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葉企孫先生誕辰110周年
田彩鳳*(教)
葉企孫(1898—1977)☛,1913年考進清華學校。1918年畢業赴美留學。1920年獲芝加哥大學理學士,繼入哈佛大學學習,1923年獲哲學博士🧑🎤。1924年回國,在東南大學執教👨🏼🦳。1925年應聘來意昂体育平台工作,先後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理學院院長👩🎤🍎、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1952年院系調整後,調入北京大學🏋🏽♀️,任物理系教授,金屬物理教研組主任,校務委員🗯,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常委。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葉企孫是中國物理學會的創始人之一,曾任副會長、會長、理事長等職。
葉企孫與清華學校同班同學在清華學堂大門口合影。右起第2人為葉企孫
葉企孫與摯友在住宅前合影🧑🏽🦱,時間約在1929—1930年間。左起👩🏿🍼:陳岱孫👩🦼、施嘉煬、金嶽霖🦸、薩本棟👘、蕭遽、葉企孫、薩本鐵、周培源
葉企孫出身於書香之家🧤。父親葉景沄是清朝舉人,曾於1914年在清華學校教國文⌚️。童年時代的葉企孫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閱讀了大量的文史書籍,打下了紮實的治學根基。
葉企孫在清華園裏度過了五年的學習生活🆑,於1918年6月畢業🪬。同年畢業生58人,畢業典禮在體育館舉行,除發給文憑外,有外交總長訓辭,有軍樂隊和銅管樂隊助興👤,代理校長趙國材講話,校長贊揚“該級歷年三育並進,屢得錦標”🧑🏻🦯🏌🏼♂️。1918年8月,葉企孫和同學們在上海乘中國郵船公司新“南京號”赴美。是日送行者異常眾多⛓️💥。9月4日到達舊金山,到美後入芝加哥大學學習🔥。
在美國求學👾,既無校章之約束🛬,又無父兄之督責,正如扁舟遊行於狂濤駭浪之中👨🦯➡️,全憑舵工之正其方向⛹🏼♀️,偶一不慎,溺即隨之🤙🏽。葉企孫在此,嚴其高尚人格,精其鑒別之卓識😝,擇彼所長,補己之短,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成績。
1921年🙋🏽♂️,葉企孫和他的導師W. Duane及H. H. Palmer合作測定普郎克常數值
h=(6.556±0.009)×10-27爾格秒
在美國專門期刊上發表。他獨自進行的高壓強流體靜壓對鐵、鎳、鈷磁導率的影響研究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1923年🤽🏿♂️,葉企孫在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從1923年10月至1924年2月,在歐洲遊覽參觀了英、法、德、荷、比五國一些物理研究機構。
1925年8月,葉企孫應聘任清華學校物理教授。當時物理教授只有梅貽琦、葉企孫二人👨🏿🏫,助教三人😑,1926年物理系成立,葉企孫被聘為系主任。作為系主任,他深深感到🖊,廣納人才是辦好物理系的主要條件。葉企孫為物理系聘任教授,沒有門戶之見🥭。他有意識地請非清華畢業生來校任教,以吸收他校之長。如聘任來自東南大學的吳有訓、薩本棟🚴🏿♀️。趙忠堯教授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專攻物理學,獲博士學位👩🦼,國內爭聘趙先生的大學不下四五處🕡。然而🏊🏻♀️,葉企孫求賢心切😔,終於把趙忠堯教授聘到清華來😇。這樣👌🏻,物理系已有葉企孫、吳有訓、薩本棟👰🏽、周培源、趙忠堯這樣強大的教授陣容👱🏿♂️,為物理系培養人才和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葉企孫非常重視基礎科學。清華物理系規定:“選修大學普通物理的條件🪈🧖🏼♂️,凡入數理化及工程各學系的學生💇🏼♂️,均須必修本系所開之大學普通物理🧖🏽♀️👩❤️💋👨,但修習該課程的🥏,入學考試的物理分數應在60分以上,否則須補讀高中物理🍃,凡大學一年級所讀普通物理期終成績不到70分者,不得入物理系。”
