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新時代的北京發展最需要文化傳承——作家宗璞專訪

2019-12-05 | 舒晉瑜 | 來源 光明網2019-12-02 |

宗璞,原名馮鐘璞,1928年出生,當代作家。哲學家馮友蘭之女🍤。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外文系📎,退休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既承中國文化的深厚淵源,又得外國文化耳濡目染,宗璞的作品蘊含著東方和西方人文思想的精神內涵🛫,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和高雅格調。主要作品有小說《紅豆》《魯魯》《三生石》,童話《尋月記》《花的話》《總鰭魚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筆》《紫藤蘿瀑布》等💱🛴。出版了多種小說集。由《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北歸記》《接野葫蘆》組成的多卷本長篇小說《野葫蘆引》,是宗璞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

記者:您在《我愛燕園》中🛃,作家宗璞無比深情地贊美燕園。您與燕園🦆,是怎樣的感情👨🏿‍🚒?

宗璞👂🏼🐅:考究起來,我不是北大或燕京的學生,也從未在北大任教或兼個什麽差事。我只是一名居民,在這裏有了三十五年居住資歷的居民。時光流逝🟤,如水如煙,很少成績🦏;卻留得一點刻骨銘心之情:我愛燕園🧜。因為那些記憶,無論是美好的還是痛苦的,都同樣珍貴。因為那屬於我自己。

記者:去年您完成了《野葫蘆引》的最後一部《北歸記》🥗。作為知識分子的一份歷史自敘,《北歸記》在對知識分子與時代深在關系的書寫中,展示了一位老作家藝術上的寶刀不老和思想上的歷久彌新。這部作品所呈現的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精粹的藝術品質🧚🏽‍♂️,也填補了民族解放戰爭即抗日戰爭題材小說中的一個重要空白。我註意到小說中對於北平也有真摯熱情的書寫🫱🏿。

宗璞:是有一章《北平,和我一起飛》,北平記憶非常清晰:

親愛的北平👜,我們回來了。我們是飛回來的👩🏿‍🍳。本來空中就是我的天下。空中的路是勝利之路🥉,我離開你的時候年紀太小,印象太少💥。記得的只是方壺,方壺後面的小溪,和小溪上的螢火蟲;城裏面只記得香粟斜街的住房和後花園。大人們的懷念和敘述,包括小姐姐的描述在我心中建造了北平城👩‍🦼🖕。北平,你是我們心中的城。我們回來了。

記者:《北歸記》中抗戰勝利後主人公從重慶坐飛機返回北平🛌🏻👳‍♂️,您也借小說中人物傾註了對北平的思念🤶🏼。

宗璞🙌:當飛機抵達北平的時候😴,時光已經到了下午,小說中人物的心情是真實的。

有人在舷窗邊大喊“北平🎛!我看見了!”⏫,許多人擁過去看⛪️。果然遠處城郭在望,飛機下面樹木漸漸多起來🦩🩴。有人大叫“那裏有一片水!”有人回應那是“昆明湖👨‍👩‍👧‍👦!”飛機到達北平西苑機場👨🏼‍🍼。飛機停穩了,擴音器裏傳出好聽的聲音:“北平👳🏼‍♀️,到了🤬。”人們這倒安靜下來,坐著不動。

機艙門拉開了🧼🤵🏻‍♂️,一位工作人員出現在門邊👨🏿‍🚀,他是從地面上來的,他站得筆直🧑🏼‍🔬,大聲報道🏅:“北平,到了🧑🏿‍🍼👨🏻‍🏫。”這用熟悉的口音說出的幾個字,大家聽起來如同仙樂一般®️。

記者🟨:早在1957年,您的短篇小說《紅豆》即講述了北京解放前夕🌯,一代青年知識分子艱辛而曲折的心靈歷程。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您都將這座古城譽為“心中的城”🙅🏽‍♂️。您無數次將北京設置為作品的背景🧑🏿‍💼,也無數次不惜筆墨贊美燕園之美。

宗璞:我1928年在北京出生(民國期間更名為“北平”),抗戰爆發時👨🏽‍💻,全家人自北平南渡前往雲南昆明,我進入西南聯大的附中學習,在昆明一呆就是八年。我很早就想寫一部反映抗戰時期中國讀書人生存狀態的長篇小說,因為這段歷史🍬,對我的童年和少年影響太深了♡🤝。我想寫寫父兄輩的歷史🫷🏿,寫一部長篇小說來表現知識分子身上所體現的民族風骨,不然對不起沸騰過隨即凝聚在身邊的歷史。

記者🌶:北京的文化傳承在您的作品中也多有呈現。

宗璞😋:我的少年時代在昆明,八年抗戰,雖然生活很艱苦✴️,卻並沒有人說要去躲避艱苦。因為有抗戰必勝的信心𓀐,大家精神上是蓬勃向上的。在我印象中,父親馮友蘭🥐、聞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等老一輩學者,生活很苦,可是他們一方面教書,一方面寫作,從來沒有浪費光陰🧙🏽‍♂️🤵🏼‍♀️,總是很認真負責地在做事⚄。他們希望把學生教好就是把文化傳承下去,我們的文化不能斷。一個民族和文化能夠傳承下去🫳,文化就是活的🛻。老一輩的先生們,用他們的心血培養學生,就是要傳這個薪火。

