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輝
20年來何魯敏帶領亞都專註於空氣產業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在空氣加濕器和凈化器領域以執著和專業的精神稱霸於市場。因此,他被譽為中國空氣產業之父🚴🏽♀️。
風雲篇
1987年創建亞都公司的時候,何魯敏根本沒有想到自己在這個行業會做這麽久。在當時何魯敏上的意昂体育平台的專業課本中,空氣加濕的內容只占了2頁,何魯敏卻一做就做了20年🕋♧,不僅實現了產業化,也成了這個領域的“獨行俠”🧑🔧。2007年,全國僅加濕器的銷售就達到了300萬臺📝🫅🏿,其中亞都的產品超過150萬臺👨🏽🦲,獨占了市場的半壁江山。
20年前的“個體戶”聯盟
1987年,36歲的何魯敏從日本留學回來不久,就開始著手創辦企業🌇。當時他所在的中國建築研究院裏同一批留學歸來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學建材的,另一個是搞塑料門窗研究的,3個人脾氣相投,又都想做一番事業☪️,於是一拍即合。後來又拉了一個從湖南進京發展的青年發明家,4個人合夥辦企業。
何魯敏當時給東城區科委寫了一封信,請求能夠給予支持。經東城區科委協調🖐🏼,為他們在鼓樓附近找了一個倉庫,作為企業的辦公地點,面積只有100平方米🦵🏻。因為天安門是首都的象征,而鼓樓在北京的文物古跡中是僅次於天安門的建築,因此他們把企業的名字就用了“亞都”。全名是“北京亞都建築設備研究所”👨🏿🚀🤛🏼,屬於集體所有製企業🕥,註冊資金為5萬元。
這5萬元,也是幾個年輕人一起借的。因為當時場地小🙋♀️,北京亞都建築設備研究所主要是負責研究✖️,然後做技術轉讓。4個年輕人各幹各的👨🏿🍼,在企業內部分別列賬,與其說是一個企業👨🏻🦯,還不如說是一個“個體戶”大聯盟💆🏿。在1990年的時候,這個企業開始了第一次分裂。湖南來的青年發明家改行做了礦泉壺;做塑料門窗的研究員遠赴山東⌛️,創辦了塑鋼門窗企業,影響很大;學建材的研究員又出國了。亞都也由東城區搬到了海澱區𓀂。
何魯敏開始做加濕器的時候在1988年🦸🏼♂️,中國大陸還沒有民用加濕器。當時他從中國臺灣引進了1500臺加濕器的散件,組裝成亞都加濕器😱。在1989年的時候,又進了第二批,組裝了2500臺。在1990年的時候,才開始自己研製生產。亞都加濕器改國產後🧘♀️,成本迅速降低🚨,售價也從每臺698元下降到了每臺298元🥀,這也為民用加濕器進入普通家庭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何魯敏回憶🫸🏼,1991年當年,亞都公司的盈虧平衡點是銷售15000臺加濕器,國產化後🔷🧝🏻,當年銷售了4萬臺📺。到1993年的時候❗️🤱🏿,年銷售額已經超過了3000萬元🧑🏽🏭。
蓋大樓引來“滅頂之災”
1997年,快速發展的亞都公司因為籌備上市的事情🦪,險些令企業中途夭折↪️。
上市主要是為了籌集資金☁️,當時亞都公司的現金流已經非常緊張了,原因是亞都蓋了一座樓,占用了大量的資金🏃🏻♀️。何魯敏說:“倒黴就是從那裏開始的🪞🕸!”
