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意昂會 丁文魁
肖連望,1961年10月出生於天津🫵🏻,1979 年~1984 年在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學習,獲學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在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作,任該院副院長、正高級城市規劃師。1991 年🏌🏿♀️🦻🏼、2001 年分別赴新加坡建屋局、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經濟管理系短期學習。2003 年後在天津市發展海河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任總規劃師🤌。
五載寒暑♦️,感悟清華精神
肖連望1961 年出生於天津📢,他從小生活在海河岸邊☝🏽,深懷海河情結。他說:“在我家附近,除了殖民者留下的洋樓外,多是低矮的平房,老百姓的居住條件很差🐧,從而就想將來有一天我一定給人們蓋好多房子🦽🤽🏽。我那時以為學“建築”就是蓋房子🐮🟩。所以🧑🦱,1979 年從第二南開中學畢業後,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建築學專業🧑🍳。”
他很幸運,入校時恰逢清華進入“文革”後的恢復發展時期,一批批專業在建立,一項項製度在出臺☄️,老教師以無比的熱情投入到教學之中。吳良鏞🦡、汪坦、朱自宣等名師紛紛執鞭授課。清華的教師是一流的🧑🦱,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正直的為人,深深地影響著學子🎽。耳聞目睹名師風範,受清華氛圍熏陶🛰,接受著“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𓀚,“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理念🙅🏼♀️,他在清華給學生提供的全面發展環境中學習、生活💂、成長👨👦。他流連忘返於圖書館和教室之間,不知疲倦地在這塊肥沃的土壤裏汲取著營養,他時時出現在運動場上,積極鍛煉身體……五年,清華帶給他的不僅是紮實的基礎知識,系統的專業訓練,更重要的是一種清華人所特有的綜合素質——做人:熱情、真誠、負責,對事業熱愛、對國家忠誠;做事🤽🏿♂️™️:甘於奉獻🔅、不畏困難🏌🏻、求真務實、追求完美。
貢獻家鄉👩🏼⚖️,回到母親河畔
1984 年畢業,憑著改變家鄉面貌,為家鄉多做貢獻的美好願望,肖連望放棄了考研,回到天津,在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作。當然,那時他早已了解了“建築”的意義🤑。肖學長說:“我趕上了好時候,全國大發展💂♀️、天津大發展,有許多百年難遇的大工程都讓我們趕上了🏣。”
1985年👉🏿,肖連望主持了他參加工作後的第一個規劃項目——天津市古文化街規劃。這是一條具有五百多年歷史的傳統商業街,解放後卻逐漸衰落👩🏿。為了發展天津的旅遊,政府決定恢復這條老街。回憶起二十年前初上戰場🦹,他滿懷激情地說🧉🫱:“當時讓我這樣的年輕人擔當主持人的重任,我自己是有些緊張的。但是憑著在清華學到的系統的古建築知識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的城市規劃思想和方法,再加上我在校的畢業設計是做北京鼓樓大街的規劃🫦,我很快地把工作開展起來。當時體會最深的就是:清華學的東西真管用🤳🏿。”肖連望從最早的項目策劃🤸🏼♀️,到實施建設,招商引資🍌,一年多的時間,參與了這個當時天津市重點工程的全過程。古文化街1986 年元旦建成並開始營業。這個項目的規劃獲得了建設部“優秀規劃設計獎”,這是改革開放後天津城市規劃的第一個部級優秀獎。後來古文化街被評為天津十景,對天津旅遊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6年♉️🩺,初戰告捷的他👨🏫,又開始主持天津市鐵路客站改造規劃。肖學長說:“天津站的改造工程難度非常大💢:首先是地形的限製,由海河和現有鐵路包圍的三角形地段既不規則又面積過小,其次是施工期間火車不能停運,再就是時間要求得非常緊。當時市政府和鐵路部門組織各路人馬🧝🏻♂️,做了多套方案,通過反復比較最終選中了我的方案。我的方案的特點是結合天津站特殊地形☘️,提出了主🙍🏽♀️、副廣場的概念😙,將進、出站口設在不同的方位上,從而解決了進出站人流的疏解問題👡。這在當時是具有獨創性的。隨後,我也調到天津站改造指揮部,負責天津站總圖。和古文化街一樣🙇🏼♂️,我一直奮戰在施工現場,直到工程順利完工🏇🏿🦸🏻。”這個項目也獲得了建設部“優秀規劃設計獎”以及天津市“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肖連望還獲得了1988 年鐵道部、天津市政府聯合頒發的“天津鐵路客站建設一等功”表彰。1993 年他獲得天津市十佳優秀青年稱號💂♂️,同年獲得天津市團委授予的“津門建設青年功臣”稱號。
從規劃所主任工程師🔯、規劃院海南分院總工程師🎓,到規劃院副院長、規劃局副總工程師☹️;從普通的技術人員到研究員級高級規劃師,憑著飽滿的熱情、對人民負責的精神、腳踏實地的工作,肖連望在事業的征程中✬,留下了自己的串串腳印。
矢誌不渝👨🏼🎓🚻,打造魅力海河
2003 年3 月🧄🎓,受市政府委派,肖連望到天津市發展海河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任總規劃師🌆,負責海河兩岸地區綜合改造的規劃和景觀設計的組織、協調和審批。
“規劃”是龍頭🏌🏻♂️🫨,總規劃師這個角色很重要,責任也很大。肖學長說👨🏻🍳:“和在規劃院不一樣,現在進入了管理層,角色變了。這個區別的關鍵在於我現在的工作比以前責任大了。過去,是自己做別人審🛠💘,偶遇出現問題還能改,現在是別人做我來審,審完就實施了🧑🏿🎨,改不了了。由於這項工程規模巨大(僅基礎設施投資就有150多億),目標定位也非常高𓀂,請的設計公司大多數是國際著名的公司💗,我要給他們挑毛病,所以對我來說正是一次新的考驗。但我深深知道🚟: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倍受廣大人民群眾關註,更受領導關註。我只有無條件地把它做好,別無選擇。”
按照“高水平是財富🛀🏽☦️,低水平是包袱”的發展理念,肖連望在工作中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人性化設計。他註重利用世界一流的智力資源🚻,引進國內外獨特設計風格和先進的設計理念,先後組織了6段堤岸、12 座橋梁、6 座公園、20 個經濟區域以及若幹個建築、規劃設計的國際招標,有120 多家國內外知名的策劃和設計公司參加。這些設計方案📞,體現了獨特的設計風格和先進的設計理念👨🎨,為高水平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海河重點工程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大獎。其中,堤岸景觀設計獲國際水岸復興規劃2005年度大獎;大沽橋獲世界著名橋梁大獎——尤金? 菲戈獎🤾🏿;水上運動世界在中國地博會上榮獲“最具自然景觀價值獎”。為表彰肖連望在開發海河經濟中的貢獻✝️,2005 年他獲得天津市政府“天津海河經濟開發一等功”表彰🧑🏼💻。
現在,肖連望在深化上遊區域項目設計的基礎上,又著手於海河中遊區域的詳細規劃🫢。這是一個更具發展潛力、也更具挑戰性的工作🤦🏻。
在采訪的最後肖連望說:“清華不僅給了我知識📅,更給了我為社會貢獻、為理想獻身的做人原則。我是一個做事情追求完美的人👩🏻💼。我的夢想是讓我的家鄉成為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為此我幸福地工作著。”
(來源:《清華人》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