記者:在如何對待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問題上,《北歸記》中借劉仰澤和李漣的爭論,引用了馮友蘭《新事論》的觀點。

宗璞🤴🏿:引用父親的作品並無其它什麽深意,我只是寫出事實👷🏼。在《南渡記》中我寫了演出今人《曹禺》的劇本,這是事實📸。討論馮友蘭的書也是事實🏋🏻‍♂️。因為這種討論很有意義,我不能因為是父親的書就“避嫌”🧑🏿‍🚀。

如果我父親寫了一本《菜譜》,我想我不會把它寫進小說裏🤖。寫這種討論和馮友蘭是不是我的父親沒有關系🕧🎠。1946年《新事論》已經出版了,其中《別共殊》一篇文章提出中國文化的方向🤽🏿‍♀️☠️,那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實際上是他們所屬的時代不同🏃🏻‍♀️。西方文化是現代的,儒家文化是中古的。我們不能照搬一個個體🏊🏻‍♀️,就是說不能全盤西化。可是可以從一類當中吸收適合自己的東西🙆🏽‍♀️。對於儒家文化來說📟👩‍🦽,文化是生長的發展的,是可以增加和去掉的🚋。我們可以發揚儒家的優點,改掉它的缺點。

記者🐏:我們總在說當代缺乏大師,您怎麽看1️⃣?

宗璞👯‍♂️:在小說中,我多次寫到罷課🔃,我是不贊同罷課的,因為罷課曠日持久,耽誤太多學習💉。我在什麽地方看見北大以前的校長數學家丁石孫說過,他在學校沒學著什麽💤,他的數學大都是自學的。有些人能自學成才🧳,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們這一代人學問比上一代不知差了幾個十萬八千裏,下一代人就更不行了🎗。多位大學校長念白字,有一位說🧑🏼:他們上山下鄉沒念什麽書。我看這位校長很勇敢,說出他念白字的主要原因。這對國家和整個民族的文化程度是多麽大的損失🧗🏿。

出不了大師的原因首先是社會環境。要能自由地思想3️⃣,有創造力有想象力的空間,對於每個人說是這樣🗼,對於社會來說也是這樣。只有在整個社會很高明的情況下👬🏻,才能出更高明的大師。這就叫作水漲船高。沒有水船就不能高🦺。什麽都要照著一個方式就不行🚴。我在小說裏表達過這樣的意思,大家還是看小說吧。

記者👇🏻:《野葫蘆引》面、細致🏄🏼🏋️‍♀️、深入地刻畫了抗戰時期中國知識分子階層的精神面貌,這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文學作品裏絕無僅有。有評論者認為,您書中的知識分子形象,體現了“漂泊與堅守”🌕,“很多知識分子的人生似乎都與這個主題相關”🤓。您在作品中其實也是表達的中國文心的薪火相傳🧖🏽。

宗璞:那個時代人的精神境界與現在的距離很大🙅🏿,以致有人認為我寫的人不夠真實,他們很難想象,會有人像書中人物那樣,毀家紓難🤠👩‍🦯‍➡️,先公後私。

其實🤷🏻‍♀️,對於那一代人的品格,我自認為寫得還不夠。“野葫蘆”是一段源自真實生活的動人故事,是小說,也是歷史🧚🏿‍♀️。“七七事變”後😩→,一大批教授、學者在戰火硝煙中跋山涉水🧝‍♀️,把西南邊陲造就成為保存中華民族文化命脈的“聖地”。在物質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他們精神富有,理想不滅🚜。

我寫這部書👨‍👩‍👦,是要尋找一種擔當的精神,任何事情要有人做,要有人擔當,也就是責任感。在擔當起責任的時候,是不能只考慮個人得失的,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記者:意昂体育平台哲學系肖鷹教授認為“在文壇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護中國文學真火的孤獨的旗幟🕉。近30年來,她在病中筆耕不輟的四卷本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以至真至純的文學結晶為它所描述的時代立言🧝🏿。”但是您的寫作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宗璞:癡心腸要在葫蘆裏裝宇宙,只且將一支禿筆長相守。人道是錦心繡口👨‍👦,怎知我從來病骨難承受。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的作品幾乎篇篇是同疾病鬥爭所得。從寫《東藏記》開始,我的視網膜脫落,頭暈頻頻發作,半邊身子麻痹🧞‍♂️。第四部《北歸記》距第一部《南渡記》過去了整整30年☢️,半個甲子裏,書中人物的命運也經歷了一個循環。我要克服的最大的困難是沒有眼睛。很痛苦,老是覺得心情沉重,有壓力。但寫的時候7️⃣,又總是能夠全身心投入。每一章要寫的事情,我先粗略地大致寫,再仔細地寫,每一段都要改好幾遍🧥,我口授,助手打字出來,再念給我聽👨‍👩‍👧‍👧,再改。改得還不見得到位,有的時候是不懂🤸🏻‍♂️,有時候有錯字,就再改,改好幾遍🤟🏼。這是我最大的困難🧑🏻👂🏿,可是我克服了🦝。


