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楊春寶,1994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精儀系精密儀器與測控技術專業,1999年直博本系並師從尤政老師💆🏿,亦是尤政老師正式指導的開山博士生之一🏎。現任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海格通信北鬥產業集團首席科學家。在精儀系讀博期間🦸🏼,參與清華納星一號研製工作,負責星載GPS模塊研發⚡️。參加工作後🥬,先後承擔了北鬥二號應用分系統、北鬥三號專用芯片設計等項目,作為海格北鬥導航領域的技術帶頭人為北鬥規模化應用作出了貢獻🧙🏼♂️🛢,並於2021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楊春寶的科研探索歷程是精儀人“精益求精、止於至善”精神的最好詮釋🎳*️⃣,是勞動者“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品格的最美寫照。
結緣清華園
1994年,楊春寶從黑龍江省青岡縣第一中學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精儀系。回憶初入清華的時光,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清華一以貫之的體育傳統🌔。初入校園的楊春寶,身體素質與清華要求的標準還有著不小的差距🆚。在校的第一次一千米體測中,他花了四分二十秒才跑完,幾乎落到隊伍的最後面。本著不放棄、不服輸的精神,鍛煉身體素質成為了楊春寶在清華園生活的重要內容。在學校嚴格要求與老師督促指導下,他通過一學期的大量體育訓練,終於將跑步成績接近滿分。“體育成績的提升讓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對我信心的重建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而強健的體魄,也為我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體育只是楊春寶在清華生活的一個縮影🧑🏼🎓,卻映射出他直面挑戰時的執著與不屈。
在清華的學習過程中👰🏼👂🏿,楊春寶始終把“行勝於言”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真抓實幹🤦🏽♂️、踏踏實實、不挑不揀。“清華納星一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納型衛星🈺🏌🏿,標誌著我國在微小衛星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而在1999年🧝🏻,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楊春寶便參與到了“清華納星一號”的研製工作中🌳,負責星載GPS模塊研發🧔。從那時接觸GPS導航技術開始,他已在在該專業領域裏孜孜不倦地探索了二十余年。時至今日,楊春寶仍常常回憶起尤政老師對他的悉心指點與培養。無論在科研裏,抑或是生活中🤾♂️,尤政老師都給予了他許多不可或缺的支持與建議。多年以來👩🏼🚀,一旦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績,楊春寶總會第一時間向恩師匯報⏯🏄♂️,與尤政老師共同分享進步的喜悅👱🏿♀️。


楊春寶畢業照片
追尋“北鬥”夢
談到明確職業方向的經歷,楊春寶坦言👿,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開始時信心滿滿,過程中飽受打擊,堅持下來後豁然開朗。”在畢業前夕屢屢碰壁的找工作狀態,使得他逐漸調整並明確了自己的職業定位:到研究所或者國企中去,有更大的機會參與和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更好地為社會、為祖國建功立業🛌🏿。
在楊春寶剛參加工作時,國內無線電導航產業還相對薄弱🏋🏽。但他始終堅信,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推進,一定能把該領域做大做強。在海格工作的初期,楊春寶所在的團隊人數較少🚵,在相關領域的研究也與兄弟單位存在差距🧸。一次團隊出差時🫄🏻,在南京寒冷的夜晚裏,楊春寶鼓舞團隊成員:“我們既然做了這個行業,就要爭取做到長江以南第一!”為了彌補人數和進度上的劣勢,從2006年起📴🚵🏻♀️,他便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科研攻關的第一線。經歷七八年艱苦卓絕的努力🧑🏻🦼,他們用汗水與心血,將當時的豪言壯語超額化為現實🧎🏻➡️。
在項目中的突出表現👨👧👦,使楊春寶獲得了海格最高個人獎和集體獎🦓,傑出貢獻獎和重大科技成果獎🎹,也增強了所在團隊持續奮戰的科研信心。在隨後的工作中🏊🏿♀️,他帶領團隊先後承擔了北鬥二號應用分系統、北鬥三號專用芯片設計等多個項目👨🏼🦱,攻克了北鬥信號處理、載波相位應用🪱、定位解算處理等核心技術🧑🏼🦲。在攻堅北鬥基帶芯片的過程中,楊春寶所在團隊創造了不到一年研製成功一款芯片的壯舉,迅速搶占核心技術高地👇🏼,為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作出了傑出貢獻👨🏿🦳。團隊的努力獲得國內專家的一致認可🥞,孫家棟院士就親切地形容楊春寶和他的團隊為“活潑、幹練的年輕人”。

