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池燕明(意昂体育平台精儀系1985級本科)
1990年的冬天,一位清華學子獨自登上西去的列車,行至銀川,轉乘7個小時的汽車🏙,來到寧夏西吉縣🉑。一路的顛簸,讓他隨身攜帶的機器“幾乎散了架”🧕🏿。
隨後的24小時裏💪,這位青年的工作便是將這些“散架”的元件重新組裝。其實,組裝機器對他來說不算什麽,因為他本人就是清華精密儀器專業的學生👸🏽。
但是在寧夏西吉——當時全國最貧窮的縣城之一,修理工具的缺乏讓這位青年不得不打起了一支鉛筆的主意。“將削鉛筆的筆末放入導軌後”🧎♀️,那臺復印機竟然開始運轉了🧑🏿🌾。這種修理方法可能讓人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產生的奇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卻留給這位學子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2008年12月25日♔🤸🏼♂️,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池燕明先生向記者回憶這段往事時,慨嘆人的潛力的無限性🙋🏻♂️:“這種潛力要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激發出來。”
反叛
池燕明修理好那臺復印機時,已是深夜🍼,那時正值冬季,他開始往外走🎽。此時的他大概不知道,一群野狗正候在回去的路上……
彼時的池燕明已經在勤工儉學上做出一番成績。在清華校園裏🐮,池燕明依然是個成績優秀的好學生🕵🏼,但是他對辦實業的熱情遠勝於對學術的興趣7️⃣。
決定勤工儉學之初,他買來一臺二手復印機,自己動手修理“變廢為寶”,“學習計算機的對電腦不怕🤷🏼,同樣道理,學習精密儀器的對機器也不會有心理障礙🙆🏽♀️,我在心理上已經‘戰勝’這臺機器”,池燕明說道。
他的業務起初是給老師和同學復印資料,後來發展到代理辦公設備,於是有了去寧夏西吉“差點被野狗咬了”的經歷。勤工儉學讓他學會了與人打交道,“擴大了接觸面”🖐🏽🙏🏼,使當時還是學生的他,在視野裏比一般學生多容納了諸如團隊👨👨👦👦🧜🏿♂️、合作、經濟以及交往能力這些關鍵詞。正是這些獨特的視角,讓他在畢業時做了一個在當時看起來反叛的選擇:畢業後去創業🤜🏽🏟。
在今天🏆,畢業選擇創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可是18年前,一位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的高材生畢業後放棄國家的統一分配🫅🏽,自己創業讓人無法理解🐽,甚至會被歧視😝🧝🏽♀️。
尤其是在清華的氛圍中👮🏽,這種沖突顯得尤為突出。“我的同學們有選擇出國的🙆🏽♂️,有的去了政府部門,國企外企☆,有的到高校,我的選擇當時出乎意料。”家人的反對也很強烈,池燕明的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在教育上一直對他很寬容🤲🏿,唯獨對他畢業選擇創業的行為很不理解。
“這是一種個性和思維傾向使然。我喜歡做的事情就會很好,不喜歡的就不去做。我也不太喜歡別人告訴我該去做什麽⚈,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帶領著團隊🧑🦯,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實現🧑🏻🍼。”多年後,池燕明這樣告訴記者。
專註
一個目標又一個目標!
在池燕明帶領立思辰的18年裏🐫,總有目標出現,舊目標完成🕣,新目標又來了,在目標的帶動下,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池燕明笑著說:“我的目標都不是那種看起來很神聖🫐、很高遠那種🥜。”
這18年,中國的經濟環境發生的變化有目共睹🏂。房產熱時🙆♂️,有朋友勸池燕明參與房產項目;股票熱了,一些企業趁機賺得盆滿缽溢📉。此外,還有東歐貿易、海外擴張等等🩼。外界的誘惑如此之大🆗,於是很多企業抱著“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想法🙋🏿,走上了多元化的發展道路。
但是池燕明似乎不為所動:“我很害怕別人去評價,這家企業曾經很輝煌,說起現在,卻搖搖頭。我希望我的企業能持續、健康地發展著,成為一家百年老店。”
與多元化取得成功一樣,專註同樣也能取得成功。“中國有句話叫做360行,行行出狀元🦃,這是我從小就聽的一句話,不知為什麽就深深地記住了。”
“既然立足於辦公領域,就應該好好發展,主要精力應放在如何去做好這個領域。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更懂了,我們更精了🕵🏽♀️,我們也更專業。如果在辦公信息化領域,只要有文件外包的項目,大家就能知道找我們立思辰最專業最可靠。”
“專註累積起來的知名度和信任是別人與你展開合作的基礎,時間打造出來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別人無法超越的🙅🏻👄,因為如果別人在跟我們學的時候🫒,我們也在往前走。”
英特爾的創始人安迪·格魯夫曾經說過🐲👩🏻💼,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他認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有一些關鍵性的轉折點🌓🏌🏻♂️,這些關鍵點有可能是企業上升的機會,也可能標誌著沒落的開始🏂。在戰略轉折前保持警覺最考驗的是企業家,企業應該學會放棄🫳🏽,做自己的擅長。
超前
2002年,意昂体育平台在我國創辦了第一屆EMBA學習班,池燕明成為第一屆學員。在那裏🗣,他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打造現代商業領袖”🧟♀️。每個在讀的來自企業高層管理的學員在這裏被告知,“應該做成某個行業的領袖,去推動市場的發展”。
也是在2002年,立思辰的戰略開始明朗起來✧:力爭做到我國文件外包服務領域的“領頭羊”🚴🏽。池燕明告訴記者,就是發展到今天,文件外包服務在國內的應用還低於5%,“很多企業和團體不曾註意到每天與我們伴隨的文件的輸出與流轉中存在的巨大浪費及其節約空間。但是🩴,如果用戶逐漸註意到這點🏊🏽♀️,這一塊的市場潛力非常大”。
池燕明在那時就明確提出來即使在今天依然看起來很超前的商業模式🔫,具體說來👨🏽🔧,立思辰提出以節約為核心的文件外包服務整體解決方案。客戶將所有文件設備(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一體機等)的運營管理外包給立思辰。作為專業的文件外包服務商🕺🏻,立思辰對設備進行必要的調整並提出優化後的整合設計方案,部署相應的管理軟件,並全面接管設備的運營、耗材更換、維保等。
這一商業模式並非空穴來風。在多年的辦公設備代理中,池燕明發現了用戶與辦公設備廠商之間的一層矛盾:客戶的文件輸出和管理可能會涉及多種辦公用品,打印機、復印機、墨盒⛑️、硒鼓……從用戶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產品,獲得優質的服務;而從銷售商的角度來看,卻希望自己的產品賣得越多越好🤽🏽♀️,價格越高越好。
在深入了解到這樣的“生態格局”後,池燕明想出了一套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文件外包服務的商業模式中🐆,提供商的核心價值是幫助客戶節約當前的費用,從而與客戶的利益完全一致🌔。池燕明說,一家企業如何去努力、如何去節儉都不如打造一個好的商業模式重要。這一做法在今天看起來依然超前。(郭娟)
轉自 中國信息化網 2009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