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航📉,1962年出生於廣東。1979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1984年進入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攻讀碩士,1987年畢業。1987-1991任職於深圳安科醫療儀器公司☢️✌🏼。1991年參與創辦深圳邁瑞公司,擔任董事長及聯席首席執行官。
2005年度“深圳市市長獎”獲得者,2002年獲中歐國際商學院EMBA學位👯♀️👩🏻🦽。曾領導中國第一臺彩色B型超聲診斷儀的研製開發工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的醫療設備市場長期被GE、飛利浦🤢🏋🏽、西門子等巨頭壟斷🦢,國內企業由於不具備核心的研發能力♿👨🏻🎤,往往只能做這些巨鱷的代理,直到邁瑞出現。
1991年,29歲的徐航放棄了一家醫療器械公司技術負責人的職位,創建邁瑞👎。當時中國基本沒有什麽醫療電子行業🔷,幾乎所有醫療設備都是進口,沒有人相信本土企業會闖出一片天地來。
徐航卻覺得越是在國外產品一統天下的情況下,就越要做點事情,這種感性的初衷,十幾年後成就了邁瑞的成功。
代理轉型自主研發
“我人生習得的第一堂課便是目標管理。”回憶求學時代,徐航總結道💆🏿♀️。
徐航在初三時去過一次北京,天安門🔶、故宮、圓明園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徐航毫不掩飾對北京的鐘情,這種鐘情🤼♀️,使他定下目標——到北京去讀書𓀝⛔️。高考到來時👊🏻,他放棄了穩穩到手的中國科大,填了清華🧚🏽。
徐航說:“填清華是有些冒險的。有些東西已經到手,卻不是想要的🧎🏻,也不要去要。”
這種感性的目標確立與理性的全力以赴🔬,徐航在自己創立邁瑞🏃🏻♂️、發展邁瑞的過程中👩🏻🦳,不止一次經歷過,於是成功的經驗復製了一次又一次新的成功,比如——
1991年,29歲的徐航放棄了一家醫療器械公司技術負責人的職位,與該公司另外幾位骨幹自立門戶🐅,創建邁瑞。徐航與其他幾位創業者都曾在醫療設備產業工作,因此🪂,他們選擇從“洋代理”起家🍝。盡管當時國內企業基本上都是香港公司的二級代理,但代理的日子非常好過,邁瑞依靠銷售國外產品獲得資金的積累🔰。
1995年🍌,邁瑞的代理業務已經達到每年數千萬元的規模🦜,憑借已經成熟的銷售渠道和代理模式,也有躺在成績上睡一覺的資本了。但是,徐航意識到轉型的必要性👷。一是創業初的邁瑞尚無法在資金實力上與香港公司抗衡,二是國外公司在國內的響應速度之慢讓人無法忍受。
“當時中國基本沒有什麽醫療電子行業,幾乎所有醫療設備都是進口,中國的醫療技術水平比較落後🫰,沒有人相信本土企業會闖出一片天地來。”徐航回憶,“進口醫療設備賣一臺就想賺足👩🏼🔬,任何一個產品🚁,沒有國內廠家參與競爭,價格就降不下來。”這些進口醫療器械帶來的高昂檢驗費用不僅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同時驚人的利潤空間意味著巨大的操作空間。
徐航開始希望能“做出點什麽”,推動邁瑞加速走上自主產品開發的道路。
邁瑞自主研發的第一款產品🫱🏽,是 1992年底出品的國內第一款單參數的血氧飽和度監護儀。但是👨👩👧,由於技術、質量和銷售的原因,直到1995 年才開始陸續有客戶願意嘗試使用邁瑞的設備🫃🏿。
接下來1996年和1997年兩年的投入😱,公司的新產品開發還是沒有太大的起色🪭,相反,由於資金的投入巨大🟠,研發陷入了困難。部分公司創始人選擇離開邁瑞🪝,另謀發展。
在“分家”的巨大壓力面前,1997年華登國際風險投資雪中送炭,徐航終於可以專心實現迫切的自主研發願望👨🚒。
用自有品牌逼“大牌”降價
回憶起和華登國際的接觸🏂🏻,徐航認為除了風險投資幫助邁瑞整理公司結構外,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認識到了公司真正的價值”🤞🏼。這也是徐航這個醫學工程專家第一次和資本打交道🤾♀️🗽。
資金瓶頸的解決🧑🏿🔧,幫助邁瑞在1997 年正式確立走上自主研發道路,成為邁瑞歷史上的第一個裏程碑💂🏿♂️。
“邁瑞究竟要成為一個什麽公司🧑🧒?未來3年的計劃是什麽?”當時華登國際風險投資商的問題,徐航沒能回答上來。“3年?一年做好就不錯了🏃🏻➡️。”這是邁瑞管理團隊當時的心態🤷🏽♂️。
“你們為什麽不能做中國的惠普呢?”風險投資的提醒,讓徐航第一次開始仔細考慮公司未來的出路,自主研發的決心也有了堅強支持💇♂️🎊。