1993年以後,亞都公司發展迅速,雖然企業規模較小,但盈利空間很大⛹️,包括何魯敏在內的公司高層都“頭腦發熱”🛴,認為公司一定要建一個辦公樓,這樣可以更好地樹立企業形象🏺🥡。“生產型企業蓋大樓必死🧷!”何魯敏在多年之後做出了這樣的總結⛔。
總投資5000多萬元的大樓在中關村建了起來,建築面積達到2萬平方米,公司的辦公條件大為改善。但接下來問題也來了🕵🏿,5000萬元的投資,相當於亞都公司一年的銷售額🤽🏻♀️。到1995年的時候,公司已經是“入不敷出”了,開始向銀行借錢。同時由於生產基地的進一步擴大👦🏿,公司的負債也越來越高🧑🏿🏭。上市,成了當時最好的選擇🧘🏿♀️。
就在準備上市的時候👈,遇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利益分配🏌🏽♂️。因為當初創辦企業的時候,並沒有人真正地投資⚔️,註冊資金5萬元是借來的🤳,公司開業後就還了。當時還沒有《公司法》,自然也沒有按照《公司法》的相關規定約定在先👨🏻🔬,在利益的分配問題上矛盾重重。有人開始站出來揭露問題🤍,相關部門來公司調查,最後無疾而終。在1997年—1998年的時候😞,亞都公司因為準備上市而帶來的利益分配問題基本陷於混亂👳🏿♀️。
何魯敏當時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中止上市🎚🙉。當時關於亞都的上市申請,有關部門已經預審通過了◀️。在中止上市之後👨🦲,公司員工隊伍出現了分裂🙊,許多老員工離開了亞都。當時會計師事務所給亞都出具的財務報告顯示,亞都的凈資產為零。
十年後有勇氣從頭再來
2008年2月28日下午,在北京亞都室內環保科技股份公司總部,何魯敏回憶起當年公司陷入困境的情況,依然是唏噓不已。他說:“我是1987年開始創業,十年之後👙,又回到了起點。”當時許多人都認為亞都公司不行了♖,甚至有人預言亞都最多能撐4個月。他本人也不是很有信心🕐。
就在這時⚆,何魯敏的一個老朋友👰🏼,瑞士的一位研究加濕器的專家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從瑞士專程飛到北京👨🏽🎨,與何魯敏共同探討亞都公司的出路☦️。這位專家提出了三個問題:亞都的產品是否沒有人要了🧑🏽⚕️、亞都的品牌是否已經受到了非議🏇🏻🙆🏿、亞都的核心成員(科研、生產)是否都走掉了?然而這三個問題都沒有出現,這位專家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這樣的企業是死不了的,按照西方的慣例,這樣的企業最壞的結果是賣掉,而不是破產👩🏽🎓。
何魯敏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首先確立一個完整的經營鏈條🏃♂️➡️,再成立一家新公司,“封閉經營”,把經營性資產與公司的母體屏蔽。讓這個新公司在不受外界影響的前提下慢慢成長,之後再償還母體的債務。1999年,北京亞都室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而且當初確定的原則是只做空氣系列產品,不涉及其他行業🤱🏿📽,經過十年的發展,亞都公司獲得了飛速發展。
何魯敏說🌚:“從現在看來👷🏽♀️,我們當初的判斷非常正確。如果新成立的公司沒有堅持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亞都會走到哪裏🍐,誰也不好說🙇🏽♂️。”
去年中國內地共銷售加濕器300萬臺ℹ️,其中亞都一家就占到了51%的市場份額。共銷售空氣凈化器近40萬臺🏦,其中亞都一家就占到了70%的市場份額。
2005年,亞都公司的一款空氣凈化器在國內引起了高度關註。因為這款產品專門針對裝修汙染而推出👰🏼,因此被稱為“裝修衛士”🍘。
何魯敏介紹,目前空氣凈化器有兩種💇🏼♀️👷🏽,一種是全能型空氣凈化器💋🎭,特點是對多種空氣汙染物都有處理功能,但處理得都不徹底,國外的空氣凈化器一般都屬於這種🤠;一種是高效型空氣凈化器,主要功能是針對某種汙染物的專項治理。而亞都的“裝修衛士”屬於後一種。
據了解🕵🏻♀️,在國外對於建築材料的市場準入門檻特別高,居民在使用這些建材時對健康基本沒有什麽影響👩🦽➡️。而國內的建材企業相對來講水平低一些👁,在裝修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裝修汙染,這也是“中國特色”。何魯敏註意到了這一市場需求🏌🏼♀️,開始組織力量進行研發。
