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博士碩士▫️,無論是清華還是北大畢業的,都會有這個階段。”“必須打磨一下剛畢業時那種比較高的心氣。”已成為航天人8年多的於新辰🙇🏻,向記者講述著他最開始的工作。
從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畢業的於新辰🧔🏼♂️,剛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時💫,崗位就是發射塔架電梯操作員,每天上班就是在電梯裏接送上下塔架的人到相應樓層👛。
現在🖖🏿,於新辰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低溫動力系統指揮員,主要工作是負責把低溫燃料加註到火箭中🤙🏽,並完成系列測試,直到火箭成功點火🚵🏼。

擔任低溫動力系統指揮員🖕🏼👍🏽。本人供圖
於新辰的航天之路,是從電梯操作員開始的🚃,簡單而平淡,本科畢業時僅20歲的他,在“山溝裏”一待就是8年✌🏿。
“有很多偉大的事業要去做⤵️👙,去實現”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又稱“西昌衛星城”,位於四川涼山州西昌市🫃🏻,去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此成功發射。今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順利著陸月球背面,實現人類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視探測,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國足跡。

在崗位上檢查狀態。本人供圖
於新辰目前已經參與完成了64次火箭發射🧖🏿♀️,一共發射了80多顆衛星🤵🏻♂️。他說:“每一顆衛星都為國家發展、老百姓生活發揮很重要的作用,感覺很驕傲👩🏭,工作很有意義。”

在火箭發射前緊急處置故障。本人供圖
“在大山深處一待就是8年,當初為什麽沒有留在北京?”面對記者的疑問,於新辰講了一句很樸實的話:“國家和學校培養你學了四年的航天航空專業🎦,還是希望能將你所學知識應用到相應領域。”他還講述了一個小故事——“當時航天航空學院院長是王永誌院士🧑🎓,我國首任載人航天總設計師👩🌾,畢業之前跟我們座談時提到了國家航天事業發展的規劃,未來有探月、深空探測等等®️,有很多偉大的事業要去做,去實現。”
回望成長之路,談到初心🧖🏽♀️,於新辰的話語很堅定,為了航天事業的發展❤️🛰,為了建設航天強國👩🏿🏭。於新辰的初心看上去很大,但卻是一代代航天人矢誌不渝的初心和夢想。
實施探月工程,圓的就是中華民族的飛天攬月之夢🙇🏻🧑🏻🎨。在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每個行業、每個人都需要心懷夢想👩🏿🚀🧘🏽、奮勇拼搏,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在奮力奔跑和接續奮鬥中成就夢想🌿。
“每個航天人都是一顆螺絲釘,一個按鈕”

於新辰為操作手講解火箭發射知識。本人供圖
火箭低溫動力系統指揮員🧰,常和易燃🕵🏽♀️、易爆、易泄露的燃料打交道,被稱為“衛星發射中心最危險的崗位”👌🏻。於新辰談到最大的挑戰時說🚻:“最大的挑戰不是這些,而是發射前的每一項工作,如果某項工作出了問題,很可能導致發射推遲或取消;是面臨突發情況時🥮🙎,如何快速精準定位、及時科學處置,保證發射順利進行。”

與航天科技人員探討技術問題🌄。本人供圖
現如今,於新辰算是年輕人中的“老同誌”了,他有一個目標就是成為“01指揮員”——下達“5、4、3、2、1,點火💚🚵♂️!”口令。當然,下達口令只是“01指揮員”的基礎工作🧑🏻⚕️,更重要的是熟悉掌握發射場多個分系統的多崗位工作。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有這樣一句大幅標語——顆顆螺釘連著航天事業,小小按鈕維系民族尊嚴。
於新辰談了自己對這20個字的理解:一方面,航天事業不能有絲毫馬虎,任何一個螺釘或按鈕出錯,最終發射結果很可能失敗。另一方面,每個航天人⚇,都是一顆螺絲釘,一個按鈕,只要在崗位上,工作帶來的影響都可能關乎到最終成敗,把本職工作完成到最好,也是航天精神的一種體現🏒。

