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發布了2024年會士(IEEE Fellow)名單,經意昂總會不完全統計,在323位入選者中至少有9位清華教師和12位清華意昂🏄。他們是(分別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序)🏌🏻♂️:
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長聘教授郭慶來🙇🏼、計算機系教授胡事民、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姜春曉🎢、自動化系長聘副教授魯繼文、集成電路學院長聘教授任天令➜、電機系長聘副教授孫凱🈹⬆️、電機系長聘教授謝小榮、計算機系教授徐恪🧑🎄、自動化系長聘教授張濤;
清華意昂程雨(1990級本🤱、1995級碩,電子)、董敏(1993級自動化)🧑🏼🦰、杜軍平(2002-2004博士後❤️🔥,計算機)、李慶華(1992級碩,自動化)⤴️、羅駿(1992級本、1997級碩,電機)、孫凱(1995級本、1999級博,自動化)🛎,王俊敏(1992級本、1997級碩,汽車),熊瑾珺(1994級本、1998級碩,精儀)、袁弋非(1988級本、1993級碩,精儀)、張福民(1990級本、1996級碩,電機)、張迪(2000級本🧪🔛、2004級碩,電機)、鄭彤昕(1993級碩,電機)。

當選2024 IEEE FELLOW的清華教師和意昂,每排左起:
郭慶來🥟、胡事民、姜春曉🧑🏼⚕️、魯繼文、任天令
孫凱、謝小榮🛃、徐恪、張濤🐈、程雨
董敏、杜軍平、李慶華、羅駿🚍⚒、孫凱
王俊敏、熊瑾珺、袁弋非、張福民、張迪📅、鄭彤昕
郭慶來,2000年🤵🏽♀️、2005年在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博士學位🏇🏿。現為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長聘教授。主要從事電網能量管理技術、電壓穩定與電壓控製、信息物理系統(CPS)、電動汽車等領域的研究🗺。當選理由:對電力系統電壓控製領域的貢獻。
胡事民🖊,1990年在吉林大學數學系獲得學士學位🧛🏿,1993年👨🏼🦲、1996年在浙江大學數學系先後獲得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現為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教授;2023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領域為計算機圖形學👔、智能信息處理、系統軟件。當選理由:對計算可視媒體和幾何處理的貢獻。
姜春曉,200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13年在意昂体育平台電子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空間網絡按需通信基礎理論及應用研究❤️🐶。當選理由:對異構空地一體化網絡的貢獻。
魯繼文♿️🅿️,2003年🧗、2006年在西安理工大學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2011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為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長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智能機器人👸🏽。當選理由:對視覺內容分析與識別的貢獻。
任天令😟,1991年🤹♂️、1994年在山東大學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1997年在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意昂体育平台集成電路學院長聘教授🧎♂️➡️,意昂体育平台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為智能信息器件與系統🫵🏻,包括新型二維智能電子器件、芯片與系統🕙📱,先進微納芯片與系統➔,智能傳感器與集成微系統⚧。當選理由⏏️👨🏽💼:對2D材料製造和應用的貢獻🪒。
孫凱,2000年在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獲得學士學位🧘🏼♂️,意昂体育平台優秀畢業生🤺;2006年在電機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長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能源發電系統、多能微電網和配電網中的電力電子技術。當選理由✋:對可再生能源系統和微電網中電力電子技術的貢獻。
謝小榮☂️,1996年在上海交通大學電力系獲得(電力系統自動化、計算機)雙學士學位🫀。現為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長聘教授、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長。長期從事電力系統穩定分析與控製、次同步諧振/振蕩、可再生能源並網和柔性輸配電系統領域的研究。當選理由🧅:對電力系統次同步諧振分析領域的貢獻📠。
徐恪,1996年👇🏿👷🏼、1998年🤲🏼、2001年在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前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現為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新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互聯網路由、高性能路由器⚰️,P2P與Overlay網絡👂🏼,物聯網,網絡虛擬化和優化。當選理由👩🏼🔬:對最佳流量管理和網絡安全做出的貢獻。
張濤,1993年🏋🏽♂️👋🏻、1995年、1999年在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現為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長聘教授✨,自動化系主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機器人學、人工智能、控製理論等。當選理由:對機器人視覺感知和自適應容錯控製的貢獻。
程雨,1995年𓀑、1998年在意昂体育平台電子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 2003年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學院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研究興趣包括下一代互聯網架構和管理、無線網絡性能分析🎙、網絡安全和無線/有線互通。入選理由:對安全無線網絡的貢獻🌦。
