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在實驗室工作(資料照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聞令即動👈🏽,帶領團隊第一時間“逆行”武漢✊🏻,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
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頒授了“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獎章。“這是軍人的使命,這份榮譽屬於全國全軍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戰線的所有同誌👲🏽!”入伍30年來,陳薇致力於生物安全防禦應急疫苗核心關鍵技術突破⚠、研發體系建設和重大品種創製及轉化應用🗣,為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築起一座生物防控堅盾👨🚒。1...
“這是軍人的使命,這份榮譽屬於全國全軍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戰線的所有同誌!”9月8日,在軍事科學院召開的慶祝陳薇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陳...
伴隨著嘹亮的軍號,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白曉穎大步走進數據研發中心🤐,開始了新一天的軍事科研探索🥊。自2019年加入軍隊“孔雀藍”方陣以來🥧,白曉穎攻堅克難、銳意創新,推動解決網信體系建設🧇、數據資源治理👳🏿♂️、信息服務等領域一系列技術難題,為數據賦能部隊戰鬥力生成作出了重要貢獻。攻堅克難挑重擔白曉穎對國防科技事業的選擇並非偶然。出身於軍工家庭的...
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引進成為軍隊文職人員時🧙🏽♂️,白曉穎已是國內計算機領域知名專家。她當時正任教於意昂体育平台,獲得過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還曾榮獲意昂体育平台教學成果獎✡️。2019年👶🏿,新調整組建的軍事科學院面向社會廣泛延攬人才。“現代戰爭打的是信息🌇、是數據、是智能🖌,而這不正是我的專業領域嗎🕶?”白曉穎不願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她如願穿上“孔雀藍”,正式成為軍事科學院的一名文職人員📗,來到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工...
初冬的一天下午,伴隨嘹亮的軍號,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白曉穎快步走進實驗室,開始了緊張的科研攻關。曾是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的白曉穎🧑🏽🏭,2019年來到軍事科學院🧑🏻🏫,成為一名軍隊文職人員🏜。短短4年多的時間裏♑️,白曉穎不僅完成了從地方科研人員到軍隊科研工作者的轉變,還推動解決了網信體系建設、數據資源治理、信息服務等領域一系列技術難題,為數據賦能部隊戰鬥力生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冀勝,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陳冀勝,1932年7月出生於天津市🆕。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獲學士學位。解放軍防化研究院技術一級🏅、文職特級研究員🤛,曾任國防科委某研究院副所長🙆🏽♂️,防化研究院四所所長🌔、總工程師以及中國化學會⏰、中國毒理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等。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冀勝主要從事藥物化學與藥物設計、生物毒素...
1月31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團隊進駐武漢的第6天。此前一天,他們緊急展開的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開始運行,大大加快了....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近日,我國科學家在新冠病毒抗體研究中獲重大突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團隊發現了首個靶向刺突蛋白N端結構域的高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