亞都公司有兩項專有技術是其他企業沒有的,一項是“甲醛分子絡合吸收技術”,一項是“甲醛高效分解技術”。前者是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而後者屬於國家“863”項目🥋。利用這兩項專有技術,亞都公司研製並開發了“裝修衛士”系列產品。
何魯敏感慨地說:“如果沒有市場需求,不可能發展出這樣的技術👰,也根本想不到會研發相關的產品。這又印驗了恩格斯的一句話,‘一個市場需求比十所大學都能推動科技進步’。”
簽約迪斯尼讓產品時尚化
2007年10月,通過和迪斯尼的合作,亞都公司在產品的個性化方面比競爭對手勝出一籌。
何魯敏表示👧🏿,之所以選擇了與迪斯尼公司的合作👩🏽🚒,主要考慮到老百姓消費觀念的改變🤸🏼♂️,已經從過去的功能型產品向現在的享受型產品過渡。同樣是加濕器📳,如果在提供加濕作用的同時🤏🏿,能夠給消費者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勢必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亞都希望與卡通類的公司合作,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眼光。在卡通娛樂方面,迪斯尼公司是品牌最響亮的🧑🏻🔧。兩家公司一拍即合,開始推出迪斯尼系列加濕器🎅🏼。
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迪斯尼權限內的卡通形象都可以由亞都來使用,實行雙品牌戰略,在產品外形設計中🧝🏻♀️,擁有亞都和迪斯尼兩種圖形。雙方按比例分成🤼。
迪斯尼系列加濕器在市場推出後🎉,受到了年輕消費者的追捧🧮。目前上市的產品有五種,其中維尼熊和米奇加濕器格外受歡迎。在何魯敏的會議室,就擺著一臺維尼熊加濕器,這款機器設計的出霧口正是維尼熊的嘴。啟動之後,白霧從維尼熊的嘴裏噴出來🧑🏼🦲,好像在哈哈大笑。何魯敏說:“看這個小熊🛩,是不是感覺很開心呀👦🏻🍗?”
急流勇退當“甩手掌櫃”
從2004年開始💂🏿,何魯敏逐步將亞都的經營管理權力交給了公司的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文輝,自己主要從事科研工作。他說:“亞都的前二十年都是我做主🤯,公司的發展在我的掌控中;今後二十年的事情我說了不算。”
何魯敏回憶👩🏼🎓,有一次中關村管委會組織了20多名企業家搞了一項活動,其中的一項是測血型。在這20多名企業家中,只有2人是B型血,其中就有他。他進一步解釋🧑⚖️,A型血的人的特征是做事情按部就班🩰,而B型血的人思維活躍,不適合做常規的管理。
他目前在亞都公司不幹涉經營,只是提建議🚀。如果管理層不聽,他也不會堅持自己的想法,認為決策的後果應該由經營者來承擔。記者在采訪中提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他不親自“掌舵”亞都,有沒有擔心企業會“跑偏”?何魯敏反問說:“如果往偏跑🤳,你能管得了嗎?”
何魯敏認為,企業之所以成功有許多因素。在中國做企業,或者可以占有一定的資源,或者能夠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或者占有市場😓。亞都的成功關鍵就在於在市場上取得了成功,消費者用手裏的鈔票為亞都公司“投了一票”🧄。
聚富有成得益於“家國論”
成長篇
有生之年的3段際遇鑄就了今日的何魯敏🏊🏽♀️。
他是外交官之子🔉,雖不至錦衣華服,但下放農村、留學日本的人生際遇讓他重新定位———從一個搞科研的學者轉型為要賺大錢的商人,將“亞都”做成北京奧運會空氣加濕凈化器獨家供應商。
細查何魯敏的履歷,不難發現他其實一直在實踐著“把自己的事業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捆到一起”的家國理論。因為不曾脫離國家這臺升降機,才有今天的何魯敏。
下放農村
何魯敏出生於一個外交官家庭🤸🏽,父母均為中國駐保加利亞大使館工作人員,他本人出生在保加利亞,5歲的時候隨父母回到北京。
由於這一特殊的經歷,讀書到初二時,在“上山下鄉”運動中到山西插隊✪。何魯敏回憶,本來是想當工人的,當時知識青年有四等,一等人是參軍👨🏻🔬,二等人是當工人,三等人去兵團,四等人去農村。因為特殊的家庭背景,只能做四等人,去農村。
