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級勵學金
2006年,81級同學捐資33萬余元設立了“1981級勵學基金”,基金每年的收益用來資助家庭貧困🦕、勤奮上進的學生🥞。10年來共資助196人次,資助金額22.5萬元👩🏻🍼。
1981級圖書基金
2011 年母校百年華誕之際🖐,為支持學校圖書館的發展,同時為紀念81 級意昂畢業25 周年,81 級同學19 人捐資95 萬元設立了清華1981級圖書基金♿️。其中25 萬元為圖書館購置了500把座椅👰♀️🐖,其余70 萬元作為基金🙇🏻♂️。用基金收益資助圖書館建設。
地質之角
【新聞中心訊】2006年4 月30 日上午,在四教北側舉行了意昂体育平台81 級意昂捐贈“校園實踐教育基地-地質之角”揭幕儀式✊🏿。兩院院士張光鬥🥅,1965 屆意昂、水利部部長汪恕誠💆🏼♂️,1982 屆意昂,工程院院士王浩🥺,1981 級意昂和其他年級返校的意昂參加了揭幕儀式。常務副校長何建坤🫲🏻、副校長汪勁松🧑🏭、校紀委書記孫道祥出席儀式。
“地質之角”四個字由張光鬥先生題寫,原校黨委副書記、校書法協會名譽會長胡顯章教授題寫了由1981 級意昂命名,建於“地質之角”中的六角木結構紀念亭“一亭”兩字💇🏻。汪勁松主持了揭幕儀式。“地質之角”項目負責人、土木水利學院黨委書記張建民介紹了“地質之角”項目的創意👨🏼🦳、建設經過及意義;1981 級意昂代表、搜狐總裁張朝陽致詞並感謝母校的培養教育;常務副校長何建坤代表學校對81級意昂的建園助學善舉表示了感謝。隨後🥎,汪恕誠🦸🏽♀️、張朝陽等為“地質之角”揭幕。
“地質之角”是由我校水利系🧺、意昂總會和建築學院聯合申報🚗,經學校批準立項的985 二期教學項目。該項目的主要經費是全校1981 級意昂為感謝母校的培養、在畢業20 周年之際捐贈的。據悉✍🏼,“地質之角”建成之後,將成為我國第一個在自然尺度下集中、全面、系統🆖🏄🏽♂️、便捷地展示典型地殼巖石和典型地質現象的校園實踐教育基地💿,成為校內外學生自由地了解地球地殼物質組成🎽、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和豐富校園文化的科學文化園地,為清華園增添一個新的亮點。
“地質之角”擬從全國主要的名山大川、大型工程現場采集三大類近百種典型的巖石標本⛄️、十多種典型的地質構造標本,36 種不同地質歷史時期典型的地層標本⬛️,集中地放置在校園一角,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在自然尺度下較為便捷、全面、系統地認識地球地殼的物質組成和各種地質現象。
“地質之角”的設計方案,歷經兩年時間,經過多次修改,努力做到“四個結合”:與水利和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課程《工程地質》以及全校本科生課程《地球與人類環境》的教學實踐相結合;與大學生的地球科學知識普及相結合🕵🏼♂️;與綠色大學校園建設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及水利系文化建設相結合。在“地質之角”的設計和建設中🐆,盡可能地體現科學⛹️♂️、藝術、自然相協調的建設理念,使巖石標本、地質現象和園林藝術融為一體👷🏼♀️;盡可能地體現“寓教於樂🤴🏼、寓教於休閑、寓教於藝術”的教學理念,使同學們在園中閑暇漫步之際也能夠觀察和了解到一些地質現象,學到一些地學知識🚶♀️;盡可能地體現“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水利系文化理念𓀇,重視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
“地質之角”的建設,將按三大類巖石的不同,分三個小區域、分三期用兩年多時間完成◻️⛱。目前已經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期的園林土建和少部分地質標本的采集安放工作💁🏻♂️。這些地質標本分別采自湖北、湖南🧿、四川、雲南♦︎、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北京等地🧜🏼。(水利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