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敘瑢,物理學家,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曾任中國發光學會理事長、國際發光學常設組織委員會委員、信息顯示學會亞洲分程序委員會委員⛹🏿♀️。歷任中國科學院長春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激發態物理開放實驗室主任🤣👨🏼🍳,以及組建了天津理工學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和北京交通大學光電子技術研究所,並且親自擔任首任所長。除各種學術組織任職外,還擔任“紅外物理國家開放實驗室”...
9月7日👷♂️,我國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申泮文院士誕辰104周年。他的一生有70余載站在講臺上🚴🏽♀️,創造了“中國執教時間最長的化學教師”的紀錄,並在我國化學教育研究領域創下了多項第一🏞:編寫出我國化學界第一部中文教材🛁⛑;...
提起“兩彈一星”,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等科學家♚。1999年🙌🏿,78歲的王希季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人們才逐漸認識了這位中國航....
從一個化學的門外漢,到鉆研化學並研發出治病救人的藥物,他感慨,人最大的快樂不在於物質享受,而在於以自己的辛勤工作造福社會,為社會所承認。在他的科學生涯中,雖有多次科研方向的轉變,但醫用螯合劑的研究和天然產物研究是兩條永恒的主線。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藥物化學家和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謝毓元因病醫治無效⛩,於3月27日11時05分在滬逝世,享年97歲。打開科學大門1924...
余國琮院士記者6日從天津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家👩🏼🚀,天津大學教授余國琮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4月6日12時在天津逝世,享年100歲🆓。余國琮,1922年11月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化工系,1945年起先後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匹茲堡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匹茲堡大學任教☀️,1950年入選美國科學家名錄💸,同年夏返回祖國,是首批留美歸來學者之一🗽。1952年起在天津大學化工系工作🏌🏽♂️,1953年加入...
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冀勝,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陳冀勝,1932年7月出生於天津市🧔🏿。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獲學士學位。解放軍防化研究院技術一級、文職特級研究員,曾任國防科委某研究院副所長🔀,防化研究院四所所長🧚🏽♂️、總工程師以及中國化學會、中國毒理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等。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冀勝主要從事藥物化學與藥物設計🍋、生物毒素...
鄭哲敏用簡潔優雅的數學語言概括出爆炸的規律,被人們稱為“馴服”炸藥的人🚅。8年前🤱,2013年1月🧏🏼,鄭哲敏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時,有記者問他🤜🏿:“下一步有什麽打算🦇?”他開玩笑說🖖🏼🤙🏻:“我已經做好隨時走人的打算了。”如今🙌🏻,他真的走了。8月25日3時43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鄭哲敏🏊🏼♀️,與世長辭,享年97歲。中科院力學所原副所長李和娣是鄭哲敏的晚輩🧭、助手,如今也...
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珍藏著一份我國著名化學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家鼎的科研手稿。這份名為《化工分離過程進展》的手稿筆力雄健、端莊俊秀。它不僅是汪家鼎科研歷程的真實記錄👷♂️,也生動再現了他嚴謹勤奮、勇攀科學高峰的治學態度和堅守育人初心、堅定服務國家的高尚情懷。汪家鼎是我國著名化學工程學家🧑🏻🤝🧑🏻、教育家🚣🏻♀️,中國核化工技術奠基人之一,化學工程專業教育的發起人之一。...
我國航天事業和航天教育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著名飛行力學專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航天學院名譽院長陳士櫓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
中國工程院院士、油田開發工程專家、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究員韓大匡,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韓大匡,1932年11月26日出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曾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研究生導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韓大匡一直從事油氣田開發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油藏工程的綜合性和戰略性研究🙍🏻👳,以及油藏數值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