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今追昔憶清華
我於1967年出生在北京。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命運由此改變🦿,社會轉型也由此開始。身處改革開放的洪流中,感受著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對未來有了一個期許🏋🏿: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與領導者!於是,在高考的誌願書上,我填下了這個改變我一生的名字——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
意昂体育平台給予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那厚重的文化底蘊與豐富的人文內涵。小橋流水👨🏿🔧,楊柳依依;亭臺樓榭,芳草萋萋。這裏的每一幢樓、每一處景、甚至每一棵樹都蘊含著一段歷史;每一塊碑刻、每一座亭榭、每一尊石像背後都暗藏著一段往事。
學校環境固然優雅💆🏼♂️,身邊的同學更使我驚羨。他們來自天南海北💑👮🏻,操著南腔北調🍉,卻大多懷揣著與自己相同的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經濟管理者👳🏻。全班的32人中😿,有20余人都在高中時擔任班長等學生幹部職務,可謂人才濟濟。這些優秀的同學在學業與生活中給彼此帶來的觸動也非同一般🙇🏿。
我在學生會工作過👍,也做過班長🦟,承擔了很多為同學服務的班級事務🤽🏽♀️。許多年後,依舊與同班同學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大家一起笑談懵懂青春,回憶甘苦人生。多少躊躇滿誌🧎♂️、書生意氣,多少青春風華、憧憬幻想,都永遠地留在了青春的歲月裏,留在了清華園的春夏秋冬🦶。
良師益友話恩師
在清華經管學院學習過的每一位同學都不會忘記老院長朱镕基🧓🏿。在我求學清華的幾年中,每逢開學,朱院長都會給全體經管師生做一次報告。無論工作多麽繁忙,他都堅持與清華師生的約定。朱院長的報告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演講從來不帶稿件,言談之間,舉重若輕,針砭時弊🖱,常常深刻剖析經濟領域的問題🪽⤴️,給予我們很多收獲與啟示。到了上海之後,他還常常與我們分享在新工作環境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朱院長的人格魅力🙇♂️、工作能力都令師生們高山仰止🧖🏽♂️,而他大氣磅礴、風趣幽默、妙語連珠的演講🚵🏿♂️,多年以後依舊清晰地留在我的記憶中。他“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的鏗鏘宣言🧑🏻🎤,至今一直回響在我的心中🎯。
時任經管學院管理信息系統系主任的趙家和老師則為我們的成長指明了具體的發展方向💜。在新生入學時,趙老師為同學們做了一個報告,強調經管學院的學生應該有“三根柱子”🚣🏻♀️,即數學💇🏼、計算機以及經濟(當然,當時的“經濟”還是一個大的概念⤴️,包括金融🚻、投資、會計🤿、市場等多個分支),每個學生都應該大量修習這三個領域的課程作為基礎技能。另外🧑🏽🍼,趙老師還諄諄告誡我們:埋頭於書本之間,並不能直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經濟管理這一學科的特殊性就在於把 “知識”與“實踐”完美地結合起來,才能塑造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程佳惠老師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程老師負責教授《運籌學》課程,她授課時思路清晰,條理分明🧑🏽🎄,有板有眼。然而這門課的內容畢竟很有難度🚶♀️➡️,有一次考試,全班成績都不理想🧙🏻♂️。但程老師並沒有放松對我們的要求👩💿,而是鼓勵大家繼續努力,攻克難關🕙。程老師一直非常關心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雖然我這門課分數不佳𓀔,在課堂上還總是挨訓,但是卻與程老師相處甚好🙆🏼♀️,結下了亦師亦友的情誼🤦🏿♂️。
水木清華👨🏻🌾,人才輩出;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三尺講臺🥡,如沐春風。清華期間的知識學習、技能把握、認識提高對於我們今後的成功都大有裨益。而一位位恩師的傳道授業解惑,更是令我受益終生。
實踐考察收獲多
清華校園雖大,也只是社會小小的一隅🏮。要想乘風破浪🏥,無疑要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去。並且,經管學院也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於是我決定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在大一那年的暑假,我做了一件多年以後依然引以為豪的事情——單車獨遊👨👧👧🚕,勇闖四方🥭。
