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嚴仁英:快樂女生的成長史記

2013-06-28 |

“我6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生下7個孩子🧔🏻‍♀️,4個女兒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正是爺爺先進的教育思想才能使我們受益🚵🏻‍♀️。”100年前,嚴仁英出生在天津西頭的一個大家族中。她的祖父是被譽為“舊世紀一代完人”的南開學校創始人嚴修🤟🏻。

  從嚴氏女學到中西女中,從南開女中到意昂体育平台👬🏼,直到27歲時在協和醫學院畢業👞,從一個大家閨秀成長為一個新式讀書人,從一個貪玩兒的女孩子成長為中國圍產保健之母🛩。嚴仁英的成長軌跡,正是近代中國社會變遷中女子教育發展的一個精彩縮影🍒。

  嚴家長房的四妹

  天津城西北角附近有一個嚴翰林胡同,因中國近代教育先驅嚴修(字範孫)家在此而得名🧚🏽‍♂️。當時,天津人稱此地為西頭嚴家。1927年《新天津指南》刊出的私宅電話中,“嚴範孫宅西頭”刊登了兩個電話號碼,分別為00341680(你沒看錯👨🏻‍✈️,那時的電話號碼為四位數🧟‍♀️,全市用戶已有1萬多)。

  按嚴氏家譜所記⛏,自嚴修七世祖嚴應翹於清朝順治年間經商北上津門💂🏻‍♂️,即定居於文昌宮以西四棵樹之地。嚴家老宅前門在嚴翰林胡同,後門在貞女大街,斜對倭瓜園胡同🅿️,東臨小石道,西邊隔粉坊胡同,為東😭、西四棵樹胡同💆🏽‍♀️。嚴家大院共有七大片院落👨🏻‍🚒,每個院落組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小院👌,院落之間由若幹條甬道連接👨🏿‍🍼。除住房之外,還有門房、車房、賬房、書房、大小客廳、廚房、禮堂、浴室、畫室👩🏼‍🦳、庫房等🫦,共計116間房屋。這其中♞,就包括後來成為南開系列學校濫觴的嚴氏家塾和嚴氏女學,成為近代中國的“文昌”之所🥕。

  19131126日🚾🩵,嚴仁英出生在嚴家大院。因其父嚴智崇正在英國,祖父嚴範孫為其取名為“嚴仁英”⏏️🔭。嚴仁英為嚴範孫長子嚴智崇和長媳鄭瑞壹的第6個孩子,也是嚴家孫輩第18個孩子,在同輩女孩中排第4位💇🏽‍♂️。雖然母親習慣稱之為“小英”🤏🏿🖋,但在哥哥姐姐眼中🔕,剛出生的“仁英”就是嚴家的“四妹”🛁。

  5歲時,小英進入了自家的豢養園(即幼稚園,古語“豢養”不惟有飼養動物之意👓,也有養育、供養之意)學習。豢養園招收的兒童年齡在46歲,相當於現在幼兒園的中班和大班。據嚴仁英的二姐嚴仁清在《祖父嚴修在天津創辦幼兒教育的回憶》中介紹,當時豢養園的小孩主要是附近的鄰居及嚴氏親友的子女兒孫💀,自然也包括像小英這樣嚴家的適齡兒童,名額在30人左右🚉。嚴氏豢養園為半日製🤾🏼‍♀️,每天的活動時間為上午9點至1130分🤞🏿。為此,嚴修專門為孩子們修建了一間高大的罩棚,作為活動室。在活動室的旁邊另辟了一間房屋,為兒童分組活動及教師休息之用。上課時,來自日本的女教師教孩子們唱歌📋、畫畫、學兒歌。那時的遊戲🏋🏿,既有“貓捉老鼠”、“老鷹捉小雞”等今人熟悉的兒童遊戲,也有拔河、套圈等競賽遊戲。

