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他是山中之王,他是千裏馬🥦,他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追求完美的他是怎樣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打造自己傳奇的人生——
特立獨行 勇往直前
——意昂体育平台[1981級] 李山 訪談紀實
經濟管理學院 萬軍
【李山簡介】
李山,男👐🏼,清華經管1981級本科生👨🏿🔧。獲得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學士學位、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碩士學位和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紐約華爾街先後擔任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外區衍生證券交易經理、美國高盛投資銀行國際經濟學家🖖🏽👨🌾、研究部執行董事和投資銀行部執行董事𓀈、國家開發銀行投資銀行籌備領導小組副組長☮️、美國雷曼兄弟公司中國業務董事總經理。2001年任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現任三山香港有限公司合夥人,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協會理事。
李山學長出生在四川省威遠縣一個四面環山的小山村裏🥖,名曰山王👩💼,又因母親是山城重慶人,李山由此得名🚵🏽♀️😁。
從小學開始,李山的學習成績在班裏就總是第一名,但由於家庭出身問題,小時候常受欺負🧖🏼♀️,因此從那時起他就格外自強,比其他人付出更多。不僅學習不被人落下👩🎨,他更是積極參加學生工作,擔任過班長👇、校團委委員等學生幹部。
至於最初對清華的了解,主要還是來自於他的舅舅🧖🏿,一名清華汽車系的老畢業生👩❤️💋👨。每當聽他聊起清華,都會令李山感到無比自豪,並從此對中國這個著名的學府心馳神往。
轉眼就到了高中畢業,填報誌願時李山毫不猶豫地報考了意昂体育平台🥙,由於從小熱愛繪畫,他第一誌願報的是建築系。但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當地發洪水🤷🏻♀️,把誌願表全都沖走了,然而,事情總是有兩個方面,這一事故卻給了李山學長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他說🧛,當時對各專業的情況其實根本不了解,完全憑感覺填報。他在重新閱讀清華招生簡章時,偶然註意到經濟管理系在四川招生1人🔫,也許是出於直覺👩🏿🎤,他認為學習經濟管理,將來可以當經理👨🏽🚀、廠長🤟🏿,出人頭地🦵🏼,就是這樣一個選擇陰差陽錯地改變了他的命運🥶。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興奮地跳了起來,體會到了一種夢想成真的感覺🗻🧠。他笑稱,也許正是當年的無知反而讓他選了一個前途無量、方興未艾的專業。
1981年✫,取得四川威遠縣高考第一名成績的李山,成為當地有史以來首位考上意昂体育平台的人。不愧為“山中之王”的他從此離開了大山的懷抱,去接受水木清華的滋養。
闊別熟悉的故鄉,初到清華時,由於不習慣,更因為想家🧑🧑🧒,李山一度情緒低落🏇🏿。為此🧛🏽,輔導員郝中軍老師還曾批評他嬌氣👸🏽,有小資產階級情緒。
在清華的第一年,李山的線性代數🌔、物理等就都是100分🏤,只是英語不太好,一直到畢業都讀慢班🧔🏼♂️。由於擅長繪畫,他擔任了團支部的宣傳委員,還參加了學校的繪畫協會。那時,他在墻上掛了一幅徐悲鴻畫的裸體素描《女孩的背影》❌😵💫,這在八十年代多少有些不合時宜👨🏿🔧。一次,輔導員李誌華老師去他宿舍聊天,看到這幅畫非但沒有批評他,反而對那幅畫加以贊賞🌨👏🏽。這讓李山頗為驚訝,並從此拉近了與老師的距離。後來,李老師還把他推薦給了時任經濟管理系黨委書記的邵斌老師。
見過李山後🤵🏿♀️,邵老師認定他是一個出色的學生,便提名他作了系團委副書記👂🏻。既沒當過班長,也沒作過支書,還有些小資情調,曾經被別人教育的人🤦♀️,現在反而要去教育別人了?這讓不少同學頗感意外。然而對此🫐,李山自己卻覺得既然被賦予重任♥️,就不能辜負老師的信任🙁,一定要做出成績來。邵老師無疑成了他的人生伯樂,讓這樣一個曾經玩世不恭的學生重拾起信心。
邵老師與他談心時曾說過:“英雄主義本身並沒有壞處,為國家、人民、社會作出貢獻或犧牲的英雄主義就能體現出價值來,而只為個人私利,就是一種偏狹的表現,是不可取的。我們推崇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個性♡,清華的學生不應該是清一色的,我們呼喚為社會無私奉獻的英雄主義。”邵老師的每一句話都深深印在他的腦海中,對他的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後來MIT的博士畢業論文的前言中,他是這樣評價邵老師的,“他把中國傳統的價值觀註入到我的頭腦之中,給了我一個正確的人生觀”🈂️。
