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寧, 1981級機械系壓1班,現任文思創新軟件公司董事長。
公司名稱 文思創新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綜合得分 150.673
2006年營收(萬元) 23884
三年營收平均增長率? 77.73%
企業領先性 5.222
製度領先性 4.808
行業領先性 5.185
企業創新性 5.111
成長性 5.111
點評:
世界產業中心轉移規律的必然使得中國在未來30年將成為IT外包服務的中心,而文思多年來積累了對接世界級客戶要求的能力🧜🏽,而創業團隊的穩健和專業也是重要因素
王王月 凱洛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合夥人
文思創新世界在“外包”之中
正是通過把握全球研發資源向中國轉移的趨勢,陳淑寧才得以讓公司重上快車道
文/本刊記者 何斌
像很多小公司一樣♥︎,一個項目催生了文思創新軟件公司的誕生🧑🏽🏭🧛🏿♀️。只不過,陳淑寧幸運地遇到了IBM這樣有實力的“伯樂”。
1995年👃🏻,陳淑寧從美國剛剛回來🥌🤸🏼♂️。由於陳淑寧曾經參與了IBM OS/2操作系統的開發工作,一位IBM亞太區的高層人士找到他,希望他能為IBM OS/2中文版操作系統提供測試和本地化服務,並建議他成立一個專門的公司。就這樣,最終這個項目得到了兩萬美元的收入,也定義了文思後來的發展方向。
陳淑寧是程序員出身,早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並取得華中理工大學碩士學位。在創辦文思之前,曾經帶領團隊開發出比中文之星還要早的Windows中文平臺外包工作,可以說是操作系統方面的專家了🧍🏻。
1996年,文思公司接了一個很大的單子,這就是IBM的Eagle計劃,這是一個服務器系統連接的項目。此外還有很多產品的項目在進行,包括數據庫👩🏿🦲、交易管理👨🏻🦼、Webserver👨🏻🦳、電子商務等。“IBM是一個很負責的廠商👮🏽♀️💽,他們很註重對供應商的投資🔱,也經常監督我們做事情🥗,我們從他們那裏學到了很多東西。”陳淑寧認為。正是在與IBM合作的一年間,文思的業務水準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嚴謹的工作流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下,文思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鍛煉了一批經驗豐富的本地化開發隊伍🦫。
隨著文思在業內的影響的不斷擴大👚🖌,微軟也在1996年開始了和文思的接觸🫸🏻,並最終成為文思最大的戰略合作夥伴之一。陳淑寧曾經問微軟為什麽會和當時的文思合作,得到的回答是:能為IBM提供高質量服務的公司🤾🏼♂️,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後來👳🏽⚠,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都成為文思的長期客戶。
盡管文思的業務在公司剛成立時就得到了穩步的增長🏋🏻♂️,但到1999年的時候,陳淑寧發現公司這種簡單的業務模式逐漸成為其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因為本地化業務畢竟位處價值鏈的低端,雖然能為公司帶來較高的利潤,但不能有效驅動公司的快速全面發展,而接下來的兩次經歷讓他下定決心做出重大調整👩👧👦。
1999年初,一個國際知名的銀行🕖,因歐元的啟動需要對現有的ERP系統進行大規模升級和改造,並就這個項目進行招標。盡管文思得到應標的機會🪂,但對方最終評審的時候,文思無法提供足夠的理由來證明自己能夠實施如此巨大的工程,這個項目最終被一家菲律賓公司中標。這讓陳淑寧開始考慮,不能將自己的業務局限於本地化🧑🔧。
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面。同樣在1999年👩🏼,由於激勵機製不健全🚴🏿♂️,文思聘請的一個總經理離開了⛵️,同時帶走了很多的高管。這也讓正處於發展初期的文思受到很大的震蕩🫃🏿,陳淑寧不得不開始反思企業的企業治理結構是否需要改善👩🏿🚒。
當時🈸💖,印度的公司抓住了“千年蟲”帶來的產業機會,實力和規模迅速升級。全球軟件外包行業在1999年迎來了發展的高潮🧑🏽🦲,而中國的大部分IT外包企業卻坐失良機,沒有取得快速的發展。
之後,陳淑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淡化家族企業的成分,同時開放股權,與職業經理人共享利益。很快,陳淑寧就為文思打造了一支新的管理團隊。現任首席行政官周穎以及執行副總裁的陸建新,就是在1999年進入公司的。
接著,陳淑寧和他的管理團隊開始著手向“高端業務”轉型。但是轉型並不順利。“高端服務的附加值高👩🦯➡️,對整個業務的驅動面很廣。但是當時市場需求相對比較少🤲,擴展性也比較差。”另外,高端服務的主要目標客戶是大型企業👨🏻⚕️,他們往往需要整套的IT服務💺,而不是簡單拆分項目單獨運作。
經過幾年的探索,到2003年💆🏿♀️🧑🏻🎓,文思終於明確了自己的定位和業務模式👩🦳。“其實企業的業務定位必然需要一個逐漸調整的過程,早期都是不成熟的,不知道該抓哪一塊。”在陳淑寧看來🧝🏼♂️,“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形成了為價值鏈提供全套的服務。目前文思在高科技行業𓀒、金融服務業、製造業、零售與分銷業、電信業等領域具備全面的專業能力,為客戶提供企業解決方案、質量保證和測試⛺️🦘、應用軟件開發與維護🎒、本地化與全球化等服務,全面覆蓋整條價值鏈,這在保證業務穩速發展的同時也增強了業務的拓展能力。”
2004年,國內IT外包行業發展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整個行業出現了新一輪近乎爆發式的增長。在經歷了近10年的創業期的動蕩和調整之後,陳淑寧沒有再錯過這一波新的浪潮。
在陳淑寧看來,這一輪的增長得益於全球研發資源向中國轉移的趨勢🐗。“中國將要成為全球第四大研發中心。從全球的研發格局來看,只有美國的競爭力還在持續加強,德國和日本都在走下坡路,中國則是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增長。因此🩱,對於我們而言,研發服務外包是目前最大的機會✬。”
從2004年開始,文思創新以每年人數翻一倍的速度擴張♨️🦹♀️,現在已經超過3000人🪀,要知道對於軟件外包公司來說,人丁興旺也就意味著生意興旺。現在看來🤌🏿,文思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文思已經完成兩輪國際風險投資,2005年,文思引進了美國DCM和聯想投資註入的1千萬美元👩👩👧👦,次年,紅杉(Sequoia)、DCM、聯想投資又再次註入3000萬美元📩🏋🏼♂️。獲得資本支持的文思創新👨🏻🍼🤴🏼,通過幾輪並購在關鍵領域拓寬了業務範圍,加強了企業競爭實力。
引入國際資本後的文思,也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面對業務需求飛速增長的國際市場,文思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充足準備👨🏽🦲。
(《中國企業家》 轉自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