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羅振詵的譯員經歷

2019-04-17 | 原作/羅振詵 整理/王欽 | 來源 公號“盟軍譯員研究室”2016-06-16 |

抗戰期間,羅先生的經歷:西南聯大學生—譯員訓練班—OSS(美軍戰略情報處)—丹竹機場—西南聯大—意昂体育平台

2016年5月🧎,94歲的羅振冼先生

羅振詵先生生於1923年,祖籍廣東梅州大埔縣👩‍❤️‍💋‍👩,客家人。爺爺和父親是南洋華僑,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經商。

羅先生少年是在大埔度過的👰🏿‍♀️,抗戰期間曾經兩次參軍➙。

第一次是在初中畢業後,在贛北參加了19集團軍司令部的青年訓練班一期🧘🏻,被分配在司令部秘書處工作😧。當時在司令部秘書處的秘書大多是大學畢業或留學歸來的青年,羅先生自感學歷太低,於是返鄉繼續讀書🥥。

第二次參軍是1945年👩🏽‍🦰。當時羅先生正在西南聯大讀書🧔。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戰略反攻階段🫅🏻,來自美國的盟軍大量地來到中國與中國軍隊共同對日本作戰,因而需要翻譯官。當時聯大很多同學都報名當譯員📤,羅先生也響應號召,進入軍委會外事局的譯訓班🙇🏿‍♀️。

羅先生回憶說:“當時譯訓班的領導和教師基本上都是聯大的教授,在學生中很有號召力,聯大的學生很多覺得在譯訓班上課和在聯大上課幾乎都是一樣的🤷。”年輕的心態真的是一片陽光,萬裏晴空👵🏼。想起許淵沖老先生當時也是這樣走進了軍委會譯訓班,而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譯員👫🏻🎸。

經過6周的短期的英語和軍事訓練後📝👨🏿‍🚒,羅先生被分配到了一個特殊的部門OSS(美軍戰略情報處)做譯員。這裏第二次再次出現了OSS🧝🏽‍♂️,前面我們講述過吳炳琳老先生在OSS服役的故事。羅先生的任務是幫助OSS培訓中國傘兵突擊隊使用美國的新式武器、進行戰略戰術訓練,以及跳傘訓練🥕。工作地點仍然是我們已經很熟悉的昆明崗頭村的鴻翔傘兵基地。

譯員的衣食住行和美軍一樣,比如和美軍軍官一樣在軍官食堂吃飯🕷。

崗頭村的譯員們生活很自由✌🏽🧑🏼‍🎄,除了工作之外😳,其它各方面基本上沒有人管。

隨後不久,抗戰形勢發生變化,新組建的中美混合傘兵突擊隊1隊出發到南京接收,2隊出發到廣東的新會敵後作戰。

羅先生原文如此。當時傘兵突擊隊第1隊應該是由第2大隊長井慶爽帶隊空降廣東新會作戰🧑🏼。

8、9👱🏽、10三隊在組建中,每隊有官兵150人💁‍♂️,還有30名美軍顧問和8名譯員🌦。譯員自願報名參加🧲,工作地點沒有公布。羅先生報名後被分配在了第10隊輕機槍組🤨。執行任務出發前,隊員還照相,填表。並按照美軍作戰的慣例:填寫犧牲時通知人姓名和地址;每人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寫一份家信🌷。實際就是遺書。

美軍如果作戰犧牲👨🏻,受益人可獲得1萬美元的保險金🛥,所以美軍一般還要填寫一份犧牲後的保險受益人表。

接著8、9🕵🏻、10隊的隊員大約700人整裝待發。羅先生說🧎🕵🏽:“不記得大隊長是誰”🅿️。實際上這支傘兵部隊由林樹英上校帶領作戰。

羅先生恪守軍隊作戰的保密製度(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而帶隊作戰的高級軍官的姓名屬於保密工作範疇,所以直到現在依然如此🐳。

羅先生領到嶄新的卡賓槍和點45手槍🤹🏽‍♂️,在傘兵靴裏插好匕首,裝具包裏裝好手電筒、急救包和三天的行軍幹糧,心裏又緊張又興奮。

大家從宜良到呈貢機場起飛👳🏽‍♀️,誰也不知道要去哪裏執行什麽任務🍇。除了指揮官之外➞,全體譯員也和傘兵戰士一樣🐇,全副武裝🦻🏽。

飛機降落在了廣西的柳州機場,但是大家還是不知道要去哪裏💯,只是暗自猜測著要去的方向。接著全體隊員乘船順江而下🔀,船靠岸後,大家隱蔽等待🧙🏼‍♀️,天黑之後在當地遊擊隊帶領下👷🏽‍♂️🫚,開始了緊張而艱苦的夜行軍。