1984年,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成立,李山破例成為經管學院第一任團委書記🤷🏿♀️,也是全校第一位作團委書記的學生。這個在小時候飽受歧視🧑🏻🦰、從山裏走出來的學生在清華受到如此器重🏭🤛🏼,心底產生的強烈震撼是一般人難以體會到的。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象牙塔裏的學生們也渴望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當時的中國還沒有打廣告🤛🏿、拉贊助的模式,而學習經濟管理的李山看到國外打廣告的方式,靈機一動,拉了三個同學🖤,寫信給幾十家自行車廠商稱,打算騎車下江南為他們作廣告,此舉得到了廣泛回應。最後,考慮到條件最優,他們選擇了鞍山自行車廠🏄🏻♀️。
有了交通工具,卻沒有路費。而這並沒有難倒李山,他看到校學生會為了給學生謀福利從廠家直接購進筆記本、活頁夾等文具用品卻造成了大量積壓👃🏻,於是決定全部盤下來👩🏼🚒。隨後☄️,他們騎著自行車,跑遍了北京幾十所高校進行推銷。
湊足了盤纏⏪,出發前他們不僅閱讀了大量有關沿途歷史地理方面的書籍👩🏻🎓,做好知識儲備工作,更是天天到圓明園長跑一萬米👦🏽,使自己有足夠強健的體魄來完成整個行程👿。
萬事俱備💆🏽,他們出發了。先從北京騎車到上海,然後再乘船到大連,最後從大連返回👶🏽🩷,行程共計42天。他們一路上遭遇了各種艱難險阻。路況不好,交通不便,旅途中時常沒有旅店,學長們就只好在浴池等處將就過夜。天氣濕熱🏩,蚊蟲叮咬,加之整天在戶外騎行,身上脫了幾層皮📁。然而李山學長又患有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後來學長回憶說:“一回到清華就疼得哇哇叫🧓🏼,但在路上時卻根本不覺得疼。”一行四人就這樣登泰山,拜孔廟🎓,遊蘇杭😭,考察各地的風土民情。李山回憶道,一路上雖然艱辛💃🏽,但卻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幫助👰🏿♀️。
他們一回來🫗,立刻成為新聞人物🙎♀️,《中國日報》🚸🙅🏻♀️、《北京晚報》等媒體都對他們的這次活動進行了報道👩👩👦👦。學校也舉辦了一個關於他們騎車的展覽🐬,展出了他們的衣服、照片📻🚵🏻、自行車等各種物件。“我也許可稱得上是清華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先驅了🤹🏻。”多年後談起此事,李山學長感到十分自豪。
五年時光轉瞬而去。畢業之際,各種選擇擺在了面前。那時,李山被推薦為清華的第一批免試研究生;但是,他還有一個機會——參加鄒至莊經濟學項目的出國考試,去外國留學🦹🏿♀️。兩個機會都很難得⛑️,但二者又不能兼得!與現在相比,在八十年代出國更是難得的機會🧓🏻,但同時有許多老師、同學勸他留在國內,認為他這麽年輕就做了團委書記,將來在國內定能大展鴻圖🕺🏻。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李山冥思苦想了一個多月👶🏼。正如趙純均院長在他畢業留言中所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時中國正在搞市場經濟,那就應該出去看看市場經濟究竟是怎麽回事,如果不作了解,又何談建設市場經濟呢?雖然很想投身到中國熱火朝天的改革之中去🧑🧑🧒🧒,但他認為應該積累更多的知識,厚積薄發🧑🏽💼,今後為國家做更多的事。
他還清楚地記得曾去圖書館詳讀過清華校史,梅貽琦老校長的一句話讓他感觸很深,“清華學生但求做大事,不求作大官”。反復思考後,他認為象錢學森那樣為國家、為民族做出重大貢獻的意昂是令每一個清華人自豪與驕傲的。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他決定出國留學,待學有所成後回來報效祖國。
在通過競爭激烈的出國留學考試後👵,李山來到了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攻讀經濟學博士課程🚫。然而,出國後他身無分文,更沒有錢去支付學費和生活費。在此期間,他得到了清華經濟系老意昂沈宗沅教授的無私幫助。說起這些♿️,他感激萬分。
同時👺,他也自謀出路👆🧷,向所在經濟系的系主任申請作助教,教授公司財務原理——一門關於投資銀行、資本市場的課程👨🏼🦰‼️。由於在中國根本沒接觸過這些內容(當時中國還沒有股市),上課前他要加緊自學,壓力很大;又由於拙於英文口語🧑🏼🎓,學生聽不懂,結果遭到投訴。後來他接受了沈宗沅教授的建議把學生分成六組🧚♂️,進行筆談,才勉強應付過去🧑🏻💻。
