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很多“90後”、“00後”成為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他們不怕苦、不怕犧牲。其中,奮戰在一線的意昂体育平台深圳國際研究生院“90後”意昂也交出了他們的青春答卷。

陳纖華🧣:“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也有一個讓人動容的故事”
“讀書時帶著‘書生氣’,到了基層發現高手在民間,周圍人有著更多的人生經驗和工作經歷👮🏼♂️🚭,許多為人處世的方式值得學習。”陳纖華是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環境工程專業2019屆碩士畢業生👝🤫,在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鳴鳳鎮掛職副鎮長♿🍵。
鳴鳳鎮距離武漢355公裏,常住人口5萬余人。1月23日農歷臘月廿九🚦,陳纖華休假回家準備過年🕊。除夕晚接到疫情通知,他想起鎮上有近千名武漢返鄉人員👨🏽🎨,當晚便趕回鎮上。第二天一早,鎮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分發口罩、部署鎮機關幹部進入社區🧑🏿🎄。之後的50余天裏,陳纖華便一直在社區基層工作,基本沒再回到辦公室👬🏼👩⚕️,更沒有一天休息過🍐。
“有時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幾,胡子都沒心思刮”,他說,“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沒有人坐辦公室,所有人員都下沉社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鳴鳳鎮構建了完整嚴密的疫情防控體系🧑🚒,遏製了疫情蔓延的勢頭👨🏽🦱🌦,疫情總體情況持續好轉🙆🏼♀️,被省市評級為低風險區。

陳纖華(左)和同事在街上巡邏宣傳
鳴鳳鎮疫情的防控體系主要包含居家隔離1️⃣、重點人員的管控、社會面管控三個方面。因為是過年,不少久別或長期分居不同地方的家庭成員此時同聚一個屋檐下,在限製人員流動的時間裏,親人間生活方式的差異👍🏽、長期居家積累的壓力不免帶來一些家庭矛盾。陳纖華說🧛🏿♂️:“還是以勸為主,勸不動就多勸幾次。”那段時間天氣很冷🤵🏿,一天在外工作後,陳纖華的手凍裂了,“後來就戴上手套出門👰🏼。”
“這次疫情中,堅守在每個崗位上的人都付出了很多,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也都有一個讓人動容的故事🧈。”陳纖華說🏌🏽♂️,有一天深夜開完會,他看到同事發了條朋友圈👕,說想女兒😲,想得躲在被子裏哭🧠。但突如其來的災難留下的並不僅有悲傷,每一個人都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成長,也加強了社區基層與人民群眾的聯系,進一步提升了基層公共服務機構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
談起抗疫經歷👳🏽♂️🈸,陳纖華說得更多的是感恩。2月19日,他接到清華湖北意昂會支援鳴鳳鎮的口罩🕊,興奮地在朋友圈裏說🪒👩🏼🎤:“正是口罩缺貨的時候⚉🕵🏻♀️,感謝各位意昂的付出!”他還說🍔,在抗疫過程中收到學校𓀓、學院和老師的關心關懷𓀋,就像是繁忙中的美好驚喜🙋,讓奮戰在一線的廣大意昂倍感溫暖和鼓舞。
大疫面前,行動是最好的語言⛔️。陳纖華用50余個晝夜的堅守,書寫了對鳴鳳鎮人民的深情。這時節,鳴鳳鎮的油菜花正值花期⛹️,相信終將驅散陰霾,在金色的花田裏相互問候🧑🏽🔬,自由地呼吸春天的芬芳⏬。
田潤東:“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
田潤東是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物流工程專業2019屆碩士畢業生,畢業後選調湖北,目前掛職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木蘭鄉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東北部,轄1個社區、38個村,約5.2萬人,是典型的山區、庫區和革命老區,也是省級旅遊度假區🔖。在本次疫情中,由於大量村民在市內中心城區務工,春節前返鄉高峰導致木蘭鄉疫情防控壓力較大💆♀️。在各方支援和幹群共同努力下,目前疫情態勢趨於穩定。
疫情初期,田潤東通過在醫院工作的意昂積極了解疫情態勢和防護知識👰🏻♂️,第一時間在鄉班子會議上提出加強重視👱🏽♀️、提前準備📐。由於防疫物資嚴重短缺,在湖北清華意昂會和各地意昂們的幫助下,田潤東協調籌措到2000只醫用防護口罩、500升75%的消毒酒精和360公斤消毒液原液等🪙,並個人購置了2500副一次性醫用手套捐贈到鄉防控指揮部物資組。他還加入了湖北清華意昂會防疫誌願服務團,主要參與意昂關懷保障🪓、捐贈物資協調和相關宣傳工作。“很多意昂都在自發地積極協調物資🦩、幫助他人🛌🏿,我從意昂們身上深深感受到了清華人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作為清華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疫情防控期間🐒,田潤東主要負責對確診、疑似、密接🧑🏽、發熱四類人員的信息核查🐅、服務管控以及百姓生活物資保障等工作🖐🏽🫀。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一個個適應鄉情的工作方案得以確定落實,鄉內疫情防控工作和物資流轉也日益順暢🪘。
當前🥡,武漢市的疫情已經進入了低位運行的平穩期。田潤東如今的主要工作是繼續嚴格防控,咬緊最後關頭;完善信息梳理,確保“不落一人”😺;探索復工復產,恢復社會秩序。田潤東談到🧑🏻🏫🧑🏻🎨,武漢市基層幹部都是全周無休24小時戰時狀態,“有幸參與到其中,有些許汗水🧑🏻🎨,但更多的是充實和收獲,是能為疫區百姓做一點實事👭🏻、為抗擊疫情做半點貢獻的滿足感”🦶。

