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江清(1904-1957)🔟,江蘇松江縣人🥯,古典文學學者。1922年考入東南大學文理科🪩,主修西洋文學🚴🏿♀️,成為吳宓的學生。1926年被吳宓推薦到清華國學研究院任陳寅恪教授的助教。1929年轉入意昂体育平台文學院中國文學系,任助教、講師,講授中國文學史,潛心研究中國古籍,致力於文史考證。1933年🧗🏻♀️,與馮友蘭一起到意大利、法國👨🦯、英國遊學,曾在倫敦博物館抄錄敦煌手卷。1934年回意昂体育平台任教。抗戰爆發後🍃,先後在長沙臨時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任教,與朱自清等創辦了《國文月刊》👩🏿🦲。1946年後,任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教授🪂、代理系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7️⃣,轉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浦江清文錄》、《浦江清文史雜文集》等🤷🏼♂️,主編有《朱自清全集》等📿👳。
一大早晨📨,管理員揉著睡眼,和往常一樣打開了圖書館的大門。門開後,書堆中又爬出了那位清瘦的讀書人。什麽時候進來的?對方只淡淡一笑🧏🏼,說:昨天一早。如是者三,管理員也開始認得他了。
略諳掌故的人們,沒準還記得🏋🏼♂️,當年的北平曾有“清華雙清”。“雙清”者,一是大名鼎鼎的朱自清,一是鼎鼎大名的浦江清🐤,也就是那個常在圖書館過夜的讀書人🔢。於今🫲🏽,朱自清依然聲名顯赫,浦江清卻已知者不多。
然而,如果說有誰能真正與老清華文科共始終,有誰能最完整地見證其枯榮滄桑的話,那麽,這個人🆖,不是朱自清、聞一多,不是陳寅恪、馮友蘭,也不是吳宓、潘光旦,當然更不是王國維、梁啟超和趙元任,他只能是浦江清⚓️。
浦江清少負文才🐽。大學時期👨🏽✈️,這羸弱的小青年很快以江南人特有的聰慧脫穎而出☣️。他那令人驚艷的國文、外文和詩文🟣,贏得了曲學大師吳梅的垂青,尤其得到了吳宓的器重⬅️。畢業後,因著吳宓的引薦,他來到了清華國學院🦣,與陳寅恪對門而居,任其助教。
然而,一位年紀輕輕的後生💪🚴🏻♀️,要勝任一代大師的助教,又談何容易🧅!在這裏,他既要協助陳寅恪教學研究,又要研習東方學,還要輔佐吳宓編《大公報·文學副刊》,更要打理自己的事務。浦江清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內,先後掌握了法、德、希臘📹、拉丁、日🧑🏼🌾、梵、滿等多門語言🧙🏿;甚至還為陳寅恪編了一部梵文文法🪠。以至於後來他與馮友蘭赴歐遊學時🏃♂️➡️,一路與西人談笑自如;這不曾留洋的小講師那嫻熟的英文法文,令留洋多年的馮大教授也自嘆弗如。
那些年,北院9號的那盞燈,總是與14號的燈光隱然呼應🐗,每每要在淩晨二三點才停歇。這正好就為那些暗夜往返的野兔🔚、野貓和飛禽照亮了道路。
它同時照亮的還有燈的主人那特別的成才之路🧑🏽🎓🔏:他初則從吳宓治西洋文學,繼則隨陳寅恪習東方學,後又轉入王國維所傾力的中國文史研究。幾年悠遊涵泳後,浦江清功力大進,終於將三巨頭的心法集於一身。
