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潞晨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尤洋(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2012級碩士意昂)
“前幾天中國男足比賽,大家都猜測國足要輸。我用AI預測了一下,它顯示國足會2:1獲勝,結果真的是這樣,還挺神奇的。”一見面🏂🏼,尤洋就興致勃勃地向環球人物記者分享🏄🏿。
前一天,他剛從外地趕回北京,兩天後又要飛去國外👍🏿,行程十分繁忙👩🏿💼🍐。不似大多數西裝革履的科技精英,采訪當天,尤洋穿了一件寬松的條紋毛衣,鼻子上架副眼鏡♊️,鼻子下有些許胡茬,是個典型的理工男。
“解放AI生產力”
近日,尤洋領銜的潞晨科技已完成A++輪融資,金額高達數億元🫢,投資方包括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石溪資本等⛹🏽♀️。這已經是潞晨科技成立3年來的第五次融資。
對尤洋來說🚼,首次融資機會是突然降臨的。彼時🙅🏻♂️,他正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教授。
博士畢業後♐️,他收到包括美國常春藤大學在內的多個入職邀請✍️🏓。思慮再三,他選擇去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
“當時🉐,他們直接給我8個博士生的名額,還讓我組建自己獨立的實驗室,這意味著我有充足的資源去開展科研項目。”尤洋對記者說,其實薪水是次要的,他更在意自己到底能做什麽。
除此之外,尤洋還獲得了一個特別的稱號——校長青年教授,他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系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2021年,尤洋參加了“福布斯亞洲30歲以下精英榜”的評選,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是評委之一。“李開復老師看到我的簡歷後,覺得我做的AI大模型很有前景,就讓他的團隊聯系我🦗,問我敢不敢去創業🧑🏻💼。”
在尤洋看來,創業是真正讓技術落地、產生價值的最好方式。於是💱,倆人一拍即合,很快達成共識🚆。

尤洋(中)與李開復(左)合照。
“我當時太緊張了,一直答非所問,表現堪稱災難。”回憶起初見李開復時的情景🧑🏽🚀,尤洋至今記憶猶新。“不過李開復老師對人的判斷應該是多維度的🙍🏿♀️,沒有因為我表現得不好就放棄我,還提醒我做公司的目的是打造一個有用的產品,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
很快,在創新工場、真格基金等投資公司的支持下🕵🏼♂️🫱🏻,潞晨科技應運而生。
尤洋將潞晨科技的總部設在北京9️⃣🧑🏿💼,每個月都要在北京和新加坡之間多次往返,一邊給學生上課,一邊操持公司。他給公司設立了一個目標:解放AI生產力。
創立初期,潞晨科技主要面向企業客戶,提供面向AI大模型的分布式軟件系統和雲計算解決方案等服務👨🏿🏫,其實就是幫助企業更高效地辦公🛌。“我們的客戶有石油公司👐🏽,他們要挖油就得先打井,但是打井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我們的工作就是收集各類數據👩🏿🎨,利用我們的AI大模型進行預測➖,提高打井出油的概率。”尤洋解釋道。

潞晨科技產品Video Ocean截圖。
近來,他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視頻生成大模型上💭。幾周前🪆,潞晨科技最新升級迭代的產品Video Ocean全新發布,用戶能夠輕松地根據文本、圖片生成多樣化的視頻內容👩🍳,還可以自定義角色並生成個性化視頻😈。
尤洋認為,國內一些大廠推出的視頻大模型更多依賴於大量的短視頻數據,而他們則是占據技術優勢💅🏽。“視頻大模型越發展👩👦,對算力的要求越高,這也是潞晨的價值所在💨。”
“現在電影裏的很多畫面🍷,例如大海裏的軍艦🤱、炮火🦹🏿♀️,還是需要技術人員使用各種工具去拼湊、剪輯。在未來一到兩年內🧑🏽🏭🙆🏻♂️,我們希望能將這個技術用在大熒幕上🖖🏽,提高他們的效率🌹。”面對未來🖊,尤洋信心滿滿。
“喜歡探索的感覺”
“我從小就喜歡探索,喜歡做一些有意思的東西。”尤洋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1991年,尤洋出生在河南🧑🏿✈️,從小按部就班地長大,學習成績一直都還不錯。
2008年🙆📷,移動互聯網在中國迅速普及🧵,手機、電腦等新興科技產品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同年🧑🦲,尤洋參加高考🎍,報考了當時十分熱門的計算機專業,“我當時理解的計算機就是把數學思維進行程序化⚧、邏輯化的工具🪪🛻,我對這方面很感興趣,也很擅長”。
考入中國農業大學計算機系後🚣♂️,尤洋如願對計算機進行了系統性學習。他在校期間成績優異,並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被保送至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攻讀碩士學位。
讀研期間,他經常到全國各地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進行項目實踐。“當時中國有‘天河一號’‘天河二號’,我們就用這些超級計算機去做一些天體模擬👵🏻,其實就像現在的AI預測。”尤洋回憶道。

