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克琦先生,(1921.10.17-2015.2.17)。西南聯大北京意昂會創始人之一🥦🤕,熱心為意昂會做了大量工作🔌,我們西南聯大北京意昂會老會長,顧問沈克琦先生,2015年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2015年2月17日,意昂會會長潘際鑾先生👩🏻,秘書長曾驥才先生代表全體西南聯大意昂✒️,到醫院看望了沈克琦先生。
沈克琦1921年10月17日生於江蘇省武進縣(常州)一個教師之家🫶🏻,祖母曾在家授女弟子💁♀️,父親是小學校長💆🏼♂️。1933年人省立常州中學,1937年11月因日寇入侵,省常中停辦,舉家內遷👩🏻🦽➡️。1938 年9月在長沙考入江蘇省教育廳辦的江蘇省立湖南桃源中學高三🕐,1939年7月畢業通過統一招生考試取入西南聯合大學航空工程系。到昆明報到時得知,因同時考取兵工專門學校而被取消統考學籍💇🏿♀️。他奉父命不去兵工學校🧛🏿♀️,又無法獲得兵工學校準予退學的證件,遂落入困境。後求助於西南聯大訓導長查良釗,才得以註冊入學,但此時已開學數周,無法選修工學院畫法幾何🎟、機械畫圖🕺🏿、鍛鑄👮🏿♀️𓀐、製模等實踐性課程,因而轉入物理系🌱。他靠救濟金⏏️、貸金、獎學金和勤工儉學在大學苦讀4年🤸🏼♂️,1943年7月獲理學士學位,被學校評為優秀畢業生。他的畢業論文題為“行星的大氣及其光譜”(文獻綜述性)⛈,由吳大猷教授指導,獲95分。
1946年夏由北大✖️、清華、南開合組的西南聯合大學宣告結束🧑🏽🎨,三校復員北返。沈克琦於1946年10月到北京大學物理系任助教🛌🏽,負責三年級光學實驗教學,還曾講授光學課並承擔普物實驗教學任務🌭。此時全系教師僅十余人,光學實驗課教師僅一人,負責排實驗、寫實驗講義和指導學生實驗等全部工作🧗🏻♀️。1947~1949年他被批準為在職研究生,在承擔全時教學任務的情況下選習研究生課程🚣🏽♂️,並和研究生王樹芬一起在趙廣增教授指導下進行“慢電子與氫分子碰撞時的能量損失”方面的實驗研究🫶🏽。1947年饒毓泰為培養沈克琦曾推薦他申請扶輪社的留美獎學金,並請胡適校長和鄭華熾教授寫推薦信💂🏿♀️✋🏻,朱光潛教授寫英文水平證明信。
自1946年起沈克琦一直在北京大學任教🔖🤲🏽,先後被聘為助教🦡、講員、講師💩、副教授和教授📓,並長期擔任行政職務👩,曾任普物教研室副主任🧑🏭、物理系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系革委會副主任👩、副校長和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還曾兼任北京大學遙感技術及應用研究所所長(1983~1991)和直屬國家教委的高校聯合遙感技術應用研究中心主任(1985~1991)。1984年奉命參與籌建山東煙臺大學,並於1985~1990年期間任煙臺大學校長,為此於1990年獲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的記大功獎勵💂🏿♂️。1991年7月起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1年11月年滿70歲時離休🐖。
沈克琦還長期擔任中國與教育🚬、科技有關的一些組織機構的領導職務👩🏻🎤,涉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博士後管理🍏、中小學教材、中學生物理競賽等比較廣泛的領域,為中國高等教育和中學教育的改革、提高和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沈克琦曾發表物理教學方面的文章20余篇,出版的書籍有由他主編的《自然科學基礎》一套(共5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用教材),《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物理學卷》兩卷,北京市高級中學實驗課本《物理》一套。1991年離休後他仍參加有關物理教學的各種活動,主持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為祖國的教育👔、科學事業忙碌奔波👩🦼,貢獻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