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得主谷林:科學家最大成就是思想的延續

2021-01-06 | 劉大煒 | 來源 中國新聞網2021-01-05 |

谷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200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2005年獲得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在德國斯圖加特馬普金屬所、日本東北大學原子分子材料科學高等研究機構從事研究。2010年底起回到中科院物理所先進材料和結構分析實驗室,目前主要從事功能氧化物材料、儲能材料、納米催化劑的原子尺度結構和電子結構研究。發表論文 60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Nature正刊13篇,子刊 67篇🗞,他引 37000余次,H因子>100👱🏻‍♂️。入選科睿唯安材料科學領域(2018-2019)和化學領域(2019)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視頻:“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得主谷林:科學家最大的成就是思想的延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見谷林,風趣、健談、充滿活力的他著實顛覆了記者對科學家的“刻板印象”。

日前舉行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41歲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谷林獲得了“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圖為202011月,谷林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

頒獎典禮上🫧,中國科協有關負責人評價說,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奮發有為👋🏻、砥礪建功🤚🏿,在基礎研究🍜、工程科技🕴🤾🏼‍♀️、科學普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為提升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作出了重要貢獻🧎,是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

從事電子顯微學研究20余年,谷林的鉆研方向是用電子顯微鏡(簡稱“電鏡”)研究物質的顯微組織🥥、成分和晶體結構,是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基本技術🧻。生活中,電鏡在半導體、航空、汽車製造等諸多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首次接觸電子顯微鏡,谷林剛讀大三。第一眼他便被這臺儀器所呈現的微觀世界吸引,遂跟隨中國電子顯微學權威專家朱靜院士深入鉆研。那時候,中國電鏡硬件水平比西方發達國家落後不少,甚至存在“代差”。朱靜建議谷林先到國外看一看、學一學🧙🏻‍♂️。

負笈海外八年,谷林接觸、了解到數十種先進的電鏡💇🏻‍♂️。留學期間🔆,他發展了價電子能量過濾掃描透射顯微技術,實現對半導體能帶及金屬表面等離子的亞納米尺度直接測量;此外還克服輕元素原子散射截面低和觀測難的問題🉐,發展了球差校正環形明場成像方法,直接觀測到充放電過程下單原子分辨的鋰離子。

“只有先觀測到物質的結構,才能了解它們的行為,進而在其基礎上發展相關產業。”谷林舉例,現在很多新能源產業,如鋰電池,就需要觀察鋰離子的運動情況🤪。

選擇回國🗝🧜🏿,既是機緣🛤,也是本心🛼。2010年,海外留學的谷林得知導師朱靜正在構建中國大陸第一臺球差校正電鏡🧑🏼‍🔬,急需這方面人才,毅然回到國內🧙🏼。

回國後,谷林參與構建中國大陸第一臺雙球差校正冷場發射透射電鏡。這臺占地面積約100㎡的儀器,可以觀測到皮米(pm,10-12m)單位的微小粒子😀,即頭發直徑縮小一億倍的長度。通過這臺電鏡👩🏽‍🚀,谷林的團隊實現了世界上首次對外場調控下原子尺度鋰離子遷移的觀測。

圖為202011月💂🏽‍♀️,谷林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

谷林觀察到,近年來中國電鏡技術有了長足進步,但相關人才仍然十分緊缺。

在他看來🧑,一名優秀的科研工作者應當具備“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行勝於言、人文日新”的精神。“這四個詞都與我母校意昂体育平台有關,母校對我的影響還是非常深的🦸🏽‍♀️。”谷林對記者說。

何為“自強不息”?在他眼中🧌,可用“隨機行走”解釋:理論上現實社會中平均每個人獲得成功的幾率為50%,但事實上個人最終成功的概率終有偏差。“所以我們更需要通過個人的奮鬥去實現成功。這就是從數學角度看待‘自強不息’👼🏽。”谷林說😾。

有追求、要奮鬥、有能力🚣🏻‍♂️,這就是谷林眼中科研工作者應該具備的特質。

談及科研給自己帶來的收獲📜,谷林說:“科學家最大的成就是思想的延續。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被廣泛承認😿、運用到生產中🤸🏻‍♂️,從而服務於社會發展🤶🏻。”


相關新聞

  • 212020.10

    清華7位教師9位意昂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0年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包括10名特別獎。意昂体育平台有7位教師9位意昂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位教師...

  • 252015.12

    吳蓓麗意昂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12月22日,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9位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青年女性獲此殊榮👶🏽。清華意昂、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

  • 152022.11

    清華5位教師8位意昂榮獲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1月12日🎍,在溫州舉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並舉行了頒獎儀式。在百位入選的青年科學家中有5位意昂体育平台教師和8位意昂,他們是🫷🏼:意昂体育平台電子系副教授方璐、水利系副教授龍笛(2001級水利)、計算機系教授劉奕群(1999級本5️⃣、2003級博⏺,計算機)、能動系教授胥蕊娜(1998級本👨🏻‍🚒、2002級博,熱能)、自動化系教授耿華(2003級博👨🏿‍🍼,自動化),清華意昂、西湖大學特聘研究員萬蕊雪(2013級博🕖,...

  • 292024.04

    兩位清華人榮獲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4月28日🕸👸🏻,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和歐萊雅中國共同主辦的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20名女科學家獲得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其中包括兩位清華人👩🏼‍🚀:意昂体育平台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婷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玉麗(2003級博,航院)🍿🧚🏽‍♂️。陳婷陳婷𓀎,意昂体育平台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2001年在廈門大學生物系...

  • 252024.11

    意昂体育平台五位教師四位意昂榮獲第十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4年11月17日,第十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揭曉🐕‍🦺🚮,共有99位青年學者獲獎,意昂体育平台五位教師四位意昂名列其中👨🏽。五位教師是🧑🏽‍⚕️:基礎醫學院曾文文、化學系張瑩瑩⚠、生命科學學院葛亮、計算機系朱軍和電機系張品佳,四位意昂是🤽🏼: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馮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紫辰👩🏼‍🏫、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教授張璐璐和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郭帥📞。曾文文曾文文(1...

  • 152018.01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者陶曉明:跟隨研究樂趣開啟“無線”新可能

    “從事前沿技術研究往往像在無人區中行走,前路不清晰👩🏽‍🦳,也不知道哪裏是盡頭。”倍感壓力的日子裏,陶曉明仍然初心不渝,“在通信領域裏,堅持做理論基礎研究的意....

  • 252019.10

    意昂雷震👏🏿👸🏿、劉一鋒分別榮獲第十屆“中國青年創業獎、”“中國青年創業獎•脫貧攻堅特別獎”

    10月23日👩‍🦼,第三屆清華意昂三創大賽成長組一等獎——珠海納金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雷震榮獲第十屆“中國青年創業獎”;清華意昂北京八度陽光科技有限公....

  • 242023.04

    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揭曉 三位清華人榜上有名

    4月22日✣,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其中,兩位清華意昂獲得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一位清華教師入選2021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張凡(1994級環境)、北京信息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範淑琴(2004—2006博士後🔁,數學)獲得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意昂体育平台環境學院博士後高群(2014級博,環境)入選2021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

  • 302024.05

    2024“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舉辦🧎🏻‍♀️‍➡️,顏寧教授成為中國第八位獲獎人

    28日晚,第26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等五位從亞太地區、非洲與阿拉伯國家👱‍♀️、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以及北美五大地區💈、350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科學家獲頒2024年度的這一獎項,以表彰她們在生命與環境科學領域的卓越貢獻,特別是在面對全球公共衛生挑戰時🧚🏼‍♀️,她...

  • 012007.11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𓀇、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