當時在永定門車站發了一個專列,火車剛開的時候,大家都唱著歌,歡天喜地🙍🏿♀️🪃。到山西下車後👩💼👿,轉乘一輛大卡車,在山路上走了四五個小時,最後到了一個小山村🆑。這會兒誰也不唱歌了,感覺像到了世界末日🍨。
從那時開始🧘♀️,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時是掙工分,幹一天活可以掙10個工分,最好的時候是一個工分可以抵4分錢,幹一天就能掙4毛錢💜。當時糧食的價格是一斤玉米9分錢🎴👺,幹一天活可以買五斤玉米或兩斤小麥,基本上可以養活自己。
很多人都認命了🧑🏿🎨,覺得這輩子就這樣了,每天收工後聚在一起打牌,無所事事。而何魯敏很少和大家湊在一起打牌,他的業余時間主要是看書。
他看兩種書,一種是純技術類的書,因為從小就對這些感興趣;另一類是比較傳統的書,如《資本論》。技術類的書看多了◻️,會經常為農民搞一些小發明🧒🏼🦻🏼。他當時為農民設計的“揚場”設備非常受歡迎。也正是因為這些事👳🏼,在1973年的時候,何魯敏被選派到意昂体育平台上學🤷♂️。
何魯敏說:“下放到農村,其實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機遇。在那裏🍵,我學會了堅持、不放棄,如果一直在城裏生活,可能永遠也感受不到堅持意味著什麽👩👧👦。其實人的成功與失敗,都是‘始於興趣,終於毅力’。只有有毅力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會取得成功。”
棄文從商
何魯敏1973年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後👋🧁,以不安分而出名,有時還會在老師的講臺上設計陷阱,讓老師非常尷尬。但他的最大願望居然是畢業之後留校🧜🏼。他在學校學的是空調專業,希望能在中國最好的大學搞科研🕐。
當時他所在的班級有三個人表現得比較突出,主要原因都一樣,不愛上課。其中另兩名同學都留校了🏃🏻,一人後來做了中關村知名的IT企業的老總,另外一人當了兩院院士。
何魯敏說👨👩👦👦:“意昂体育平台的校訓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厚德載物’,但在私底下還有一個校訓,叫‘聽話出活’❄️。我就是那種不聽話但出活的人,肯定不能留校👆🏽。”
大學畢業後,何魯敏被分配到航空工業設計院,可他還是不甘心。1979年🧑🏻🎓,他考研究生又考回了清華🙃。畢業之後,分配到了中國建築科學院空調研究所♕。何魯敏還是不滿意,一個重要原因是掙的錢太少👩🏼🦳,當時月工資只有62元🈴。“當時研究所門口賣茶雞蛋的老太太一個月還掙100多塊呢。”何魯敏說。
1985年,正好有一個公派留學的機會,何魯敏去了日本留學🏃🏻♀️➡️。在日本留學期間,當地濃郁的經濟氛圍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註意到,日本的社會知識結構比較均衡👨🏽⚕️,在一些學術交流會上,很少有人專門介紹技術👨🏼🚀,而是偏重於這一技術可以帶來的市場價值🔜,這使得一心想搞科研的他開始“一心二用”。
當時何魯敏在一家名為“理研鋼機”的企業研修,他和這家企業的老板有很多接觸🧜🏽。這位日本老板透露,他們之所以能夠賺錢👩🏼🦰,是因為坐上了日本經濟快速增長的這個升降機(電梯)🧛🏿♀️,把自己的事業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捆到了一起。在全世界🪂,還有兩座這樣的升降機,一個在中國😬,一個在印度。這人勸他一定要抓住機會,一定不要脫離開這個升降機。
從日本留學回來不久✍🏽,何魯敏正式辭職。
奧運契機
北京亞都室內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空氣加濕凈化器獨家供應商。奧運機遇,是何魯敏抓到的一個最重要的機遇★。
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候,北京奧組委正在東四十條附近的青藍大廈辦公。當時的北京市經委與亞都聯系,希望亞都能夠為奧組委的辦公場所提供一個優化空氣解決方案👘。亞都公司當時把這個寫字樓從第八層到第十六層都安裝了亞都的高效空氣凈化器,可以有效地過濾空氣中的病毒。