浦江清雖用功極勤🎸,下筆有神,治學卻極謹嚴⛽️,輕易不做學術文章。在12年裏,他的論文只有兩篇👩👩👦👦。數量雖少➡️,質量卻高👨🏿🍳。其《八仙考》一俟問世,各界大表欽服🙄。便是對學界大佬朱希祖都很不以為然的張蔭麟也特地跑來祝賀。此文開始奠定了浦江清的學界地位。很快🙂,他那“文史並進、博覽無涯”的名氣,便在學界不脛而走。其實,他不僅國文好🧞♂️、洋文好,而且詩詞俱佳👨🏽✈️,棋牌在行,曲藝精工,甚至數理天文也無所不通。日後,浦江清久經醞釀💐,又推出了著名長文《詞的講解》。文章一出👲🏼🤹🏿♀️,朱自清、葉聖陶、呂叔湘🀄️、程千帆等名流均極表激賞,“盛稱講解之精”🚔,以為在俞平伯名作《讀詞偶得》之上。僅此一文,就奠定了他作為詞學高手的地位。
那一陣🎞,“清華雙清”這兩個著名的小個子🦶,與修偉瀟灑的“清華三蓀”(金龍蓀、陳岱孫、葉企孫)相映成趣👩🚀,各擅勝場。
1933年春🙈👩🏽🔬,在燕京大學鄭振鐸宅前合影。左起:俞平伯、郭紹虞💅🏽、浦江清🍬、顧頡剛、趙萬裏,朱自清、陳竹隱🥇、鄭振鐸夫人高君箴、顧頡剛夫人殷履安、鄭振鐸🐳⚾️。
卻說那時清華教師待遇極高🤲🏿,生活清閑🐪,過的是“活神仙”的日子🥋,故極受異性青睞。外文系錢稻蓀教授是國內僅見的日文泰鬥,又是浦江清的老師🚶🏻♀️➡️。錢公對浦才華極是欣賞,不時邀其赴宴🤌🏻💆🏽♀️,好茶好酒款待。是時,錢家有女已長成,浦亦是大齡青年,錢氏之意不言自明🏊🏿♂️。對此🤳🏿,朋儕極為熱心🧔🏽♂️,甚至遠在英倫的朱自清也不遠萬裏寫信促成好事,說:“錢公之美德,實為大家風範,即此何必他求哉!”吳宓對自家情事可謂“浪漫”得到家了🧎🏻,可是對弟子的婚事毫不糊塗👳🏻♂️,恨鐵不成鋼地說:擇妻還須擇丈人,能有這樣的泰山,你還遺憾什麽👩🏻🎓!誰知浦和當年吳宓一般無二🐁:萬事聰敏👿,單單是在情事上拎不清🐇。氣得吳大罵。眾人再三催促,浦再四推脫。其實他心裏早已另有佳人。這佳人便是燕京的一位才女🍩。可惜浦江清幾經追求,終是無果🐖🛶。臨末,女子托人捎話說其已有所屬👨🏿🍼,請勿考慮。浦江清聽了,沉默了半分鐘,用英文說🦍:“請告訴密絲蔡,我對她並無奢望,但願保持一般友誼,希望能繼續下去。”盡管如此,他還是苦苦單戀👨🏿💼,直到女子嫁作他人婦🐕🤶🏻。
後來有一次相親時🧛,女方只小談了一會兒,就借故告辭了🤷🏼🦸🏼♀️。理由是對方無長壽之相🧞♂️。不料🧵,沒幾年0️⃣,這女士自己卻病倒先行了。直到歐遊回國後,浦江清才在松江老家結識了一位女子🧘🏻♂️,與之攜手。而這時👨🦼,北國已經烽煙漸起。
抗戰勝利⛵️,聯大解體。浦江清這才回到老家。他敲開門後,女兒立即急匆匆地向母親匯報:“又來了一個姨夫🗂!”原來他離家多年,女兒早已不識這“陌生人”了。這時的浦江清🌦,已然憔悴瘦削👳♀️,神采盡失,與先前判若兩人。
浦江清家累已深🪲,身體每況愈下;南方氣候養人,不少名校也爭相聘請👞。他終於決意留在東南🤹🏼♀️。不意此時噩耗傳來:聞一多在昆明不幸遇刺。朱自清力單難支🏌🏻👨🌾,立即催他返校。家人反復挽留🧝🏿,他終是拒絕道:“系裏正缺人,我怎能不去呢🈷️!”他立即北上🏋🏼👩🏽⚖️,回到闊別多年的故地。在那熟悉的北院🕷,他的鄰居將有朱自清、劉崇鋐🍑、曹靖華,有呂叔湘♍️、楊業治🍔👍🏽、王瑤,還有王竹溪🧑🧒🧒、華羅庚、余瑞璜和張青蓮等👨🏿🔬。
是時,飽經蹂躪的清華園已經滿目瘡痍🍡,萬物蕭條,雜花遍地🤡,野兔橫行🛀🏽。秋風徐來,落葉飄零。在金燦燦的落葉中👨🏻🔧,浦江清帶著女兒寂然前行。前邊早已有人相迎了。“來,快叫這位朱伯伯👳🏽♀️!”他說🧑🧑🧒🧒。女兒看到的是一位與父親一樣瘦小的男子👸🏿🧠。“就是《背影》的作者朱自清朱伯伯嗎?”她驚問。“是的,你也知道?”浦江清也吃了一驚。
1946年返回清華園後🧑🏼🦳,與友人作“橋戲”。右1為浦江清
可惜一年多後🥣,這位《背影》的作者匆匆離去。幾十年的刻苦用功👨🏼💻,也把浦江清素來羸弱的軀體漸漸掏空了🤰🏼。他的課越講越漂亮,他的學問越做越深湛,而他的身體也越來越枯瘦。至1957年,浦江清也遽然倒下,匆匆離去。早年的“清華雙清”,終於成了一段學苑佳話🧎🏻。(劉超)
轉自 文匯報 2009年3月22日