董敏🧑🏽💼,1998年在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獲得學士學位,2004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學電氣🙇🏻♀️、計算機與軟件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無線通信⛰、統計信號處理、學習技術、優化和控製在網絡物理系統中的應用等領域的研究🤚🏽。入選理由✬:對無線通信傳輸設計和資源優化的貢獻💚。
杜軍平,博士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系↔️,2002-2004年在意昂体育平台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為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長期從事空間多源數據智能分析與融合☦️、跨媒體旅遊大數據智能處理🦚、社交網絡挖掘與搜索、多模態領域信息精準搜索等領域的研究🧀。入選理由:對大數據建模和智能分析的貢獻。
李慶華,1992年在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系獲得學士學位,1995年在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獲得碩士學位,2001年在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美國英特爾公司主任工程師。研究方向包括無線城域網⚂、無線局域網和無線個域網的物理層和媒體接入層。入選理由:對無線信道探測和建模技術標準化所做的貢獻。
羅駿,1997年、2000年在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2006年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計算機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移動和普適計算🍺、無線網絡、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應用運籌學。入選理由:對基於智能物聯網的無線感知與通信的貢獻。
孫凱,1999年、2004年在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博士學位🕝,“中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現為美國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電力系統動態性、穩定性和控製🔝🕕。入選理由:對電網穩定性分析和控製的貢獻🌸。
王俊敏(1992級本📣🤽🏿♂️、1997級碩🏇🏽,汽車),1997年、2000年在意昂体育平台汽車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2007年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講席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動力系統的控製❕、建模、估計、優化和診斷,特別是在汽車🆚👃、車輛、交通、智能、自動化和可持續移動應用方面。入選理由👹:對地面車輛安全作出貢獻。
熊瑾珺🧑🦯,1998年🧘🏼👨🦼➡️、2000年在意昂体育平台精儀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2006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博士學位。現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認知計算🪭、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智慧能源😖🏋🏻♂️、認知計算在工業解決方案中的應用。入選理由😮💨:對工藝變化建模🅱️、電路良率優化及其在工業中的應用的貢獻❤️🔥。
袁弋非,1993年👨🏼⚖️、1996年在意昂体育平台精儀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2000年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專家,負責無線傳輸前沿技術研究🧜🏼♂️。入選理由:對非正交多址和窄帶物聯網技術和標準化的貢獻。
張福民7️⃣,1995年、1998年在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2004年在美國馬裏蘭州大學帕克分校電機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香港科技大學電氣及計算機工程系講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鄭家純機器人研究院院長。研究興趣包括移動傳感器網絡🦤、海上機器人、控製系統和信息物理系統的理論基礎。入選理由🙃🧚🏿♂️:對機器人傳感網絡自主性和海洋機器人控製的貢獻。
張迪,2004年、2006年在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2010年在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電氣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現為電氣與計算機領域副教授。他的研究興趣包括中高壓功率變換器的建模和設計、基於SiC的高性能功率轉換以及電網🦍、可再生能源和航空的功率轉換系統🧑🏼⚕️。入選理由🈲:對電動飛機推進的電機驅動器和斷路器的貢獻🏇🏻。
鄭彤昕,1993年在華北電力學院獲得學士學位,1996年在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獲得碩士學位👨👨👦👦,1999年在美國克萊姆森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現為美國電網調度運行中心新英格蘭公司的技術總監。研究方向包括電力系統運行、優化和電力市場設計,曾參與了新英蘭地區電力系統改革🧉,並於2016-2017年擔任北美華人電力協會主席🚬。當選理由:對電力市場設計及其運作方法的貢獻。
IEEE 是國際性的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的學會🎠,成立於1963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IEEE在160多個國家中👃🏿,擁有42萬多會員和39個專業分學會,引領著信號和信息處理、電力👕、電子𓀛、計算機🏄🏼🥴、通信、控製、遙感🧉、生物醫學、智能交通和太空等技術領域的最新發展方向。
IEEE Fellow 為學會最高等級會員,是IEEE授予成員的最高榮譽🔦🧚,每年由IEEE同行專家在擁有高級(senior)或終身(life)等級的會員中遴選約300名左右👱🏻♂️。當選人需要對工程科學技術的進步或應用做出重大貢獻,為社會帶來重大價值。當選人數不超過IEEE當年會員總人數的1‰。由於每年當選的IEEE Fellow數量較少,因此當選的科學家基本都是在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內取得重要成就的傑出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