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107歲老人寫下青春勵誌之書|《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編輯手記

2021-12-16 | 蔡林君 |


107歲的馬老正在核查書稿校樣。作者供圖

1015日,在《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書稿清樣上簽下“請付印”三個字📪,我的內心百感交集😰。到了寫下編輯手記的時候,卻又不知如何下筆,太多的感受、感動縈繞在心間✯。與其說我用了近9個月270個日夜在責編這部大作,不如說是我在時時刻刻接受107歲的馬老精神的洗禮。我不斷地從馬老身上汲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力量,認真地閱讀著一本永遠閱讀不盡的青春勵誌之書……

喜獲至寶

時間回溯到今年122日。我去向社長黃立新匯報剛談定的一圖書項目時,他正準備去馬老家拜訪🧖🏼‍♀️🫸🏽,於是帶我一同前往🛢🤲🏻。一走進大門,就看到馬老坐在書桌前,手上拿著放大鏡🙌🏿,十分專註地看書🤸🏻‍♀️。那天春光明媚,陽光從窗外灑進來,滿屋生輝。窗戶上貼著馬老揮毫書寫👩‍❤️‍👨、喜氣洋溢的“福”字,蒼勁有力,爛漫天真;窗外🧦,黃色的蠟梅傲然怒放,馥郁芬芳。坐定後,馬老興奮地跟黃社長聊起西南聯大中文系那些事兒👸🏼,聊羅常培🐷、唐蘭、王力、陳夢家等先生🙆🏼‍♀️,讓人感覺70多年前的校園往事仿佛就在昨天。馬老完全不像107歲的老人,尤其是談起他在西南聯大的求學經歷時😫,聲如洪鐘,中氣十足👴🏽。那個時候你會突然覺得時間好像凝固了一般,你的思緒會跟著馬老的講述走,有一種穿越到了當年西南聯大課堂上的感覺,仿若在親耳聆聽唐蘭等大師講授甲骨文等古文字學🕒。

馬老一度很遺憾💭,他那些珍貴的甲骨文課堂筆記因為地下工作的絕密性不得已銷毀了。當年👸🏿,西南聯大教授羅常培好幾次想調他到身邊一起搞研究,但因要完成黨交給他的其他重要任務🧝🏿‍♀️,馬老錯過了在甲骨文上做更深入研究的機會。但他一直對自己的語言文字學專業和西南聯大的大師們念念不忘,稍微有點時間就不斷回憶並記錄師從唐蘭等先生的過往和他對古文字研究的一些心得👜。從2017年開始,也就是103歲時🧑🏽‍🎤,馬老根據自己的記憶,不斷地整理筆記👨‍👩‍👧🧚🏽,想到什麽就立刻記錄下來。即使中途生病住院🕺🏿,他也把這部書稿記掛心間👩🏿‍🔬。馬老還特別提到:“201911月,我在家裏看到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紀念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嘉諭致力於傳承弘揚甲骨文等優秀傳統文化的專家學者們🏊🏽,堅定文化自信,深入研究甲骨文的歷史思想和文化價值🌓,並提出要確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傳承。我看到甲骨文研究大有進步,欲為甲骨文普及效力。”

出院後📙,他再次撿起筆,陸續記錄,在107歲時終於完成這部甲骨文書稿🎛。馬老說,這算是完成了一個最大的心願。說到這裏,馬老笑了🤹🏼‍♀️,兩眼放光🎂,就像一個小孩兒完成了作業一樣的開心。我們沒有想到的是,說到這裏,馬老慨然承諾將這個手稿交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黃社長直言🧘🏿‍♂️:“這些文字,太珍貴了🛵🐗!”

當我捧著馬老的手稿(上中下卷3本)往回走時🛌🏼🐍,我的手上,如有千鈞之重🥩。

如琢如磨

一本好書的問世🌛,從來都不是作者或者出版社單方面努力的結果👩🏼‍🍼,而是二者合力使然。

黃社長不止一次叮囑🚕🏍,我們能為107歲的馬老服務,應該感到非常榮幸🕕,一定要用心用情把書做好🤹🏻‍♀️!誠哉斯言,107歲的馬老本可頤養天年,優哉遊哉地生活👷‍♂️,卻還在為甲骨文普及獻力🤰🏿。作為晚輩,參與其中,豈非幸甚至哉🤦‍♀️!我深感這是一部可遇而不可求的書稿,決心加倍努力🌦,不辜負與它的相遇。