80年代中期中國國企👨🦯,已經經歷了1978年以來的“放權讓利”階段、1983年以來的“利改稅”階段🍙,政府將改革推進到第三階段👨🌾,開始實行“承包經營責任製”🫗🤳。然而🦙,當時中央、省屬企業尚可🧑🏽🦰,地市興辦的國有企業卻多數走上了一條很艱辛的道路✬。無論從正規媒體,還是街頭巷議🧙🏿♂️,我都對這些改革舉措有所耳聞💁🏼♂️。但我不想只了解一個粗略的輪廓,而是希望掌握通過親身考察得來的第一手資料🧛🏿♀️🤚🏻。於是,在那個暑假🪚,我到系裏開了一封介紹信🌄,騎著一輛自行車🛻,帶上70余元錢🏗,踏上了漫漫征程👇🏻。
我從北京市出發🙇♂️🙆🏻♂️,穿過延慶居庸關,八達嶺長城😶🌫️,途徑宣化,中途抵達張家口,最終到達山西大同👳♀️。我白天騎車趕路,夜裏找招待所投宿。有時路經鄉村➿,淳樸的鄉親們還會讓我睡在一個炕上🙋🏼♀️。就這樣,我騎著車走訪了河北、山西的數十家國有企業。其中部分經由親友聯系🙍🏻♀️,另外的則完全是自己“摸”上門。所到企業對我都非常熱情,常常是廠長、經理級的幹部親自接待🫶🏿,並且帶領我參觀廠房、設備等。我們促膝而談,經濟大勢🌇、企業改革無所不及🦌。在當時的工業價格體系下,利改稅難以形成平等的競爭環境,也難以有效激勵企業,調整價格受到財政盤子和群眾對漲價承受能力的雙重製約。企業期待國家能夠拿出更好的改革方案,幫助他們共度難關🙎🏻♂️。
那時,我對於這些問題的探討👨🦽➡️,很難提出自己的見解😸、看法。然而🐃,通過走訪這些企業,我對於時事、國情已有了深入了解👮♂️。在之後幾年的求學生涯中🗞,我常常帶著這些問題🫲🏽,不斷地思索著,探求著……
社會工作展頭角
大二時👩🏼⚕️,我加入了校學生會ℹ️。因為能力突出👩🏿🍼,再加上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升入大三以後,我開始擔任校學生會辦公室主任一職👩🏻🦽。
我所從事的學生會辦公室工作更多處於幕後,比如協助其他部門策劃和舉辦大型活動等🪳🙆🏿♂️。我在其中最大的收獲就是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記得那年校慶前後🐎,學生會由文藝部牽頭,舉辦了一次文藝匯演🧑🏼🏭,辦公室負責發放演出門票🙅🏿♀️,這就需要協調各系所的數量🐠。當時一位在團委工作的前輩就告誡我🦪:無論任何活動,開了場以後,負責人手中必須留有10張票,以應對突發情況。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完美地完成這些瑣碎的小事🛝🗻,才能做好大事。
在學生會工作期間👩🏻✈️,我與先後三屆學生會主席郭謙🏛、潘福祥、方方都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方方更是為我的職業規劃出謀劃策,對我日後的人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擔任學生會辦公室主任之後🐗🤦🏼,我又出任了學生社團——清華經管協會的會長🫴🙎,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從中受益匪淺,既拓寬了人際交往面,又鍛煉了組織和協調能力,還提高了表達水平🚱🩸。
回首大學的生活,除了上課、讀書🤹🏻♂️、作業、論文之外👨✈️,記憶中保留的還有一次次會議、活動,一次次奔走、斡旋……正是這些點滴記憶,使得我的大學生活變得生動和充實。
出國留學酬壯誌
1990年,我從清華畢業。此時☢️,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中,中國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斷加快。我也和同班的大部分同學一樣❇️,踏上了去往異國他鄉的求學之路。
從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碩士畢業以後🥽,我加盟了全球最大的商業智能軟件和服務提供商SAS公司的多倫多分公司👳🏼♂️,職位是商業智能分析師,主要從事碩士課題MIS(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領域的工作👨🦽➡️,即運用商業智能的方法幫助客戶分析數據🙆,做出決策。比如幫助銀行分析信用卡客戶消費行為,為優質客戶主動增加額度👂🏼,鼓勵消費;也預測潛在的信用不佳客戶並減少其信用額度🧕🤴🏽,甚至停掉信用卡🏉。
初入職場👍🏼,我不免興奮,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工作也逐漸顯出了單調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在外企打拼,由於文化的隔膜🤴🏽,常常難以對公司的商業運營模式有著深層次的把握⚇,“天花板效應”阻擋了職位的升遷。那麽,出路到底在何方?