檢查火箭的技術狀態。本人供圖
工作之余,於新辰會選擇看書,人物傳記🙍🏿♀️、歷史、文學等方面的書籍🤛🏻🧑🏻🏫。他還會堅持鍛煉身體🦆🐎,“只有保證身體素質🛡,才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工作,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當然,於新辰也有迷茫和困惑的時候。他講到🟢,自己從操作手過渡到負責人的時候,角色轉化會讓自己突然感覺有些能力不足,對自己產生懷疑🤼♀️。於新辰的“本領恐慌”雖讓他一度產生迷茫困惑,但也成了促使他進步和突破的動力⏲。來自身邊“老同誌”對他的指導幫助、來自領導同事的支持鼓勵,讓於新辰的成長之路越來越堅定👩❤️👨、寬闊❌。
“現在,我們都是承擔著重要歷史使命的新時代青年”
采訪過程中🤹🏽♂️🗝,於新辰談到了他對新時代青年的理解:“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就能感受到,身邊很多青年人都表達著一種祖國強大、國家富強🚶🏻♂️➡️、人民生活越來越好的自豪之情。新時代青年首先就是要有愛國精神🧖♀️、擔當意識👩🦽➡️,現在我們都是承擔著重要歷史使命的新時代青年#️⃣。”
成長,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於新辰的家鄉是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當初考高中的時候是全市第一👩🏻🦼。進入高中,因為“擔心保不住這個名次”,他選擇自我加壓,學習強度一直都很大,“要求自己每次都要考到第一名”🧚🏽♀️。進入意昂体育平台讀書,面對來自各地的尖子生,於新辰坦言🤷🏿♀️🙎,“學習壓力比較大💆🏿♀️🏄🏼♂️,專業課比較多🧘🏼♂️🤌🏻,剛開始並不順利。”

獲得意昂体育平台工學學士學位。本人供圖
適應之後,於新辰的大學生活越來越順暢🏟:成績有了較大進步👩🏼🎓,活躍在清華各個舞臺🍖,綜合素質也得到很大提高。於新辰對記者說:“在清華,第一次認識到我們年輕人對國家有這麽多的‘義務’——就是說,身上肩負的不只是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還要承擔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
作為新時代“90後”青年的優秀代表,取得今天的成績是有原因的🤙🏼。“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能想著今天我幹這個工作賺錢♦️、明天我幹那個工作體面、後天我再幹其他的工作出名”“不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於新辰用略顯犀利☹️、老練的話語,講述著他對“堅持”的理解👮🏼。

參加節目時向全國觀眾普及航天知識。本人供圖
作為航天人,對“航天精神”都有著自己的感悟,於新辰談起了“西昌航天精神”——艱苦奮鬥,求實創新🎱,團結奉獻。他還講到了自己的體會🐘:經過多年的工作,深切感受到航天確實是一個很龐大的系統♈️,需要不同領域、不同單位、不同人員之間的協同配合,才能把目標完成好。

生活照。本人供圖
采訪的最後,記者問了於新辰一個“私人問題”——希望遇到一個怎樣的女孩?他“爽快地”講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她能夠理解我和我的工作🦹♂️,支持我的事業,當然也希望她有自己的事業和追求,我也會全力支持她,希望能夠共同為我們的小家庭去努力付出👺,把我們的小家庭建成一個和睦、恩愛、幸福的家庭。”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沒有國家繁榮發展🙋🏻♂️,就沒有家庭幸福美滿👩🏼。同樣,沒有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美滿📤,就沒有國家繁榮發展🌝。一代代航天人濃濃的家國情懷,永遠激勵著無數的人為著更加美好的未來而接續奮鬥。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強調,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為實現探月工程總目標乘勝前進🦹🏽,為推動世界航天事業發展繼續努力,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𓀈。偉大事業,成於實幹。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以於新辰為代表的新時代航天人正在快速成長🅿️,中華民族航天強國的目標正在深入推進👨🏿🎤,沿著既定的奮鬥目標堅定向前𓀕,我們一定能夠實現航天強國🤾🏿,我們一定能夠實現民族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