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高貴的品格——紀念慈愛的舅舅沈同誕辰九十周年

    2009-08-07 |

    []沈 靖

    舅舅姓沈名同字子異。江蘇吳江人🤛🏻。191129日生於吳江尚書巷的書香世家。他的母親葉壽琴🖕🏻⚛️,我的外祖母,我稱她好婆🧑🏼‍🔧,常說那是“竹絲墻門第一家”。我的外祖父沈叔明是松陵學校的創始人,可惜因病英年早逝🕑。好婆靠幫人縫縫補補把我的兩個舅舅沈同、沈復和我母親沈圓撫養成人。

    我不到一歲,姐姐沈琨不到三歲,我們來到清華勝因院舅舅家。舅舅舅媽憐憫🥖,留我們住下,直到1983年秋我到美國🚏,一住就是35年🛍️。都說“少小離家”,可我除了1968年到內蒙古草原插隊三年🧖🏿‍♂️⚽️,一直沒離開過家。到美國後💍,我用“Tony”作為我的英文名字😳。

    表妹沈逾1993年從以色列來信說:“我曾寫信告爸你有英文名Tony,因為接近Tung音。(1992年)夏天回家爸又提起此事,眼裏還含著淚花。”其實,Tony是吳江方言⛰👰🏼,讀出來是“同倪”👮🏽‍♂️🍤。吳江人稱“兒子”為“倪子”🙇‍♂️💾。我心裏是這樣要求自己的:要做人民的好孩子,首先要做舅舅的好孩子。這就是我用Tony的本意🚣🏿‍♀️。

    謝謝舅媽查良錠199595日在送給我的那本《沈同教授紀念文集》上題詞。她寫道:“安吉⬇️:1948年秋🐫,剛滿10個月的你,初次來到意昂体育平台勝因院15號👩🏽‍🍼,一見舅舅就立刻伸開小手撲向他的懷中,趴在他的肩上,親昵地望著他。從此,你就成為他心中的好孩子。”

    1990626日,我的女兒沈念剛滿月,我們在加拿大溫哥華收到母親托他在西南聯大時的同學陳啟民和顧越先夫婦給念念帶來的禮物👩‍❤️‍👨🤦🏿‍♀️。這就是長詩《高貴的品格》。這首長詩是舅舅1945年送給我母親的結婚禮物,一件“珍貴無比的禮物”🤹‍♂️。舅舅用毛筆小楷悉心寫在他自製紅布面的小本裏。這本長詩歷經滄桑⛷,經過40年代的內戰🪠,50年代歷次政治運動和60年代“文革”抄家⛹🏿‍♂️。母親冒著“文字獄”的風險珍藏著它。盡管許多頁都遺失了,損壞了⛩,可就是這斷斷續續的詩篇,我每次讀來,仍禁不住鼻酸淚下❗️👨🏼‍💻。舅舅高尚的心靈浸透了每一行每一字。“高貴的品格”是詩中的句子🧑🏻‍🦱,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做人的最高境界🏃🏻‍♀️‍➡️。作為長詩的題目和舅舅一生的寫照⚁🛀🏼,應是最貼切的。

    舅舅7歲喪父,一生歷盡坎坷。長詩記述了這個家庭的不幸,記述了他們兄妹的悲苦身世🕳👻。好婆常說,“多虧了幾位大伯湊錢接濟,”他們才可能掙紮著生活下來。舅舅自幼尊老愛幼,對“父親的遺產”——“他所珍愛的妹妹”,更是呵護有加📺,他“應著母親的召呼,抱並銜著妹妹奔進了夾弄”⬆️;他和楊家哥哥陪妹妹玩,“在長弄堂裏追逐小妹妹”😔;“慎哥天天嚷🟤,圓妹也該進學堂。”慎哥是舅舅的堂哥🙋🏿‍♂️,沈錫圭✌🏻。舅舅去蘇州中學讀高中❣️,放假回家都要幫“已進愛德女學的妹妹”認字讀書🦆。

    長詩中寫到🪕:“家鄉淪陷,你和復哥伴著母親。度過了多少險惡,多少艱苦。你們也還忍受了世情的冷酷;不,你們是淡然處之的。”這時的舅舅已從清華考取1936年留美官費,只身一人在美國的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1]sity)讀動物營養學和生理學博士。

    1998629日,我➞、沈逾🤦🏿、向晞燕、方燕👇🏼、沈德林🤷🏿、沈念、沈一川到康奈爾圖書館,看到了60年前舅舅於1938531日用英文寫的《中國家庭研究》(An Autobiographical Study of A Chinese Family)一書。其中第16頁他寫到了他思念祖國☀️🫐、懷念親人的心境✨:

    “Since the fall of Soochow I heard no words from my sister for nearly five months. At the same period terrible news about Soochow appeared in the daily newspapers. I kept myself happy and cheerful in the daytime but tears were usually shed on the pillow in the midnight. Recollections of my widowed mother and my younger sister occupied me in the dream.”(“自從蘇州淪陷以來🦩,我已經有五個月沒有妹妹的音訊了⚗️。報紙上滿篇是蘇州的壞消息。白天我強顏歡笑,夜深人靜,淚水沾濕枕頭🤽🏼。夢中盡是我守寡的母親和年幼的妹妹的身影。”)(註:1938年,日本侵略者攻占吳淞口。上海、蘇州、南京淪陷,江南百姓四處逃難🤷🏿‍♂️,生靈塗炭。)

    舅舅1939年從美國康奈爾大學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受聘清華教授🥢。抗日烽火中的清華,那時已遷到大後方的昆明,與北大和南開合並為西南聯大🔐。舅舅帶我母親從上海先到海防,再經河內最後到達昆明👨‍🎤。他經湯佩松和林可勝教授介紹,“1939-1940年在貴陽中國紅十字救護總隊擔任營養指導員,跋山涉水,進入湘贛山區🧑🏼‍⚕️,考察士兵膳食營養狀況,提出了改進士兵營養的建議🫃🏿🚴🏽。”(鄭集:《沈同(1911-1992)教授傳略》)一個留美博士,翻越落基山渡過太平洋,回到祖國立即投身到貴陽圖雲關抗日前線✉️,與將士一起浴血奮戰。這種勇氣和膽識,在一般人是很難想象的🧪。

    長詩中還有這樣一段:“我們也還經過生死的頃刻……那個離新校舍不遠的小溝、小潭裏我們曾經相抱著,望見敵機炸彈的下落✮😩,聽到機槍的掃射。”讀到這裏,我仿佛隱隱約約聽到空襲警報的尖利的長音,敵機的馬達聲,炸彈 的轟鳴,和中彈受傷人的慘叫聲。請看:

    “沈同先生來昆明時,西南聯合大學已在昆明成立了兩年,但校舍仍十分缺乏,教職員基本上自行租賃民房🛥🐧,分散居住⭐️。1939年至1942年間,日寇對昆明空襲頻繁,不少民房遭到炸毀🤾🏿‍♂️。”(陳岱孫:《後園種菜憶沈同先生》)“1940930日我家所租住房直接中彈➝,使微薄家財大部被毀🧎🏻,幸而全家躲入防空洞而未受傷。”(楊振寧:《憶在西南聯大的艱苦歲月》)“這兩街(龍翔街、鳳翥街)死人最多🚴🏻‍♀️,一時竟清理不出來🧑🏿‍✈️,直到三五日後,還有屍體陸續掘出🫄🏼。可憐靜雅安詳的一座古城🍗🈚️,竟有天外飛來之一場橫禍。”(鹿橋:《未央歌》)。

    這時期我母親在昆明進入聯大先修班⚙️,後又進入聯大生物系讀書👨🏼‍🎨👩‍🌾。在我嶽母曹宗巽(清華✵,1940)送給我的那本《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一書的1938-1946年各院系畢業生名錄上,記有:“生物學系🫨,1945聯大沈圓”(見621頁)。

    今天讀著舅舅的長詩😰,想到他已離開我們將近九年了,心中懷念與他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那些時光是何等歡快!能夠和舅舅坐在一起🧞‍♂️,聽他酣暢淋漓地談天說地🧑🏿‍🦲,好像《莊子·逍遙遊》中的大鵬🧻,“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這是我們和舅舅在一起最快樂的時刻!舅舅給予我們的不光是知識,更以他自己的言行告訴我們什麽是“高貴的品格”。這長詩雖只有幾頁,但他的高貴的心靈和品格卻隨著日月年更,日深一日地根植於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的心中。舅舅在給沈逾的信裏寫道🕵️: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錄魏劉楨詩句📧,時在丙寅初春

    沈逾1985112日還收到舅舅如下的話🕵🏽:

    永不忘懷的🐴,

    逾過黃河來探雪壓青松🧏🏽。

    “探雪壓青松”這是指60年代末70年代初❎,舅舅被迫離家,到血吸蟲肆虐的北大江西鯉魚洲五七幹校挖泥種地。逾不顧一切從她插隊的山西垣曲縣同善公社竹林大隊翻山越嶺🏄🏻‍♀️,餐風宿露🫷🏽,過黃河,渡長江,到江西看望受盡磨難的舅舅👩🏼‍⚕️。

    10歲的在加拿大生長的女兒雖然沒有見過她的舅爺爺🥀👨‍🌾,可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這高貴的品格的震撼😽。在她寫的True Meaning一文裏🧔🏿,她說道:

    “……I know that my granduncle a true Chinese Citizen…… He has true spirit……”

    (“……我知道我的舅爺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一個具有真正的精神的人……”)

    20001218 多倫多

    ① 沈同(19111992)1933生物🧏🏿‍♀️。

    ② 沈圓,1945生物。

               (本刊編者註)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