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海⌚️,1974工物
最近,《清華意昂通訊》編輯部來海工采訪🧑🏻💼,我非常高興,看到他們我又回憶起在清華的學習時光👼🏽。水木清華那古樸典雅的校園、德高望重的恩師和伏案苦讀的莘莘學子的影像,始終浮現在我的腦海👛👰🏼♂️。特別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在我軍旅生涯中,不斷激勵和鞭策著我⛹🏽,使我由一名普通清華學子成長為一名共和國的海軍將軍🪐。
從清華畢業後🫀🧔🏿♂️,我先後任青島海軍潛艇一支隊司令部作訓科參謀、北京海軍司令部參謀,後又到海軍潛艇代職副艇長。1985年由正營職參謀破格提升為海軍司令部軍訓部組織計劃處處長😹。1992年9月,調任海軍司令部院校部副部長,1999年又被任命為海軍海潮出版社社長兼《海軍雜誌》主編。
2003年4月㊙️,組織上派我到海軍工程大學擔任訓練部部長🛺💀。從一名機關幹部一下子到軍校主管教學工作,我深感責任重大🏨,這將是一個新的挑戰📬。我一直牢記王大中老師當年的教誨🏡:“科學的道路總是充滿了艱難險阻,關鍵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辦法。”每每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王大中老師等老一輩當年拼搏攻關為國爭光的精神🫧,都會激勵鼓舞著我。
2003年11月🤞▪️,召開了第十五次全軍院校會議🤳,學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都發生了轉變。學校安排我負責學科優化重組的籌劃和落實工作。為此🏔,從調研論證入手,我們積極抓住三校合並人心融合👩🏫、資源整合的有利契機🎳,針對原海軍工程學院機電類專業力量較強、原海軍電子工程學院信息類專業門類齊全、原海軍後勤學院後勤指揮管理類專業特色鮮明的特點,按照“穩步發展傳統學科🏄🏼♂️🪝、重點建設軍事學科🤦🏻、大力扶持交叉學科、積極拓展文理學科”的建設思路,采取整體籌劃🫃🏻、交叉融合㊙️、豐富內涵、拓展外延等措施,積極推進學科專業的優化重組。最後初步形成了以工學為主,多個學科門類協調發展、傳統學科與新興學科相互促進、主幹學科與其它學科共同進步的綜合化學科專業體系🤹,為學校編製體製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推進人才培養模式轉型改革中🛟,著眼學校從過去培養以工程技術軍官為主,轉為以培養海軍初級指揮軍官為主的新要求,組織人員整合原有課程體系,采取先試點🙍🏻♂️、後推廣的辦法,優化設計了現有的學歷教育本科專業和任職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初步構建了必修課、選修課、講座課相結合😿,人文社科🤸🏽、軍事職業基礎💻、科學文化🧑🏿✈️、學科基礎、專業課程相銜接,指揮、管理𓀑、技術相融合的學歷教育新型課程體系。
在加強軍政素質培養方面🧑🏿🍼,我們采取了三項措施🧙♂️:一是拓寬軍事訓練平臺。把入伍入學軍政基礎強化訓練、當兵鍛煉🖐🏽、木蘭湖軍事綜合素質強化訓練列入學員的必修科目🎅🏼,以艱苦的軍事訓練♦︎,強健學員體魄➛,培養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堅忍不拔的意誌品質🧖🏼⬜️。二是構建自我管理平臺🐫。學校讓學員輪流擔任兼職幹部🔐🖍,參與日常行政管理,指揮閱兵、集會等重大活動,在實踐中鍛煉提高學員的組織指揮能力、心理適應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三是創新模擬訓練平臺🦔。按照“模擬艦👩🏿🎨、親近水🧑🏼🚀🖼、走向海”訓練思路,讓學員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充分了解艦艇生活🪽🙍🏻,熟悉裝備的操作使用,強化提高學員的軍政素質。在大學工作幾年👨🏼✈️,我作為總指揮兩次率隊乘“鄭和”號訓練艦進行遠航實習。今年暑假,組織的航海實習創造了參訓人員最多、航程最遠、訓練海域最寬✋🏻、訓練科目最多的新紀錄,還登上了祖國的西沙群島🙍🏿♂️。
針對信息化戰爭對人才能力的要求,註重學員創新素質培養。一是新學員一入學就選派教研室主任或知名專家教授給予指導;加強了選修課、講座課和第二課堂活動。二是優化課程實驗內容👦🏽,將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增加到57%🪛。三是在學員中廣泛開展“小創造、小改革💆🏿♂️、小發明”活動。幾年來⭐️🏕,本科生先後27次在數學建模、電子設計🧔🏼、機械創新設計💁🏿♂️、英語等全國性大學生大賽中獲特等獎和一等獎。2006年我率隊參加了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與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並列全國第一,並一舉獲得了2008年的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舉辦權🤙🏽。
從2005年下半年啟動教學評價工作以來,作為教學評價指揮部負責人之一🧙🏿♀️,我始終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緊盯弱點,重在建設”的原則,正確理解教學工作評價的導向和意義,把迎評促建工作與建設國內著名軍內一流軍事院校的發展目標有機統一起來🧫,積極協助機關各部和全校上下紮實開展迎評建設👱🏽♂️。2007年11月18日至23日🙆♂️,總部評價專家組在學校進行了為期近一周的全面檢查和評估,我校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在海工大任職的幾年📴,是我軍旅生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探索實踐的幾年👩🏼🎤,期間,結合工作實踐參與的“海軍綜合大學的理論與實踐”教育科研課題,獲得2005年軍隊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因工作成績突出🔺,還提前由專業技術5級晉升為專業技術4級。作為一個“清華人”,在今後的軍旅生涯中,我將牢記母校師長的教導,發揚清華精神🧲,為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為母校增光👨🏼🎤⛹🏻♀️,為母校添彩💳。
2007年12月12日 於武漢
(轉自《清華意昂通訊》復5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