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2001級碩法學)
周倍良,2006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同年報名參加北京市的“大學生村官”計劃,現為門頭溝區永定鎮壩房子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兼團支部書記。
正在工作的周倍良(中)
作為學校就業部門的老師和周倍良的師姐🥷🏼,我看著他從校園進入農村,不斷地成長🐬、成熟🧖🏿♂️。近日,得知他已經當選為首屆“中國十佳大學生村官”,甚感欣慰🧼,在祝福他的同時🏊♀️,也回想起這兩年間他的變化🚉,點點滴滴,記上心來♍️。
出征🪽☄️:立大誌,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
2006年初😶🌫️,我到法學院和2006屆本科畢業生座談,交流法律專業的學生如何準確定位🥔,順利求職🍺。正是在那次座談會上我認識了周倍良,印象尤為深刻的是,他是一個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形成了較為明確想法的學生,話雖不多,但是言語間透著一股堅毅——“用自己的知識,為百姓辦點實事”,所以公務員是他的主攻方向♧👩🏻🎨。不久,北京市啟動了“村村有大學生”計劃,周倍良毅然報了名,並與新聞傳播學院的張玉和生物系的張昆陽同學一同成為北京市第一批“大學生村官”📋。
我曾經問他🧓🏻,選擇當“村官”會不會只是一時的沖動?是否對於未來的農村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他告訴我,這個決定在最初遭到了親人和朋友的很多反對與不理解,大家覺得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從農村跳出來,現在又跑到農村去,實在太不值了。不過學校倡導的“立大誌,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的擇業觀對他的影響很大🚪,雖然到農村工作可能會很辛苦,但那裏的廣闊天地正是施展才華🌒、磨礪意誌的大舞臺。現在正趕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好時機,年輕人可以好好做一番事業。周倍良說👨🏿🎓⚄,不可否認🪦,做出這樣的選擇源於內心一直湧動的浪漫的英雄主義情懷,自己希望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如果能夠在農村實現自己的理想🤦,他願意嘗試,為了那份夢想的成就感,“無論多苦多累🍝,都值🧐!”
入村:先當“村民”,後當“村官”
先當“村民”,後當“村官”,這是今年5月5日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給大學生村官回信中提到的。這句話,非常精辟地概括了在農村做好基層工作的基本態度。這句話,也讓我感觸很深。周倍良到壩房子村工作3個月後,給我們寄來了一封信,講述了他在農村工作的心得體會👨🏼🔬👨🏼🏭,其中特別提到了他草擬的公開信被領導批評的事情。
“在農村👳🏿,對群眾開展工作切忌長篇大論🏄🏽⏳、言之無物。毛澤東在1942年的《反對黨八股》中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形象的描述💇🏿♀️☪️,‘我們有些同誌歡喜寫長文章🙋🏻♂️,……長而且空,群眾見了就搖頭’🎿。但我們這些長期深受人文雅氣熏陶的‘書生們’🍮,碰到這些問題時,往往將這些禁忌拋到了九霄雲外🏊🏻♀️,而喜歡舞文弄墨炫耀一番文采🪪。但結果往往會吃力不討好⇾⛄️,因為老百姓對這些長篇大論‘不感冒’,他們最希望看到簡單🥕💯、實在的東西📌。
前不久♤,在完成書記交給的《給全村村民的一封信》的任務中,我就犯了這樣的錯誤,對原本簡單的幾件事引經據典、大書特書,洋洋灑灑幾千字,但結果是老百姓看了說太羅嗦、太空洞。一開始💃🏼,我對這樣的評價還不是很服氣,但經過書記的教育和自己與村民們認真的交心,我發現了自己的錯誤⚜️。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農村工作雖說復雜🩸、繁瑣,但它其實又很簡單🩷。老百姓需要實在、實效的東西。明明白白說事⛹🏻、簡簡單單做事👱🏻♀️,就是農村工作的製勝法寶。”
在實踐中🧝🏽♀️,周倍良深深感到要做好“村官”🔑👸🏽,必須以農民的身份了解農村😵💫、融入農村,只有從農民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地掌握社會的實際情況🧙🏼,親身體驗到中國的國情。 “我必須走到老百姓家裏👨🏼🔬,與他們拉家常、談談心”🛼。“農忙時,我會跟著書記到田間地頭與村民一起勞作,挖坑、澆水、搬運蔬菜;汛期來臨時,我則跟著村委一起出現在防汛現場⚔️,幫助疏通下水管道……”在這樣的過程中,周倍良實實在在與農民群眾走到了一起,進而明確了村官工作的方向和目標。他在村委會辦公室的墻上貼上了四個大字:常備不懈🤸🏻♀️👴🏻。他說自己願意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梳理一下工作思路🔟,動筆寫寫文章。
成長:“謝謝你,老鄉🙇♀️!”