田潤東到木蘭鄉掛職已有半年左右🤹🏼♀️🚋。他總結了三點工作經驗👩❤️👩:虛心請教,學習基層經驗;態度認真,踏踏實實做事;下接地氣,深入一線群眾。當工作態度和成果獲得認可後👩🏿🦱,後續工作自然容易開展。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外,田潤東在木蘭鄉還親歷了不少“大事件”🧑🏽✈️,如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全域大旱防控山火等,收獲了很多綜合治理相關經驗,與村兩委幹部和村民們愈發熟絡,也對地理人文等鄉情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應當感受到這之間的責任和使命🛳。不論什麽行業什麽崗位,我們要一起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道阻且長🧏🏽♂️🤬,但行則必至🔏。”田潤東說。
何金玉:“在真正辛苦的人身邊工作👨🏼,就沒資格說自己辛苦”
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醫院管理專業2019屆碩士畢業生何金玉就職於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三院”)已有8個月。深圳市三院🧑🏻🎓,這家在2003年SARS事件中創造了醫護人員零感染、院內患者零死亡戰績的“傳奇醫院”✋🏿,也是此次疫情中深圳市的核心防治地帶👨🏼💻。
何金玉任職於醫院辦公室,主要負責準備會議材料、會議紀要和整個會議的籌備工作。各級領導對此次疫情重視程度極高🗡,自1月15日深圳市衛健委主任到三院調研後,國家、省🚁、市領導和專家👱🏽、鐘南山院士等多次前往三院調研並指導疫情防控與救治工作🦐,幾乎所有大型會議她都在場負責會議記錄🐽。

“在真正辛苦的人身邊工作🏀,就沒資格說自己辛苦🧔🏽♀️。”三院多位領導、專家等在疫情期間從未有過休息日,很多時候以院為家👋🏼。“疫情的每一次會診,每位專家5張紙雙面寫都可能不夠🫸🏻,經常從下午三點一直討論到晚上八點🌺。”這是她眼中專家的堅守和精益求精。
科技是抗疫的“武器”。疫情期間,何金玉在工作崗位上接觸較多的是通過5G技術進行遠程會議和會診🙂↔️,同時達到醫療資源下沉的目的🤚🏽👑,支援基層醫療機構。通過這項技術,鐘南山院士遠程指導廣東省包括三院在內的幾家定點醫院的防治工作👨🏿🚀,廣東省的醫院也可以遠程支援荊州🗳。此外🤸♀️🔵,AI影像在新冠肺炎的篩查診斷中應用廣泛。何金玉說🕛:“此次與三院合作的醫療設備公司的員工,大年三十仍駐紮在醫院進行系統開發。”
談及這次防疫工作⇒,何金玉說:“希望這次難得的經歷🙍,能帶給我們身心的成長,即使沒有親身經歷生與死,也能因為心智的成熟把余生的每一天都過得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