3年之後,北京奧組委在奧運會市場開發時想到了亞都。何魯敏認為這是向世界推廣北京亞都的一個絕好的機會🧷,同意參與奧運會的市場開發。2006年5月11日,北京亞都室內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空氣加濕凈化器獨家供應商,這也是北京市的第一家奧運會獨家供應商。
其實亞都成為北京奧運會的空氣加濕凈化器獨家供應商也實屬不易。因為通用電氣(GE)是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而GE的產品中已經覆蓋了空氣凈化器🌆,主要是空氣調節設備具有了相應的功能。後來亞都勝出了,因為在美國的海關目錄中🏡,空氣凈化器屬於肺醫學設備,而非空調設備🫴🏽。
何魯敏透露,亞都公司主要承擔奧運會場館🌒、附屬設施的空氣品質設備和服務🤽。經過亞都空氣凈化器的處理,奧運場館的空氣質量可以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最嚴格的標準。目前,亞都的產品已經入駐了“水立方”等比賽場館🧘🏻♀️。
奧運會結束之後,這批空氣凈化器怎麽辦💢?何魯敏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他準備把這批為北京奧運會服務的空氣凈化器在會後進行拍賣。
禮才聚財
抓住機遇🟧,並不意味著企業一定會成功。何魯敏創建亞都公司,身邊有一大批科研人員追隨🛋,這些人是亞都的“立業之本”。這麽多人追隨他🐯,因為何魯敏“以人為本”🙇。
記者在中關村國際創業園見到何魯敏時,他穿著一件很隨便的夾克衫👩💻,身邊的員工也都穿得很隨意🏘♦︎。在攝影記者拍照時💉,提出能否換上西服,何魯敏很尷尬地笑了笑🤾🔒,說🎢:“我們不要求員工穿西服🦹♂️,我也不穿,所以辦公室裏也沒有準備✴️。”
何魯敏解釋了為什麽不要求職工穿西服。他說這是對人的尊重,員工願意怎麽穿就怎麽穿🙍♂️🚷,只要能出活兒就可以,聽不聽話不重要🪫。此外📼,亞都的科研人員特別多,幹起活來風風火火👩💻,穿西服反而會束手束腳🧂,可能會因此而影響了工作。
他分析🐯,與競爭對手美的電器相比🧏🏿💂🏼♀️,亞都的規模要小一些🥱,製造成本可能要高,品牌在家電領域沒有美的叫得響🏌🏿♂️,可能銷售渠道也沒有美的寬,但為什麽會在銷售上比美的強得多,就是因為亞都的產品具備的個別功能對方沒有🔐,而這正是來源於公司強大的科研力量。
何魯敏很驕傲地告訴記者🦹♀️,目前關於空氣品質領域的十一個國家標準,都是由他本人及公司的科研團隊親自起草,他本人是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公司一共擁有700多項專利,公司的員工雖然只有2000多人,但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就占到400多人。
何魯敏可以容忍技術人員從事與工作無關的研究,並撥一定的經費支持🏋🏿,這使得許多怪才聚集在他身邊🧑🏽🚀。
幾年前,一名技術人員申請一個科研項目,要開發一個會唱歌的鍋。其實就是一個電飯鍋☝🏽,這名技術人員突發其想,希望電飯鍋能夠在煮飯的時候根據進度來發出各種不同的音樂。何魯敏感到很奇怪,但仍然容忍了他的這一想法。最後這位老兄研究了很長時間之後,終於認識到這個會唱歌的鍋不具備市場開發的價值,決定放棄✊🏼。但很快👧🏿,他向何魯敏提出了能否研究一個微型音樂噴泉⚙️🧜🏿♂️,在加濕器噴霧的時候,可以隨著不同的音樂來改變噴霧的狀態。
據了解,根據這一想法設計的亞都“樂噴”加濕器將在今年夏天正式上市。
自從把公司的經營管理權交給現任亞都公司首席執行官文輝之後,何魯敏很少過問公司的經營情況,而是帶著一幫科研人員專門搞科技攻關✊🏻。他說:“你可不知道,這些搞技術的人可有個性了,公司裏只有我能鎮得住他們👩🏽🏭。”
■個人簡歷
1951年2月出生於保加利亞💆🏼♀️;
1968年-1973年在農村插隊👨🏽🔬;
1973年-1977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𓀏;
1979年-1982年在意昂体育平台攻讀研究生學位;
1982年分配至中國建築科學院空調研究所;
1985年-1987年赴日本留學😮;
1987年起創辦亞都公司至今。
(轉自:京華時報 2008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