  當年👂🏻🔎,一首“公雞打鳴咕咕根兒💂🏽‍♂️,家雀兒叫喚吱吱吱”的兒歌從嚴家大院傳播出去↙️,在京津兩地廣為流傳。小英也會唱“抬頭一看👨‍🦼‍➡️,窗戶紙白,快快起來,快起來,洗凈了臉,洗凈了手📕,父母面前問早安”等禮貌歌🧛‍♀️。負責教兒歌的老師中,還有後來成為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梅貽琦夫人的韓詠華。70多年後🧑‍🧑‍🧒‍🧒,韓詠華從美國回北京定居,在她93歲壽辰之時,當年在嚴氏豢養園的女弟子嚴仁英和其表妹盧樂山曾前來祝賀👦。

  嚴範孫家的家規

  當年,小英還不知道,這些朗朗上口的兒歌就是由曾經留學的父親嚴智崇翻譯 的。1918年🧑🏻‍💼➿,嚴智崇在日本不幸逝世。一年後,嚴家四妹結束了豢養園的早期啟蒙教育🏭。畢業時,每人發給文憑👩‍🔧,男生一般升入小學,女生大部在嚴氏女學繼續讀書🌟。而這一年,正逢嚴範孫老先生花甲大慶🙇🏽‍♀️,嚴範孫與張伯苓在1919年秋天創辦了南開大學。

  晚年的嚴範孫🟰,看到當時社會上不平靜🧑🏿‍🦳,向來不許子孫特別是孫子這一輩,隨便單獨到外邊去玩兒🧑🏻‍🔧,嚴氏家風十分“嚴實”。在嚴仁英的記憶裏,在這個大家庭中💀,祖父對孩子們的要求十分嚴格,平日裏即便是祖父輕輕一句話😮,女孩們都會害怕得不敢抬頭🤾🏻,“他對我們挺嚴格的,不要大聲說話🫴🏻,不要在院子裏亂跑⌚️,有好多家裏頭的一些要求🏉。”

  作為嚴氏家庭的大家長,嚴範孫十分註重子孫的品行教育,尤其關註子孫在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希望他們“在發育其身體、漸啟其心知”之時,“遠於淺薄之惡風♜,習於善良之規範”,從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人生態度。直到耄耋之年,嚴仁英依然記得祖父為她們編寫的教女歌🧛🏼‍♀️:“女孩子要早起🚴,一起來就梳洗,父母前問早安,女兒家要柔順,跟著娘聽教訓⌛️,嫂子前有禮行🤱🏽,多體情少任性🤾🏻。”

  嚴家有一個今日看來有些苛刻的死規矩🙆🏿‍♀️,即嚴範孫要求子孫輩必須堅持記日記😱、寫作文。兒子嚴智鐘七八歲時,嚴範孫專門為他寫了一首《教子歌》🫰,說到:“念的書,留神看👨🏻‍🦳,莫揉搓⛩,稀把爛。有破的👩🏻‍🦽‍➡️,想著補,臨下學,擺齊整。” 嚴範孫除教兒孫堅持練字、寫日記外,還要求他們每周寫一封信🫏。嚴仁清回憶小時候的情景時說:“每周六要交給祖父看,我們有時不願寫🙇🏼‍♀️,但他卻嚴格要求👨🏻‍🍼,須按時上交,毫不遷就🟡。”而且🍶,他還經常細致閱讀子孫的書信、作文及日記,指出並改正其中錯誤或不當的地方。

  嚴範孫為子孫們製定了很多“家規”,如子孫在陪客人時須應身不傾倚作👷‍♀️,在習字上講究字不狂草。據嚴範孫的外孫女🏋🏼、盧木齋的孫女盧樂山回憶🆘:“外祖父認為打罵🤣、吵鬧是不文明行為🏇🏼。家裏的成員從不大聲喧嘩🛌🏼🧑🏻‍🦲、吵架。”吃飯時😨,嚴家的規矩是:飯桌上人多♈️🚴🏻,吃飯時都使用公筷。每人面前擺一個小筷子架🤽🏿‍♀️,放兩雙筷子。吃飯時不大說大笑👩🏼‍🚒,替別人添飯時用個小木盤托著碗,以防手指碰著碗邊。雖然家規極嚴,但嚴範孫對兒孫們從不打罵🪼,常常以身教代言教🤵🏽‍♀️,或用獎勵辦法鼓勵兒孫們上進。男孩們偶爾犯了錯誤📂,頂多受到“罰坐”的懲戒🐌。