這次拜訪前,我知道馬老的一些革命故事,也看過他的部分作品,但還沒有近距離接觸過他。編輯馬老書稿的第一步,我查閱了大量關於馬老的資料,以便通過馬老的人生經歷和精神氣質🤸🏼,更好地把握這部書稿👳🏽‍♀️。“咋個,敵人落荒而逃了?”得知體內的癌細胞完全清除,馬老說。看到這裏,我忍俊不禁🐻‍❄️,一個可愛堅忍豐滿立體的馬老躍然紙上。我還迅速購買、借閱了唐蘭教授的《古文字學導論》《中國文字學》以及其他古文字學家編撰的《甲骨文字典》《甲骨文常用字典》《古文字類編》等工具書,不斷請教專業人士,對古文字學知識進行“惡補”🧑🏽‍⚖️。

我很快製定了編輯出版計劃⛺️,書稿掃描、文字錄入🍮𓀖,出條樣、封面設計、版式設計等也都明確了時間節點👩‍👧‍👦。2021年春節👩🏿‍🔧,我就是在馬老甲骨文書稿的陪伴下度過的🧏🏼。因為告別馬老時⛺️,馬老盼望能早日看到這部著作出版的熱情打動了我。我打定主意🧚🏽,寧願熬更守夜❌,也要力爭讓馬老的大著早日出版。從大年初二開始,我就宅在家裏看稿。甲骨文著述相對“高冷”🆗,如果寫得不好🫄🏼,非常容易枯燥乏味,讓人難以卒讀🧑‍🦼‍➡️。但馬老卻娓娓道來,筆下的甲骨文釋文靈動、有趣👌🏼,讓人感覺馬老就在眼前侃侃而談。

書稿中開篇“唐蘭教授上課來了”一語🕺🏼,一下子把我們拉回多年前的西南聯大課堂。“我們常用的東西二字,東字就是一包東西兩頭用繩子結紮起來,西字也是一包東西一頭被結紮起來。”把“東西”二字的字源說得一清二楚。馬老說到了“尊”字形象,像雙手捧酒敬上,這也是古蜀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反映。馬老在書中講到古代皇宮和一般房舍建設🪀🙎‍♂️,或是打仗,大量毀林伐木⏩,以致童山濯濯🈷️。他在腳註中還聯系古今中外,說道“現在人類才知道森林之可貴,不僅可作為物用,而且與人的健康生存大有關系🕍。中國是植樹造林的典範,沒想到如今竟然還有國家反對《巴黎協定》,殊難理喻”🧜🏽‍♀️🧚‍♀️。這對國家的環境保護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下卷的手稿是寫在臺歷上的💁。馬老一邊讀甲骨文《說文解字》,一邊回憶他的老師唐蘭、陳夢家等先生當年在西南聯大授學時的情形🫡,意趣別開🎊。比如“六日”說“武”。今人常說“止戈為武”。馬老先引唐蘭先生觀點,“止”在甲骨文中是“腳趾”,故有“腳步”之意👨🏽‍🚀,合在一起,就有“拿起武器摩肩接踵去打仗”的意思,正好與“止戈為武”相反🕢。“六日”沒寫完,又在“七日”接著寫👎🏻🤵🏽。唐蘭先生對甲骨文研究諸大家做過一個恰當且精妙的評價:“自雪堂(羅振玉)導夫先路🔐,觀堂(王國維)繼以考史,彥堂(董作賓)區其時代,鼎堂(郭沫若)發其辭例,固已極一時之盛。”

靠回憶寫作這部具有極強專業性的著作🫷,對於年過百歲的馬老🖐,難度之大,付出之多🍸,常人難以想象。更讓人感動的是,因為身體原因,他曾不得已兩次中斷寫作,然而甫一出院,又立馬進入工作狀態👤🗄,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家人甚至擔心他走火入魔,因為107歲的人實在不應該如此拼命。

