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城市規劃工作者崔琪(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2000級本科🫖、2004級碩士意昂)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首都功能規劃所副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作為北京城市發展的見證者、親歷者,崔琪需要研究政策、跑現場調研🛄、向專家取經,這十年,他是最能直觀感受北京這座城市變化的人之一📣。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首都功能規劃所副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崔琪🤾。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北京什刹海總是遊客如織🌼,崔琪穿過熙攘人群,在銀錠橋停下腳步。他從背包裏掏出本厚書,翻找到“銀錠觀山”內容🧎🏻,低頭看看書,又看了看遠處的西山,天藍水清,西山的山脊一覽無余。放在明清,這自是很尋常愜意的賞景,但放在前些年,憑欄遠望👳🏻,人們是看不全西山的,視野裏樓層與西山“平分秋色”。
“站在當下,和歷史對話🙍🏽♂️。”崔琪是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首都功能規劃所副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24年是他從事北京城市規劃工作的第17個年頭,從大運河(北京段)遺產保護規劃到首都功能核心區發展戰略研究,特別是2014年開始參與《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及首都功能核心區規劃要點的編製😯🙅🏻♀️,崔琪用獨特的視角直觀見證著新版總體規劃帶來的實施成果💎,期待著“一張藍圖”指引下北京城市發展取得更大的成效🚔。因此📕,規劃工作在崔琪眼中永遠都有新鮮感。
降層復景,再現“銀錠觀山”視廊
在什刹海前海與後海的交匯處🙇🏿,有一座漢白玉石橋橫跨南北。明代初年,這裏是一座木橋,像一個倒扣著的銀元寶,得名“銀錠橋”👩🏽🏭。後來木橋被改建為單孔石拱橋🐀,但“銀錠橋”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咱們在銀錠橋🫸🐽,憑欄就能遠眺西山。”順著崔琪手指的方向,蜿蜒的水系兩旁,是頗具北京老城韻味的古建築,水系的盡頭,西山清晰可見🛏。清朝時期民間流傳的“燕京小八景”之一——“銀錠觀山”近在眼前。
清朝詩人宋犖有“銀錠橋橫夕照間”之詠,“銀錠觀山”的美景🥙,更在數百年前就為京城文人所津津樂道,被譽為“城中水際看西山第一絕勝處”🤏🏻。但歲月流轉,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連蒼茫的西山都被城市建築遮掩了身影🧔🏼♂️。崔琪說🐴🤘,在2021年之前,站在銀錠橋上,是不能完全望見西山山脊線的☑️,部分視線被積水潭醫院新街口院區新北樓遮擋。根據資料顯示🧑🏻🔧,新北樓於1984年建成🪦,地下1層,地上11層,建築最高點約52米,從“銀錠觀山”的視角看👴🏼,新北樓的高度越過了西山山脊線。

崔琪站在銀錠橋上向記者講述。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北京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要精心保護好這張金名片🧚🏽。《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提出👱🏿,加強老城整體保護,其中保護重要景觀視廊是重要的內容。‘銀錠觀山’是北京老城內典型展現山水城相融的景觀視廊😬,屬於老城內戰略級景觀視廊。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恢復‘銀錠觀山’景觀視廊⛹🏻♂️。”崔琪對於規劃內容早已爛熟於心🛀🏿,因為這個要求已通過核心區規劃實施要點傳導到《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製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隨著2020年控規批復得到再次強調。
他告訴新京報記者,“銀錠觀山”視廊管控範圍是以銀錠橋為視點,沿後海水岸線走勢向西北眺望西山的扇形區域。視廊範圍內🤽🏼♀️,建築物、構築物高度不得遮擋西山山體,應完整展現連續起伏的山脊線景觀,塑造水面、樹木🏂🏽、山體由近至遠層次清晰的傳統景觀風貌🤹🏿♂️。
2021年,為全面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區控製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推動老城保護和街區更新⛸,傳承歷史文脈,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最終對積水潭醫院新北樓進行了降層處理,“銀錠觀山”美景得以再現。同時結合降層和新建回龍觀院區,適當調節新街口院區的規模,縮減床位,改善院區環境,緩解交通擁堵和就診服務壓力🅱️,實現醫療衛生資源疏解的“增減掛鉤”。
如今,什刹海來來往往的遊客中🧔🏽♂️,有北京本地居民,全國各地的遊客💆♂️,也有海外的華人或是外籍遊客🧷🍱,有心的遊客會像崔琪一樣,專程到銀錠橋上走一走🏃🏻♂️➡️,駐足感受下“銀錠觀山”的美景🥰,和歷史對話🫃🏽。
匯集智慧,提升西單商圈連廊空間