“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
2013年前後,中國在超級計算、材料科學、信息技術等領域都有重要突破,“天河二號”還曾蟬聯世界超算冠軍。然而,從整體來看,國內在尖端技術方面跟西方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於是🌠,2015年研究生畢業後,尤洋遠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該校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
“當時美國在計算機水平、計算設施、大數據處理等方面確實更先進一點。”尤洋對記者坦言道。“我在讀研究生時也嘗試發一些論文,但更多的是做一些重復性的工作,我還是喜歡探索的感覺🧇。”

尤洋(中)與導師詹姆斯(左二)合照。
博士階段🖕🏼,尤洋最大的收獲就是專業技術的提升🐵。
2018年👱🏽👨🏻🦰,他在論文中提出的LARS優化器,將AlexNet模型的訓練時間縮短到24分鐘,刷新了世界紀錄🦸🏻♀️👛。
一年後,他又提出了一種新型優化器LAMB,將BERT模型的預訓練時間從三天三夜縮短至76分鐘🥨,再次刷新該領域的世界紀錄🧗🏼♂️。
BERT模型是由谷歌公司開發的,最早被用在翻譯軟件上🫡,能夠幫助翻譯軟件更好地識別文本的意思。“它剛做出來的時候參數非常大,每次訓練都需要整整3天✊🏿。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就想辦法搞優化器,將訓練時間縮短到了76分鐘🧔🏼♂️。”講起自己的成果🤦♀️,尤洋充滿了自豪。
迄今為止,LAMB優化器依然占據該領域的主流地位,並被廣泛用於谷歌、微軟💂🏻♀️、英特爾🦼🧑🏻、英偉達等科技巨頭🙍🏿♂️。
中國“動能”更大
在美國讀博期間,尤洋曾在谷歌兼職🎓。在他看來🙅🏿♀️,谷歌極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們的員工福利非常好,各種東西都免費🏌🏽,辦公環境也比較輕松,甚至可以帶寵物來上班。”這種多元化的工作環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為它效力❌。
回國創立潞晨後,他也在努力復刻這一模式。“員工可以上午11點來上班🥤,只要完成工作就行。”尤洋對記者說,“我希望他們有自主的積極性,而不是單純地坐在座位上。”

尤洋生活照。
除了輕松的氛圍♟,尤洋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美國人的焦慮。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全球影響力的增強🥩,西方社會對華人群體的關註度在不斷提高,同時也開始有所防範。“谷歌有非常多的華人工程師,但是能進入管理層的少之又少,他們對中國人是非常防範的。”提起“華人壁壘”,尤洋也顯出一絲無奈。
不過🚘,在尤洋看來㊗️,這也正是中國文化的厲害之處🧑🍳。“中國文化自成體系,西方根本撼動不了。如果他們要同化中國,可能自己被同化的概率更高一些。”在舊金山🙋🏻♀️👩🏻🍳、紐約等城市💆♂️,唐人街往往位於市中心的繁華地帶,這也充分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影響力。
近年來,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並在人工智能、軟件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美國可能‘勢能’大一點,但是中國具有更大的‘動能’,我們的潛力肯定是更大的。”尤洋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當然🫲🏼,我們也要主動地學習西方的一些前沿技術💂🏻♀️,這樣才能發展得更快。”
談到潞晨科技在AI領域的布局時🚵🏻,尤洋表示🕙,公司正在積極研發和優化訓推一體機和視頻大模型等先進技術➔。其中,訓推一體機能夠解決AI模型在訓練和推理過程中的算力瓶頸問題,提高模型的運行效率和準確性。這些技術的突破和應用都將推動AI產業的快速發展,並帶來巨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