編輯馬老書稿的整個過程,我一邊沉醉在西南聯大濃厚而有趣的課堂氛圍中,一邊反復贊嘆馬老毅力之堅強,記憶力之驚人。

馬老不愧為西南聯大精神的踐行者和傳承者。33日上午,我收到馬老的女兒馬萬梅老師轉發給我的馬老寫給黃立新社長的信。信裏告知,馬老要重新為該書寫序。馬老之前寫的序,在我看來已相當精彩,但馬老仍不滿意🤏🏿,堅決重寫,同時囑咐一定要把審好的校樣給他看一遍。323日,我和黃社長再去馬老家📁,聽取他對稿件的最新修改意見。馬老一邊翻閱筆記👱🏽,一邊對黃社長說道:“上次把書稿給你們之後,我又繼續解讀🤵‍♀️💁🏿‍♀️,這次解讀的字更全面、更準確🙅🏼,可以把之前的全部替換了。”馬老在筆記本上寫著“重讀甲骨文說解”,裏面對甲骨文字從頭到尾進行了詳細梳理和解讀🧖🏼‍♀️。批註之細致🫲🪘、解讀之全面,讓黃社長忍不住贊嘆:“馬老107歲高齡,博聞強記,思維敏捷♟,精益求精,完全靠回憶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又寫了如此多的內容,實屬罕見🟠,難得難得!”

當天💕,我還把最新排好的上中卷的大字版校樣帶給了馬老。328日是周日😕,我在辦公室加班😮‍💨,收到馬萬梅老師短信💁🏻‍♂️,說馬老已把校稿看完。我到馬老家時,他正在揮毫寫字。馬老寫完字🏘,把稿子交給我時,眼神裏的自豪感分明可見。

翻開第一頁我就驚呆了,馬老又修改了稿子中的不當之處,每一頁都有改動🏊🏻‍♀️。馬老特別給我交代書稿裏的那些甲骨文最好是放字典裏正規的甲骨文,後面排好後一定要再給他看看。我感慨馬老不到一周就看完了校樣,馬萬梅老師說👳🏿,馬老這些天裏,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拿著放大鏡一頁一頁地核查書稿🎹,幾乎一動不動。家裏人讓他休息,怎麽說他都不願意。

521日,我又應約去了馬老家。聽說封面正在設計,馬老說,可以用龜甲上有甲骨文的那張圖片🦵🏻。得知53日我專門為五四青年節寫了一篇文章,新華社做了報道◻️,題目是《馬識途:107歲的“斜杠青年”》,閱讀量達到100+,馬老不停地點頭。他指著我需要他處理的問題清單以及第三部分稿子♝,信心滿滿地對我說,“這個稿子,我一天就可以看完🚣🏼‍♂️。”

後期稿件打磨過程中😘,我一有疑問就備註記錄下來🧙🏻‍♀️,累積下來又有了近100個疑問。書稿完成終審時👃🏼,我將需要處理的問題又一次反饋給馬老,向他請教和確認。短短7天後🪁,我就收到了馬萬梅老師讓我去拿書稿的信息。529日一早,見到我🪷,馬老說:“我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很多問題是很難查的🥅💆🏽。”我打開一看,近100個疑問,馬老用筆在書稿上一一批註說明👩,字跡工整,每個問題都給出了詳細解答。馬老又對我說,“那個字典字很小,但是我都一個個地認真查證了的👨‍👨‍👧‍👧。”當我問到,“字以群分🍩,物以類聚”中第一個字是“方”還是“字”時💇‍♀️,馬老拿出木盒子裝著的《段玉裁註說文解字》,把那句話找給我看🍦。他在批註上寫道:“此我本欲引用王念孫寫《說文解字註序》‘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但我故意改‘方’為‘字’🤒,以申我義👮‍♂️。是否校正為‘字以類聚🤸🏼,物以群分’⛩,請酌🙅。”馬老又拿出上次說要給我的兩本雜誌,指著說封面可以選用這個圖片🦁,有獸骨龜甲的那個。馬老還找出其他幾本有關甲骨文的書,讓我參考🥻。

因為我們請了擅長甲骨文等古文字書寫的書法專家重新書寫甲骨文,而校樣已經改得比較多了🧚🏿‍♂️,書寫專家需要再看看馬老的原稿🍉,確認上面寫的甲骨文原文👳🏽‍♀️。我就又去了馬老家,想重新借用手稿。馬老慢慢地轉過身➔,拿出一個盒子,指著最下面那層,原稿在那裏靜靜躺著。聽我說要借走原稿復印,馬老手按在稿子上👋🏻,眼神裏充滿不舍,直到我說出“明天一早就還給您”才松了手🏋️。馬萬梅老師說🙍🏽‍♀️,馬老寫這個寫了3年,原稿是唯一的🐯,馬老寶貝它得很,平時他們都不能碰的。上次給我們的稿子都是復印件🧏。