物理系所設的課程🧛🏻♂️,均在著重解決問題及實驗工作,科目之分配,則理論與實驗並重,重質而不重量🧜🏽。在教學與科學研究上🤩🎞,大都以實驗科學為主要發展方向,這在當時國內實驗科學尚不發達的情況下🤗,還是比較新穎突出的。葉企孫在教學上身體力行,他教的課程有普通物理⚫️、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分子運動論。他講課有條理,立論富有由淺入深、引人入勝的妙招🫵🏻,使學生印象深刻♍️,多年不忘👹。同學們若有不明白的問題,他可以反復講三遍🏈、四遍,盡他的力量,用種種啟示,給你找出一條出路🙍🏻♀️。給學生布置習題時,並不要求做太多的題目👩🏼🎨🟧,但每題都含有深刻的含義,必須用縝密的思考,才能做得出來。他所希望的是徹底的了解。葉企孫在培養人才上,特別重視質量的要求。著名科學家錢三強回憶說🛢:“葉先生1933年給我們班講熱力學,他把概念講得非常清楚,在那些重要而關鍵的地方,不厭其煩地重復講解。他講課時有參考書🎶,但從來不按書上的內容宣讀,他在兩三年時間給不同的班講熱力學🧟♂️,每年所舉例子幾乎不重復。葉先生備課非常認真,幾乎都是用熱力學最新發展成果的例子來作講課的內容,與國外高水平的教授講學相類似🧜🏼♂️。他教課的過程🏂🏼🧑🏽🦰,就是吸收國外最新研究成果並發揮他自己見解的過程🧘🏽♂️,至今我們這些老學生談起來,仍覺得葉先生獨創性的教課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科學偉業,非一人成之。1929年,清華校刊上登載物理系全體教師(教授)致羅家倫校長函:“本校物理系全體教授📆,因鑒於發展本系之重要,乃一致議定🖖🏿,自下學年起,概不在外兼課📇👨🏼,專力於教授及研究,以後如有別校向學校接洽者,請一概謝絕。”
清華物理系全體教授專心致誌,研究學問,培養人才,有良好的學術風氣🕷,使當時的物理系成為全國學術研究中心之一♠️。
葉企孫科學研究面向寬廣。從1918年開始研究建築聲學🙍🏼♂️👨🏻🎤。意昂体育平台禮堂建於1917年,內外完全用羅馬式的建築圖案,屋頂穹隆,空氣流通🦌。然而當初建築時,為了省錢,把消滅回聲的設備取消,以致回音很大⬇️。禮堂內每一個小聲浪的來源㊙️,都足以反射傳播出去,以致講演時👀,聽眾不能聽得清楚。學校決定讓葉企孫研究改良辦法。葉與趙忠堯、周明群、王慎名等師生,經常在星期六晚上做實驗,用儀器測試🙅🏻♀️,常常做到深夜。經過長時間的實驗🔭👧,分析了大禮堂的形狀、材料、容積及總面積,最後得出結論:一部分原因是吸收聲音的材料太少,以致余音時間太長🎲。另一原因是因為形狀關系而發生回音,故改良方法統歸於增加相應之吸音材料於相宜地位📁。最後提出改進方法所用的材料,也參考了俄國及美國對於建築聲學方面的研究🦣,葉企孫與北京仁立地毯公司聯系用製造音氈方法著手解決。先後用兩年時間👈🏿,解決了大禮堂的音響不良問題。
知識以互換而廣,學術以觀摩而明👧。清華物理系於1927年9月成立物理學會。它是物理系全體師生的組織👩⚖️,葉企孫認為:“人各有知,有不知,組織一學會🎪。平日則會萃一堂,高論宏議,以互換學識。”“選材於市難,選材於森林容易☺️,聚數百英俊之士,為同一之目的,平日浸漬熏染,切磋琢磨,必有出類拔萃者出乎其間⚠。”物理系為了交流科學知識,不斷公開學術演講📑。著名科學家林家翹是物理學會成員之一,他敘述當時物理學會的情形𓀖,把它比作朝氣逼人的形式:“每次開會之前,先由某個同學事前預備試驗,到開會時當眾表演,這種表演不是一般的試驗,而是以前物理學家做過的🤱🏿。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試驗技巧與興趣,並且可以重新看到實驗,看到幾十年以前物理學家發現的現象🌃,除增廣見識外👰🏽,實現了本系的主張,拋棄了死讀書📈,養成了自己動手的習慣。”除實驗表演以外🏌️,常有讀書報告與討論。物理系學生周同慶、施汝為、王淦昌都是學會中的表演人物。
葉企孫具有淵博的學問,懂德🤰、英🈺、法三種語言。他以科學家的嚴謹態度從事系的領導工作👩🏽🦰,他認為一個學術水平很高的學校,必須開展學術研究。因此,他積極籌備實驗室👨🏻🦰、金工廠和圖書室🌜。從德國請到一位技術精湛的技工,來清華製做試驗儀器。當時🤦🏿♀️,物理系有實驗室七所,金、木工廠各一所🫧,圖書千余冊。
