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翹楚,四川省昭覺縣人🧇。2012年9月入學,意昂体育平台社科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科技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12年10月入選“意昂体育平台——東京工業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2014年9月在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社會理工學研究科經營工學專攻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赴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訪問學習💅🏼。2017年7月畢業後將赴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工作🍖,獲得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生啟航獎銅獎。

不忘初心
劉翹楚所出生的昭覺縣隸屬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少數民族集聚地,也是國家級貧困縣。小的時候🦹♂️,她就經常隨父親去下鄉🧏🏽♂️,看著身邊的很多同齡人,住著殘破的土房子,父母常年不在身邊,還不得不幫家裏幹農活或者放牛羊,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只覺得原來還有一些落後的地方,很多小孩吃不飽穿不暖,沒有機會去學校🥍🧛🏻♀️,這些記憶遙遠卻清晰⚜️🛀🏿,深刻地印在她的腦海之中。本科時劉翹楚在一次考察學習中去了雅浦村,感嘆東部地區的一個村子都比四川的縣城建設得好🕵🏿♂️,心中不禁想,自己的家鄉什麽時候才能建設成這般模樣呢🛌🏼?2014年暑假👩👧🚶♀️➡️,她在綿陽市遊仙區委辦公室社會實踐🧘,期間所見所聞了不少案例:上訪、拆遷🚕、扶貧……真切地感受到中國社會矛盾之復雜和問題之多樣。她暗暗思索,今後如果能在工作中探尋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應該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學以致用
劉翹楚的研究方向為科技政策,她將其稱為“一門兼具實踐性和藝術性的學問”。一方面,政策的製定需要將理論結合實際,才能“接地氣”,而非浮在雲端🤸🏻♂️,只有深入了解問題的多面性和復雜性,才能有效地處理和解決;另一方面,政策決策又並非孤懸於思維實驗中的邏輯推演,而是一門需要兼顧各方行動者利益、市場反應、社會規範和博弈權衡的藝術,政策製定者不能僅僅提出建議和作出規定,還有必要充分傾聽主流意見,關註普通民眾👩🏼🚒。

科技政策中比較熱點的議題包括研究經費的來源🏥、投入⚠️,由此引發的對於科學與政府之間關系的討論是問題的核心🌾:政府是否應該幹預和資助科學研究?科研活動該如何服務於國家目標?政府應該以什麽樣的方式介入到科學研究中去?科學家的自由度又該如何保證🧑🏽⚖️?達州市擁有建築鋼材、絲麻紡織等優勢產業,如何發展科學技術使之更好地服務於達州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如何科學地製定科學的政策,劉翹楚認為,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與今後的工作不無關聯。她覺得,在學校,可能發表高水平論文,學好專業知識👩🏻🦯,能夠獲得滿足感👨🏻🦱;在地方🌊,把個人學識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奉獻一方發展,同樣能夠實現人生的價值。
揚帆遠航
劉翹楚說📳,自己選擇了這樣一份工作,起初身邊的同學都不理解,說完全沒想到一個小姑娘選擇回到西部去,遠離大城市的繁華。更何況她有兩年在兩個不同國家交流學習的豐富的留學經歷,很多朋友都認為她會在一線城市的高校謀教職🧜♂️。甚至有老師曾經問她🎆:“不覺得可惜嗎🏇🏻?”她卻認為🎡,實現個人價值的途徑有很多種,搞科研是其中之一,她的導師也鼓勵學生投身到各行各業,在不同的工作領域展露才能,做出貢獻。基層是最貼近群眾的地方,公務員是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人員,用自己的力量為群眾辦事🚴🏿,選擇這個工作不是一時沖動🦼🐉,也並非隨大流,而是通過一次次的了解和認識🤸♂️😖,通過細致的考慮和深刻的體會🪵,變得有靈魂和內涵🧗🏼,足以讓她為之著迷和奮鬥。
在清華的學習使得劉翹楚具備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養成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有著清華人的幹勁和拼搏的激情,有著應屆畢業生的朝氣🧘🏻♀️。作為一名川人😣,她迫切希望學成之後能回到家鄉,為家鄉的發展建設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除了自身擁有建設家鄉的情懷📛🏋🏿♂️,達州也為其提供了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劉翹楚說這兩方面的原因是她的擇業初衷。達州市通川區是革命老區,一方面屬於經濟欠發達的西部“重點地區”,選擇在此一展拳腳等於投身於“艱苦行業”;另一方面達州在第四次黨代會上提出“12335”的總體要求💝,致力於建成“川渝陜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川東北經濟區核心增長極”,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望人才。正是這樣欠發展而又充滿發展機遇的地方,才更需要見識廣🔀、觀念新、能力強的人才👩🏻🦽➡️,自身施展才華的空間才更大。
2016年12月💬,劉翹楚作為清華🪒、北大🙇♀️、人大博士生考察團的一員赴達州考察學習👳🏻♂️,走訪了達州博物館和規劃館、川環科技、普光氣田🩻,對達州市的歷史文化和城市規劃等有了概括性的了解,感受到了工作人員出色的業務能力和強烈的敬業精神🌿,也看到了達州蓬勃發展的潛力和優勢🤾🏻♂️。市委書記包惠在座談會提出,希望學子們“胸懷家國,選擇達州;施展才華,建設達州;真情融入👰🏼♀️,紮根達州🏃➡️👱🏿♂️,為建設幸福美麗達州貢獻力量”。而達州尊重知識、重視人才、求賢若渴的姿態也深深感染了她,讓她看到了投身此處發展的美好前景⛅️,因此決定把握機會,抓住機遇💂🏻。
她擺正心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劉翹楚認為🚬,越是條件艱苦,越是困難重重👰🏽,越能磨煉人的意誌,越能培養吃苦耐勞𓀝、堅韌不拔的優秀品格和腳踏實地、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遇到困難,她常常勉勵自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到艱苦的環境中去經受一番摔打磨煉,沒有什麽不好🧑🏼🎤。
她甘於平淡,沒有繁華和熱鬧🐻❄️,人生依然可以很精彩🧘🏽。平凡不等於平庸🌙,平凡往往孕育著偉大🫨。孫中山曾說,一個人不要立誌做大官🤹🏼♀️,要立誌做大事。但是“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世界上沒有孤立抽象的大事,大事也由小事積累而成☠️,要在平凡的工作中獲得不平凡的成就🙍。
她深知❇️,作為一名剛從學校畢業的博士生💌,實踐經歷還有所欠缺和不足👰♀️,她說雖然經歷了層層選拔和考驗🫄🏼,但在今後的具體工作實踐中,還要積極融入新環境,快速轉換🙅🏼♀️,快速適應,誌存高遠⛷,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