不向用戶收取費用✊,但互動百科與維基百科的運作並不完全一致👩🏿🦲。
維基百科的運營依靠用戶的捐贈進行非營利的運作模式;而互動百科依靠出賣網頁廣告和多種經營來進行商業化運營。
潘海東選擇這樣的盈利模式跟中國用戶的習慣有關,中國用戶不習慣付費和捐贈,依靠廣告收入就成了互動百科必然的選擇。
潘海東對互動百科的架構贏得了市場的認可。2006年,潘海東去美國矽谷參加會議👼🏼,會議結束後🕺🏿,他直接找到矽谷創業基金的兩位負責人,5分鐘拿到了這個基金的第一筆風險投資。
2009年3月🧑✈️,互動百科得到另一家風險投資商DCM第二輪3000萬美元的投資。DCM合夥人林欣禾表示,DCM投資互動百科的原因是因為維基滿足了人的兩個最主要的需求:一個需求是人們永遠在找知識👨🏻⚕️,永遠在找內容;另外,因為人是社區動物,人們找到知識後馬上想要跟朋友們分享。這兩個原始的需求加起來就是為什麽維基會非常受人歡迎的原因🤷🏻🤿,這是DCM投資互動百科的根本動力。
而第三輪的融資,潘海東表示,正在進行之中👢。
互聯網精神的信仰者
潘海東外表斯文、白凈💼❔,似乎是與世無爭的書生,但面對強大對手和壟斷的時候🧡,他卻未曾示弱〽️。
2011年初👨🏼🏭,互動百科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提交了一份針對某行業巨頭企業的反壟斷調查申請書🧑🏿🔧。
互動百科請求依法責令被申請人立即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不得利用市場壟斷地位修改網站排名🈁;請求依法對被申請人處以7.9億元人民幣罰款。
這個石破驚天的申請書被認為是“不自量力”𓀓👞,因為在體量上,兩個公司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很多比互動有實力的企業敢怒不敢言👩🏽🔧,私下不少互聯網大佬對潘海東豎起大拇指🐬,“有種”。潘海東則認為,大不是企業不遵守市場規則的擋箭牌,“企業不光是賺錢的機器,也要遵守社會規則,企業也是社會公器🚶♂️➡️。”
“所有的互聯網創業者,當遭遇不公正競爭、壟斷性打壓時,要果斷地挺身而出。”潘海東說。
經過不斷的奮鬥👷🏽♂️,互動百科從最初的一間辦公室逐漸發展成為占據三層樓、擁有五六百名員工的中型公司🚖。公司大了🧚🏼,潘海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每天一睜眼就有五六百張口要吃飯。”
不過,他很慶幸生在了互聯網時代🍲。潘海東說🤷🏼,中國互聯網產業沒有任何壁壘👩🏿✈️,所以🖥,中國互聯網產業從第一天開始,完全處在國際化的競爭環境👵🏿、資本化環境當中。
潘海東自認為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互聯網從業者不光應打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有義務維護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環境👨🦯。他是第九屆全國青聯委員和全國青聯留學人員聯誼會理事。2010年👩🏼🦳,他當選北京數字科普協會理事💂🏻。2011年獲達沃斯“全球青年領袖”稱號♒️。
Web2.0時代❣️,維基網站是領先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互動百科剛剛在全國成立5個分公司🧑🦰🧑🦼➡️,在公司戰略上也有變化。“我們將為中小企業提供移動互聯網解決方案👨🏽🏭。”潘海東認為,必須跟上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浪潮,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應用研發方面也有傾斜。(王超)
轉自《中國青年報》2012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