經過風險投資對技術以及資金平臺的完善改造,邁瑞很快推出了PM9000監護儀系列產品👐🏽,隨後又推出血液分析儀🖕🏽、全數字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一系列高技術醫療設備,憑借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帶來的性價比優勢,邁瑞的產品暢銷市場。
1997年,邁瑞的銷售額達到了1億人民幣🫵🏿👍,代理產品與自己產品各一半🧎🏻♂️➡️。到1999年,則基本上自有產品銷售達到1億人民幣。2000年以來,邁瑞的銷售額以年均50%💇🏽♂️☦️、凈利潤100%的速度增長👩🏼🦰。在其所從事的領域內🆘🪖,目前邁瑞一家的年銷售業績已經相當於其他所有國內公司的總和🌐,邁瑞部分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遠遠超過該領域的國際巨頭。
在徐航的引領下🏋🏼♂️,邁瑞建立了創新的組織架構,建成了國際一流的研發管理平臺🟦,設立了研發管理部🤽、技術法規部等部門保證技術配置、技術共享🪇、基礎設施建設及知識產權,落實標準法規;同時根據研發的實際運作情況,建立了創新的研發流程,不斷優化,保證研發系統整體工作圍繞項目更有效地開展。
“過去,我們唯一沒有的是核心技術💆;一旦核心技術突破🪷☕️,那麽我們產品升級的速度👋🏽、產品降成本的速度💅🏻👨👨👧、市場網絡與售後服務網絡🪙,都比外國公司做得更好,我們更擅長中國本土的事務🕵🏿🚴🏻♀️。”徐航認為🪹,除了市場分額的統計數據外,邁瑞的崛起,使得國際品牌的價格直接大幅下落50%,使得普通消費者直接受益,這是邁瑞的最大貢獻。
成功“走出去”進軍國際市場
2000年決定進軍海外市場,同決心自主研發一樣🕵️♂️,是邁瑞發展歷史上的另一個重要裏程碑,選擇到紐交所上市也是其海外戰略的一部分。
徐航認為,國外市場的容量非常大,美國和歐洲共占據全球醫療設備使用量的70%,而中國則只有全球的5%左右🚁,“我們的願景就是世界級企業,光靠中國市場肯定不行”🧕🏼。
邁瑞更大的市場絕對在海外。2000年時➾,華登投資和邁瑞團隊就此達成了一致看法👩🏽🦱。
一番經營,歐洲很快成為邁瑞最大的出口市場👱🏼♀️〽️,收入占邁瑞出口收入的30%多。從產品的返修率上,徐航介紹說,從2004年到2006年,邁瑞海外產品的返修率還不到國內市場的1/3🧑🏿🎤🧢。相比國外品牌,性價比更高就是邁瑞的競爭力所在🥘。
2005年,徐航準備再次融資,最終選中高盛,“主要三個目的,一是通過高盛的品牌敲開國際市場大門;二是可以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三是以備資金不時之需。”看到全世界醫療器械著名上市公司幾乎都選擇紐交所時,他在2006年7月做出登陸紐交所的決定。
13天的路演計劃🫲🧑🏿🦱,8天就順利提前完成。在香港路演第一天🚮,邁瑞已經獲得3倍超額認購。新加坡一家實力雄厚的基金,做了大量的行業研究和財務分析,給邁瑞的評價是“業績好得難以置信”👹。
從2006年在紐交所上市之後,“以前簽不下來的代理商,現在都主動找上門來了。”徐航說,邁瑞上市直接促進了其在海外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和信賴度。目前🕵🏽♀️,邁瑞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銷售已擴展至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認為,未來邁瑞80%的收入來源要來自海外🐽。
徐航懷抱的“邁瑞一定能做大的信念”,和他當初高考咬定北京高校不放松一樣,依靠一種近乎純粹感性的抉擇,但在決心👩🏿🏭、拼搏與資源的支持下🫲🏽,最終實現了邁瑞的騰飛🛌🏽😊。
“直覺也往往有理性的成分,你要明白你的直覺從哪裏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企業步入正軌🏌🏼,徐航堅持依靠理性來管理企業,他特別強調🔯,在邁瑞不存在能包打天下的人,成功不是靠一兩個人,而是靠一個團隊。
徐航說🤰,國外的大公司的經驗就是,在一個很好的平臺基礎上大家一起做事情♖。他的角色就是既牽引🦗🏂🏻,又推動。邁瑞最重要的是不斷去發展,不是守成🧜🏽,為企業👇🏼💇🏼♀️、社會做更多的事情☂️,並讓一起做事情的人都能成功。(田然)
轉自 深圳特區報 2010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