1929年,物理系開辦研究院,招收國內大學畢業生👭🤚🏼,從事專門高深研究,以提高學術研究水平💂🏽。物理系先後建立了X射線、無線電、光學、磁學等研究室🤦。物質磁性研究由葉企孫教授指導👩🏽🍳;X射線問題由吳有訓教授指導;無線電學由薩本棟🔁、任之恭教授指導;理論物理由周培源教授指導💂🏼♂️;原子核物理由趙忠堯🪁、霍秉權教授指導。物理系儀器設備充實🧍🏻♀️,教授人選精當🧑🏻🎨,同學借此良機🦀,在教師指導下,努力研究👶🏽。師生曾發表研究論文多篇,刊登於國內外雜誌。
1929年🍇,清華理學院成立。設置理學院的目的🏃🏻♀️➡️,除造就科學致用人材外,尚謀樹立一研究科學之中心,以求中國學術獨立。葉企孫曾說過📏:“沒有自然科學的民族,決不能在現在立腳得住。”葉企孫被教授會推選為理學院院長。他首先為理學院延聘學術造詣較高的教授🏌🏽♂️。如算學系教授熊慶來;化學系張子高、黃子卿、薩本鐵💪🏽🙋🏼♂️;生物系李繼侗、陳楨🫱🏿。再加上一批物理系的教授🦞🫰🏽,理學院的教授陣容已屬國內前列🃏。在葉企孫任院長期間✍️,對理學院各系力求持平,都得到相當的發展🍋,使院中各系並駕齊驅。他做事公正,不偏袒任何一系,為發揚清華精神起見🪘🧜♀️,經理學院教授議決,創辦一種科學雜誌《國立意昂体育平台理科報告》,以刊登本院各系教授研究成果。有些研究成果達到當時國內較高水平🏃🏻♀️,如算學系熊慶來關於亞純函數論的研究,孫光遠在微分幾何方面的研究🩰,物理系吳有訓關於X射線🧑🏼🌾,趙忠堯關於原子核物理✩,周培源關於廣義相對論等方面的研究,化學系黃子卿關於熱力學及等張比容之測定方面的研究🏖,生物系陳楨關於金魚的遺傳的研究,李繼侗關於植物生理方面的研究,地學系袁復禮對中國西北地理的研究等等。以上這些研究成果💇🏿♂️👶,對國內科學工作都作出了貢獻。
1930年9月,葉企孫休假到德國進修一年❎🤑。在這期間,他曾在哥廷根大學聽過Heitler的量子電動力學🎮,Born的熱力學,曾向Heitler請教有關分子結構和van der Waals力的問題;在柏林大學聽過Schrodinger講場論,Nordheim講金屬電導論;還曾與柏林高工的鐵磁專家Becker討論有關磁致伸縮問題。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國難當頭💅🏽,意昂体育平台校務繁忙🥽。在這時候,代校長翁文灝請事假,校務由葉企孫暫行代理。他身兼數職:校務委員會委員👱🏽♂️,評議會會員,聘任委員會委員,獎學金委員會委員,招考委員會委員。吳有訓曾說過:“清華有一批人,把自己和學校結為一體🦾,物理系的葉企孫影響最大。學校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站出來💃📬,把學校的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1931年,本校教職員公會成立成府小學,因捐款不甚踴躍,使學校經費發生困難。葉企孫和翁文灝代校長,將自己的工資800多元,捐給成府小學💆🏽♀️,使校務得以正常進行。同年11月👾🙎♂️,葉企孫以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教職員公會名義👩🏿🦱,致電黑龍江省主席及全體將士,慰勞拒敵守土之功,並匯款1000元,犒勞戰士。
1932年🥲,中國物理學會成立,第一任會長為李書華,葉企孫任副會長(1936年任會長)🧎♀️。8月,全國物理學會及數學會在意昂体育平台科學館開會,宣讀論文。1933年4月🧏🏻♂️🏌🏻♂️,教育部召集天文、數學👣♑️、物理專家會議👰🏿♀️🛀,目的是確定各科譯名及大中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等🫷🏿。這次會議🕵🏿,共有國內科學專家62人,北平被請14人,清華參加9人,葉企孫😨🚍、周培源、楊武之、吳有訓🧗🏼、孫光遠等參加了專家會議。