  彈崩豆和抓子兒

  雖然家規甚嚴,子孫們也不得隨便外出𓀌,但嚴家大院並非死氣沉沉的“封建家庭”🧔🏿。為了活躍子孫們的生活💇🏿,嚴範孫想出了許多有益孩子們身心健康的家庭活動,舉行演劇🔕、遊戲等各種文娛活動𓀝,邀請老師教子孫繪畫、體育、圍棋等🤾🏼。放暑假了☝🏽,祖父會帶著孩子們去北戴河遊玩,或在北京香山腳下租下臥佛寺季月軒的房子🏌🏻,消夏避暑。

  生長在這樣的大家庭中,活潑好動的四妹對許多事情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每到周六的下午,聽著鄰近小院裏傳來的嚴家男孩民族樂隊演奏的悠揚樂器聲😭,四妹都會無比好奇🦚👩🏻‍⚕️。這一天,四妹下定決心悄悄地走進了祖父嚴禁進入的小院……

  結果🪑,自然是被祖父發現了。雖然沒有像哥哥們一樣受到“罰坐”的嚴厲處罰🫃🏻。但爺爺撂下了一句“這裏不是女孩來的地方”,就讓四妹著實病了一場🌬。多年以後🔘,嚴仁英回憶起兒時的生活,稱👨🏼‍🚀:“我一直到12歲還沒有出過家門。幼兒園、小學都是在家裏上的,到了中學才出來。”嚴仁英開玩笑地說,“所以老有點野性大發,老想往外跑。”

  雖然受了祖父的懲罰,但四妹聰明活潑的性格卻絲毫沒有改變。在表妹盧樂山的記憶裏,四妹是最快樂也是最會“玩兒”的女孩,“四姐不單對我們都很熱情,而且聰明活潑🔫,總是很高興地帶我們玩兒。”

  嚴家長房屋裏的大炕上🧙🏼‍♂️,四妹經常和表姐妹盧青山、盧樂山在一起玩兒“彈崩豆”的遊戲。遊戲規則非常簡單🌠👩🏻‍🍳,只要看準一顆蠶豆,用中指彈過界線😀,又不碰到別的蠶豆,彈過來的蠶豆就歸你了👷‍♂️。所謂崩豆,即天津特色小食品炒蠶豆🤵‍♂️。因炒蠶豆時豆子受熱會“蹦跳”🧑🏼‍🦱🦹🏻,於是天津人就管它叫“蹦豆”🔹,但天津人習慣將“蹦”寫成“崩”,這才有了本地“崩豆張”一說。

  “彈崩豆”的“戰果”很快見了分曉🙇🏿👮🏿‍♀️,表姐盧青山贏得的蠶豆比四妹少了好多💪🏼。多年後,盧樂山還記得:“四姐愛玩兒也會玩兒🦶🏽,而且不管玩兒什麽📥,四姐總是贏。”除了彈崩豆,她們也喜歡玩兒天津小女孩流傳了多年的“抓子兒”遊戲,一邊抓子兒,一邊唱著天津郊區的保姆教給他們的兒歌🧑🏿‍🦳:“割麥子兒,割麥子兒👩🏻‍🚀,割了麥子兒割谷子兒……”興許,那歌聲裏還帶著點天津郊區的口音呢。