在崔琪眼中,城市規劃是對城市空間進行安排👵🏻,需要綜合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環境、美學藝術等多維因素,以實現城市的良性發展。“城市規劃是一項極為復雜、綜合性的工作😬。”崔琪說👨🏿🦰,“規劃工作的法製性和政策性很強,必須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同時本身也帶有很強的政策性🐅,體現在對城市空間和各類資源要素的統籌、控製和引導,所以案頭工作必不可少。但另一方面📘,規劃師需要跑現場、做調研☠️、摸現狀🛍️,‘七分現狀,三分規劃’是規劃行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在崔琪眼中,城市規劃是對城市空間進行安排。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那麽規劃工作到底是怎麽開展的👳🏽?崔琪舉了一個西單連廊空間提升的例子🌲。作為西城區乃至北京城最知名,歷史最悠久的商圈之一🎂,西單商圈涵蓋了西單商場、漢光百貨、西單大悅城、君太百貨等新老商廈及樓宇綜合體,每天商賈雲集、遊人如織👃🏻。新版總體規劃提出要促進西單向高品質🍖、綜合化發展,核心區控規提出西單應成為展示新時代首都改革開放成果的窗口。西單連廊看似是個簡單的過街天橋系統🐈⬛,在規劃師眼中其實是西單商業區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間系統💢,恰如“血管”🧎➡️,影響著整個商圈的“活力”🧔🏽,其改造提升成為西單商圈高質量👳🏽♂️、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機遇和抓手。
去年🕵🏻♂️🏊🏼,崔琪參與到西城區政府和市規自委組織的西單廊橋空間提升項目中🦩,負責方案征集任務書的編製👋🏻。在工作過程中➖,對上位規劃要求進行解讀與落實🍅,對廊橋建設的歷史、地上地下現狀情況、與周邊商業建築的聯通關系、一二層車行人行交通組織等都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調查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任務書的初步內容🧑🏻🎓,再通過幾十次的調研訪談、書面征集、網絡渠道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沿線16家商戶🧕🏼、人民大眾⏯、各行業專家🤝🦹、相關管理部門的意見,從而形成凝結共識的征集任務書,配合政府開展國際方案征集,匯集中外各界智慧,最終形成切實可行的連廊空間提升方案💪🏻,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實施完成並精彩亮相,形成西單特色的場景打卡點和魅力公共空間,並促進周邊業態的互動融合和高質量發展🪜。
這個項目還體現了崔琪的另一個直觀感🫸🏻👉🏻:“北京城市規劃工作越來越註重公眾參與💅🏽。在城市存量更新發展階段,規劃工作更需要百姓的聲音和參與,給大家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城市規劃工作需要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讓全民真正參與到城市規劃建設當中🕵️,從‘要我參與’變成‘我要參與’。”
城市規劃🏌🏿,一份總是充滿新鮮感的工作
作為十幾年來北京城市規劃的參與者和直觀見證者,崔琪時常會感慨於北京的發展變遷,特別是在新版總體規劃指引下👨❤️💋👨,一條條老北京胡同原汁原味地保留著、一個個街角重新煥發了生機🤌🏻,一處處景觀換了新的容顏……
崔琪說,北京城市規劃工作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始終圍繞“建設一個什麽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問題🛢👸,謀劃首都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新藍圖,時刻關註著“都”與“城”關系。

崔琪說,北京城市規劃工作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在此基礎上,根據城市發展的不同階段,結合城市發展規律,在具體策略層面會有針對性的優化。在新版總體規劃指引下↔️🧜♀️,北京城市規劃工作已經形成全域全要素全過程規劃管控與實施引導🧖🏼♂️。城市規劃體系越來越完善𓀆,目前已經形成“三級三類四體系”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其中,“三級”為市、區、鄉鎮三級,即城市總體規劃👲🏿、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即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域規劃即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三類”為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三類。四體系是從規劃編製空間🕠、規劃實施時間🤕🧘🏿♀️、規劃監督反饋修正、規劃保障運行支撐四個維度🧴,建立了相應的規劃編製體系🤞、規劃實施傳導體系👮🏽♂️、規劃監督體系🙎♀️、規劃運行保障體系。
崔琪告訴記者,城市規劃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需要不斷進行優化和完善,比如🥝,“現在北京已經到了存量發展階段,對城市規劃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更新需要關註的除了空間🧏🏻♀️,還有產權🎹、政策、社會、經濟等各個層面。”因此規劃師也要不斷學習,持續更新知識庫🧤🔚。雖然對規劃師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也能促使規劃師對於這份工作始終秉承著一種熱愛🥺,“工作17年,雖然忙碌,但每天都能接觸到新的東西,總能帶給我新鮮感🖥。”
崔琪對於城市規劃工作有自己的理解🗽,在工作過程中🫸🏽,規劃師的“規劃定力”格外重要,明確規劃師的核心價值觀是維護和保障公共利益。“規劃,總要有取舍,嚴格恪守規劃原則就不會錯。做城市規劃要有前瞻性,考慮長遠發展的目標,也要綜合考慮到可實施性和合理性。”
規劃工作也能帶來很強的成就感,崔琪至今都記得,《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審批通過時,他和同事們有多激動。在新版總體規劃引領下😵💪🏼,目前各行各業也在共同努力,老舊小區改造🧗🏼♂️、片區保護更新✖️⏬、公共環境改善、花園城市建設等一系列工作都在有序開展✳️。崔琪說,對於下一個十年北京城市的發展💇🏽♂️,他十分期待。北京城市規劃的目標很宏偉,要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