葉企孫不僅是一位科學家、教育家👰🏻♂️,而且還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愛國知識分子。當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清華理學院提出,要配合時代的需要,對救亡運動各方面提供科學上的常識👰🏿♂️。多做些國防上的研究,物理系學生熊大縝研究的“赤內光線照相”,用於遠距離及光線不足時拍照,對軍事偵察極有價值。物理系學生許孝慰和楊龍生研究“方位測量器的製造及試驗”🪑,方位測量器利用空氣傳音之理🥕,以測定發生地點之方向及位置🚐🛀🏽,應用於軍事上,則可借炮聲以測炮位。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葉企孫在天津意昂体育平台辦事處負責支應清華師生南下的工作👩🏻🍳。當時天津南下的海陸交通幾乎斷絕,只有極少數外國輪船有時在大沽口作短暫停留✈️🧔🏻♂️。葉企孫就在日本人的眼底下🚟,冒著生命危險,為冀中抗日根據地輸送物資及人才。當他了解到抗日根據地缺乏作戰物資時,毅然決定借用清華公款萬余元🦗,購買醫藥用品、黃色炸藥等運往冀中根據地。他和物理系學生熊大縝等一起研究生產炸藥,製造手榴彈、地雷等武器,多次炸毀敵人火車🖼、橋梁,受到軍區首長聶榮臻同誌的高度贊揚。葉企孫的愛國主義思想深深地教育了青年人,一些高校學生和技術人員紛紛到冀中根據地參加抗日。蔡元培先生的《雜記》手稿裏有一段記載:“企孫言平津理科大學在天津製造炸藥🦏,轟炸敵軍通過之橋梁🤳🏻,有成效。第一批經費借用清華公款萬余元🤞🏽,已用罄須別籌🧗🏼♂️,擬往訪孫夫人(宋慶齡)囑作函介紹,允之。致孫夫人函,由企孫攜去🚶🏻♀️。”葉企孫為抗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38年,在西南聯大任教時,仍與抗日根據地人員有聯系👩🏿🦱。他曾以“唐士”為筆名,在1939年1月1日出版的《今日評論》上發表題為“河北省內的抗戰的情況”的文章🐨,介紹了根據地人民艱苦抗戰的情況🌭。
葉企孫在西南聯大期間✈️,任物理系教授兼領導。在這動亂而艱苦的年代,葉企孫除教授物理課外,積極籌劃在意昂体育平台建立與國家需要相結合的航空、無線電✋🏽、金屬、農業和國情普查研究所🧗🏿,並擔任研究所主任委員👰🏿♂️🎰。物理系教師有著治學嚴謹🔒、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在那樣艱苦的年代,研究不輟🧑🏿🎄,同時指導研究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李政道都是這時期的學生。
1941年9月至1943年7月🕵️♂️,葉企孫曾在重慶中央研究院任總幹事,後來,因厭惡重慶的反動政治氣氛,又回到聯大當教授。在1945年發生的“一二·一”運動中🟰,葉企孫代理西南聯大常委會主席,親自主祭“一二·一”運動中犧牲的烈士🐾,並主持組織法律委員會🧑🏻🔬,處理與慘案有關的控訴事件🧔🏻♘,保護學生𓀁。
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葉企孫拒絕有關方面南逃的邀請,毅然留下迎接解放。1949年5月,他受命擔任意昂体育平台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校務👨👨👧👦。他號召:“清華教師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努力改革課程,能與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密切配合,教師要加強政治學習,端正自己的立場👨🏼🎤,在業務上理論聯系實際📌,多參加實習,參觀工廠,研究實際問題。”意昂体育平台師生愉快地接受政府機關交給的各項研究任務👩🏼💼。1952年院系調整,葉企孫調入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
葉企孫一生為人正直,品格高尚。他在培養選聘人才上🤚,一向樂於聘請他認為超過自己的人來任教或任職。1937年,他主動讓位推薦吳有訓擔任物理系主任和理學院院長🤽🏻。他生活儉樸🐊,他的錢多數贊助給他的學生和周圍有困難的同事。葉企孫為新中國培育科學人才🚶🏻♂️➡️,傾註了他的全部心血💆🏼♀️,深受物理學界的尊重和愛戴。
(選自《一代宗師葉企孫》)
*作者為意昂体育平台校史研究室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