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cbkja3.cn/cache/6f/aa56d/90d9d.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cbkja3.cn/func.php on line 244
 楊絳先生新書出版:思考人生終極意義-意昂体育
  • 新聞中心

    楊絳先生新書出版:思考人生終極意義

    2007-09-21 |

    楊絳,本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1911生於北京。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3-1934年在意昂体育平台讀研究生;1935-1938年留學英法,回國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意昂体育平台任教。1949年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譯作《堂吉可德》等。“文革”後主要的散文創作成果是《幹校六記》。另出版有《楊絳譯文集》以及近年出版的《我們仨》。

    近日,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該書顯示了作者對人的生死、靈魂等問題的思考。《走到人生邊上》一書共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楊絳關註了的問題,人的靈魂、個性、本性,靈與肉的鬥爭和統一,命與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等問題。融會了文學、哲學、倫理學、精神分析等學科的知識,並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後一部分則由註釋《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的多篇散文構成。在《〈論語〉趣》一文中,楊絳提到,錢鐘書和她都認為,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子路而不是顏回,最不喜歡的是不懂裝懂、大膽胡說的宰予。
    本書不是封筆之作
    楊絳在書中稱,自己三年前患病住院期間,一直在思索《走到人生邊上》這個題目。回到家後好像著了魔,給這個題目纏住了,想不通又甩不開,然後通過讀書幫助自己思索。按照她自己的話說,“這篇短短的小文章,竟耗費了我整整兩年半的時光。廢稿寫了一大疊,才寫成了四萬多字的《自問自答》。”“在思索的過程中,發現幾個可寫散文的題目。我寫下了本文的草稿,就把幾篇散文寫成《註釋》,因為都是註釋本文的。費心的是本文,是我和自己的老、病、忙鬥爭中掙紮著寫成的。”

    據本書責任編輯,商務印書館郭紅說,“楊絳老人頭腦很清晰,這本書不能算是她的封筆之作。”
    主題:追問人生價值
    每個人遲早都要面對死亡,無論是佛教、道教還是基督教,對於死亡都有一套自己的解釋系統。《走到人生邊上》可以看作是楊絳對於生死以及人的本性、靈魂等哲學命題的一次終極思考。按照她自己的說法,“我試圖擺脫一切成見,按照合理的規律,合乎邏輯的推理,依靠世紀生活經驗,自己思考。我要從平時不在意的地方,發現問題,解答問題;能證實的予以肯定,不能證實的存疑。這樣一步一步自問自答,看能探索多遠。好在我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無黨無派,也不是教徒,沒什麽條條框框阻礙我思想的自由。”因此,本書更多的只是楊絳先生的個人感悟,少了些羈絆和束縛。
    《走到人生邊上》與我們的思考邏輯大異其趣,一些只存在於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被楊絳先生從記憶的深源和生活的隱秘所在發掘了出來,諸如農民講述的“鬼打墻”,楊絳自己到過的兇宅……除此之外,楊絳還引用了孔子對“神鬼”的看法,以及古書記載,據此推斷“誰也不能證實人世間沒有鬼”。不過,楊絳並不悲觀,她從萬物之靈的角度為人類和人類文明及其價值進行了肯定,並提出人需要鍛煉和修身,繼而追問人生的價值。
    不難看出,楊絳的思考有著一條清晰的脈絡。從人一產生意識就被困擾的生死問題到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探求。如果說,楊絳以前的著作主要局限於文學,那麽《走到人生邊上》則純屬從經驗出發的形而上學。對於這樣的思考來說,純粹作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判斷並無意義,更無法用科學的眼光來進行評判。畢竟科學並非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唯一法則和標準。
    然而,這並不表示我完全認同楊絳先生的觀點。在我看來,人所要面對的真正難題在於,在荒誕的現實和無法把握的命運中追尋生命的意義。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楊絳這樣的思考。

    (來源:廣州日報 轉自 中國經濟網)

    相關新聞

    • 272024.05

      關於《錢鍾書楊絳親友書劄》

      楊絳先生晚年最後做的一件她認為很必要的事,是親手銷毀了錢鍾書先生和她本人的日記,以及某些親友的書信。雖然我覺得很可惜,曾多次勸阻,但未能讓她回心轉意。其後不久,我應約往謁。那天恰巧保姆小吳休息回家了,是楊先生親自開的門。經過走道時,她指指左側的壁櫃說,“一些保留的讀者來信(一般均已讀過)都用紙箱分盛了摞在裏面,將來連同我們近年收存的報刊雜誌的評論等,一同交清華檔案館保存。”那天在她的臥室聊天談...