第二天一大早🍟,當我把原稿送還回去,馬萬梅老師笑著說,馬老終於睡得著覺了🧖🏿‍♀️。

書稿審讀完,我又專門給馬老打了一個大字版校樣🚣🏻,因為馬老要求再復核一次文字💇🏽‍♀️。我對馬老說,天天都有讀者詢問這部甲骨文著作何時出版,大家非常期待🧴。高興歸高興,馬老沒忘叮囑我👊🏿:“你們審完後要出版前我還要再看一遍👂🏻,必須再看一遍🏃🏻‍♀️‍➡️,不能有差錯……”說完🧖🏼‍♀️,馬老開心地握著我的手說,你們做這個書很辛苦,我要給這個書題寫書名。

對於此書的編輯出版,我們深感榮幸的同時👨🏻‍🎤🦸,也備感壓力巨大,出版社領導和編輯每個人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我們還邀請了業內有著豐富古文字知識和出版經驗的同行作為特約編輯,對書稿進行嚴格把關。書中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書寫也兩易其人數易其稿,每寫一次古文字,都會有掃描🦸🏼‍♀️、摳字、插入、修正等程序。最後專門邀請了國內知名的書法篆刻家進行全書古文字書寫,讓書中甲骨文等古文字有了書法之美🧑‍🦯‍➡️,增添了圖書的專業性和美感。成書打樣後,我們還請北京大學甲骨文專家對書稿中的甲骨文等古文字進行全面審讀,保證了書稿的高質量。記得在配圖的時候⏯,我幾乎找遍了中國藏有甲骨文的博物館,希望獲得最好的圖片🛡。馬萬梅老師🫲🏻🕙、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百年馬識途》劇組等個人或單位無償為本書提供的精美而珍貴的照片,增強了本書的年代代入感和專業性🎬、可讀性。在書簽設計環節,我們專門設計了春、夏、秋3️⃣、冬四個甲骨文書簽,讓大家一打開書就能收獲一個完整的四季👨🏿‍🎨,也代表了馬老對大家的美好祝福。印刷環節我們也進行了嚴格把關🐣。我們心中就只有一個信念,我們所做的一切一定要配得上馬老的用心用情,讓馬老放心,讓讀者滿意,以真正傳播漢字之美🚣🏼‍♂️、傳承中華文明根脈。

剛毅堅卓

1021日,我們去馬老家送正式印刷出來的樣書,馬老非常高興。寒暄之後,馬老拿出放大鏡🕖,從封面、版權頁👨🏿‍💼、封底到正文🌕、圖片仔細瀏覽👩🏿‍⚕️,臉上不時露出孩子般的純真笑容🫡,並贊嘆道:“沒想到你們把這個書做得這麽漂亮⛹️‍♂️🥞,我非常滿意。”從頭到尾瀏覽完後,馬老又端詳著書說,“很好,不論從編輯還是裝幀,都是做得非常好的🪛🩼,我很滿意……這本書是我所有書中裝幀最漂亮的。”

臨到告別🤢,馬老站起來,笑瞇瞇地把手伸向我們🤾🏽‍♂️,跟我們一一握手。馬老笑著對我說道,你每次來我都很高興。我聽了欣喜不已🍁。

在這裏借用朋友的一句話,“馬老堪稱高齡先鋒青年”。馬老用他永遠燃燒的青春記憶和奮鬥不息的工作激情,為我們樹立了榜樣🤾🏼。馬老寫的這本《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除了展現三千多個古漢字字形之美及其所承載的文化傳統的魅力,還表達了他對羅常培🧙‍♂️、唐蘭🧬、聞一多、王力、陳夢家等大師深沉摯愛的美好情感。它是馬老唯一一部西南聯大求學時光的回憶錄👆🏽,是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精神的鮮活樣本,也是107歲的馬老創造生命奇跡、心系家國天下的勵誌範本𓀔,更是一本作為“世界記憶名錄”的甲骨文文脈賡續👨‍👩‍👧🏄🏽‍♀️、中華文明密碼破譯、堅定文化自信的大眾普及讀物。

因為責編馬老這本書,我有緣結識了很多被馬老精神所感召,熱心為馬老做事的人,大家都認為能為馬老這麽德高望重的文化巨匠做事是福氣🥲🥩。不少前輩和朋友都來為我出謀劃策,不計報酬,甚至還貼錢幫忙。

