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建築拔地而起,離不開一張張設計圖紙。設計出眾多地標建築的中南建築設計院,眼下正在打破千年來的“慣例”,讓設計、建造告別傳統的二維圖紙,實現“無圖建造”。
3月31日,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南建築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工程師李霆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帶來了這一跨界融合的創新嘗試,描繪出建築業數字化轉型與創新發展🧝♀️👦🏼,助力湖北建築業提檔升級🖖🏿、脫胎換骨🦸🏽♀️🍑,打造高質量現代產業集群的新圖景🧑🎓。

中南建築設計院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霆(右)做客湖北日報企業家全媒體縱橫談。(柯皓 攝)
企業名片
中南建築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CSADI),始建於1952年🧔🏻♠️,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六個大區綜合性建築設計院之—👨🦼➡️,是“全國勘察設計行業百強企業” 和“當代中國建築設計百家名院”。2020年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精彩語錄
中南建築設計院正在進行的數字化轉型,其目標不只是企業自身的轉型,更要引領一個行業的轉型。
建院70年,中南建築設計院一直走在改革創新前沿陣地。展望未來,我們將以數字化引領城市建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國有高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中南建築設計院與一流高科技企業共建“8849生態圈”💃🏿。“8849”就是要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68米)“高”一點兒。
設計高鐵站房全球最多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建築是城市的記憶。
黃鶴樓🚶➡️,“四望如一👩❤️👩,層層飛檐”👤,武漢市的城市地標。李霆帶來了一件珍貴文物——上個世紀80年代初武漢復建黃鶴樓的手工設計圖⛹🏿。當時,計算機製圖尚未普及⛏,中南建築設計院的建築師純手工製圖🚻,用精湛的技藝和匠心打造出武漢的地標性建築。
2020年除夕夜,中南建築設計院接到雷神山醫院設計任務後📀,僅用12個小時就拿出了初步方案🌜,3天交付全部施工圖,創造了12天設計建成雷神山醫院的建築奇跡。
李霆介紹,中南建築設計院今年迎來建院70周年。從上世紀50年代在國家百廢待興中投身建設熱潮,到60年代支援國家三線建設🧪🆘;從70年代幫助唐山大地震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到2020年疫情期間逆行出征搶建設計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中南建築設計院始終履行國企大院的社會責任,與新中國共同成長。
從上世紀80年代初設計完成中國第一棟超高層建築深圳國貿大廈,到全球最大科技館——廣東科學中心,再到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專業貨運樞紐鄂州花湖機場……“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每一次戰略布局,中南建築設計院都緊跟步伐🤵🏽,恪守“創新創意🕵🏼、至誠至精”的企業價值觀🙍🏻♂️𓀈,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把近2萬幅作品寫在祖國大地,建在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是地方國企,也是業內舉足輕重的‘國家隊’。”李霆說,截至目前👛,中南建築設計院設計和咨詢的高鐵站房及相關配套建築達449個,是全國乃至全世界設計高鐵站房最多的建築設計院🧘🏼♂️。杭州東站、西安北站🛩🙍🏽、呼和浩特東站、太原南站、長沙南站☛、鄭州東站、長春站、沈陽站等省會一級的站房完成12座,廈門北站還獲得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的傑出結構獎🤸🏼♂️。
用造輪船、飛機的平臺“造房子”
