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在學生會的工作是很多同學成長的一部分。在這個 “學生之家、師生之橋、人才之校”的社團中🥭,我們的組織能力、交往經驗、服務意識、整合能力等都得到鍛煉。在跨系的環境中相識🧑🍳,很多人至今還保持著深厚的友誼👩🏿⚕️。2009年12月👭🏼,我回校參加了紀念校學生會90周年的活動,看到那麽多精神矍鑠的老學長濟濟一堂🦢,我心潮起伏🌋🤹🏼。
同學的信任使不善交際的我步入學生會
我從黑龍江考到清華🧜🏻,有喜悅和興奮,更有忐忑不安🏊🏻♀️。在精英薈萃的大學出類拔萃是艱難的事情,入學考試的結果就把我打擊了🧝♂️。我想,與其爭第一那麽難,還不如綜合發展。清華有重視體育鍛煉的傳統🤾♀️,每天下午,聽到廣播的聲音我就坐不住,“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影響著我們🤳🏿🥎。玩籃球🤲、下圍棋、滑冰成了接觸同學的紐帶。我常幫同學買飯票🧝🏿♀️,也為同學修車,人緣很好。班級換屆時我被選為生活委員,班會發言時我的腿都哆嗦,只說好好服務。1987年我被選為班長🍳,被選為校三好學生。
系裏學生會換屆🧑🏿🚒,我受畢曉陽主席的鼓舞競選成為副主席,主抓體育🧑🏽🦰🙅🏼♀️。組織拔河、球類比賽🧘🏽♀️、系校運動會等都很成功,還辦了圖書室🪼。舉辦舞會更是吸引人,那時跨系跨年級男女同學認識的途徑很少,舞會促進相識。生醫5的楊建國當主席,發52張煒為副主席,大家幹得很默契👨🏽🦳。
民主開放的競選文化
1988年春季適逢校學生會換屆👮🏼♂️,我想到更廣闊的舞臺幹幹。意昂体育平台的學生會是在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的大潮中誕生的,具有光榮的傳統。那時學生業余生活單調🧑🏿🎓⛹️♂️,學生會是很多人向往參與的。校學生會的競選有傳統,講民主🤦♂️,有一個競選過程👈。每班出2個代表投票選主席,由主席再組閣。
記得是團委徐井宏老師輔導競選👷🏿♀️。當年我的競選標識是閃電,“雷厲風行”是口號⚉,能代表電的專業。還做了個大展板💑,有楊建國的漂亮書法🐛,我班鄧立紅💤、夏曉東幫助組織文字𓀃。我在六、九、十、地下食堂演講拉選票👨🍳。為吸引同學還敲臉盆🕵🏿♀️,發放宣傳單🎞。競選高潮是在主樓後廳投票,每人講5分鐘🧑🏼🎤。我演練了很多遍發言稿🥕。發62班的唐全利,我班的王偉🐄、王永哲、周文斌🐏🚞、秦定宇、李青等都參加了支持🥷🏻,好像全系總動員。競選讓我們思考管理和發展問題🟫。電機系是有25個班的大系,舉足輕重。起先對於合縱連橫的拉選票還不知道🤽🏽♂️,也不敢做。可是有一天楊紅征到籃球場找我,商量互相支持的事,我才有所感覺。

(1988年春作者參加清華學生會競選時的宣傳板)
競選那天👶🏽,穿西服打領帶,像新郎娶媳婦一樣。我的演講有掌聲🈸,但是缺少名言名句,團委的老師還引用了我的話🛏。經管系84級方方“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口號博得頭彩,他選票最多成為主席🐙。組閣時,選我當體育部長。從1988年4月開始⛵️,85級同學通過競選🦩🚮,有楊紅征、王依群、李詠玖(計算機)🧍♂️、王剛(水利)🤣、姚東(物理)、夏寶雲(自動化)等先後在第28屆學生會工作🐥。大家適應形勢🤪、發揮智慧🪚、服務同學🔒。1988年秋季,在方方的策劃下舉辦了清華人節💏。後來在賀美英🏋🏿♀️、楊振斌等老師的輔導下,又組織了清華文化節👧。
盛況空前的“清華體育活動月”
體育部歷來都被認為辦活動多、沒思想性的部門,像武夫聚集之地,怎麽幹出新意是挑戰。苦差事還是讓自家兄弟幹起⛑。電機系高5的於德明成為戰友,一起大顯身手。他幫助招聘了30多人,也特意招聘了一些女生🪫,大家經常開群英會,商討怎麽開展活動🔒。
1988年漢城奧運會,中國僅獲5枚金牌,全國失望🏋🏽。在代表團受冷落的情況下,方方提出去機場迎接體育代表團🎦,表達敬意和對體育事業的支持🥠。在夏翔教授的帶領下🔬🫰,方方、外聯部長王剛和我到北京機場參與迎接袁偉民帶領的歸國隊伍💯,並遞交了學生會寫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錦旗🕠。