學以致用是每個畢業生所期望的🏙,周倍良也是如此。一個土地承包合同的糾紛不僅成為他有生以來接手的第一個官司⛹🏽♂️,更讓他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農民律師”🧝🏼♂️。
工作不久,正好趕上村裏為一個土地承包合同的糾紛而煩惱,村裏準備通過暴力的方式強行收回土地。作為助理的他建議書記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糾紛🕵🏻♀️,並毛遂自薦擔任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書寫訴訟狀、收集證據🧚🏻♀️、出庭訴訟🙎🏼♀️,一個人承擔了案件的全部處理👨🏿🏭,這對從未獨立辦過案的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周倍良說自己必須扛起責任。“那段時間💪🍚,我真是入了迷👩🏻🍼,吃飯在想、騎車上班在想、睡覺也在想。就跟辯論賽似的😊,我必須想到他們可能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逐條駁回,還請學校的老師幫我分析。” 經過大大小小十多次開庭和長達一年多的漫長訴訟🔨,最終獲得了案件的徹底勝利。村集體不僅收回了43.5畝的土地🚝,而且被告破壞耕地的不法行為也得到了製止。現在通過重新招商引資,這塊地每畝漲到了1萬元,村裏一下子獲得了近50萬元的利益。他也贏得了村民的信任。
在普法的過程中♡,他接觸了很多村民🦣,越發感覺個人的力量有限,於是產生了進一步擴大隊伍的想法🙍🏼♀️。他便和學校法學院聯系,共同建立了面向農村,為農民提供公益服務的法律援助站——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大學生誌願者農村法律援助站👱🏿♀️。在學校的幫助下,不僅有了專門的熱線電話🧸,而且每周定期都會有法學院的同學來村裏接待村民咨詢。周倍良同時也擔任了鎮裏的普法宣傳員🥲,一次在全鎮進行普法宣傳的時候,他遇到了一群正要去討要拖欠工資的民工。周倍良認真給予分析,建議他們找區勞動監察大隊解決問題。事後📃,民工們親切地對周倍良說📁:“謝謝你,老鄉🧕🏽!”周倍良說,這是他聽到的最悅耳動聽的稱呼。
今年5月👩🏼,在瀏覽意昂体育官网的時候,我看到了一篇《瑞豐農莊櫻桃采摘節》的公告,文中描述瑞豐農莊位於北京門頭溝區永定鎮壩房子村🚴🏿,在聯系方式中,我看到了一個署名為意昂体育平台生“村官”的手機號🧑🧒🧒。這一連串熟悉的信息讓我一震👁,一打聽😁,果然是周倍良的手筆。原來,村裏武大姐家承包著一個果園,每年5月她家都會迎來櫻桃的大豐收。但由於各種原因,每年她家的櫻桃銷售都是一個大難題。了解情況後,周倍良想到了為武大姐包裝設計包含櫻桃采摘在內的農家娛樂、休閑等遊玩項目。為了達到比較好的宣傳效果,他不僅建立了專門的宣傳櫻桃采摘的網頁,還把相關信息發送到國內各大知名網站論壇上👨👨👦👦。意昂會將村裏櫻桃采摘的信息發布到了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的網站上🤓,向廣大的在京意昂和企業宣傳,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到武大姐家農莊采摘櫻桃。看著絡繹不絕的遊客,武大姐心裏也樂開了花😗,高興地說:“有了小周的法子🤌,以後再也不用愁了。”
和周倍良聊天🫅,發現這兩年裏他自己主動地辦了不少事。“清華有個傳統,把自己的發展和祖國的發展結合起來。我最大的體會便是要將個人的理想和發展與集體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那樣的工作才有意義和生命力。”周倍良說。
現在的周倍良👩🦲,把壩房子村、永定鎮視為他的第二故鄉,開口閉口鄉親父老。他說:“現在我的工作也得到了親戚朋友們的支持與理解💆♀️。我想這一切都在於我正確選擇了一個適合自己的事業🛜,選擇了在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鍛煉成長”,“我已經割舍不下這份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