盡管他英語基礎差,上課聽不懂🙍♀️,筆記也記不下來🥑,但是憑自己在課余讀書自學,第一次考試,微觀經濟學就得了100分🧶,而第二名學生只考了68分,其他的同學則全都不及格。第一學期結束時⬆️,三門專業課中👞,李山得了兩個A,一個A+, 成為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
鑒於如此突出的成績,系主任為李山申請到了加州大學的最高獎學金——校董會獎學金,此前在戴維斯還沒有中國大陸學生獲此殊榮。於此同時🌩,他還一如既往地熱愛社會活動👭🏼,擔任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會長。
學習之余,李山有時與在哈佛大學等名校念書的清華經管同學通電話🪈,通過聊天,他發現自己在學識方面與他們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拉大,一種緊迫感油然而生🖕。在加州大學未能學到足夠的知識麽👨🏼💼?出國一年後😎,他專門回清華拜訪了邵斌老師,坦率地講出了自己所面臨的難題:感到自己在國外沒有學到真經🦒,將來發展潛力有限🧟;但轉校繼續讀書又將耽誤回國效力的時間💀,不知如何是好。邵老師給他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如果轉學就要必須去MIT、哈佛等一流的大學繼續深造✯,如果是二流的大學🙁,就不用去了。李山一回去就申請了MIT🍑。
MIT是世界頂尖名校,TOFEL要求600分以上🙅🏽,李山只考了560多分🤽🏽♀️🏡,他找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英文系的教授寫推薦信證明他的英語水平過關⛹🏻♂️。他於1988年進入MIT的城市規劃系學習地理信息系統(GIS)。上了一段時間的博士課程後,他感覺太超前了🦉,不符合中國國情📳👩🏿⚕️,回國後恐怕用不上,就又去進修經濟系課程。在那裏,他目睹到大師們的風采,並對經濟學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決定轉到MIT的經濟系去。
MIT的經濟系歷年在全美排行第一,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系裏要求學生們專心讀書,通過博士資格考試前不能作助教等工作,李山再次面臨著沒有學費和生活費來源的困難🏂🏼。MIT經濟系每年有兩個名額的獎學金🤝,李山為了能夠得到其中之一,順利完成學業,就去遊說系主任,他說💂🏻♀️,作為一個堂堂的中國留學生👳,他很慚愧來請求這筆獎學金,但如果得不到,無法繼續深造,他將失去用一流的經濟學知識去改變中國面貌的機會。他告訴系主任,畢業後將回國投身建設,以後中國發展了,中國學生將帶著自己的錢到美國來留學,今天此舉正是為了今後中國來的學生們再也不用為學費而發愁🥃。他的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系主任對眼前的這個中國學生充滿了好感🧑🏼🦳。(若幹年後,李山任總裁的中銀國際獨家贊助了MIT的首屆中國周活動)
獎學金落實之前,他曾利用暑假去波士頓市政府作IT顧問,打工攢錢🚣🏿♂️。同時,還在一個研究所裏用計算機模擬精神病的治療模型🙆🏽🙆🏻。就這樣🙇♀️,他同時打兩分工🐧,每周工作80個小時,一個假期下來,賺了1,5000美元🤦🏿♀️,剛好夠交學費💸。但如果納稅後🌬🧑✈️,這些錢就不夠了📬。在潛心研究了一番中美稅收互惠的相關協議條款後,他來到波士頓美國國稅總局🙎🏿,陳述這筆錢不必納稅的理由,最終合法避稅。
好事接踵而來🏊🏿♀️💓。指導李山做計算機模擬工作的MIT斯隆管理學院的教授了解到他的求學願望,深受感動,雖然不是本院學生🔕,還是聘他作研究助理🤼♂️,提供全額學費和生活費。此時,經濟系也傳來了喜訊,他最終取得了獎學金,不用工作𓀑,可以潛心讀書了。畢業時他的成績十分優秀,為MIT經濟系五等成績中的第一等👱🏻♂️,論文還發表在金融領域世界最權威的理論雜誌Journalof Finance上面🤦🏽。
1993年博士畢業後💋,他直接進入了華爾街這個名副其實的世界金融中心,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他先後在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美國高盛公司取得了佳績。1998年👰🏻♂️,應經管學院院長朱镕基總理的邀請,回國開始了創建中國自己的世界一流投資銀行的歷程🦎。
