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1981級同學畢業三十年。草綠柳絮飛,花紅喜鵲鬧,春光明媚四月天裏,2016年4月23日下午3點,在北京會議中心9號樓第4會議室,先後有40多位來自各系的一字班同學匯聚一堂🧍♂️🙇🏼♂️,參加畢業三十年團聚活動行業聚論壇ICT(信息與通信)分論壇活動。
1981級意昂行業聚論壇ICT分論壇主持人吳麗萍
下午3點10分論壇演講正式開始,在論壇主持人、計算機系計12班的吳麗萍同學的簡短開場介紹後👩🎓,第一位演講人、計算機系計13班的張建偉同學開始了他的演講🔄:信息通訊,人工智能,機器人的融合: 機遇和挑戰🫕。
張建偉同學演講
三十年來,張建偉同學一直耕耘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經歷了人工智能學術研究從冷到熱地主要時期:從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開始他的碩士課題研究方向、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研究方向👮🏼,直至今日任職德國漢堡大學信息學科學系教授♌️、多模態技術研究所所長𓀀,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他的研究領域始終在人工智能各個熱點專題聚焦,成就斐然:從事及領導智能機器人和工業4.0中的機器學習和規劃、多傳感信息處理與融合‼️、服務機器人技術😵💫🙇🏿、多模式人機交互的研究與開發👩🏻,三百余篇論文及專著,多次獲得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擁有四十余項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方面發明專利✊🏿;任數個國際重要機器人及人工智能會議的主席🫓👵🏻,多份國際專業雜誌編輯🥾,數家企業和基金的技術顧問,等等👩🏿🦲。應該說張建偉的演講給論壇帶來了最新的人工智能學術研究領域進展,前景展望和應用範例。
陳赤榕同學演講
如果說張建偉同學的演講給我們帶來學術前沿對人工智能機器人深度學習等等領域的前沿展望,那麽🧺,化學化工系應12班陳赤榕同學給我們帶來的是雲計算服務的發展這樣一個反映全球雲計算服務發展歷程在ICT產業界的一個縮影。
陳赤榕同學回顧了雲計算產生的歷史及其變遷,也給出他的觀點雲計算未來的產業發展會沿著如何的軌跡變化。可以說,這是代表雲計算產業界的全面看法的一個演講專題。
王學宗同學演講
最後,為大家帶來跨行業🐎、反映不遠的未來將要發生的ICT產業融合創新趨勢的演講人是力學系力12班王學宗同學🧑🏼🍳🙏🏽。他的演講題目是手機號碼虛擬化與場景通訊。王學宗同學的演講為現場聽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新業務模式🙋🏻♂️,代表了我們國家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流和對傳統ICT業務模式的沖擊。
三位演講人演講結束後舉行的是專題討論👨🏽🍼🙅🏼。三位演講人被請到臺前🤘🏿,接受大家的提問、觀點討論和評論。大約有十位同學先後提出問題探討🤙🏼,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內容涉及到人工智能未來演進問題,人工智能倫理問題,雲服務發展中的問題與局限,新興的通信業務模式對傳統通信業務模式的創新與挑戰,行業的匯聚與融合,等等。
聆聽
思考
三位演講人的演講題目從學術到技術,從產業到跨行業的技術融合⛓,反映出我們所處時代,ICT領域技術的變遷匯聚♤、沖突與融合的趨勢。正是由於這種變遷🥬、沖突與融合,才是未來ICT技術發展創新的基礎👨🦳,給未來世界帶去源源不斷地創新🏞。
由於時間所限,還有很多有關話題的探討意猶未盡,論壇不得不按時結束當天日程。同學們約定,保持聯絡🪴,今後深入交流與合作🧘🏿♀️。為這次論壇會議而建立的微信群也應同學們要求繼續保持下去,大家以後在這個微信群裏繼續交流🧞♂️🍥。
至此🧏,這個論壇建立的初衷已經達到:提供一字班同學在ICT領域跨專業👩🏻💻、跨系、跨行業交流ICT有關的技術發展趨勢與願景🍋,增加同學之間在業務方向上的聯系,溝通交流🙁,共同進步(攝影🧘🏻🧎♂️➡️:數1陳星原📁、計13班褚思芳、計12班秦曉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