此時的我🩱🔊,把眼光重新轉移向了祖國。1992年初,鄧小平南巡講話。一時間🧑🏿🎄,“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春風吹綠了東方神州🧗🏿,春雨滋潤了華夏故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奠定了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時代強音🧑🧑🧒🧒。我也在等待著,等待著一個契機的到來🦥。
報效祖國創業艱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洗雪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是一件彪炳史冊的盛事🚵🏿♂️。回歸後,兩岸三地的中國人將在血緣、地緣和業緣關系的基礎上共同構建新的經濟共同體🪟,中國經濟區必將逐漸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對亞太和世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我正是看到了這一經濟大勢🧝🏽,於是毅然做出了回國發展的決定。
我1990年畢業🛏,1997年回到祖國💇🏽♂️。自從回來以後,周圍的人都說我的“洋”味兒漸漸沒了,“土”味兒越來越重了。如果說“土”味兒指的是傳統意識、民族文化的熏陶和熔冶的話,那麽我回國以後的這12年🫃🏽,的確是一個尋找傳統💇🏼♀️、回歸自我的過程。
我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一家名為CNT的加拿大營養保健品公司中國區的總經理♨️,主要負責產品的銷售。此時,無論是我的工作還是生活🙎🏼♀️,都與在多倫多坐在電腦前寫程序的人生有了很大不同🧕🏽。以前更多的是做IT技術性的工作,從來沒有做過營銷🕯,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而當年在清華課內外學到的知識技能派上了用場🎫。在清華經管學院所學的市場經濟知識以及擔任學生幹部時練就的人際交往能力都使得我能遊刃有余地完成這些工作🧟。
2000年互聯網熱潮高漲時,周圍很多同學都陸續創業,我也開始考慮是否要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心自主創業。2000年4月🍑,一個垂直型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醫藥通誕生了。與眾多電子商務站點不同🪲👯♀️,我通過各種努力使醫藥通擁有強大的股東背景。四大股東包括哈爾濱製藥集團🆖、山東魯抗製藥集團、石家莊製藥集團和西安利君製藥集團,在醫藥原材料采購市場上具有極大影響力。
醫藥通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大層次:一是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二是企業網上招標采購解決方案;三是幫助供應商和生產企業的內部ERP與GTW實現全面無縫連接。2001年2、3月間👩❤️💋👩,石藥集團將6大品種原料藥采購移植到醫藥通網上進行競價🪱,打響了國內醫藥企業主動上網采購的第一槍🫵🏽。據石藥集團方面計算,整個網上招標的數據、材料整理統計時間,與傳統招標方式相比,從一個月降為一天,招標價格則降低了近7%,節約了1400萬元采購成本,也就是說,醫藥通通過這一天的盈利就收回了網站的全部成本🎅🏼🦸。
雖然初戰告捷,然而隨著業務的開展,新的模式沖擊了原來的利益鏈條🛁,醫藥通在傳統醫藥管理體製中遇梗受阻👴。另一方面,此刻正值互聯網泡沫破滅時期,資本市場從對互聯網狂熱追捧,陡然轉為避之不及。於是2001年9月,我向董事會提出了辭職。
咨詢行業施拳腳
