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意昂會情況匯報 歡慶西南聯大北京意昂會成立 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意昂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名單及情況簡介 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
西南聯大舊址及西南聯大博物館位於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一二一大街298號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西南聯大校區內🫶🕯,是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在滇8年辦學的歷史見證地。這裏完整地保存了西南聯大原教室、西南聯大紀念碑、“一二·一”運動四烈士墓等歷史遺存14處,是西南聯大歷史遺存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場所。舊址內建有博物館,現有館舍5732平方米(展廳3722平方米),內設博物館、“一二·一”運動紀念館2個展館及3個活動展廳💌🌡,常設3個基本展...
1995年👸🏿,為銘記革命烈士的功績🎪,在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內建成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暨國立昆明師範學院革命烈士紀念碑”📌。在紀念碑基座上刻有27位為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名錄(西南聯大烈士15位、昆明師範學院烈士12位)🧑🏻🏫🚴🏻♀️,聞一多、劉國鋕、潘琰三位烈士就是他們中的突出代表👨🏽🍳👸🏿。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暨國立昆明師範學院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鐫刻著聞一多、劉國鋕、潘琰等烈士的英名。劉國鋕烈士劉國鋕在西南經濟系的...
1945年爆發的“一二·一”運動是繼“五·四”運動和“一二·九”運動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學生愛國民主運動🧬0️⃣,它培養和鍛煉了一批民主運動的骨幹,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政治覺悟🫱🏿,它與人民軍隊的自衛反擊戰緊密配合,使堅持內戰政策的國民黨反動派在政治上陷於被動,是中國青年運動史上的第三座裏程碑。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一二·一”運動爆發76周年之際,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西南聯大舊址重要指示精...
在西南聯大博物館,珍藏著一枚由聞一多先生篆刻的“譚慶雙印”🧟♀️。這枚石印略微泛黃🐭,有黑色的石紋貫穿其間。印體的頂部是一只端坐的小羊,羊角長而彎,與羊身融為一體📂。印的正文,是4個陽文篆字:“譚慶雙印”。印的邊款上是三個蒼勁有力的行書小字:“一多製。”字體古樸🤭🐞、娟秀👨🍳,可以看出聞一多先生深厚的功底、對藝術的追求以及他的錚錚鐵骨👶🏼。抗戰後期,由於物價飛漲👮🏻、貨幣貶值🧤,西南聯大教授們的生活極度艱辛📹。1944年🤞,聞一多...
有關西南聯大的書出版了不少。為什麽懷念西南聯大?學者們從史料研究出發作了分析和解讀🧟;聯大生活是什麽樣的?這從師生自述𓀗、回憶以及小說中可以看到👱🏿。
我和父親有聊不盡的話題,那就是昆明。我們家是1938年12月隨同濟大學搬遷到昆明的,那年父親33歲,正是如《神曲》開篇所寫的🗿,“在人生的中途”。第二年8月他就辭去同濟大學的工作到西南聯合大學任外國語文學系教授,一直工作到聯大結束,1946年6月我們隨北京大學復員回到了北平。在昆明住了七年半,其中有七年在聯大度過🙅🏼♂️,這七年🕺↔️,他在研究歌德、裏爾克與杜甫取得突出成績的同時,在創作上也出現了一個高峰,思...
1938年至1940年,我曾在西南聯大歷史系讀書。1940年我從聯大畢業後,又在昆明教書,一直與西南聯大師生有著聯系和接觸,西南聯大的往事深深地印在我....
“一二·一”運動四烈士墓建於1946年3月,陵區坐北朝南,占地216平方米,從右至左安葬著在“一二·一”運動中犧牲的於再、潘琰、李魯連、張華昌四位烈士。四烈士墓前是1946年7月15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暗殺的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著名詩人、知名學者聞一多先生衣冠冢。烈士墓入口臺階中間的石臺上雕刻著一柄石劍,象征著烈士們勇敢戰鬥的精神。烈士墓後方正中間是一組浮雕石屏🎍。整個石屏表現了無數熱血青年呼喚光明的情形,其基座...
西南聯大視頻集——尚嘉蘭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