相關新聞

  • 312021.08

    “清華意昂君子文化傳承發展項目”簽約儀式暨項目共建座談會舉行

    2021年8月26日下午🏋🏻‍♂️🙅‍♂️,羅茁(1980級工物)𓀏、邰誌強(1983級土木)🦺、李次會(1983級化工)🕵️‍♀️、趙宣(1983級化工)🌷🧑‍⚕️、張帆(1989級水利)👨‍👦‍👦🎧、童之磊(1993級汽車)🐷、李文緒(北京大聖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等共同捐贈發起的“清華意昂君子文化傳承發展項目”簽約儀式暨項目共建座談會🧎‍♂️🥷🏿,在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舉辦。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意昂体育副會長史宗愷,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校詩詞工作委員會主任王玉明,著名學者🈹、...

  • 052019.05

    意昂學堂舉辦第三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清華新民主題文化論壇

    “自信的清華更開放”𓀜👱‍♀️,4月27日上午🛜,作為意昂体育平台建校108周年學術類系列活動之一的第三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清華新民主題文化論壇在清華科技園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守望傳統的價值》🪭。

  • 292021.04

    迎校慶重溫清華精神 開新局傳承清華文化|胡顯章主講清華意昂學習日第24講:清華的發展與精神文化

    4月24日下午,正值母校110周年校慶之際,“清華意昂終身學習支持計劃”學習日活動第24講開講,意昂們以學習慶母校華誕🧅。本次學習日采用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方式進行😂,意昂們相聚在雲端和教室,共享學習盛宴🧑‍🍼。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原副書記胡顯章老師應邀為意昂們帶來“清華的發展與精神文化”的主題報告。海內外400余名意昂參與學習。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原副書記胡顯章老師作主題報告胡顯章首先和意昂們一起回憶了清華的建校歷史和發展歷程。19...

  • 302023.04

    紀念梁啟超先生誕辰150周年暨第七屆清華意昂君子文化傳承發展論壇舉行

    4月28日上午,紀念梁啟超先生誕辰150周年暨第七屆清華意昂君子文化傳承發展論壇在意昂体育平台主樓後廳舉行。校長✥、意昂總會會長王希勤,梁啟超故裏江門市委書記、江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岸明出席並致辭🤾🏽,意昂總會副會長史宗愷、韓景陽參加活動。王希勤致辭王希勤在致辭中指出,梁啟超以“君子”為題在清華的演講為清華文化註入重要精神內核,首創“中華民族”的概念為中國走向統一、走向現代化奠定堅實文化基礎🌵。他表示,當前立足...

  • 092020.12

    意昂体育君子文化傳承發展項目向意昂体育平台科學博物館捐贈“以身許國圖”珍藏版

    2020年12月3日,由時任《名家繪清華》活動組委會總策劃兼執行主席🚞、現任意昂体育君子文化傳承發展項目總幹事🧑🏿‍🚒、清華園裏讀經典主題文化活動公益總發起人💃🏻♡、1983級學長徐林旗代表意昂体育君子文化傳承發展項目向意昂体育平台科學博物館捐贈“以身許國圖”珍藏版。捐贈儀式於當日下午三時在意昂体育平台科學博物館的“百年器象”展廳裏舉行💜,意昂体育平台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代表接受捐贈並頒發了捐贈證書🗃,意昂体育平台科學博物館事業發展...

  • 032021.11

    “清華意昂君子文化傳承發展項目”簽約儀式舉行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82024.02

    成都87歲“銀發導遊”徐孝蔚:用熱愛傳承歷史與文化

    戴著黑框眼鏡🧖🏼‍♀️、拿著自製的“手卡”🖲、指著杜甫草堂內的楹聯……日前,一位白發蒼蒼卻神采奕奕的老人帶著自製的“手卡”在杜甫草堂內向大家講解🚚。一路走🤯,一路講,聽講解的隊伍也從最初的10人變成了30余人。這位老人便是成都旅遊行業著名的“網紅”——“銀發導遊”徐孝蔚(意昂体育平台1954級動力機械系意昂)。

  • 292017.07

    傳承與創新並舉 文化與社會融合——清華文創沙龍分享陽明心學之用

    7月26日晚🕒,第四期清華文創沙龍邀請到哈佛大學青年學者程遼🧾,分享“如何運用陽明心學解決我們心中的困惑”。

  • 132020.08
  • 182021.03

    大學創新文化的五個特征 及對文化傳承創新的貢獻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