  快樂的南開女生

  轉眼到了1925年🤞🏿,在嚴氏女學讀書的四妹已經12歲了🙁,一直還沒有走出過嚴家的大門。

  此時的嚴修仍然在不惜余力地推動南開學校的新式教育。雖然嚴家大院的學堂裏就有從美國聘請來的英文教師,雖然在嚴氏豢養園裏嚴家四孫女就已接受了來自歐美教師的“正宗”英文教育,雖然嚴氏女學已經辦起了南開女中,但在思想開明的老先生看來,“教會學校的英文教得好🟦🏆,管理更嚴……”何況,此時家中的男孩子們學習都很上進,大孫女仁荷👨🏼‍🌾、三孫女仁清也已到了北京讀書,對於長房家這個活潑好動、聰明好學的四姑娘,老先生更是素來疼愛,因此嚴範孫決定送嚴仁英到中西女中讀書,這讓在家“憋”了12年的嚴仁英欣喜異常。

  中西女中距嚴家大院還算便利Ⓜ️,同處於天津老城附近🔍,一個在西北角🗾,一個在南門外⏪👨🏻‍💼。乍進入中西女中讀書的嚴仁英發現💅🏼🧑🏼‍🚀,除了家政、音樂舞蹈等教會學校特色課程外,這裏更加註重對女孩子在社交禮儀、英語及文學藝術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出具有上流社會淑女風範的現代女性。

  此時的嚴仁英已經具備了良好的英語基礎,在教會學校學習,對於生性活潑、成績優秀的嚴仁英而言👶🏽,自是輕松之極,不在話下🍦。但相比於當時正規的中國學堂,基礎文化知識學習卻略顯薄弱💇🏿‍♂️。在中西女中學習兩年之後🪣,哥哥嚴仁賡和嚴仁蔭終於發現了他們的四妹在文化課上的不足,兩兄弟將此事告知了祖父👨🏻‍🎓。嚴範孫老先生認識到☣️:四妹在中西女中無異於“玩兒”了兩年,可謂“誤人子弟”,斷然決定將嚴仁英轉到南開女學去念書。

  按照嚴仁英的考試成績,她完全可以升入初中三年級學習,但祖父卻為她選擇了初中二年級,希望她把基礎打得更紮實些。為了鼓勵四孫女,祖父特地將她叫到跟前講:“退一步在人前,跳一步在人後🥵。給你選擇上初中二年級👷🏽,是希望你能夠把學習趕上來,永遠走在前面🦨。”

  相比起中西女中,南開女中的管束自然嚴格多了,學習內容也豐富多了🧝🏻。嚴仁英記得,當時課程有英文、語文🥖、數學📄、歷史、地理🛐、音樂🏙👌🏻、圖畫、手工⛅️、體育等,西洋史🧶、化學、物理🧝🏼‍♀️👨🏿‍🏫、數學等統均為英文課本。“一班30多人👩🏼‍🌾,全校也就200多人”,教師兼為男女兩校上課。有時也請南開大學的老師代課,時任南開大學歷史系主任的蔣廷黻即曾為嚴仁英上過歷史課🌀。據嚴仁英回憶🚣🏿‍♀️🉑:“當時女中離南中很近⁉️,老師都是兩邊教⌛️,有的課和男生合上,我們就走到南中去上,走一路就玩兒一路……”

  在南開的嚴仁英,不僅學習成績優異🏪,個頭也迅速長高了。不過此時的嚴仁英仍然是一個愛玩兒會玩兒的快樂女生。南開又素來重視各種文體活動⛅️,這讓身體健壯又天性好玩兒的嚴仁英如魚得水🦋,“我生性好動,又愛玩兒🫗,雖然球藝平平⚖️,但因為身高體壯,曾被選入女中籃球隊和排球校隊。”而在英文演講比賽、話劇表演等文體活動中,也時常見到嚴仁英快樂的身影。

  1929315日🥯,嚴範孫先生辭世🧏‍♀️。三年後🛑,不滿19歲的嚴仁英以門門優秀的成績,結束了南開女中5年的學業,並選定了一生從醫的誌向,考入北京意昂体育平台學習🫱🏽。從此,開始了一個知識女性的人生歷程。(徐行)

轉自《新金融觀察報》2013311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