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博士訪問意昂体育平台,並做客清華論壇,在清華主樓報告廳發表了題為“應對能源與氣候的挑戰:兩個國家的故事”的精彩演講。

意昂体育平台校長顧秉林院士會見了朱棣文博士。他代表清華歡迎朱棣文博士來訪,並介紹了意昂体育平台的最新發展情況。
“我很高興能來到意昂体育平台演講,我的父母都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我感到很自豪。” 朱棣文在演講開始時說道。他從能源挑戰談起,隨後用大量數據🤹🏻♂️、圖表分析了由於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氣溫升高🧏🏻♀️🙆🏽,從而引起的極地冰蓋融化、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等問題👨🏼⚖️,指出應對氣候問題的必要性。朱棣文談到了中美兩國能源的使用情況🗞,他表示🤳,奧巴馬政府正采取積極措施應對能源與氣候挑戰。
朱棣文博士199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08年12月15日被美國新當選總統奧巴馬提名為能源部長,2009年1月正式就任。
朱棣文(Steven Chu),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國的密蘇裏州聖路易斯,他先後就讀於羅切斯特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專業學位。祖籍中國江蘇太倉。他的父母是江蘇太倉人🧔🏼♂️,現已在太倉創建了朱棣文小學👸🏼,1998年曾經訪校一次🧑🏼🔧,40年代來到美國。他們育有三子🐧🧑🏻✈️,都學有所成。朱棣文排行老二♾🙇🏻♂️。199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朱棣文非常感謝父母在學習上給了他們很大的自由度。升到中學後,父母就很少再過問三個孩子的功課➜,還一直鼓勵他們要以自己的興趣為主來選擇科系專業,一旦選定目標就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朱棣文高中畢業時,父親本不贊成他選擇物理學,認為善於繪畫的兒子應該去學建築,因為物理學界高手太多不易出成就,而且做實驗是枯燥無味🧗🏼。但朱棣文卻對物理學情有獨鐘,學問做得津津有味。
朱棣文曾多次訪問中國🤵🏽♀️。1998年6月,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朱棣文坦言,他一生有一個很大的遺憾,因為有一樣東西他始終沒有學好,這就是中文。朱棣文七八歲的時候🙏🏼,父母曾想過送他去學中文♑️,但那時的他不想和周圍的人不一樣,也不想每個星期天早上到中文學校去,所以就很反抗。“現在回想起來🗑,我希望那時父母能和我說中文,也希望當時我能繼續上中文學校,或者進行類似的中文學習🌦。”
朱棣文是在中西文化共同浸染下成長起來的,他繼承了中西文化的精髓,他的內心深處既有西方人的率真🙋🏽♂️、幽默👨🏽🎓,也有東方人的謙虛、含蓄👐。他不是那種木訥型的科學家👰🏿♀️,而是一個性格活潑開朗、充滿風趣的人。
在1993年5月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朱棣文平時很少提及自己的研究成就,甚至在父母面前也從不提起。他的母親說:“以前他每次得獎從不告訴我們👰,都是我的朋友看到報道後,剪下來寄給我的𓀈。”
在獲知得到諾貝爾獎的當天,他仍平靜如常地去上課🚵🏿♀️。他說🫃🏼,“當我想到還有更多的優秀科學家,特別是比我強的科學家還沒有獲獎時,我自然就不應該把這項獎看得有多重,我只是運氣比較好而已。”朱棣文的父母親則說👩🏻🦯➡️:“身為父母☑️,有子榮獲諾貝爾獎🏄,當然非常開心🌚,更重要的是,他替中國人爭了光。”
朱棣文的祖父朱祝年是江蘇太倉城廂鎮的一位讀書人,十分重視培養後代🏊🏼♀️。大姑媽朱汝昭早年曾留學日本;二姑媽朱汝華早年留學美國任芝加哥大學化學工程教授,是中國第一代化學家🧙🏼;三姑媽朱汝蓉🧑⚕️🤳🏿,1943留學美國攻讀化學📤,也是一名化學教授。朱棣文的父親朱汝瑾1940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1943年留美就讀麻省理工學院🤴, 1946年獲該院化工博士𓀗,先後任美國聖路易、紐約及新澤西的3所大學教授🧙🏿♀️,歷任美國和歐洲60多家石油🐦⬛、化學、導彈、核子工程及太空公司的顧問🔙;其母李靜貞出生於天津一名門之家🚓🧝🏻♂️,1945年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系畢業後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工商管理。朱棣文的外祖父李書田是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生🦸🏼♂️🥱,1923年公費留美,回國後投身教育事業,曾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長。朱棣文父兄輩中至少有12位擁有博士學位或大學教授職位。因此,朱棣文說,出身學術世家對他今天取得的成就有相當的影響🪲。朱棣文的哥哥朱築文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現任斯坦福大學醫學系教授;弟弟朱欽文21歲即獲得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親人的成就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朱棣文說:“生活在一個傑出人才眾多的家庭中,你常常會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笨蛋。”他認為和兄弟們相比,自己遜色多了🫴🏿。他在從事物理學研究時,如果三四個月中沒有重要的新進展,就會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