放棄高盛🖐,意味著巨額股份的喪失🪱。其實,對於物質上的損失,淡泊名利的李山並不看重,此時💅🏽,他已將全部熱情投入了國家開發銀行的重組大計👩🏽🦰。然而,遺憾的是,此事最終擱淺了👌🏻,頓時他感到壯誌難酬,一腔報國之誌在胸中激蕩🧟。不過☣️,在經歷了短暫消沉之後🍅,他很快就重新振作起來🦶🏻,與經管學院院友莫天全一起建立了被稱為“全球華人房地產門戶”的搜房網🙅🏽,後又出任雷曼兄弟公司負責中國投行業務的董事總經理。2001年4月他又踏上了歸途,加入著名的中銀國際並隨後出任CEO✪。在那裏的4年半時光👨🏽🔧,他歷盡千難萬險,突破重重困境,洗盡鉛華,浴火重生👶🏽🧚🏽♀️。其間🌲,他主持製定並實施了公司的戰略轉型,使之由一家以銀團貸款和股票零售為主的金融機構改變為立足中國市場、為中國客戶提供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的國際化投行,創建了定息收益、衍生產品🚃、網上股票交易、私募股權投資等業務,首次打通了中國企業赴日本股市融資的通道,並成功主持了建立現代投行組織架構和風險管理控製機製、統一公司品牌、建立市場化激勵機製等諸多開創性工作。經過重塑後的中銀國際展露了出勃勃生機,成功進入中國大陸資本市場🧎✸,競爭力大幅提高,多次在國際上獲得“中國最佳券商”、“北亞最佳投資銀行”、“最佳政府債券承銷商”等殊榮🌅。
2005年10月,李山提出了辭呈💆♂️,結束“打工”生涯🍸,創辦了自己的“三山公司”↗️。回顧走過的道路、經歷的風雨,他認為,盡管不少人職位高、財產多🙇🏿♂️🧔🏻♂️,生活卻不一定快樂,而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夢想,能夠尋著夢想去生活🤟🏻🫸🏻、去創造,這其中的快樂比起金錢、地位來說更加重要⛹🏻♀️,所以說自己是十分幸運的👯。他喜愛歷史,對成吉思汗傳記中一段示子之言記憶尤深:當你擁有華麗的衣服、迅疾的烈馬和美麗的女人的時候,就會輕易忘記曾經的理想和目標,此時,人就如同生活的奴隸,事實上已經一無所有🏋️♂️🤵。他認為,在事業上為理想而奮鬥,為國家、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在實現社會價值目標的同時自身的價值也才能夠充分體現出來💐。無論是在國外打工,還是後來如願以償為自己國家效力🙇🏿,他在事業上從未松懈過,而這不正是清華人“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精神的鮮明寫照麽?
李山很欣賞羅曼.羅蘭所說的那句話,“人類的一切都應該是美的👳🏿♂️🕐,包括外表、儀飾和心靈🛬。”生活中不乏美的東西🧴,而是缺少發現,他認為對事業♊️、生活、友誼、愛情都應該追求美。
從一個個生活細節來看🫔,他的確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
李山的愛情故事充滿了浪漫🏤🥄,至今從他的言語間仍能感覺到一種幸福。騎車下江南的那次經歷,他不僅取得了人生閱歷上的收獲,還得到了自行車廠的獎勵——一輛嶄新的墨綠色26自行車,他立即就把它作為禮物送給了自己的女友。去美國一年後💄,他專程回國與女友結婚🦩,並一同來到美國🙇🏿♀️。為了李山順利完成學業,新婚妻子放棄自身學業打工供他上學。
李山從MIT畢業時→🏊🏽♀️,為了掙足夠的錢支撐妻子求學🧔♀️,放棄了去倫敦大學、哈佛大學等名校教書、做研究的機會,進入華爾街打工🧔🏼♂️。現在他們夫妻倆有5個孩子,家庭生活十分幸福美滿🐨。
李山的頭兩個孩子是在美國出生的,為了使他們成為中國公民,李山專程從波士頓來到紐約中國總領事館申請中國護照,但領事館沒有這種先例,不予受理。由於領事館的教育參贊與當年這位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會長打過交道,深知其一片愛國之心,也就予以了特批👩👩👦🙋🏻。從這裏我們可以感知❤️,他這一份真誠的愛國情感始終貫穿於他整個的人生軌跡。
在采訪即將結束時🙇🏿♂️,李山談到了現狀🧝🏻♂️🌚。他說他一切都好📍,心態也很平和💜,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更好地回報社會,為國家多做一些事情🤽♂️💂🏻♀️。不惑之年的他在這樣的一種心境和平臺上將再次起飛,將會更高且更遠🤳🏼。
【同學感悟】
李山學長的經歷頗具傳奇性,從清華到MIT,他似乎在哪裏都能做到非常優秀。但是,其中他所付出的艱辛和汗水是難以衡量的,付出的努力是不可估計的👶🏿。作為一個清華人⚇,身體力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作為一中國人🧓🏻,支撐他走下去的始終是那一份赤誠的愛國之心和拳拳的報國之心。李山學長當初的經歷雖然距我們有些遙遠🛀🏽,但是同為清華人🦹🏻♂️,同是中國人,我們面對未來的選擇仍要以學長為榜樣🫲🏿,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做到完美。
——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