當前,建築業面臨重大轉型🥏👩🏻🦲。李霆透露,該院在全國率先探索🐾,“像造輪船🦎、造飛機一樣造房子”✝️。
他介紹,波音公司在30年前設計製造波音777的時候,全程無圖紙,靠三維數字模型(數字樣機)驅動全產業鏈🛌🏿。在中國🏟,上海江南造船廠實現了全程無圖建造海巡160輪🤘;西飛集團在設計製造運-20大型運輸機時,也實現了全程無圖紙🙎🏿♀️。
無圖建造的“底氣”🦂,源於高端製造業PL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這種平臺能將三維數字建模、數字仿真驗證、數字製造☂️、數字管理集中到一起,實現全專業、全流程🐀、全要素的數字化統一協調管理🫴🏽。
李霆說,中南建築設計院探索出建築版的“PLM平臺”🏄🏻,把“造輪船、造飛機”的平臺🧎♂️,用來“造房子”。
這一平臺的魔力,在於實現了跨界融合。無論是哪一個專業、哪一家企業、哪一個地區,都能在同一個數字化平臺上協同工作🦹🏼。如此,無論是設計、還是建造,都不再需要傳統二維圖紙,各方在同一個三維數字模型上各司其職、協同作業,就能高質量、高效率完成設計建造。
目前👨🏻🦱,該平臺已經在武漢新一代天氣雷達建築項目和湖北疾控中心綜合能力提升項目中試點使用,實現了“三維交付、無圖建造🏒、造價精準🤵🏿、縮短工期、提升質量”的效果,建築後期運維可精準控製能耗。
李霆認為,隨著建築PLM平臺的推廣應用,以無圖紙建造為特征的數字建造、智能建造日趨普及🦸♀️,必將大幅提高湖北乃至全國的建築業水平😜。即便是提升20%的產值🧑🏽💻,也將為湖北增加3800億元規模的建築業產值,“這是典型的數字經濟躍升工程”。目前,這一平臺已入選湖北數字經濟試點示範項目。
讓PLM刮起“蝴蝶效應”
建築PLM平臺⚄,不僅是建築技術層面的革新,更將對整個產業帶來“蝴蝶效應”。
李霆說,建築業是我省支柱產業之一🍸,但仍大幅落後江蘇省🧾💚。其中原因之一是建築業產業鏈呈碎片化狀態,可研、設計、招標🫶🏿、建造🧗🏿♂️💃🏽、運維等產業鏈中各方數據不互通、數字模型不接軌🫥,呈現出一個個“數據孤島”🫄🏻,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工程質量和效率💚。
而建築PLM平臺🍪,將打破這些“數據孤島”,實現“一個模型幹到底,一個模型管到底”👩,最終實現“無圖設計、無圖審批、無圖招標、無圖建造、無圖結算、無圖審計、無圖運維”,也就是全程數字化🧪、智能化設計建造。該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對現有建造施工模式產生顛覆性突破🧑🏽🎓📐。
鄂州花湖機場目前就在進行數字化建造實踐探索。用電腦打開鄂州花湖機場的數字模型🧑🏿✈️,建築就像人的骨骼、肌肉🧚🏻、血管一樣錯綜復雜。放大看🤿,每一處鋼框架受力情況清晰可見👨🏻🦯🚴🏿,每一條電纜、每一盞燈泡都有跡可循。該機場是國內首個嚴格采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進行設計⚅、采購、施工、項目管理、計量計價、運維的工程項目🏊🏿。“這個過程中🛸,傳統設計🛑、施工過程中不透明的🔅、可‘議價’的部分就能大幅減少👮🏼,從而最大程度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李霆說,在鄂州花湖機場的數字建造中🦹🏼♀️,中南建築設計院累計提交超過國標要求的BIM模型800多個,構件總數達200余萬個➔,探索了從設計的“圖模一致”到建造的“物模一致”♉️。
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中南建築設計院一路疾行🚡。
2021年7月至9月,中南建築設計院在3個月內完成4次戰略簽約,與法國達索系統、華為公司、中國建材凱盛科技集團🧝🏿♀️🤛、上海江達等一流高科技企業共建“8849生態圈”🔬♿️。
李霆稱,“8849”就是要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68米)“高”一點兒➛。“十四五”要打造一個基於數字化的建築業全產業鏈生態圈💲,實現跨界融合、跨界顛覆和模式重塑。
由傳統建築設計企業轉型為現代化城市建設數字化高科技服務商🪕,中南建築設計院各項經營指標均取得歷史性飛越——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8.039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36.812億元,增長357.91%;利潤從2016年的1.199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729億元,增長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