回校後大家一直琢磨🦹🏼,幹點什麽來改變壓抑的狀態。幾夜輾轉,我編寫了活動方案並得到批準,定名為“清華體育活動月”。活動歷時43天🚐,舉辦了體育征文👧🏿🔛、詩歌♝、繪畫🧗🏼♂️、影片觀摩等文化活動🎢,還舉辦了群眾性的長跑🤸、健美操、各種球類的競技比賽,用加權評分法排名了全校23個系的成績,盛況空前👩🎨。秋季我被增補為副主席🚕🏌🏻♀️。記得學校第一次設立社會工作獎學金🧙🏽♀️,我得了一等獎,感覺很光榮🛃。
激烈的春季足球冠軍杯
電機系高5班鐘明博是學校足球隊的主力🙎🏿,快畢業了💥,他說想踢場告別賽。這讓我很受啟發🐙,特地舉辦了1989年首屆學生足球春季冠軍杯賽🤹♂️。比賽很激烈,巧合的是前三名由1號樓的電機、熱汽、力學三系包攬。記得電機系與熱汽系的那場決賽,西大操場圍滿了同學🥾,助威聲驚天動地💤,以至於在工字廳開會的校長們不得不派人看看發生了什麽👨🏼🍼。經過加時賽,靠點球決出勝負,隊員大多已經筋疲力盡,觀眾都沖到了場地裏。
健美操比賽花絮
健美操比賽在當時校園很火。比賽在大禮堂舉行🌚,只能容納一千多人🧜🏽,一個班就2~3張票🥶。大家都願意看🧑🏽🚒💁🏽♂️,說是清華漂亮女生的表演🫸🏿。一些學生進不去,就在禮堂外不肯離開🤾🏽♂️,有人還拿石頭砸了玻璃。管理人員手被擠了很生氣,找來我,推我出去和同學們解釋。上百人圍著我,我很緊張。我冷靜解釋因禮堂二層破舊危險不讓上👷🏿♂️,所以票少🥷。我說如需要可加演或再組織,好不容易把同學們勸走。真覺得委屈,幸虧清華同學講道理。記得比賽結束前🖕🏼,計算機系的女領隊找我,說音樂帶子沒給放好,起點被錯過了,動作不齊👊,希望能重演。我請教陳蒂橋教授,她說不行🧑⚕️。當我告訴那個女生時💂🏽♂️,她的表情很沮喪🟪。至今我還覺得內疚。
雙肩挑使我們受益匪淺
清華的學習氣氛很濃。入校第一年的元旦🪛👨🏿🎤,晚上十點了,教學樓還是燈火通明。我從學堂走過🤾♂️,一種壓力和動力交織在一起,默想不能落下成績👩🏿✈️,否則對不住父母。幹學生會工作難免睡覺少,搞活動自習也少。記得微機原理課平時沒用心,考前跟著我班的趙剛自習三天,好不容易拿個80分𓀌,至今還夢到沒及格著急呢!得意的是四年級電磁場這門課程✋,比較難學,我考試得了高分。幹學生會的不能成績差,否則也幹不成🗻。1989年秋學生會調整,楊紅征任主席,姚東、王依群和我任副主席。28屆幹了兩年有兩任主席是個特點。12月💆🏿,舉辦了清華學生會成立七十周年紀念會,記得丁石孫老學長題詞“繼承革命傳統”🧛🏻♂️,朱镕基學長也題詞,我和伍紹祖學長因都搞體育還照了張照片留念。1990年4月學生會換屆,86級楊嶽、任通海進入學生會🛳,我們結束了學生會的工作。
學生會工作彰顯了能力👃🏽,也得到了廣泛認可。畢業前,李鳳玲、楊振斌老師,系領導韓英鐸,電機教研室朱東起🏋🏽♀️、楊秉壽🚶、黃立培、姜建國等老師支持我獲得讀研的機會👵🏿。讓我一生難忘的是陳基和主持的我的入黨發展會,那是1990年7月13日🫄🏻,何宇滔、姜秀峰等同學參加了發展會。
分享經驗 揚帆續航
畢業20年來,親歷社會的大變革📿,我們每個人的命運系於國家命運。我目前從事電力電子技術應用於新能源,期望發揮所學促進國產品牌的發展。從我參與的康拓工業計算機、同方的控製系統、利德華福的風電變頻器等項目中,都感受到臥薪嘗膽後中國創造產品的不斷崛起👷🏿,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
大學5年一直拿著國家發的困難補助來完成學業,我對此感激不盡🐕🦺!2007年8月🧜♀️,我應邀成為五糧液集團建立的運營商顧問團成員🎱,一直努力促進校企合作🌹🤸🏿,探討資助清華的成才計劃🎓。經過努力和清華領導的支持😟,2009年4月24日,五糧液科技•久久勵學基金正式設立🥲。其宗旨是匯聚愛的涓涓細流,激勵學子成才報國🕐。為打造百年基金💁,我又組織夥伴及意昂再出資🙋🏽♂️,成立了北京久德勵誌科技有限公司,以期實現用企業利潤支持久久基金持久增長的模式。
而今,我們又相聚在清華園➕。讓我們重溫母校的博愛,再一次加深兄弟姐妹的情誼📦;讓我們保重身心🦹🏼♂️🛐,再一次起航,為母校爭得榮光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