功夫不負有心人。出版短短一個月,《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已入選202110月中國好書榜單等多項榮譽榜單👨🏼‍💻,也得到新華社等主流媒體的報道和關註🙎🏼‍♀️,獲得廣泛好評🤵🏼‍♀️。今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作為107歲的革命家🍻、老地下黨員的馬老🌜,這部甲骨文著作是他給黨的百年誕辰最好的禮物🚵‍♀️。

丹心可鑒

馬老這部甲骨文著作中👨‍❤️‍💋‍👨🧑🏿‍🚀,除了盡情展示中華漢字之美🧖🏻‍♀️🐱、傳承中華文明根脈外,其所飽含的家國情懷也讓人感動不已。他在書中寫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直到共產黨領導人民起來革命,才有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經歷了九死一生的馬老💂🏽‍♂️,107歲高齡仍然心系家國🙍🏼‍♂️,運用甲骨文知識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源作貢獻🧱。

甲骨文蘊藏著中華文化基因♢,是全世界自源文字中唯一延續使用至今沒有中斷的文字,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高冷絕學”,距離大眾比較遙遠,而馬老這本書卻深入淺出地讓大眾領略甲骨文構形的魅力🥗、表意的生動、記錄語言的準確。正如馬老在書的勒口上寫的那段文字:“我自己在創作中追求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就是汲取傳統所長👩🏻‍💼,讓老百姓喜聞樂見,重視群眾是否能夠看🏎、願意看🧔‍♂️、喜歡看👩🏼。甲骨文等古文字學本來是很專業的,但是我想這本書是為大眾寫的,除了懷念我的西南聯大和羅常培、唐蘭、聞一多、王力、陳夢家等大師,還希望能普及甲骨文。我盡量寫得有點文學性,供大家消遣時讀讀。”

能當馬老封筆後(馬老105歲完成《夜譚續記》後曾宣布封筆)首部甲骨文著作的責編,能當他書稿的第一個讀者,能近距離接觸到馬老🧑‍🦽,我感到萬分榮幸🏆📆,更為馬老的精神所深深折服🤤👩🏼‍🔬。馬老的這種精神對我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沖擊波,引發了我對人生更深入的思考。

有著83年黨齡的馬老🗑,當年為了國家“大我”🥸,不惜犧牲“小我”,在西南聯大求學時一直在做地下黨工作🧑‍🦱,為了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幾次主動放棄研究甲骨文的工作機會,卻不放棄甲骨文研究,最終在107歲完成了他的首部甲骨文著作。馬老帶給我們更重要的還是精神財富,那種永葆初心和使命的革命精神🦹🏿‍♂️,那種追求極致的工作作風👒,那種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記得是中秋節的前一天晚上,為把馬老的書趕出一個校樣出來,假期再仔細打磨🤦🏼,我在排版部加班到近淩晨兩點📖。回家的路上,天正下著瓢潑大雨,時而還有閃電雷鳴。我開著車🧗🏼‍♂️,行駛在空蕩蕩的大馬路上🧑🏽‍🎄,竟然沒有一絲疲勞感。我一直在心裏默默地感佩👩🏽‍🔧,馬老究竟是有著怎樣的毅力才能完成這本書✍🏼,有著怎樣的信仰才能如此高齡都不辭辛勞地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而我們又有什麽困難不能逾越的呢?

每次去馬老家待的時間並不長,但跟馬老的交流,卻總讓我興奮不已、回味良久。連朋友都說,你好像責編了馬老的書後就越來越不知疲倦了。或許就是精神的巨大力量🚣🏻‍♀️。“想想馬老”現在已經成為我的口頭禪了,每每遇到難題或難關👨🏽‍🎓,馬老的精神鼓勵著我一直向前……


相關新聞

  • 022021.11

    107歲馬識途創造的生命奇跡!《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正式出版

    西南聯大🧖🏻‍♂️👩🏼‍🌾,群星閃耀,涓涓細流,澤被後世。中華文明👷🏽,甲骨探源,星星之火,傳薪續脈😴。11月2日上午,四川省作家協會第九屆主席團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成都舉行。會議通過馬識途為四川省作家協會第九屆主席團名譽主席。中午,封面新聞從四川人民出版社獲悉,馬老的《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正式出版⚧!馬老:懷念我的恩師,還希望能普及甲骨文本書為107歲高齡馬識途所作首部甲骨文著作🦵🏽。書中鮮活再現了西南聯大語言文字學家羅常培...