    • 022022.08

      但使文章能壽世,不求聞達以驕人——《我的百年人生——吳宗濟口述史》新書出版座談會隆重舉行

      吳宗濟先生(1909.4.4-2010.7.30)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現代語音學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語言研究所或語言所)研究員、語言所語音研究室主任、國際語音科學會議常設理事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等職。近日,記錄吳宗濟先生生平的《我的百年人生——吳宗濟口述史》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該書由魯國堯策劃、吳宗濟(生前)口述、崔樞華整理撰寫,忠實記錄了吳宗濟先生極具傳奇色彩的...

    • 282021.09

      《清華周刊》影印出版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舉行

      9月25日,《清華周刊》影印出版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由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聯合主辦。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副館長魏大威,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副書記向波濤,以及來自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意昂体育平台等單位的專家學者40余人出席座談會。座談會由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黨委書記蔣耘中主持。

    • 022011.12

      謝耘主講西階論壇:對創新的思考——產業,個人與組織

      “清華西階論壇”第十七場於11月24日晚7:00在我校西階報告廳舉辦,電子工程系意昂謝耘應邀就“對創新的理解”這一話題結合他的經驗與感悟為清華學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 062008.10

      錢鐘書夫人楊絳將出版傳記 記錄98年風雨

      來源:京華時報2008年9月27日9月26日三聯書店透露,錢鐘書夫人、著名作家楊絳傳記《聽楊絳談往事》即將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並計劃於10月8日在全國各大城市同步上市。據稱,該書作者為教育家吳宓之女吳學昭,書中記錄了自楊絳出生至98歲的經歷。楊絳在為該書所作的序言中稱“征得我同意而寫的傳記,只此一篇”。新書將於10月8日全國同步上市。據三聯書店透露,《聽楊絳談往事》實際上相當於一本楊絳的自述。作者吳學...

    • 102023.10

      人生如棋 學會“復盤”與思考——專訪杭州亞運會中國圍棋選手柯潔

      在杭州亞運會圍棋項目男子個人賽決賽中,中國選手柯潔摘得一枚銀牌。在比賽前幾天,新華社記者對柯潔進行了專訪,聊聊他近兩年的經歷、成長與感悟。“討厭從前的自己”圍甲聯賽跨賽季18連勝、中國圍棋史上最年輕的“八冠王”……翻開柯潔的職業生涯履歷,輝煌的成就讓人驚嘆。但這名26歲的中國圍棋第一人卻說:“討厭從前的自己。”9月28日,中國選手柯潔在杭州亞運會男子個人賽半決賽中對陣日本選手一力遼。新華社記者 龔兵 攝...

    • 262016.05

      楊絳 寫完人生這部大書

      這位與辛亥革命同年,走過105載風雨的老人,終於寫完人生這部大書,留下她的文字,她的思考,她的風骨與情懷,任後人沉思與緬懷。

    • 142011.11

      西階論壇 徐洪亮:對中國能源發展的思考

      “清華西階論壇”第十五場於11月10日晚上在我校新水利館407報告廳舉辦,水利系徐洪亮學長應邀為清華學子做了題為“對中國能源發展的思考”的精彩講座,並和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智慧和人生感悟。

    • 102023.11

      袁驍 | 熱潮下的冷思考

      袁驍,現任北京大學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博雅青年學者。他於2012年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17年在意昂体育平台交叉信息研究院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分別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2020年加入北京大學前沿計算研究中心。研究興趣包括量子計算、量子信息、量子資源理論等。

    • 242012.10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