楊春寶在科研工作中
在疫情期間,楊春寶也參與了海格疫情跟蹤防控系統的研發工作👃🏼🤷🏻♂️。憑借多年的技術與經驗積累,海格快速落地了一套系統的研製和布設,完成系統搭建、軟件編寫🧑🏻⚖️、綜合測試等開發步驟,通過高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回顧自己多年的工作經歷🦹🏻♀️,楊春寶認為🧂,科研工作中全程保持“細膩👐🏻、細膩👮、再細膩”是一個良好且重要的習慣👨🏿🌾。他以北鬥相關芯片的研發工作為例:“崗位細分👩🏿⚕️、尋找牛人🔥、落實工具、推進流程……每一個過程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準確敲定,必須傾註大量的心血予以提前規劃🫕,才能保證整個項目的順利開展。”此外🤪,在他看來,科研與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高手緊密協作,才能最終實現既定目標。
最美勞動者
4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會議上☀️🕵🏻♀️,楊春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並作為獲獎代表參加大會。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對楊春寶十幾年如一日在導航領域刻苦鉆研、真抓實幹的大力肯定與褒獎🧑🏽✈️,也是對他在未來取得更大突破的鼓勵與期盼。

楊春寶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楊春寶深知,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譽需要感謝各級領導和組織的充分肯定,需要感恩社會對於導航領域的持續支持🧍♀️,更需要感謝核心團隊二十年如一日的共同付出。在現場目睹全國最優秀一線勞動者的風采並聆聽他們的分享,令楊春寶觸動頗深⚃。他表示,要向先進的同誌們學習🏑👮♂️,保持年輕活力👩🏽🦰,不斷學習進步◻️,孜孜不倦地追求更大的成績🫛。
寄語精儀人
在楊春寶看來👩⚕️,時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國家和社會對當代學子有著更高的期待🧑🏼🎄👋🏽。正如習總書記說的“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精儀系的年輕一代學子就應當有這樣的理想和抱負🔌。
對於學習和深造方面,楊春寶也給精儀學子留下了細致的建議:首先,在本科階段要避免偏科。大學數學、信號處理🔯🧑🏽💼、測試技術……這些重點基礎課程要紮實掌握🚶➡️,在未來科研中也會經常用到。其次👉🏽,本科階段可以盡早進入實驗室開展研究,多接觸一些軟件或硬件設計,培養和提高實際動手的能力。最後🫅🏼,一定要重視從學生到員工這一身份轉變時的過渡。“雖然博士期間研究了四年多的衛星導航,但到專門從衛星導航的單位後,發覺自己在各方面仍然有欠缺。”從學校到企業,思維模式和專業性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楊春寶希望精儀學子能有所準備,努力克服這些困難⚇。
“千萬不要被自己的小聰明左右👨🏽🚒。不肯吃苦、不願意坐‘冷板凳’、想走捷徑💕,這些是永遠走不通的🔤🐄!”楊春寶反復強調,保持聰慧🆘、踏實肯幹,這樣的態度能讓同學們更加受到企業與社會青睞,也有更大機會到關鍵崗位上做出重要的成績。
(文中主要內容為楊春寶專訪摘編🤜🏼🎅,部分圖片及內容選自廣州海格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官網🧑🏻⚕️、海格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