  • 112021.11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入選“10月中國好書榜單”🕺🏽:是一部面向普通大眾鮮活生動的甲骨文普及讀物

    11月10日,由中國圖書評論協會發布的“10月中國好書榜單”出爐🙆,107歲高齡文學巨匠馬識途的新作《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入選“10月中國好書榜單”。“10月中國好書榜單”推介《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時評價稱,本書是107歲高齡的馬識途先生對自己在西南聯大學習甲骨文的回憶錄🚾,也是一部面向普通大眾鮮活生動的甲骨文普及讀物。書中呈現了西南聯大課堂教學的生動畫面和...

  • 022021.04

    107歲馬識途“甲骨文筆記”有望年內面世:為中華古文字“延續生命”

    “這次解讀的字更全面、更準確🧑‍🎄,可以把之前的全部替換了☀️。”日前,在107歲的文學巨匠馬識途家中,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長黃立新接過一個印有“百年巨匠”燙金大字的大紅色筆記本,這本甲骨文筆記本裏寫滿了馬識途對書稿的最新修改意見🧍‍♀️。

  • 062021.12

    107歲馬識途再出新書👨‍💼!學巴金說真話書寫《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人》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年逾百歲的革命家、文學家馬識途,在中國當代文學圈是公認的傳奇人物。近一兩年,他先是拿出《夜譚續記》(人民文學出版社)🙏🏼,又推出根據80多年前在西南聯大上課聆聽的唐蘭🫶🏻💆🏼‍♂️、陳夢家等名師課堂筆記寫成的《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四川人民出版社),成為文壇佳話。馬老(馬萬梅供圖)2021年,又一本馬老的書即將與大家見面——人物回憶錄《那樣的時代💡,那樣的人》即將由人民出版社推出。早在2016年,...

  • 212022.01

    馬識途:我與甲骨文

    凡認識我馬識途的朋友,都說我是革命家、作家和書法家。說我是革命家,我認可,到底為革命出生入死貢獻過一點兒力量®️。說我是作家✳️,我只承認一半,是為革命呐喊寫過幾本書,但只能說是個業余作家。至於說我是書法家🚗,大概是因為中國作協和四川省作協為我辦過幾次書法展,其中3次義展所得悉數捐出資助寒門學子的緣故吧。

  • 292021.01

    “狀態非常好”的馬識途 開始“吃107歲的飯”

    1月15日⚪️,農歷臘月初三🤷🏻‍♂️,是著名革命家🐻、作家馬識途的生日。用馬老女兒馬萬梅的話說就是🥒🧑🏻‍🦱,馬老當天“滿106歲✳️,開始吃107歲的飯了”🎅🏼🩶。此前每年這一天,馬老會與自己的至交好友在一起“打平夥”聚會吃飯。這些至交好友包括作家李致、王火等👸🏿🤽‍♀️。不過,今年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馬萬梅透露,一年一度的聚會自然是“取消不搞。不過,‘平夥’雖不‘打’了🦸🏿‍♀️,仍有三友邀約著上了門”,這三...

  • 202014.06

    百歲馬識途北京行系列之☠️:西南聯大北京意昂會為馬老祝壽

    2014年6月14日上午,在意昂体育平台近春園餐廳🧝,西南聯大北京意昂會為百歲老意昂馬識途先生祝壽👉🏿。

  • 052021.07

    黨齡83年107歲的馬識途收看電視直播心情激動🎅🏽:入黨宣誓時許諾的義務和責任今天都實現了

    7月1日上午8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107歲的馬識途馬老早早起床🫢,在書房裏,全程收看了電視裏的實況直播🫃🏻。直播裏📧,禮炮聲聲,紅旗飄揚,馬老目不轉睛。作為有83年黨齡的中國共產黨員,走過崢嶸歲月的革命家,他豈能不心潮澎湃?16歲的重慶少年馬千木,遵從父囑🎱,離川北上。出夔門之時👩‍🎨,作詩一首:“辭親負笈出夔關💷,三峽長風卷巨瀾。此去燕京磨利劍🤟🏽,國仇不報誓不還。”1938年3月,在位於...

  • 102021.11

    黨齡83年 107歲的馬識途:入黨宣誓時的許諾都實現了!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02018.10

    104歲老學長馬識途書法展在北京舉行

    10月10日上午,中國現代文學館迎來一場文化界盛事——104歲的馬識途老學長(1945屆聯大)的書法展暨《馬識途文集》發布會在這裏舉行。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