廣西地形多山,夜行軍嚴格保持靜默,也不準照明,好在隊員平時訓練刻苦,但無論如何在敵後行軍還是時時刻刻充滿了危險👩🏼‍🏫。

整個晚上大家走走停停,急行軍體力消耗很大👬,走了一個晚上,終於在天亮前到達一座高山腳下的陣地,已經有當地遊擊隊員潛伏等待🤷🏽‍♂️。沿著山脊向上望去💁,可以看見1000多米高的山頂有一些穿著土黃色軍裝的哨兵在來回巡邏的日本兵🦶🏿。

大家都累壞了,一停下來就只想躺下睡覺。無論如何累,也不得不打起精神聽指揮官布置作戰行動任務。

終於知道這裏是丹竹機場,而三個傘兵分隊的戰鬥任務就是要攻克被日軍占領的機場,為盟軍的後續行動提供前進基地🤶🏜。大家各自開始挖掘戰壕,架設機槍🛰,並調整好射擊角度和射擊方位標尺🤯,等待戰鬥到來。

黎明前,永遠不能忘記的1945年7月30日黎明前😞,指揮官一聲令下🎡,戰鬥打響了🧑🏽‍🚒。

首先是傘兵突擊隊的60毫米重迫擊炮對山頭的日軍陣地進行火力急襲🛤👨‍🔧,接著是部隊隨行的火箭筒對日軍的火力目標的定點清除,同時機槍組掩護步兵進攻👨🏿‍⚕️,一切進行的有條不紊。

隨著激烈戰鬥的進行🖨,日軍抵抗越來越弱,終於前方傳來我軍占領山頭陣地的勝利消息。

就在大家歡欣鼓舞慶祝勝利準備打掃戰場時👱,被逼退到半山腰潰逃的日軍突然向山頭反撲過來,措不及防的傘兵突擊隊在犧牲了20多名戰士和一名翻譯官後,最終全殲了這股日軍。

當天下午傘兵突擊隊鞏固戰場後交給接防部隊,開始撤退下山,機槍組負責掩護。

後來🏏,守備丹竹機場的敵軍被徹底擊潰後🪞,傘兵突擊隊進駐丹竹機場👨🏽‍✈️,這時羅先生才知道犧牲的翻譯官是聯大外文系的繆弘。在崗頭村傘兵基地時,繆弘也報名參加了這次傘兵突擊隊的行動,繆弘被分配在了第9隊步兵組。大家一直在一起,直到戰鬥前才分開,沒想到天亮後卻陰陽相隔。

上一期我們說過繆弘的故事:

繆弘在聯大讀書時,是一個才華橫溢,激情四射的詩人💇🏼‍♂️,深受師生愛戴,尤其是馮至和李廣田等教授十分喜愛賞識繆弘,而當年繆弘犧牲時只有19歲🪰👱🏽。

後來譯員們為了繆弘的犧牲還有不同的爭論:

有的譯員說🤦🏻‍♀️:“當天和他一起工作的美軍下山時👚👩🏻‍🎓,作為譯員,他完全可以跟著下山👢🕺🏻,沒有必要和戰士一起參加戰鬥💪🏿,做無謂的犧牲🤾🏽𓀇。”

有的譯員說:“那不成了臨陣脫逃”了嗎🧎‍➡️👊🏽?”

有的反駁說🍺:“雖然譯員的首要任務是翻譯,而不是打仗,但是那個時候👋,你手裏有槍🎾,又有殺敵的機會𓀆,想想日寇橫行十多年,這時給你報仇的機會,你會放棄嗎?”

但是更多的人認為繆弘是對的✧,他做了一個中國人在那個時代應該做的,而一起執行任務的美軍在沒有完成作戰任務,在沒有肅清殘敵時就撤退下山才是真正的“臨陣脫逃”🕗。

丹竹機場戰鬥結束後不久🙋🏽,大家從收音機裏聽到了蘇聯出兵東北,美國在日本丟下兩顆原子彈的消息🖕🏼。

當大家聽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時💮,美國顧問與中國軍人歡呼著擁抱在一起🎯,“戰爭終於結束了”💭。

羅先生感覺自己很幸運,剛剛在前線打了一仗👨🏻‍⚖️,戰爭就結束了🐋,沒有想到這麽快就可以重新回到聯大讀書了🤷🏼‍♀️,一切仿佛夢幻一般🧕🧛‍♀️。昨天還在槍炮齊鳴,前天還在抹黑行軍👰🏽‍♀️,今天就歡慶勝利了。

