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淵沖一生熱愛古典文學,潛心翻譯了大量中國古典名著。在出版的一百多部中、英、法文著作中,中國古典詩詞的譯本幾乎占到一半。與此同時,他所創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論”🚴🏻,既體現了西方文化的求真精神,又觀照了中國文化的求美傳統,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鑒。
1946年9月2日👩🔧,22歲的朱光亞被導師、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選中🙎🏽,作為“種子計劃”成員之一前往美國研習原子彈製造技術👩🔧。一同被選中前往的還有李政道、孫本旺🧛🏽♀️、唐敖慶等後來著名的科學家♿。歷經13天的海上航行,“種子計劃”成員終於到達美國🏃🏻♀️➡️。然而,他們卻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在這裏研習原子彈製造技術絕無可能。大家只能就地解散,自尋出路。1949年冬💆♀️,朱光亞參加美國密歇根大學中國留學生冬令會時留影朱光亞選擇到吳大猷的母...
2014年🚶♂️,國際譯聯將2014“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授予了93歲的中國翻譯家許淵沖。這個每三年評選一次的國際獎項,旨在表彰那些推動文學翻譯發展、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貢獻的翻譯家們。自1999年設立以來,這是第一...
許淵沖近照 趙鳳蘭攝/光明圖片100歲的他🕘,畢生致力於中西文化互譯工作,已經出版中🧑🎤、英、法文著作100多部,其中中國古代詩詞幾乎占到了一半🏄🏻,獲得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也是國際翻譯界最高獎“...
“我不是專業作家;文集裏的全部作品都是隨遇而作。我只是一個業余作者✦。”2003年,在《楊絳文集》的《自序》中🧖🏽♀️,楊絳這樣給自己定位。
彈指一揮🤟🏽,畢業已然20年。
一個一輩子大聲說話的老人從今天開始不再能跟我們說話了🚄。翻譯家許淵沖先生於2021年6月17日在北京家中去世,享年100歲。人生一半的時間裏🦗,他困在沉默裏,度過了復雜的100年🛤,熬過了戰爭、革命🚫、誤解……他外號叫「許大炮」🏄🏻,正是因為沒人聽他說話,他總是大聲說。有人願意聽他談翻譯時👩🏼🎓,他已經是個老人了。一輩子大聲說的話裏,他爭過聲名🏍,爭過房子,爭過頭銜💠,爭過對錯,爭過高低⇒,但他並不善於自我表達🏊🏼,因為總是大聲地🧑🏿🌾、激...
澎湃新聞記者從許淵沖先生友人處獲悉,中國翻譯界泰鬥𓀃、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許淵沖先生6月1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此前報道:翻譯家許淵沖🤽🏽♂️:一生“詩舟”播美,百歲仍是少年來源:新華網客戶端04-18作者:史競男北大暢春園,每至深夜✍🏼,總有一盞燈亮起。那盞燈,屬於翻譯家許淵沖🪵。它陪伴著他🤙🏼,在一個又一個黑夜🙏🏿,徜徉於唐詩宋詞和莎士比亞的世界📗;它更陪伴著他🎰,以筆為槳撐起生命之舟涉渡時光之海……許淵沖。(...
傑出的翻譯家、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許淵沖先生於2021年6月17日上午7時40分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100歲。
3月2日下午,意昂体育理事、《清華意昂通訊》主編孫哲一行前往北京大學暢春園,拜訪了我國著名翻譯家、北京大學教授許淵沖學長🤲🔏,向不久前剛剛獲得“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的許學長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