面臨創業的挫折👦🏼,我也曾經一度失落迷茫。就在這時,我找到了昔日的同窗好友清華經管1984級意昂方方,他建議我嘗試一下咨詢行業。我仔細掂量這個行業:一方面,這個工作每天都要面對新的問題✢,既有挑戰性又不枯燥;另一方面⛹🏼♀️,咨詢比個人創業的風險性小,而幫助企業成長同樣能夠帶來成就感🥣。並且🧑🏼🎄,這一職業需要從業者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我之前在幾個不同領域中獲得的閱歷都會對今後的工作大有裨益。
就這樣,我投身於咨詢行業,至今不悔。
咨詢行業是一個需要思考的行業,做咨詢需要很寬的知識面,能夠從多個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並且無論任何決策,都應該建立在對企業內部運轉了解的基礎上🙆🏿♀️。
當然🧆,這也不是一個輕松的行業。半路出家的我😓,可謂是從零開始學習,在入行的前三年沒有在晚上12點之前睡過覺,加班到兩三點是常事。另外,做咨詢需要跟著客戶的時間表行動、加班、出差等,個人的時間常常難以保證🧑🏽💼。
在我的不斷學習和努力下,從科爾尼公司高級經理🧒、摩立特集團大中華區董事經理,到現在的羅蘭·貝格公司全球合夥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在過去8年中我為幾十家跨國公司✅、國有企業↖️、私企及政府機構提供過管理咨詢服務,在企業戰略👨🏿🏭、市場營銷策略、集團管控模式🍼、產業集群發展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
2008年加盟羅蘭·貝格之後🫡💆🏽,我幫助國產手機步步高確立品牌定位的過程可謂一個經典案例🤾♀️。廣東步步高電子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做DVD播放器起家的公司😑。以前☛,產品主要銷往農村,目標定位在低收入人群🍊。當時,步步高公司想要提升其手機產品的品牌形象,請羅蘭·貝格咨詢公司進行品牌定位咨詢🤘🏼。我帶領團隊根據手機市場的特點👩🏻🦼➡️🧑🏼🚒、步步高產品的特色⚧🏌️♀️,以及競爭性品牌的定位特征,確定了“自由自在”以及“活力”兩大品牌要素。步步高公司據此對產品宣傳進行了調整🧨,將目標客戶群鎖定在了城市中有活力的學生以及年輕白領,並且請韓國知名女星宋慧喬作代言人🙍🏻♂️。通過這一清晰定位,步步高手機的銷量在很短的時間就躍居國產手機的首位🚣🏿♂️。
現在,我在羅蘭·貝格大中華區重點負責消費品👱🏼、零售🧛、電信、房地產及政府等行業🏎,主要關註企業成長戰略🛴、國際化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市場營銷戰略🧔、轉型戰略及區域發展等方向🧑💼。作為合夥人,我雖然不再做具體的數據分析,但依然堅持深入項目的第一線🧙🏼,對宏觀方向的把握🤦🏿♀️🧚🏽、項目的框架指導乃至結論的驗證判斷等過程都會參與🤡。
咨詢工作的一個很大的難點是項目方案的落地💅🏼。其實在方案設計的過程中就應該考慮到落地的問題,設計中應包括對執行力的判斷、風險的考量以及戰略實施的把握等,這樣才能成熟而理性地做出判斷:是否應該采取激進方式一步到位,或者有所變通🌿。方案實施的成敗在設計的過程中就埋下了伏筆。在清華經管學院五年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給了我廣闊的視野和良好人際交往能力👂🏻,對於更好地開展項目落地有著獨到的優勢🛑。
很多清華的學生畢業以後都想投身咨詢行業🛌🤙🏼。我認為🛤,清華學生大多具有理工科嚴謹的思維💈,很適合做咨詢行業,然而他們應該補充的是對於商業運營模式的理解。可以多讀財經雜誌,多收看專欄節目,多讀書🧘🏽,多實踐👨🏿⚕️,多積累。
回顧畢業20年來的人生發展路程🐺,我十分感謝清華對我們的教育培養。我們從清華園走出時,不僅帶著諸多學科的知識🚻,也帶著對社會環境的初步體驗🧜🏼♀️;不僅帶著對未來的強烈憧憬🧑🏿⚕️,也帶著腳踏實地的做事風格👗。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還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