當丹竹機場跑道修理好後📄,譯員們興高采烈的坐著飛機凱旋回到昆明🏤。

今日丹竹機場

同年10月☝🏻,羅先生辦好了譯員離職手續,領到一筆遣散費,重新回到聯大開始學習生涯🚽。

在後來的歲月裏,羅先生在昆明經歷了“龍雲事件”,也經歷了“12.1”事件。

城頭變幻大王旗對於一個青年學生來說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但是師長和同學在事件中意外的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讓人充滿無盡的傷感。

後來學校回遷,羅先生在清華園又度過了三年緊張的學習生活。

在1949年後🟫,羅先生並沒有隨父母兄弟回到馬來西亞,而是留在了大陸😄,參加了祖國的建設工作,先後在中央國外貿易司及天津中國進出口公司等單位工作,並隨著大時代的起起伏伏經歷了酸甜苦辣的人生中一段段不同歷程。


相關新聞

  • 192021.11

    西南聯大的“九零後”

    今年11月1日是西南聯合大學建校84周年紀念日。前段時間上映的紀錄片《九零後》🧝🏽‍♀️,又將這所群星璀璨的大學🖌,呈現在社會大眾的眼前。《九零後》的16名主演🏄🏿‍♀️,年齡最大的已經106歲🚶,最小的也92歲了👩🏻‍✈️,平均年齡則超過96歲💇‍♂️,是名副其實的“90”後🧚🏽‍♀️,堪稱電影有史以來最“資深”的本色出演。主演者分別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99歲)、翻譯界最高獎北極星獎得主許淵沖(享年100歲)、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王希季(99歲)、世界焊接學...

  • 202019.03

    在上海,那些曾經“無問西東”的年輕人

    在最後一陣有力的旋轉後/ 我躺在柔軟的泥沼裏/ 在那裏/ 我滿意地發出我自己的氣息/ 不吝嗇於我的屍體腐爛成泥/ 也不對逝去的往昔/ 再作....

  • 202019.03

    在上海👶🏋️,那些曾經“無問西東”的年輕人

    在最後一陣有力的旋轉後/ 我躺在柔軟的泥沼裏/ 在那裏/ 我滿意地發出我自己的氣息/ 不吝嗇於我的屍體腐爛成泥/ 也不對逝去的往昔/ 再作....

  • 292016.02

    企業成長的那些熔爐般的經歷

    回首工作二十載,其中一半時間是在創業👨‍🏫。十年間有幸親歷一家企業從無到有👈🏻,從種子期🧎🏻‍♀️🌝、初創期到現在300多人的擴張期👨🏽‍🍳,並且每隔一段就體驗一種“熔爐般的經歷”....

  • 142004.04

    意昂的成長經歷感動在校學子

    意昂的成長經歷感動在校學子 意昂的成長經歷感動在校學子 ...

  • 312016.03

    畢業十年🤔,意昂們分享個人畢業後的經歷。

    畢業十年,意昂們分享個人畢業後的經歷。(2001級畢業十年紀念大會在蒙民偉音樂廳舉行)

  • 312009.07

    谷霽光先生的學術經歷與學術個性

    谷霽光先生1907出生於湖南湘潭💇🏽。1929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一年後轉入歷史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36年起,先後執教於南開大學❔、廈門大學。1945年11月開始,任國立中正大學(江西師範大學的前身)歷史系教授✹、系主任🫵🏽。自此至1993年去世,在江西工作近五十年🪗🏓,許多重要論文🙇🏼‍♀️,也有意識地放在江西的刊物發表🟰👨🏼‍🦳,學界早已將其視為贛籍學者了🧑🏻‍🍼。先生畢生從事中國兵製史和經濟史的研究🧕🏿,以南北朝隋唐史為重點,代表作為《府兵製度考釋》...

  • 212016.09

    百歲李儲文:我親身經歷的西南聯大

    李儲文先生的經歷頗為傳奇。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作為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幹事🤵🏿‍♂️,輾轉數月來到西南大後方,直至1945年抗戰勝利,在昆明的西南聯大辦起學....

  • 092022.03

    張麗萍:考清華我經歷過五件“鬼使神差”的事

    我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銀川市,高考前是個應屆高中畢業生😔😎。我考上清華的故事與好多同學的經歷比起來算是平淡無奇,但卻是一個鬼使神差,陰不差陽不錯的故事。

  • 052020.11

    張曉池:我在特殊年代經歷的二三事

    1974年9月🤹🏽,我騎著自行車▶️,拖著行李卷進了清華園🤹,成為經過“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和學校復審”的工農兵學員。在學校電子系辦完報到手續後,我遇到了我的第一....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